精品文档
1
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1)
南京风光之美,在于山环水绕,既有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又融
以“十朝古都”之文化,其自然景观与悠久历史相得益彰。全市共有
著名的风景名胜点50多处,文物古迹近200处。可分为十大风景区,
即钟山风景区、秦淮风光带、城西风景区、大江风貌区、栖霞山风景
区、南郊风景区、汤山古文化旅游区、两湖风景区(含溧水无想寺旅
游度假区)、两浦风景区(含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城中风景点。
1、钟山风景区
南京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是国务院公布的44个风景名胜区之
一,位于南京东北郊,全区包括50多个可供观光游览的景点,以中
山陵和玄武湖为中心,中有紫金山、玄武湖、明代城垣等,具有山、
水、城、林、楼浑然一体的多层次景观,景色优美,气势磅礴。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紫金
山第二峰的南麓。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根据他
生前的愿望,于1929年6月1日安葬于此。除陵墓的主体建筑外,
在其四周还有一些纪念性的建筑物,是由当时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为
缅怀孙中山而投资修建的。
音乐台在中山陵广场东南侧,建于1932年,台面为半圆形,高
约3米,台后大壁高11.3米,宽16.7米,用以汇集音响。观众席为
扇形,建筑布局为我国首见。
精品文档
2
美龄宫位于明孝陵四方城以东200米处的小红山上,1933年竣
工,原定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去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的
休息室。1947年,国民党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后,此处为蒋介石官
邸,因蒋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被称作美龄宫。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东邻中山陵,是明代开国皇
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孝陵布
局宏伟,规制严谨,孝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且影响了明清
两代。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
殿、方城和宝城等古迹,纵深2.62公里。
灵谷寺位于钟山东南麓,原址在钟山西麓独龙阜上,始建于南朝
梁代(515年),为埋葬名僧宝志大师遗骨法函所建,“灵谷寺”一名,
是由朱元璋亲自拟定的,今天的灵谷寺为清同治六年所修,寺内有玄
奘法师纪念堂,藏有世界上极为珍贵的玄奘法师顶骨舍利。明代建造
的无梁殿(现为灵谷公园景点)为国内砖结构无梁殿之首。
中山植物园位于钟山南麓,原名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创建于
1929年,是我国第一所国立植物园,占地187公顷,共收集培育了
3000多种植物,是我国四个重点植物园之一,也是进行植物学研究、
观赏和植物学知识普及教育的基地。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紫金山第三峰,原名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1934年建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天文台陈列着从北京古观象台运
来的浑仪、简仪、圭表、小天体仪、小地平经纬仪和漏壶等古代天文
仪器。
精品文档
3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东北,紧邻市中心区,古称“桑泊”。全园面
积472公顷,山城环抱,碧波荡漾,为金陵美景之精华。有东晋著名
的文学家、科学家郭璞衣冠冢、南朝梁昭明太子“梁园”故址等名胜
古迹。
台城位于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全长253.15米,为六朝时
皇宫禁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历代文人墨客来
到金陵,总忘不了去台城凭吊一番,留下了不少难忘的诗文。现在的
这段古城,是朱元璋扩建都城时所建。
鸡鸣寺坐落在北极阁东端,鸡鸣寺寺址所在,三国时属吴国后苑
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常东晋
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南朝后这里成为真正佛教胜地。
南朝梁武帝萧衍于大通元年(527年)在台城(宫城)隔路相对的
‘鸡鸣埭’建造同泰寺,寺东有一口古井,相传为陈朝景阳井,陈后
主叔宝与妃子张丽华、孔贵嫔曾在此坠井避难被隋兵发现而当了俘虏,
据说张丽华被隋将拉出井中时,唇叩井栏,留下了千年抹不掉的胭脂
痕迹,至今以帛拭栏,石脉尚显胭脂红。一口枯井,一方石碑,却洗
不去历史的耻辱和嘲讽,所以又名辱井。因古迹连年遭雷击、战祸,
屡建屡毁,现己不存。
但后人将今鸡鸣寺边的一口古井误称为‘古胭脂井’,实并非彼
辱井。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又命尽拆故宇旧屋,
加以拓展扩建,依山而建寺院,题额为“鸡鸣寺”。清代康熙皇帝南
巡时曾为寺院手书“鸡鸣古迹”四个大字。
精品文档
4
鸡鸣寺观音楼的观音与众不同,为一尊倒坐观音菩萨像(面朝北
而望),佛龛上的楹联道明原因:“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
头。”1990年重建“药师佛塔”,这是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
塔,2011年初被火焚只留下钢筋水泥骨架。塔内每层中间还有四个
佛龛,为明代金丝楠木雕,原为北京中南海旧物,每个龛内供奉有一
尊楠木的药师佛像。今有数十佛门女尼常住鸡鸣寺,因而它是我国东
南沿海惟一的一座尼庵。
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2)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中华旅行社全体员工对大家
来到我们南京光观游览表示热忱的欢迎,在这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
姓王,大家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称呼我小王或者王导就可以了。我会
本着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为大家尽心尽力的去做好服务工作,
同时呢,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够得到各位的配合与支持,从而促进我们
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大家能够玩的愉快,走的顺利。
南京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美好山水正期待您的领略,秀丽风光
正等待您的欣赏。愿此次的南京之旅能够成为您的度假天堂。在这里
预祝各位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玩的开心,玩的顺利。称心而来,满意
而归。
南京简称“宁”,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切辽阔的江淮平原,
他是江苏省的省会,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长三角
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及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面积6598平
方公里,人口近800万,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气候温
精品文档
5
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南京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
而扼长江,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
龙盘,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素有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誉。三国时的东吴,而后的东晋、
宋、齐、梁,陈都相继在此定都,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而后的
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又相继在此定都,所以南京也被称
为十朝都会。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崭新发展的城市。南京也
是我国东部的综合型工业基地,支柱性产业有电子业、汽车业、石化
业、钢铁业和电力业,南京又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卫生城市等。
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孝陵,以及中山陵,夫子庙等全国5A
级风景旅游区及多个4A级景区,同时还有两百多处景点,数额众多
南来北往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所以南京是一个集山、水、城、文为
一体,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
市,是一座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滨江城市。
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3)
各位游客,您们好!欢迎各位亲莅国防园参观游览。
南京国防园始建于一九九二年八月,总占地300亩。现在大家看
到门楼上五个镀金大字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园前专门为公园题写的
园名。
精品文档
6
国防园的所在地,远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修建的金陵邑城堡;
其后,东吴孙权鉴于石头山地势险要,为扼守建康门户,于公元212
年在金陵邑旧址上筑石头城,建烽火台;东晋义熙年间,又建造“入
汉楼”,成为建康军事重镇;唐末再修石头城,到明朝,朱元璋又扩
建了中外闻名的南京城墙,对石头城进行了加固和修复。
现在山的西面脚下有一公里多的城墙,是历史的原物。城墙上有
块巨石,因大自然的风化,酷似狰狞恐怖的鬼脸,所以这段石城遗址
又名鬼脸城,是著名的石城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为江苏省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七五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专程
陪同朝鲜首相金日成前来参观。
昔日的军事重地,召集已成为南京市著名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
教育场所。她由国防教育馆、军兵种馆、英模馆、国防科技馆、重兵
器场、模拟演练场和军体娱乐园等组成。“国防教育馆”名有原
副主席刘华清题写;“军兵种馆”名由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张爱萍、
江渭清、杜平、向守志等领导也分别为国防园题了词。
右侧大草坪上的双拥模范城纪念碑,是南京市1993、1994、1997
三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后,收集了邓小平的手迹专门
铸成的。石塑的两手紧握,象征军民携手并进;她像一个嘴巴,象征
军民唇齿相依。
现在,我们看到的展览馆二楼,正是新近对外开放的“神舟”号
飞船展示厅,厅内展出我国发射回收成功的“神舟”号载入飞船模型,
它按照原物尺寸的三分之一,由国家航天工业总公司特为南京制作,
精品文档
7
这是全国首次公开展出的“神舟”号仿真模型,是寻常人不易看得见
的。这个模型与“神舟”号飞船原物一模一样,这次可以请大家亲眼
目睹并仔细参观拍照留念。这个展览馆内还同时展出了大量的长征火
箭和宇宙飞船的大量实物照片及文字资料。这种参观机会也是不多的。
在展览馆的后面一座馆,正是大家最感兴趣,也是最有刺激的新
近开放的“太空遨游馆”。它通过国家航天部特制的大型动感平台和
宽银幕电影,运用高科技的声、光、电、3d动画和仿真模拟等手段,
使观众随着座椅左右、上下、前后摇摆振动,加上配合默契的银幕视
觉技术,您就仿佛逼真地乘在太空飞船里,进行紧张而又舒畅、惊险
而又飘渺的“太空遨游”,使您产生身临其境,前所未有的感觉。“遨
游太空、其乐无穷”。各位游客请不要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不妨去
亲自体验一下。
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4)
同学们,我们要在这里下车了。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广场。
当初,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前就已经流露出长眠于此的愿望。在孙
中山先生去世那天,就成立了丧事筹备委员会,由他的夫人宋庆龄和
他的儿子孙科负责。当时对他老人家的陵墓设置还是比较有争议的,
有人说,孙先生他是一个帝王,他的陵墓应该根据帝王的陵墓来建造,
象这里有明孝陵,孙权的陵墓等等;而又有人说,孙先生是继往开来
的,他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社会,建立了民主共和,他应该不
同于以前的帝王,所以他的陵墓应该要特殊一点的。最后没有办法,
只好向全社会征集这个陵墓的设计方案。终于山东人青年设计师吕彦
精品文档
8
直,他设计了这个警钟型的方案被评为一等奖。
好,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是当时警钟型的下摆,那在我们的后面
就是孝经鼎,是当年中山大学师生集资捐赠的。当年孙中山先生去世
有遗言说“革命尚未成功,任需努力,需警钟长鸣”从空中往下
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于其他帝王陵墓的地方。
比如说其他帝王陵墓都会有石人,石兽之类的牺牲或者翁仲,那
我们的孙中山先生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啦。好了,各位先来看一
下这个半月型的警钟型广场,这里有8棵南京市的市树雪松。这8棵
雪松就代表了给孙中山先生守陵的8个士兵。当年国民党在南京被解
放的时候都南撤,惟有给孙中山先生守陵的士兵没有撤,一直守到等
共产党的士兵来了之后交接为止。那么有人猜测到底孙中山先生的陵
墓到底在不在这个地方,说在广东也好,说在钟山也好,这个有很多
种说法,那他的陵墓他的遗体一定是在这里的无疑。
在这个广场前方,有一个牌坊,那这个牌坊依然是沿袭了古代帝
王陵墓的建筑风格了。牌坊是用来歌功颂德的。那么这个牌坊上方有
两个字博爱,是孙中山先生亲笔手书的,其实也是对老人家高度的概
括和写照。好,大家请看,这个博爱坊中间两根柱子是有一点不同的。
第二根中间是接上去的,曾经中山陵也是遭受过日本人的轰炸,这里
就是后来补上去的。
现在我们到了陵门,首先我们来看瓦的颜色是蓝色的。前段时间
我跟大家说过,在中国园林建筑和中国传统中一般来说瓦片是黑颜色
的,因为它是五行当中属于水的,水能压火,这样可以防止火灾。在中
精品文档
9
国人传统的五行观念中,那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因为国民党的代表颜
色是蓝色,代表青天白日,我们可以看到中间这根陵门的上面是断掉
的,为什么会断掉呢?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日本人炸掉的,还有人
说是当时建的时候钱不够了,其实当时设计的时候是有一点点误差,
是后来补上去的,后来那些钱是由南京市人民捐款的。去年连战来大
陆时就是跟我们一样从这个路过去的。
为什么连战,宋楚瑜等来大陆时第一个去的地方是中山陵吗?因
为孙中山不仅是我们大陆的国父同时也是台湾的国父,因为他的一系
列理念都是被我们所认同的。连战先生来中山陵时题了四个字:中山
美陵。后面写了他的名字,短短的六个字,连战先生写了三个错别字,
为什么呢?文化程度不高?呵呵,开玩笑的。
中山美陵的美字少了一横,为什么少一横,因为连战先生觉得两
岸尚未统一,美中不足。这个陵字少了一撇,下面是个又字为什么不是
反文旁呢?因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陆当权政府,我们台湾国民
党政府一直是承认一个中国的,而且他是六十年后又来中国的。这个
战字少了一点,因为战字分开是占和戈是战争的意思,他没写是说中
国人不打中国人。南京是个让人感觉很沉重的城市,但是这其中的原
因是因为它的历史文化基础太深太多了。
南京景点导游词讲解(5)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现
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
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
精品文档
10
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当时的佛教非常盛行,雨花
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相传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就在这里一
处峰高林深,禅境幽远的地方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
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这天,讲经坛上,
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遍布
山岗。却道是那云光说法竟使天神动了真情,泪眼婆娑。从此高僧讲
经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色花便幻化为大家熟知的雨花
石。
其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各位现在站的位
置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后来由
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
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这里
地势较高,达到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
其实的。
由于雨花台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非常重
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又为兵家必争之
地。东吴孙策攻破刘繇就在这里。南宋金兵入侵,曾在雨花台扎营;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
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摧掠,荒芜凄凉,花雨不现。
从刚才的传说故事中,我们一定会联想到雨花台必定是很美的地
方,不错,历史上雨花台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这里山岗起伏,林
木葱茏,流水清泉,鸟语花香,名胜荟萃。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
精品文档
11
登临览胜,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诗词佳作。南宋《丹阳
志》载“江南登临之地”即有雨花台,明、清两代又分别被列入“金
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27~1949年,雨花台上又书写了一页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
数万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
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悲
壮的先驱者之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先烈,追崇前贤,教育后人,启迪来者,
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作
出了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根据建陵初期确定的“先绿化,后
建设”的建陵方针,经过40多年的绿化造林工作,雨花台风景名胜
区已栽植雪松、龙柏、银杏、玉兰、海棠、桂花、红枫等观赏树木
240余种,近30万株,绿化覆盖率达87%。从70年代末至今,党和
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了大规模的纪念建筑群。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和建设,雨花台已形成既是庄严肃穆的纪
念圣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旅游景区的基本格局。如今的雨花台景区内
庄重、质朴、清新、典雅、优美的环境,横贯中轴、气势恢宏的纪念
建筑群,与春夏秋冬,四时美景毕现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悠久、丰富
多彩的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美仑美奂。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17:3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29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