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寻根文学
摘要: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
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
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
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
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
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
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寻根文学的定位和反思
首先,寻根文学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思潮,其特点一是寻找民族文
化、民族文学的自我,二是寻找作家的个性自我。寻根文学彻底摒弃了对
生活和历史进行单纯政治层面剖析的创作手法,而把探寻的笔触伸进了民
族历史文化心理结构中去,超越政治批判层面而突人到历史文化反思层面。
从宏观上说,它表现为现实主义时期文学进程中一种必然的深化、表现为
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批判、对人类理性天空的向往。尤为重要的是寻根文学
虽然也写民俗,但并不停留新旧民俗的斗争上;虽然也写山野村夫,但并
不一般地赞美他们的素朴纯真;虽然也描写国民的劣根性,但并不以批判
封建礼教为重点。寻根作家的超越前贤之处,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中国传统
文化根脉的追寻,主要也就是对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认同,比如贾平凹
商州系列,高扬秦汉雄风,王安忆的《小鲍庄》对仁学思想的阐释,阿城
的《棋王》放射出道家文化的风流神韵,李航玉的“葛川江系列”的吴越
文化,韩少功的楚文化儒思想??寻根文学是第一次自觉的浪漫主义的完成
式。自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三大问题(自然、生命、传统)之一。“回到自
然”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口号和标志。许多寻根文学作家都不断返回,
寻找个性自我,给自然注入灵性,“在自然中看到上帝,在上帝中看到自
然”,完成了浪漫的叩问。比如农裔城籍作家返回乡土,如路遥、贾平凹、
陈忠实、莫言等。又比如非主流作家返传统,如汪曾棋、阿城、何立伟。
汪返回儒家传统,养心,养性;何、阿返回道家文化,追求无为而治,淡
泊人生。
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及范围
在1985年4月,韩少功在《作家》发表的《文学的“根”》一文中声明: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从此拉开了“寻根文学”的序
幕。文学的“根”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但是一大批显现“寻根”文学特征的文学作品却
相继出世。一幅幅描写田园生活的文学境像出现了,恬淡、安适的传统氛围时不时笼罩文坛。
当然将笔深入到洪荒时代,感受我们祖先顽强的心跳,营造一种苍凉、旷野的氛围。这种以
回归为特征的“寻根文学”文学,为文学向传统的回归在80年代首开先河地竖立了一面旗
帜。
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的产生,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可视为是在社会文化
环境、传统文化观、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发展的合
力共同推动的结果。
文化“寻根”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开始萌动,这时期一批作家已经开始普遍地、明
确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虽然打出了"文化寻根"的旗号,但对于什么是"文化",这些寻根作家们却莫衷一是。大
多数作家选取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某个地域做为切入文化层面的基点,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
以把"寻根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大范围。
(一)城市文化寻根:
进行城市文化探索的作家不在少数,如刘心武在《钟鼓楼》中描述了北京当代平凡却多
姿多彩的市井民情;冯骥才在《三寸金莲》中则再现了中国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与把玩。在这
类作家中邓友梅和陆文夫表现犹为突出,堪称"南北两大家"。
贾平凹邓友梅在1956年以短篇小说《在悬崖上》成名。进入新时期之后,他先是推出几部
军事题材作品,以后就把创作目光集中到北京市井生活上,写下了一系列"京味儿"小说,其
中的代表作《那五》和《烟壶》分别获得第二、三届中篇小说奖,其余还有《寻访"画儿韩"》、
《双猫图》、《"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等。这些具有浓烈民俗风味的市井小说,多将
故事背景放在已逝的旧时代,勾画了上至王孙贵族、八旗子弟,下至社会底层三教九流的各
色人物,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
《那五》以三、四十年代旧中国北京的商业化社会为背景,刻划了一个"倒驴不倒架"的前清
子弟那五欲求生于社会的尴尬情态。《烟壶》则从另一角度表现八旗子弟的再生,描写了破
落贵族乌世保如何学得画鼻烟壶内画的绝技从而走上自食其力道路的过程。邓友梅的作品运
用了地道的京白土语,并对各种传统习俗礼仪进行了精心的刻划,即使仅仅从民俗学的角度,
他的创作也是不可多得的。
陆文夫生于长于江南市井,他的小说多取材于苏州小巷的凡人琐事,如饮食起居、婚丧嫁娶,
语言风趣而温和,从整体氛围上反映出历史悠久的吴越文化的底韵。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说
《美食家》塑造了一个耽于美食的房屋资本家朱自治的形象,描写他在解放前后四十余年专
心口腹之欲并在文革后以此成为社会知名的美食家的奇特经历。作品中的叙述者高晓庭作为
一个革命者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的经历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个缩影,尤其是他的"饭
店革命",反映出左倾年代经济工作的严重失误。但作品最令人青睐的地方显然不在于对上
层建筑的点评,而在于其中展现出的那个别具艺术魅力的美食世界及其背后丰厚了江南民俗
色彩。
在邓友梅和陆文夫的作品中,对地方风俗的描写成为一大特色。如在《那五》中,因那五要
学唱戏,引出下面一番叙述:
"这票房有穷富之分,票友有高下之别。一等票友,要有闲,有钱,还要有权。有闲才能下
功夫,从毯子功练起;有钱才能请先生,拜名师,置行头;有权才能组织人捧场,大报小报
上登剧照,写文章。二等的只有钱有闲,也能出名,可以租台子,请场面,唱旦的可以花钱
拜名师。然后请姜妙香、言菊明等名角傍着唱。三等的既无钱又无权,也要有条好嗓子,有
个刻苦功,练出点真本事,叫内外行都点头,方能混饭吃。"
这段对行内规矩的介绍,一般读者当然无从了解,读来便油然生出趣味。再如,《美食家》
中写到主人公朱自冶选择茶楼的讲究:"苏州的茶馆到处有,那朱自冶为什么独独要到阊门
石路去呢?有考究。那间大茶楼上有几个和一般茶客隔开的房间,摆着红木桌、大藤椅,自
成一个小天地。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来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
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
区区的饮茶,居然有如许多的讲究,如许多的规则--当一件事情开始形成某种秩序后,它
的秩序本身往往就具有了意义,所谓的"文化"就在此出现了。小说中的"我"所深恶痛绝的朱
自冶的这些"穷讲究",多年后,竟然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并成为代表苏州城的宝贵的"历史
文化"--这也许就是小说所要表达的:"文化"既已形成,就不容否定,它本身已经成为"审
美的对象",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邓友梅与陆文夫的小说,都善于用经过提炼的口语化语言来表现自己所熟悉的一方风土,正
如邓友梅所说,他"向往一种风俗画式的小说,如美术作品中的'清明上河图'那样。有审美作
用,认识作用,也为民俗学者提供一点参考资料。"这两位作家的作品虽然未必有重建中国
的民族文化的强大作用,但在他们娓娓讲述人物的故事的时候,却的确展现出了时下已经少
为人知的文化传统,在令读者感受到某种审美愉悦的同时,传达出一种醇厚的民俗韵味。
(二)乡野文化寻根:
与前一类"寻根文学"相比,倾向于表现乡野粗朴甚至鄙陋状态的作品更多,表现的领域也更
加广泛。如汪曾祺表现"桃花源"式的传统生活的《大淖记事》、张承志表现蒙古草原人民
生活的《黑骏马》、路遥关于城乡交叉地带的描写、莫言关于高密东北乡自己祖辈的生活
秘史的讲述,其它如贾平凹表现秦汉文化的"商州系列小说"、李杭育表现吴越文化葛川江系
列小说、郑万隆表现大兴安岭少数民族生活的"异乡异闻"系列、扎西达娃表现带有宗教神秘
色彩的高原藏民文化心态小说等等。
莫言其中《黑骏马》是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这部中篇小说以深沉优美的语言和浓烈的感情
色彩,赞颂了草原女性的博大胸襟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对"母亲"、"土地"的深深热爱。
另外,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因展现了广阔的城乡地域和社会现实、生动地描绘了青年人
顽强的生活历程,而受到广大的读者的欢迎。
在众多的作品中,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被很多人视为"寻根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
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遥远不知所在的山寨"鸡头寨"及其自称刑天后裔的居民们蒙昧而充满
神秘色彩的生存状态。小说以一个痴呆儿"丙崽"为中心人物,描述鸡头寨奇异的风俗、来历,
鸡头寨百姓与正常世界的隔绝,他们与鸡尾寨的"打冤"及战败后遗弃老人和孩子举族迁徙的
经过。
作品中,"鸡头寨"有很多怪异的习俗,如他们迷了路要赶紧撒尿、骂娘,以驱赶所谓的"岔
路鬼";他们的居民会患一种名为"挑生虫"的怪病,症状是"吃鱼腹生活鱼,吃鸡腹生活鸡",
其治疗方法居然是喝白牛血后学三声公鸡叫;山上的语言也与别处不同,例如把"说"说成"
话",把"父亲"称为"叔叔",把"姐姐"称为"哥哥"。然而,无疑,鸡头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
小社会",它有自己的神话传说,有自己的文字历史,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处事规则,甚至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模式--即,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化"。鸡头寨无疑是一个奇异的
地方,然而似乎它又真的有可能存在于某个角落。
小说中的中心人物丙崽身上,也有许多奇异之处。他长大十几岁,却只会说两个词:"爸爸"
和"×吗吗"。与他同龄的孩子,一个个长成壮年汉子,他却仍然"只有背篓高,仍然穿着开
裆的红花裤。母亲总说他只有'十三岁',说了好几年,但他的相明显地老了,额上隐隐有了
皱纹"。他"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倒是很大,像个倒竖的青皮葫芦,以脑袋自居,
装着些古怪的物质。„„见人不分男女老幼,亲切地喊一声'爸爸'。要是你冲他瞪一眼,他
也懂,朝你头顶上的某个位置眼皮一轮,翻上一个慢腾腾的白眼,咕噜一声'×吗吗',调头
颠颠地跑开去。他轮眼皮是很费力的,似乎要靠胸腹和颈脖的充分准备,才能翻上一个白眼。
调头也很费力,软软的颈脖上,脑袋像个胡椒碾晃来晃去,须沿着一个大大的弧度,才能成
功地把头稳稳地旋过去„„"传说丙崽的降生是因为他的母亲杀死了一只蜘蛛精。他被鸡头
寨的孩子们任意欺侮,似乎毫无做人的乐趣,但小说结束处鸡头寨的老弱病残都服毒自尽了,
喝了双倍分量的丙崽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在作品中,后生仁宝身上明显具有"阿Q"的影子,甚至当描写到他的时候作品的语言也开始
带有鲁迅式反讽的味道。然而作品中更具象征意义的人物却应该是那个痴呆儿丙崽。丙崽只
会说两个词语,在他的感觉世界里,外界被概括为简单而抽象的两极:"好"与"坏"、"喜"与"
憎"。丙崽的存在似乎毫无价值,"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然而恰恰是他总是活着,永远穿
着开裆裤,挂着鼻涕,长着脓疮,垂着硕大无比而又空空如也的脑袋,额上布满皱纹--一
个永远停滞在"十三岁"的小老头。这个形象象征了人类自身时常会遭逢的一种境遇,一种
无力把握世界、无法表述自我、弱小无助浑浑噩噩的存在状态。他的长存不死,则象征了人
类自身永恒的虚弱与渺小。
在一个封闭状态中产生出自身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最终又阻碍着"文明"的发展。鸡头寨是
如此,多少年中"中国"似乎也是如此,而地球上的整个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八十年
代中期,像《爸爸爸》这样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还有很多,如韩少功的《归去来》、《女
女女》,汪曾祺的《大淖记事》等,这些作品描写的地域大多远离现代文明,处于封闭和
凝滞的状态,因而较好地保存了原初的文化形态,映照出我们民族乃至人类远古的历史和生
活方式,从而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厚度与文化象征意义。在寻根作家中,青年作家阿城应该说
是最具独特个性与高超艺术功力一位。他的代表作"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汉学家们极大的热情关注。他作品中对道家境界和儒家风骨的表现,
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争议与探讨。
在以上涉及的这些"文化寻根"文学作品中,与前期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在对"人"的表现
上。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超越一切之上的神或英雄,甚至也不再是作者努力要表现的作
品重心,它只是众多生命形式的具体表现。在他们背后,隐藏着一只巨大的无形的手,这只
"手"控制操纵着包括典型在内的一切生命。揭示个体,实际上也就是揭示全体,个人的悲喜
属于全体。在阿城、韩少功等寻根派代表作家的小说中,生命和文化的相互制约、冲突、适
应,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这些生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性体现者,而是刻上了深深的文
化烙印,反过来说,寻根作家笔下的人物,是附着于文化之上的生命符号。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13:33: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23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