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红学研究

更新时间:2023-01-30 12:10:48 阅读: 评论:0

加拿大明星排名-赢得仓皇北顾


2023年1月30日发(作者: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

1/5

新红学的成就贡献意义

一、新红学的产生及发展:1921年,胡适发表了《红楼梦考证》一文,在对当

时弥漫于社会的索隐派红学给予正面打击的同时,又把《红楼梦》的研究建立在

弄清作者家世生平和《红楼梦》版本源流的科学基础之上,以翔实的史料,证明了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从而使红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在胡适的影响下,

俞平伯、顾颉刚二人,也对《红楼梦》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二人便以通信

的方式,共同讨论、研究《红楼梦》,俞平伯在此基础上,写成了《红楼梦辨》一

书。无论观点还是研究方法,该书都与《红楼梦考证》一脉相承,且更为完备和丰

富。后来,人们就将胡适以前的“红学”称为“旧红学”,而将胡适、俞平伯、顾颉刚

以后的“红学”称为“新红学”。又因“新红学派”主要以考证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和

《红楼梦》的版本源流为主,因而人们又将“新红学派”称为“红学考证派”。

胡适是“新红学”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者之一,而他的《红楼梦考证》则是“新

红学”的开山之作。这是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文。胡适又根据清人书籍中有关

曹雪芹及其家世的片断记载,得出了以下六条结论:

一、《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二、曹雪芹是汉军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曹

叛的儿子。生于极富贵之家,身经极繁华绮丽的生活,又带有文学与美术的遗传与

环境。他会作诗,也能画,与一班八旗名士往来。但他的生活非常贫苦,他因为不得

志,故流为一种纵酒放浪的生活;三、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于

此时,或稍后;四、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阔差,但后来家渐衰败,大

概因亏空得罪被抄没;五、《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做

的。做书的年代大概当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成而曹雪芹死了;六、

《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

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贾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影子,

(故贾府在长安都中,而甄府始终在江南)

作为“新红学派”的创始人,胡适在《红楼梦》研究中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无

论对曹雪芹家世生平的研究,还是对《红楼梦》早期抄本的考证,都是从他开始

的。他不仅论证了《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将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勾

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而且还考证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胡适

曾经发现并收藏了“甲戌本”,评价介绍了“庚辰本”,并用这些早期抄本中的材料,与

2/5

“程高本”进行比较研究,创立了《红楼梦》研究中的版本学。他根据脂批等历史

史料,论证了《红楼梦》是写曹家的事,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从而彻底动摇了索隐

派红学的种种臆说,使《红楼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俞平伯是紧接胡适之后出现的最著名的《红楼梦》研究家,也是新红学派的

创始人之一,写了《红楼梦辨》一书。这是红学史上的第一部考证派红学专

著。俞平伯早年的红学基本观点是:

《红楼梦》是作者感叹自己身世的,是曹雪芹的“自传”。此外,他还提出了

“钗、黛合一论”,说林黛玉和薛宝钗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相下”。

认为《红楼梦》“能保持悲剧的空气”,“功绩全归之于兰墅”,所以高鹗“虽不是雪芹

的功臣,也还不至于是罪人”。“新红学派”的另一位创始人,便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顾

颉刚。在《红楼梦》研究方面,他虽然未曾写过专门的论著,但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却是很大的。为胡适《红楼梦考证》的改定稿,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性史料。顾颉

刚一直旗帜鲜明地站在胡适一边,在继续为胡适提供史料的同时,还明确表示了自

己的观点。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对作家生平的考证更细微,但有过度解释之

嫌。

二、新红学的贡献:

新红学家有目的地对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和交游作了考证,为更好地研究

小说本身打好了基础。确定前80回作者是曹雪芹,后加回为高鹗所补,使对文

本的思想艺术研究更为科学。同以索隐派为代表的旧红学相比。胡适、俞平伯

的新红学是飞跃式的前进是质变,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新红学”不仅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实践,它还在《红楼梦》的意义阐释方面

提出重要的观点,这就是“自传说”。“新红学”的基本构成是“实证研究”与“自叙

传说”。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哲学基础是“实验主义”

(Pragmatism),它有两个主要特征:

历史的观念,实验的态度。后来,胡适又将其表述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

求证”,今人席泽宗院士曾详阐其科学性。

新红学的方法是科学方法,这是它区别于索隐红学的最本质的特征。胡适

提出他的科学方法:

3/5

(一)“新红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其历史贡献不仅体现在研究学问的方法

上、同时体现在重要内容方面如严云绶归纳出五大历史贡献:

(1)对旧红学特别是索隐派提出了有力的批评;

(2)较为详细地考证了作者、版本以及后四十回等问题,

(3)提出了“自叙传”说,

(4)初步分析了《红搂梦》的艺术特征,认为它是一部“自然主义”杰作,

(5)鼓吹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二)而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则这样评价:

“在红学史上,新红学派不可磨灭的功绩有:

一、破除了人们对旧红学的迷信,使红学进入了一个实质性阶段:

二、有意识地对作者的家世、生平和交游作了考证,为更好地研究作者和

小说本身打下了基础;三、肯定前八十回为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

补;四、根据脂评和其它材料。校勘出前八十回的残缺情形,探索出八十回以

后的情节线索,使研究者的眼光更加开阔;等等

(三)考证派新红学发展历程回顾应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必须承认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对《红楼梦》的考证的确澄清了不少有

关的问题,并对他们的贡献表示敬意。

ⅰ“新红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提倡“有证据的探讨”。胡适和俞平伯由于坚持

有证据的探讨,在《红楼梦》的作者和“本子”的研究上作出了独特贡献,为以

后红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实在的基础

ⅱ“关于《红楼梦》的美学品格和艺术成就方面的研究,他们也开了一个端

绪,对以后的红学研究有引导和启示的作用

ⅲ站在文学批评的立场,则应该保持一个理智而清醒的态度:

4/5

考据虽具有其本身的价值,仍不过是手段。最终极的目标仍应该是探讨

《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和在世界文学史上所占据的地位。关于《红楼梦》的美

学品格和艺术成就方面的研究,胡适们也开了一个端绪.对以后的红学研究有

引导和启示的作用。

(四)。《红楼梦考证》的意义在于:

胡适有意识地用一种系统的理论来指导学术研究的进行,从而开辟了一种

学术研究的新范式。胡适的这种重考据的研究方法在学理上虽然是乾嘉考据学

的继续,但是从指导思想来讲,用他自己的话总结便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

证”。,胡适的这种新范式的建立,的确使红学研究走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标

志着红学研究从此开始了观念和方法上根本的转换。改变了中国传统学术只重

道德传统而不重知识论的方向,给整个红学研究带来的翻天覆地之变化

(五)第一,胡适考定《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实现了《红楼梦》研究

史上的重大突破。

胡适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及曹雪芹家世的考证,取得了具有历史

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为人们理解与批评《红楼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学术基

础,成为建立新红学的坚固的柱石。

第二,胡适之前,关于《红楼梦》的阐释,一直笼罩在见“淫”、见

《易》、见“宫帏秘事”等等胡乱猜测的迷雾之中,所谓的红学家们简直不知现

代科学和文学为何物,竞向《红楼梦》这部小说里去寻找“微言大义”,或说是

写顺治鄂妃,或说是写康熙政治,或说是写纳兰成德,或说是写张侯(勇)家事,

或说是“道《学庸》而明《易象》”,如此等等,热闹非凡,极小说一时之盛,

开古今未有之先。胡适从《红楼梦》的科学考证中,力排众议,作出了自己的

论断:

“《红楼梦》这部书是xx的自叙传”

第三,胡适考证《红楼梦》的功绩还表现在脂砚斋本“甲戌残本”十六回的

发现和脂庚本、戚序本的研究上面。脂本脂评一直是红楼大战的焦点之一,甲

戌残本十六回也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大价值,成为《红楼梦》研究不可或缺的

材料。这项功绩自非胡适而莫属第四,胡适《红楼梦考证》问世之前,读者一

5/5

直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当成一个整体,很少有人注意到前八十回与后四十

回的关系,了解“曹作高续”这回事的人更是极少三、新红学、新红学派的影

响:

“新红学派”的出现,在红学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它扫荡了旧红学的种种谬说,将《红楼梦》的研究,纳入了科学研究的正确轨

道。从而开创了近代红学的新生面。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等人以及后来的考

证派红学家们,大都以翔实的史料为据,有意识地考证曹雪芹的家世生平、《红楼

梦》的版本以及脂评等等,为更好地研究《红楼梦》的文本,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基

础。当然,

“新红学派”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他们所提出的“自叙传说”、“自传说”

等,便违背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但是,与其功绩相比而言,此等失误毕竟是很小

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遂至在“新红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一个红学史上影响最

大、实力也最雄厚的红学研究派别——红学考证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红楼

梦》研究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专学、一门显学,虽然取决于《红楼梦》本身那博

大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魅力,但与“新红学”的产生及红学考证派的努力也是

密不可分的。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12:1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2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前尘如梦
标签:红学研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