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国藩家训
一直不愿读晚清这段历史,也不愿了解那时代的人物。毕竟
这是段国势日渐衰弱、列强虎视眈眈、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屈辱历史,
读来让人心情沉重。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这边
书,竟然有种相见很晚的感觉。
现代人有多少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心烦,有多少人为家庭
事务所累,心力交瘁,不妨读读郦波教授评说的曾国藩家训,没有古
代汉语的生涩难懂,并且尊重历史,把曾国藩家训的精髓剖析的深入
浅出,最适合我们这些古代文学功底薄弱的大众阅读,现代教育专家
的各种教育理论,各种家教方法,原来我们的先人早已做了精要全面
的总结。一书在手,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修养问题都已迎
刃而解。时间关系,只是阅读了上部,已是感觉受益匪浅。感触较深
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读书改变命运
曾国藩出身于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如何能够成为晚清
一代鸿儒呢?读书是一个重要因素。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
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
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
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
2
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
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这三条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二、自省的力量
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
得后人称道。32岁的曾国藩,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
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
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
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是非常完美的做到了,也是曾国藩最惊人
的地方。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
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有谁能望其项背?这种自省的精
神和毅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三、高超的家教水平
曾国藩的治家也很有名,八字格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即是他治家的宝典。曾国藩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
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的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更是不
惜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
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能尽自己所能去
努力学一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
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
3
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
族传承的辉煌。
我们现代人学习曾国藩,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他身
上的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
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
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
家庭中,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
父母?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
曾国藩,就通过与家人的书信中,慢慢体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们
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后裔却能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这与其
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
曾国藩如此重视家训,第一是因为他是一代大儒、理学传人。
第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家、非
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爱我家”的典型男人。有一个证明,
他说过一句名言,说什么呢?说“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
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从家庭小事来破解一下。
33岁时,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物极必反,引发了他的家庭危机。
他在翰林院当翰林。工资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农民家庭,本来就穷。
花了血本上了学,端了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
4
个呀。欠了一屁股的债。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呀。
他非常拮据。终于时来运转,开心极了,上半年升官了,侍讲,工资
高点。下半年来了肥差,去四川乡试做主考官,这是肥差。他多年前
就盼着呢。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费与资助。考中的得谢师宴呀。没
见过这么多钱呀。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呀。真高兴呀。立刻拿出一千
两寄回老家。写一封长长的家书。汇报一下这个快乐的人生际遇。最
后还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
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戚族之用。”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分给亲
戚族人,这个想法不说怎么样,钱是寄回去的,本应有发言权,寄给
父亲的,应该是父亲决定怎么花。但他一高兴忘了。郑重地提出了四
六分的计划。结果,父亲看过没生气,没觉得过分,就这样划分了。
不代表别人没意见,弟弟们意见大。六九弟气愤之下,两人写信给大
哥强烈抗议。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主要有三条:一是寄钱回来是曾
家的钱,不是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人?二,六百两还债,你知道欠
多少吗?刚好一千两。三,寄钱回来,老爸还在,得他说了算,你这
样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里?这几个弟弟是他带大的,常训他们,
看到信,本会写信教训他们,可是这时他写了更长的家书。这是他有
名的一篇。“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
二语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内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话,想作秀,没
必要做这种事呀。这话重了,尤其在兄弟间。但他说这两句话,觉得
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立刻反省,当时想法有没有作秀,好象没有。虽
然没有,对我也是重要的鞭策与提醒。所以我感谢你们提醒我。下边
5
列举了他听说的亲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资助也不是不对。还说,我确
实失察了,没想到欠了那么多。就改成二八分好了。还不同意,就听
父亲的。最后还有好长,写看到你们的信,好高兴呀。文风与字都有
进步。还可以再提高一些。又上了一堂课。还说,我最近的修身养性,
可以跟你们交流一下。一封长长的家书,出人意料。他在这封家书里
是长兄的风采。弟弟们羞愧难当,财务危机安然度过。还有两点疑问。
不宽裕时,为什么要坚持拿出一部分来资助族人?倔强的他
为什么如此温良?他是标准的儒生,号称朱熹之后理学唯一传人,修
身与平天下间不是断裂的,最现实的是齐家。家国天下,中国人对家
非常重视。家这个字,文化信息丰富。上边是房子,下边为什么是一
头猪呢?宝盖是阳宅,最早的房子,不是给人住的,一是部落会议场
所一是部落祭祀的地方。祭祀时,远古最重要的是猪。那时都是野猪,
不容易得到。当时家祭,所以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对这个
家自然无与伦比的重视。他的家观念是:曾国藩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
据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一
个人能否有成就,有没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环境决定的。
所以他看得更清楚,决定的小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所以给他们曾家的
老屋起了个名字,叫什么呢?叫八本堂。他们曾家,翻修老屋新建的
屋子盖完之后要题个门匾,现在你去湖南,已经改名叫富厚堂了,后
来他儿子曾纪泽改的这名字,原来曾国藩起的叫什么?八本堂。为什
么呢?他说人生有八件根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
6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
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是从齐家、
治国、平天下各方面说过去的,说了人生的八条根本。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11:22: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1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