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译文、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
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任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后出知处州,减轻
赋税,兴修水利,颇有政绩。乾道六年(1170),他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官衔,充祈
国信使,出使金国,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范成大在金国“词
气慷慨”,相机折冲,维护了宋廷的威信,全节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后历任
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伴,两个月即去
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他写诗,初从江西诗派入手,后摆脱其束缚和影响,广泛地向唐宋名家学习,终于自成
一家。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写
了农村的广阔生活和农民的疾苦,既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又同时表现了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
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的爱国诗以使金途中所作绝句一卷最有价值。
最能体现其诗歌特色的,是其晚年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这组诗比较全面而
深刻地描写了农村四时的风光景物、风俗习惯,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困苦生活。其诗风
格纤巧婉丽,温润精雅,富有民歌风味。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词作情长意深,与秦
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
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杨万里曾在《范成大文集序》中说:“至于
诗,清新妩丽,奄有鲍谢,奔逸俊伟,勇追太白”。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传
世。
[注释]
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指春夏秋冬。田园:这里泛指农村。兴,兴致,兴趣,引申
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
种即兴作品。《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为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范成大在石湖养病时开始
创作,“野外即事,辄书一绝,终岁得六十篇”,并分“春日”、“晚春”、“夏日”、“秋
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钱钟书《宋诗选注》评价这些田园诗为“中国古代田园诗
的集大成”。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昼(zhòu):白天。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童孙:指儿童。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桑阴:桑树底下阴凉地方。
[译诗、诗意]
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
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
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
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
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
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
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
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
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
生。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10:1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1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