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朦胧诗选

更新时间:2023-01-30 08:13:30 阅读: 评论:0

我中考作弊成功了-旋律线


2023年1月30日发(作者:贫困申请补助的申请书)

第19卷第3期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9年05月

Vo1.19 No.3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Journal(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y.2009

朦胧诗的美学追求

范潇兮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朦胧诗是2O世纪70年代末崛起的一股诗歌潮流,它迥别于现代新诗而呈现出全新的美学

追求:诗歌风格的“个性美”,诗歌精神的“人性美”,诗歌价值的“理性美”等发起了对经典政治诗学的挑

战,重扬了以人的情思为核心的诗关理想规范。它是人道主义人性的复归,对过去痛苦时光的反叛,对人

性失落的反拨,以“我”为中心,表达了新一代青年人的心灵感受。它是新时期文学觉醒的先声,建立起了

新的美学原则,对整个新时期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朦胧诗;个性美;人性美;理性美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09)03—0039—03

爆发于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的民间诗歌运动,拉开

了新时期中国诗歌的造山运动。经过1978年思想运动的

洗礼,在新中国之后数次的政治运动中经受摧残的诗人

们,群体性的对“文革”诗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

于是一种自发的、新式的诗歌样式便产生了,这就是被诗

歌界称为的“朦胧诗”。它在人道主义的旗帜下,高扬诗

人的主体精神,采用了现代主义的审美视角,多用象征、暗

示、通感等表现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明性,展示给人们

的美学意义是其诗歌风格的“个性美”、诗歌精神的“人性

美”和诗歌价值的“理性美”。著名的诗歌理论家孙绍振

说:“这种新的美学原则不能说与传统的美学观念没有任

何联系,但崛起的青年对我们传统的美学观念常常表现出

一种不驯服的姿态。他们不屑于做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

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他们甚至于回

避去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和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

的劳动场面。”…

、“个性美"——展示诗歌的独特风格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

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北岛用倔强的声音《回

答》。

一切的现在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生长于它的昨

天/希望,而且为它奋斗/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舒婷

用婉转的语调高唱《这也是一切》。

“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是一

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

子……”顾城用率真的笔调抒写《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这样的诗句如一阵清风吹入沉寂已久的诗坛,带给了

人们无限的惊奇。这一代诗人们用自己的笔调抒写着自

己的理想和对生活的向往。面对新时期的生活,面对一个

崭新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特定时代的催促下,他们只有放

声高歌,接受这一次次的“诱惑”,在白纸上潇洒地留下属

于自己的诗句,展示属于自己的个性美。

随着“文革”的结束,一批在“地下”活跃的诗人,用自

己的诗歌探索适应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方式,用自己的声音

传达自己的心声。他们“带着强烈现代主义文学特色的新

诗潮正式出现在中国文坛上,促使诗歌在艺术上迈出了突

破性的一步,从而标志着我国诗歌全面生长的新开始”。

年轻的诗人们经过“文革”的磨难,注定了对传统诗歌意

识进行一次大的颠覆,主张以一种独有的个性和个性的释

放将传统诗歌的局面扭转过来,形成属于自己时代的诗歌

“个性美”。

顾城在《我唱自己的歌》中写到:“我唱自己的 在

布满车前草的路上/……我唱自己的歌/直到世界恢复了

史前的寂寞……”舒婷的《四月的黄昏》:“四月的黄昏里/

流成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四月的黄昏仿佛一段失而

复得的记忆/也许有一个约会/至今尚为如期。”他们不再

为政治而高歌,不再为生活而编织虚假的美梦,而“觉醒”

则是他们普遍涉及的主题,他们尊重自己独特的感受,不

再被那些大一统的思想所左右,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自

己对诗歌的独特性理解。

这批当年的“地下”诗人,经历了时代的宠儿“红卫

兵”到社会的弃子“知识青年”。他们的人生从幼稚简单

的理想开始,继而动摇、破灭,到失望和迷惘,然后进一步

的觉醒,他们看到了人生的坎坷艰辛,品尝了生活的酸甜

苦辣,真实的接触到了生活本来的面目。如女诗人舒婷的

《一代人的呼声》:“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无数失眠之

夜/留下来痛苦的记忆/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我打碎了一

・【收稿日期】2OO9__02-25

【作者简介】范潇兮(1984一),女,四川成都人,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关学研究。

39

2009年第3期 范潇兮:朦胧诗的美学追求

层层枷锁/心中只剩下一便触目的废墟……/但是我站起

来了/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再没有人,没有任何手段/把

我推倒下去……”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北岛

的《回答》等诗歌,在看待世界的问题上,他们不再独立的

看这个世界,也不再把自己孤单的排除在这个世界之外,

尤其重视个人和这个社会的关系,个性和社会的依属,并

把它们作为“自我”的完整。在写作内容上面,不再高扬

政治、赞美生活的美好,而是更多的涂抹上审视、思考、探

索和批判的色彩。在表现方式上,这一代诗人都感到自己

很孤寂,虽然它是一种痛苦,但他们却表现出这是一种需

要克服和需要超越的生活和感情。正是在这些方面的突

破,显示出他们不同于以往诗人的个性美。

“朦胧诗”的个性美对以前的诗歌进行了挑战,重扬

了以人的情思为核心的诗美理论,冲破了蒙昧主义思想观

念的束缚,率先在诗歌领域内复归人性和自我,延续了五

四的人性艺术的旗帜。朦胧诗人们传达着自己心灵伤痕

的体验,同时也融入了反思历史和忧患祖国未来的使命

感。他们在“文革”重压下的觉醒,选择用艺术来对人道

主义的复归,对过去时光的反叛,对人性失落的反拨,但也

蕴涵着新时代的内容,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朦

胧诗人们面对新时代的“诱惑”,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变

化,挣脱已有的牢笼,突破重重困难,用自己的方式,用自

己的声音传达着自己的感受。在那个年代里,他们的诗歌

就如轻纱遮水、淡雾罩山般给人们带来了含蓄和朦胧美,

给欣赏者们无限诱惑,也给诗坛吹来了暖暖的春风。

二、“人性美"——揭示诗歌的精神实质

“用手臂遮住了半边脸/也遮住了树林的慌乱/你慢慢

地闭上眼睛/是的,昨天……纸叠的船放进溪流里/装载着

最初的誓 你坚决地转过身去/是的,昨天……”北岛的

《是的,昨天》用怪诞的语言述说着人生。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

晚。”舒婷用犀利的语言透过《神女峰》传达着自己对爱情

的人性化理解。

“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风吹起

晨雾的帆,我开航了/……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

后在宇宙中共鸣。”顾城用童话般的语言编织着《生命幻

想曲》,憧憬着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他们的诗歌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仅仅有的只是细腻

的感情,宛如一汪清泉深入我们心中,久久无法挥去。他

们的歌并不是浅浅的低吟,而是持久人性的回味。

法国作家马尔罗曾经说过:“诗人总是被一个声音所

困扰,他的一切诗句都必须与这个声音相协调。”新时期的

到来,给这些诗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但是如何反叛

充斥诗坛的“宏大叙事”呢?“生长在权利阴影之下的新

一代中国诗人,在他们学习阶段所能听到的便始终是一种

狂暴的声音。他们是新生的一代,不仅仅局限于模仿音调

和音强,只有超越,产生共鸣的效果才会被人们所接受。

然而这种超越不仅是外部声音的改造,重要的是诗人自身

内心结构和表达方式的转变。”

在20世纪的后半叶革命斗争的急风暴雨中,人性成了

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导致这一时期的中国诗歌,充满着进

军的脚步和战斗的鼓点,沦落为时代的传声筒。高扬革命

政治,强调阶级斗争,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没有对人性的

歌颂,诗歌中也缺乏人性美,是一个人性匮乏的时代。当历

史进入新时期,对人性美的呼唤就更加强烈。他们渴望回

归普通的生活,北岛的《宣告》:“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

只想做一个人。”他们向往永恒的爱情,舒婷的《双桅船》: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他们重新发现自然的

魅力,梁小斌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秋天像一条深沉的

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朦胧诗导致了艺术中的人性复归,其“人性美”就表

现为对诗人创作主体的尊重,对诗歌自为的创作内容、自

我的表现形式和自由的审美风格的理解和宽容。几乎所

有的朦胧诗都带有强烈的主体自觉性,努力向人的内心开

掘。他们刻意回避按照事态发展的外部形态的事物,尽力

找寻那些揉碎的,被排斥的诗意。所以作为意识流的主观

随意性便出现在朦胧诗里。如舒婷的《路遇》中:“凤凰树

突然倾斜,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中,地球飞速的旋转,回

到十年前的那一夜。凤凰树又轻轻的摇曳,铃声把碎了的

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黑暗弥合来又散开去,记忆的天光

和你的目光重迭。也许一切都不曾发生,不过是旧路引起

我的错觉,即使一切都发生,我也不再流泪。”诗人的想象,

用错觉、幻觉、回忆等向人的主体性,向人的内心开掘。再

如顾城的《生命幻想曲》“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

壳里,柳枝编成的船篷,还旋绕着夏虫的长鸣,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我开航了……用金黄的麦秸,编成摇篮,

把我的灵感和心,放在里面,装入纽扣的车轮,向时间拖

着,去问候世界。”树可以倾斜,地球可以倒转,幻影和梦可

以放在贝壳里等等,这些都是些很夸张的想象。意识流动

跳跃以大意象的拼凑和组合打破了已有的时空界限,想象

战胜了情感,主体真实压倒了客观。“人道主义和个性主

义是朦胧诗的思想内核,这一内核构成了其主题的启蒙性

质,它所表达的对人性的呼唤、对人的尊严的讴歌,以及反

抗迷信、专制、暴力和愚昧的理性精神,使之成为当代启蒙

主义文学(文化)思潮的重要源头与组成部分。”

三、“理性美"——开掘诗歌的深刻价值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

城《一代人》短短的一句,却给了人们霹雳的震撼效果,无

尽的回味,透着强烈的理性。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

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

容光、你的自由。”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深

挚的笔调,上升到理性指引人们深思。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的

大街疯狂地奔跑……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寻走/我沿着心

灵的足迹寻找/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寻找。”梁小斌的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用平白的语言讲述着不堪回首的

过去,寻求着深刻的价值。

这些诗歌的立意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启发,透过语言,

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们强烈的内心世界,触碰到了他们最深

范潇兮:朦胧诗的美学追求 2009年第3期

处的灵魂。他们不仅仅要展示自己的理想和青春,也要证

明自己的价值,在诗歌中用理性说明着自己的价值追求。

朦胧诗歌与以往诗歌平面化和大众化相比,诗人们更

注重思想倾向的追求和理性美。作品中常有意识地突出

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精神 诗人们多用第一人称写作,

自我的信念、理想和对社会的正义性都通过“我”这个抒

情形象表达出来,更多的是对人自我价值的理性思考。他

们否定了以前诗歌的美学标准,开启了自己崭新的美学追

求。著名诗歌理论家谢冕认为:“正如罗丹说的,‘真正的

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一切既存的偏见,而表现他自

己所想到的东西。’要是说,新诗潮在它初起之时,有感于

因袭的力量的羁束所造成的诗的困窘与衰竭,从而表现出

对于传统的某种程度的批判意向,应当认为是合理的。每

一代人都在否定和批判传统,每一代人也都在创造和丰富

传统。’’[5]

同时,朦胧诗人勇于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表现方

法大胆借鉴,又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进行选

择的吸收,在反复思考和斟酌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

成熟的艺术风格。这样的艺术风格不仅仅具有表面的华

丽,更加具有内在深层次的理性。《今天》创刊号发表《致

读者》中:“五四运动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一时

代必将确定每个人的生存意义,并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自由

精神的理解;我们文明古国的现代更新,也必将重新确立

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我们的文学艺术,也必须

深刻反映出这一本质来。今天,当人们重新抬起眼睛的时

候,不再仅仅用一种纵的眼光停留在几千年的文化遗产

上,而开始用一种横的眼光环视地平线。只有这样,才能

使我们真正地了解自己的价值,从而避免可笑的妄自尊大

或可悲的自暴自弃。”他们不再用平淡的眼光看待这个世

界,而是用一种理性的深刻的视觉透视着如今这个现代社

会。他们的认识愈加成熟,对“文革”的反思也愈加深刻,

他们在反思中也理性地认清了自己那一代人所应处的位

置,那便是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他们以反思的姿态和

深刻的思想质问着历史、革命和集体等宏大的命题,不忘

记对生命进行深度的开掘,触及到灵魂之颠,对生命的存

在进行本质的把握,这便是朦胧诗的理性美。

反思过去了,诗人们应该进入新的思考,他们应该清

醒地认识到该怎样选择新的生存方式,该怎样实现自身的

价值,将批判过去转向承担未来的重托,这便是他们这一

代人所要做的。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你以

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

自由。”表达出了诗人的理想和承担未来的重托,不应该继

续狭隘的反思,而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因此,他们并

没有消沉,既然主体已经觉醒,就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世

界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找到出路,坚信这

一点他们就不会丧失信心。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

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黑夜虽然很黑暗很

残忍,但它也不能阻止一代人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我

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那一切

丢失了的,我都认真思考。”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

了》,尽管诗人的钥匙丢了,但是他仍然在寻找着,只要有

一丝希望就绝不会放弃。这些都展示了朦胧诗人觉醒的

主体性力量,虽然他们一时没有找到方向,但是他们始终

保持着探索的精神和高昂的斗志,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

“朦胧诗”在当代文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因为

朦胧诗人们则打破了沉寂已久的文坛。的确,它不仅仅是

一次诗坛的造山运动、诗美的崭新崛起,而更是以它独特

风格的“个性美”,强烈精神的“人性美”,高度价值的“理

性美”更唤起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觉醒,同时她兼有的意

识流结构的表现形式,意象化的表现手法,陌生而平朴的

语言风格等美学风格在传统诗歌之外开辟了更广阔的天

空,为当代美学观念的转变提供了依据,为朦胧诗以后诗

歌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葛红兵.2O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第3卷)[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40.

[2]徐敬亚.崛起的诗群[J].当代文艺思潮,1983(1).

[3]张闽.声音的诗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o3:63.

[4]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M].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2:190.

[5]阎月君.朦胧诗选[M].长春: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4.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Obscure Poetry

FAN Xiao—xi

【责任编辑叶怀凡】

(College of Literatur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68,China)

Abstract:Obscure poetry arises in the late 1970s like a tide of poetry,which aims to the new aesthetic pursuit different from the mod-

ern new poetry.Its“personalized beauty”in poetic style,“human beauty”in spirit,“rational beauty”in the value have launched

challenges to the classical political poetics,put emphasis on the poem’S beauty ideal norms at the core of young people’S emotion.It

is a kind of reversion to humanitarian humanity,opposing the suffering in the past,the backwash of lost humanity,centering upon the

“self”, which fully demonstrates the soul feeling of a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It is a precursor to the awakening of the new era

of literature,helping found the ncJw aesthetic principles,greatly impacting the entire literature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obscure poetry;personalized beauty;human beauty;rational beauty

41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08:1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11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家有萌宠
标签:朦胧诗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