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学生读书感想投稿
其实我是更喜欢读小说的,但偶尔也会附庸风雅地读点其他书籍,就
象网络红人凤姐的搞笑名言“我经常看的都是社会经济学和一些文学类的
著作!比如说《知音》和《故事会》”。
但《沉思录》除外,这是我自觉的想去看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可以让你读得越多,收获的越多,并获得强大的
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
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
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用他
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
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
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
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
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n年前
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这话说得好,有大师风范,但并不了解它的
深意。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忽然对道德和人性自
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
神、相处、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语箴言,令人启发与品
味。不要说这是__年前的帝王思想,即使是现在,同样会令人景仰。
这是一本有关道德教育的书。作为帝王,他热爱学习,但学的不是用
人御人之术,也不沉迷于权力情欲之中,他重视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
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这对现代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们不得不承
认,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礼貌日益丰富的同时,现实社会的精神礼貌却
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礼貌”的钥匙。
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
弘德和制怒”。“从我父亲的名声及对他的追忆,我懂得了谦虚和果
敢。”“从马克西默斯,我学会了自制,不为任何东西所左右。”他极力
宏扬人性的真善美,认为这才是人的本性所在。
“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明白,可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
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
要不加以适当的研究,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我的思想,
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当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
自我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我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
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
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我的
缺点和行为。在当今,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不断膨胀的世代,这是一曲清
凉剂,让我们清醒,少埋怨社会,多想想自我为社会做了什么。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马可·奥勒留他告诫人们在轻看世俗的荣
誉、名声,他说“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不要老想着
你没有的和已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人认为最好的东西,然后思考如果你还
未拥有它们,要多委热切地追求它们。”
书中也充满了心理学的知识,马可·奥勒留认为引起我们情绪变化是
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这与ABC理论是完全一致的。
《沉思录》没有过分的讲究辞藻,也没有注意交代和结构安排,而是
任凭思想随波逐流的一部经典哲学名著。“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
如退入自我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个性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
时候,透过思考它们,他立刻进入了完全的宁静”。但就是这些简单的话
语,让人有一种听古典神秘音乐时的静谧感和认同感。
《沉思录》,这是一本记录自我与自我对话的书,是一本用灵魂写成
的书。人用双眼看世界,却看不到自我,所以要先看清自我惟有用心。反
省自我过往并构成对话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绝对的真诚、平
和的心态和超凡的勇气。这本书中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
而是“你……”,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对镜子
中的自我做出告诫与提醒。他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倾诉,而是自我与自
我的对话,是对自我灵魂的解剖和对自我的告诫。他这样说到“你错待了
自我,你错待了自我,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
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
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一向这样拷问自我。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我,战胜自我便能战胜一切。古训道:“待人
宽、责己严”,这句话人人都明白,可是做起来却很难,所以《沉思录》
里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思考,
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我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
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做的是把心思放在自我身上,自我反省,想想
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了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
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不要只注意别人的缺点
而忽略了审查自我的行为。因为仅有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实现
自我价值。
然而人不是孤独存在,人是社会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
脱离整体而存在。这也正是《沉思录》中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
独存在。每个人都向往和谐完美的生活,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努力发挥自我
最大的力量,不断完善自我,以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与你相处的每一个人,
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学会理解,做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遇事坦然应对,不
受干扰,勇于承担。维护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都不
能忽视自我对整体的作用。《沉思录》中多次提到,要让自我的行为和活
动限定于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因为这贴合人的本性。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
分,才会更加珍视整体的团结,维护整体的稳定。犹如礼貌洁净的生活环
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乱扔垃圾或主动维护环境卫生,事虽小,但好
处大。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还影响到他人和整个社会,甚至影响到下
一代的世界观。
再如遇到不顺的事情,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人,应先要检讨自我的对与
错,学会沟通和交流,凡事尽力做到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构
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用心的心态认识社会,正是
因为一个个多样的个体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
丰富多彩,与人同行,才不再孤单寂寞。
《沉思录》,书如其名,是一本需要人把心沉静下来阅读并思考的一
本书,这是古罗马哲学家帝王马可·奥勒留的人生思考与感悟,是一部直
抵人灵魂深处的西方经典哲学著作。多年前,在网上搜索时,无意中得知
此书精读百回的枕边书,心中顿生好奇,是怎样的一本书,让总理这样的
情有独钟、青睐有加呢
满怀期待,四处找寻,在文化街上的一家期望书店里我找到了这本由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印制的微型书。回家后随手翻阅,
能读懂的段落并不多,对于好多语句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
没过几天,这本书便被我遗忘在了书柜的角落里。时隔几年以后整理书籍
时,重又翻开了此书,细细品读,才发现了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或许是这
几年的生活积沉,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悟,从而对这本书有了重新的
认识。犹如醍醐灌顶,从前晦涩绕口的语句,而今成为了箴言警句、谆谆
教诲,点亮了我的智慧和心灵之灯。
环视星球,仿佛你是和它们一齐运行,不断地研究元素的嬗递变化吧,
因为这种思想将濯去你尘世生命中的污秽。
灵魂的力量在于让人以最善的方式生活,它能对无关紧要的事物采取
漠然的态度。
不要总去注意别人心里的想法,那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看成是不幸
福的,而那些不注意自我内心活动的人就必然是不幸的。
以上几段话摘自《沉思录》,从宇宙到人生,从灵魂到死亡,马
可·奥勒留无所逃避,真抵人心。如今,这本书已经成了我的随身宝典,
有空便翻开逐字逐句地精读,其间的每一个字符,每一句教诲,都教导人
类摒弃一切无用的思考,去正直的思考,过朴实的生活,从而抵达心灵的
最大宁静。
书桌上的白纸已经被风刮得凌乱不堪,有的安静地躺在地上。
我把窗关得留下一条缝隙——吃得稍肥的飞蛾无法进入的缝隙;然
后,满意地回到书桌旁,继续沉浸在《沉思录》中感悟人生。
“热爱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运之线为你织造的一切,因为还有什
么比这更适合你的呢”
是啊,不要去埋怨自我所遭遇的,更不要去无谓地痛苦。相信神明的
安排,相信自我能够承受苦难,相信自我不是弱者,那么,你将会从苦难
的历练中浑然新生,犹如被烈火灼烧过的真金。
联想到一些人,或富或贫,或长或幼,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即傅雷所
说的那颗坚强的心。他们用自我无比坚强的意志力,将这种与苦难对抗的
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是英雄,伟大的英雄!
美国女作家之一海伦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在读完她的《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之后,我被深深震撼了!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我至今都难
以忘却;每每想起,心中的分量就又沉重些许。
曾在读书笔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对于泰戈尔的‘距离论’和莎士
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我极其赞赏;但海伦那一份不很优美,也不
很具有哲理的真切,竟让我前所未有地怔住了。”
对于海伦的平身,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她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
但其自强不息,克服重重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成为
了家喻户晓的作家和教育家。
在此,先撇开一些表面的东西,注意整个过程。试想,如果一个人,
没有克服困难的过人毅力,没有坚强的赤子之心,怎样可能理解神明的安
排,又怎样可能从如此的遭遇中站起来呢
这是一种属于人类的潜志。它在我们内心深处存活着,时刻等待着爆
发。神明对于人类的安排是各不相同的,但请不要抱怨或是庆幸,因为你
此刻的状态都只是暂时的,每个人都拥有那种潜志,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
只要你去争取,只要你好好把握。
司马迁,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但他并没有所以放弃自我,也没有放
弃写书。在他写完《史记》的同时,实际也为自我写出了精彩的人格。
在我看来,这本《史记》的历史意义,已不仅仅停留在文化上了,它
的精神,从窄而言,是司马迁的精神,从广而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这条巨龙,在磨难中存活,历经五千年的风雨,蒸蒸日上。我们能够
看到,在它的脊梁上,屹立着多少不灭的灵魂,它们将英雄的坚强诠释,
它们将英雄的精神发扬。
在神明的安排下行走,一路上,不停。
不屈于苦难的压迫,不屈于遭遇的不公,挺起胸膛走下去。
感悟之余,回过神,微微光晕打在《沉思录》的其中一页上,有一只
飞蛾,正在用自我臃肿的身体拼命往窗里挤动……
中南大学
寒
假
读
书
报
告
学而不思则罔
—《沉思录》读书笔记
公元121年,那是离现在无比遥远的一段岁月。那一年在西方古罗马,
一个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来到了世上,他就是马可•奥勒留•安东尼
(121—180)。他的伟大也许不在于他的战功,不在于他的励精图治,而
在于他留给后人的一本书,一本他写给自己的书,一本2000余年后的今
天读来依然震撼人心的书:《沉思录》。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人学会了思考,就不会使自己迷茫,沉
沦,见识肤浅。
拜读了《沉思录》,我只能说是稍有意会,尚不能参透其精髓,可能
是我阅历浅,也可能是我思考不够深刻,但我还是被这本书吸引,至少它
让我震撼同时让我学会了思考。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
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
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
一。”
有些人活着喜欢缅怀过去,有些人活着喜欢幻想未来,这两种人的共
同特点就是挥霍现在,真正生活的智者是活在当下。
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
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
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不是过去,不是将来。人们一生中将面
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
“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是礼物,也是恩赐。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
“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
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不要去注意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看成是不幸福的,
而那些不注意他们自己内心的活动的人却必然是不幸的。”不是让你把自
身隔绝于尘世之外,而是做最真实的自己,时刻看清自己的内心,不随波
逐流,不因他人的品评或妄言而随意改变人生信条。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
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
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句话相信大家耳熟能详,我觉得它与《沉思录》有异
曲同工之妙。人应该珍惜在尘世历练的这次机遇,未必功成名就,并非一
定名垂青史,不求闻达诸侯,高居庙堂,只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
颗包容的心,正确对待人生,乐观面对生死,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过往的失意,无碍于今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等待旭日的升起,面对崭
新的一天,喜迎身边的人与事。同样,曾经的辉煌亦不是你今天可以长久
炫耀的资本,因为它已经被定格在逝去的“现在”中,且不同时存在于你
当下拥有的“现在”里。
不要等!有爱,请现在说出;有梦,请现在追逐;有事,请现在
去做......“活在当下”——这就是生命最美好的礼物。
《沉思录》是一本朴实无华又真诚无比的书,它就像青橄榄,第一口
咬下去,有点涩口,细细品味,又甘之如饴!
时间:2022年2月14日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07:5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10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