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带凌空翻卷,倩影邀游蓝天
——舞蹈《飞天》赏析
董明珠
文化艺术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摘要:唐代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代,飞天绘画艺术达到了顶峰。同时,唐代也是舞蹈艺术的巅峰期。根据敦煌壁画飞天创作的舞蹈
《飞天》,是当代艺术家创作意识的体现,是现代人对古代舞蹈文化的阐释。他注入了时代精神和艺术家自身的创作个性。
关键词:敦煌;画;舞;飞天
唐代诗歌创作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唐诗中,描写
乐人、舞人、乐舞表演、乐器演奏以及表演西域乐舞和器乐的诗作洋
洋大观,不可胜数。在大唐帝国统治的近三百年中,尤其是自唐太宗的
“贞观之治”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的一百多年间,政治稳定、国家
强盛、民族和睦、经济繁荣,使唐王朝一度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
稳定的朝代。这一时期,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空前提高,促使诗歌、音
乐、绘画、舞蹈、书法等文化领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 唐朝的首都长
安成为东方乐舞的发源地,西凉、龟兹、天竺、高丽、扶南、中亚及国
内各民族的歌舞会集于此,在统治者的倡导下,音乐家们广泛吸取国内
外各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基础上,交流融合创造出了具有崭新风格
的唐代乐舞艺术。当时的唐朝,形成了举国朝野普遍喜爱音乐舞蹈的社
会风气,贵族文人接连不断的大小宴席必以歌舞相佐:唐代出现了高质
量的大型乐舞机构“太常寺、教坊和梨园”,集中培养了大批乐舞艺术
家。唐代长安乐舞的代表《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曲》更凸显了
盛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文化艺术的灿烂光辉。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经难以看到了,只能从敦煌壁画中想象当
时的舞师们美妙姿态和超凡技巧。经过几辈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形成
了敦煌古典舞学派,主要致力于敦煌莫高窟壁画、雕塑中国乐舞形象
的挖掘、整理和恢复,确定了敦煌舞的韵律和风格,根据敦煌舞的舞
蹈形象创编了手、手臂和脚的动作;手、眼、步结合的身法;以及跳
转等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飞天”、“力士”、“长绸”、
“击鼓”等舞蹈组合。
“敦煌舞”是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为原型,经过当代
舞蹈艺术家、编导者和研究人员的再创作,重新复活于舞台之上的一
个新舞种。敦煌舞蹈的特点是:手的形状丰富多姿,表现力强,号称
是“第二张脸”;手臂柔曼多弯,手臂和肘部成棱角;体态基本下
沉,出跨冲身形成三道弯的曲线肢体;赤足,脚的形状为勾、翘、
歪;眼神丰富,神态别致,形神兼备,多使用长绸、腰鼓、琵琶等道
具。
在敦煌舞蹈中,飞天形象审美独到,风格特异,具有代表性,其
中最为常见的飞天形象,大多数是再现了敦煌壁画最为繁盛的唐代时
期的飞天形象。多以女性形象为主,展现其轻盈、婀娜,彩带翩翩飞
舞,千姿百态的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
飞天,最早源于古印度神话传说。其形象在莫高窟早期的275、
272窟壁画中就已出现,在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其中270多个洞窟中就
有飞天,总计达4500多身。最大的长达两米多,而最小的飞天不足五
厘米。可见,飞天艺术在中国佛教艺术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佛经
记载:乾闼婆,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又称“香音神”。
他的形象为身上多毛,半人半兽。其任务是在极乐世界中为佛献花。
散发香气,供养、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梵
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他的形象有两种:一种为男身,似人
而头上有角;一种是女身,面貌端正。其任务是在净土极乐世界中,
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等奏乐歌舞,居住于天宫,但不能飞翔于云
霄。后来乾闼婆与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从而转化为飞天 在壁画
中,飞天的形象多为半身赤露,彩带飞舞。动态各异,有的横卧与半
空中、有的在云层中升腾、穿梭、有的俯仰翻腾、甚至有的倒转身体
自由飞翔,各种姿态表情,丰富浩繁。每个时期的飞天也都有着各自
的特色。
《中国飞天艺术》中将各时期的飞天的特征进行了归纳:1.西凉
北魏时期;2.北周隋时期;3.唐代时期:唐代时期壁画飞天十分繁盛
和成熟,此时的飞天女性化,成为翩翩起舞的仙女形象,上身裸露,
下系长裙,飘带旋回,衣纹流畅。千姿百态,轻盈潇洒。舞蹈《飞
天》是敦煌舞派的代表作品,反映的是唐代壁画的成熟期。
笔者认为,赏析这个作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画、舞、飞
天。
舞蹈《飞天》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在身临其境地欣赏敦煌壁画,最
初的音乐空旷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西北大漠,给人一种“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的感觉。画面的色调犹如壁画,隐隐约约显现出画
上飞天的婀娜英姿。随着音乐的一点点进入,画上飞天渐渐被赋予了
生命,开始舞动起来。身形凝重,以手臂和脚的动作为主,如同初融
的春冰,一点点地湿润起来。此时的灯光依然是暗淡的,音乐是低沉
的,飞天也只是在画上做含蓄的舞动,整体来说,这还是一副宁静的
画。
突然音乐变得翔实,灯光也在瞬间放亮,顶灯的照射把飞天从画
的意境中拉了出来,回到了现实。此时再看,她已不是画中景,而是
活生生的人了。美人在舞,这是盛唐乐舞的重现,是敦煌飞天的再
生。“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此时的演员把手技巧尤
其是细节部分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一段,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着
意表现手的技巧变化,充分体现了敦煌古典舞学派的美学特点。
随着音乐的升华,舞蹈动作也不断变化,由细节刻画变为“谁持
彩练当空舞”。并且展现出了飞天飘逸之感,开始了由“舞”逐渐向
“飞”的转变。这时的舞蹈本身充分体现出了壁画线条应有的力度,
流畅而不失凝重,飘逸而不失刚健。正如苏东坡诗云: “端庄杂流
利,刚健含婀娜”。 太端庄则易于板滞,故须杂以流利;而太流利则
易于浮滑,故须与端庄相济;太刚健则难免强硬,故须辅之以婀娜;
过于婀娜则难免柔媚,故须与刚健佐 长绸当空舞,人在舞中飞,这
个舞美人再一次使得“飘带凌空翻卷,倩影邀游蓝天。”为我们呈现
出了想象的空间和人物的动感,使我们感受到仙女们衣裙巾带随风飘
动,将美丽的花瓣撒向人间,在天空自由自在潇洒轻盈的飞舞之美。
舞蹈传递了中国自古以来神话的神韵,人们的审美和美好的精神寄
托。我们不仅在这样瑰丽的艺术图景中体味着古老壁画的辉煌,更让
人们体味到前人的智慧、思想、情感、艺术和信仰,感受美的价值。
笔者认为,这个舞蹈的关键是感觉到位和技巧的把握以及对细节
的刻画。作品开始由静到动的变化,画中飞天的含蓄凝重要捕捉到,
由于动作缓慢,反而更不易把握;中间的展转腾挪,手足技巧、眉目
表情都要到位,恰到好处;最后长绸舞要洒脱、飘逸,最能够体现飞
天“飞”的特点,且不能拖泥带水,带有丝毫的拘谨呆板之气。演员
的一招一式,弯绵曲折都要表现出飞天的丰腴婀娜,壁画的流畅线条
来,在s形体态的基础上通过拧、倾、俯、仰的不同变换,形成妩媚、
轻柔的特殊审美气质。这是不容易做到但是又必须要做到的。
壁画上的飞天之所以给人以飞翔之感,其飘带起了很大的作用。
舞蹈《飞天》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长绸舞技法,抓住长绸飞舞、飘
动的各个瞬间,展现各种流动的舞姿,给人资自由翱翔之感。在唐代
有一种叫做稠舞的舞蹈十分盛行,唐诗中也有很多描写绸舞的优美和飘
逸的。尤其是在杨贵妃的名作“霓裳羽衣舞”之后,丝绸的轻盈飘逸,
长长的飘带随风而舞,优美的舞姿被当时的画师们欣赏,进而揉进他们
在飞天形象的创作中。在敦煌壁画的飞天中常常会出现一条丝带状的
飘带,也常叫做披巾或者披帛。飞天所用的披帛往经过夸张,往往很长,
且造型灵动多变。中国的飞天借助于披帛随风飘舞,有着轻盈的视觉效
果,同时也控制着构图的平衡。披帛不仅延伸了人体的线条,使身体的
表现空间得到充分的夸张和解放。
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曾说:“敦煌飞天,以歌舞伎为蓝本。
歌舞化是敦煌飞天完全中国化的标志之一。飞天挥舞的彩带,飞天飘拽
的长裙,飞天散花的手势,飞天跳跃的姿态,都是古代舞蹈演员舞姿的再
..473..
文化艺术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的探讨
高海霞
(呼伦贝尔市群众艺术馆,内蒙古海拉尔021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
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义进行
肤浅的分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吸收借鉴;适度市场化
1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1.制定计划。普查计划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地要
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目标、具体任务、普查重
点、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阶段成果等。在普查计划的基
础上,根据普查任务制定普查提纲,供普查者参考。
2.人员培训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涵盖面广的特性,相关部门
和社会上挑选一批具有一定业务专长,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组成普
查工作班子,班子成员直接指导普查员。各县应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
配备一个普查员(普查员可由农村文化协管员担任),市非遗中心将
组织专家对各县乡镇文化站以上普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各县应根据
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乡镇以下普查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合理分
工。
3.点面结合。普查工作要做好全社会动员,要开门搞调查,做到
“一张网到边,一根线到底”。要发挥当地各协会、学会的作用,同
时要充分利用教育部门的平台优势,从学校学生入手,以问卷形式带
回家去向父辈和祖辈索要非遗线索。要重视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
可重点走访,抽样调查,可召开小型调查会,充分重视和发挥当地热
心人的作用。要注重调查资源蕴藏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选择承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
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等;重点关注各地的民
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
1.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非遗普查的深入阶段,要从众多线索中
有选择性的挑选一些较有价值的线索作为田野调查。田野调查要以实
地调查为主,做到所调查的项目“不漏线索、不漏环节”。要悉心拜
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
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的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
实,数据可靠。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并记普查日记。
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
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留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
歌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
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2科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基本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必
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在特定生态环境中有生命的活态存在,努力
构建一个为维护和强化其生命的包括法规体系、管理和参与体制、科
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在内的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只有个别单项条例和地方性条例。尽管在2004年我国
正式加入了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但我们应该提
早建立自己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
资源。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应该包括全国性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
法规和民事法规(公法与私法)、综合性法规和单项法规。当前的主要
任务是要力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早日出台,使我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只是一个总的
原则,一个通则,是宏观的指导性纲领。各省、各民族地区还需要根
据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具体的、针对性更强的
地方性条例和单项条例,并相应制定保护的具体方案。健全的法律法
规体系必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2.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和参与体制。非物质文化保护
涉及到三大主体:一是政府,二是社团组织,三是族群、社群民众(传
承和享有者)。正确界定三者的职责和义务,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与时俱进,建立起符合国情、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点的体制和
机制,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前提。从目前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
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采用党委决策领导、政
府大力推进、文化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联手协作、社会力量支持
资助、族群社群广泛参与的管理和参与体制。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
能动员全社会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使保护工作落到
实处。
3.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
作不会一蹴而就,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规划与通盘的考虑。我国历史
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与形态十分丰
富,各地各民族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很复杂,
现今的存留状况也不同。另外,我们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资源有
限,如果不能长远规划,分类统筹,区别对待,分步实施,就不可能
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使保护工作做到实事求是而有现实的针对性,
也不可能在如此宏阔的时空范围内,理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工作头绪。
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建设。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
特征和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所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
本性要求特别强。从逻辑上来讲,其主体、客体都是人。其保护的实
施,既需要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来完成,还特别需要对象载
体本身的配合,一是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机构。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牵涉面很广,任务量很重,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
情况,尽快落实组织实施的机构.并对其工作任务、职能做出明确的
规定。二是要抓好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建设。要组织一批熟悉非物
质文化保护业务的,作为工作的专职队伍;团结大专院校,科研
院所、社会团体等方面的专家,作为工作的兼职队伍,充分发挥专家
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好、年龄和专业结构合
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特别是要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的搜集
者、记录整理者和研究者、传播者,即通常所说的非物质文化的弘扬
者。三要保护和培养非物质文化的持有人(传承人)。要对他们进行抢
救性的保护,并鼓励他们薪火相传,培养继承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遗产
现。”
“飞天”是美好、幸福、欢乐、吉祥的象征,她寓意着人类千百
年来所追求的爱与自由的思想,传承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
化。敦煌壁画的飞天反映了中国历代乐舞的风貌,是文化交融的结
晶。舞蹈‘飞天》是当代艺术家创作意识的体现,是现代人对古代舞
蹈文化的阐释。他注入了时代精神和艺术家自身的创作个性。
参考文献
..474..
【1】《唐代舞蹈服饰对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影响》侯英圊中国校
外教育
[2】《浅谈敦煌舞姿的艺术特点》李婷婷大众文艺
【31《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和舞蹈‘飞天’ 资华筠舞蹈艺术
[4】《论敦煌舞蹈中飞天伎乐形象的独特表现手法》李婷婷
[5】《唐代乐舞文化与乐舞诗综论》杨冬梅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07:5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10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