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一幅画读音

更新时间:2022-11-14 07:27:57 阅读: 评论:0

2020年高职高考作文猜测-1毫米等于多少微米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红白喜事)

第四单元祖国

课题:1.流动的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流动的画”,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用实

际行动保护祖国的意识。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流动的画”指的是祖国美丽如画的景色。

【教学难点】

理解“祖国的画中,还有个懂事的娃娃”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流动的画”。

2.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起以实际行动爱护她的意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祖国美丽河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板书:流动的画)

2.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

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是“流动的画”?这幅画上都有什么?

……

3.老师:那么,我们一起去文中看看这幅“流动的画”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画出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顺句子。

2.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提醒大家注意,请你说一说。(出示课件1:

会读的字)

呜啦幅腰纱似忽哦微浮

重点指导:“似”在“好似”中读sì,不要读成shì。

3.检查读书情况。

(1)提问: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两个小节)

(2)两人一组配合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音。

(3)指名汇报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1节。(出示课件2:课文第一小节文字。)

(1)轻声读第1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说这幅画是“流动的画”?“流动的画”到底指什么?)

(2)请明白的学生说一说,互相补充。

(预设:因为这幅画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的,所以说这幅画是“流动的画”。

因为火车开啦,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地变化,所以说这幅画是“流动的画”。

“流动的画”指的是“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窗外祖国大地,“画”动起来,更加

美丽。)

(3)老师追问:这幅画中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①指名读后三句话。

②请三名学生分别回答问题。学生边回答,老师边出示相关的图片。

③理解“穿梭”的意思。

(预设:汽车来来往往,次数多。汽车来往频繁,就像织布的梭子一样来回地活动。)

④理解“水库好似明镜”的意思,“好似”能换成什么词语?

学生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水库好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预设:“好似”能换成“好像”、“就像”、“真像”。)

(4)续写“画中景”。

①老师:祖国的美丽景色数也数不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想一想还能

观赏到什么景色。

②老师可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③学生充分说。

(江面渔帆点点,大桥飞架南北。牛羊在溪边散步,瀑布高低错落。)

……

(5)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祖国美丽如画之情。

①学生听老师配乐范读,想象祖国的美景。

②学生自由练读。

③指名读。师生评议。

④男女生配合读。

2.学习第2节。

(1)(出示课件3:课文第二小节文字)学生自由读第2节。

(2)想象:“我忽然看见”了什么,使“我”意识到不能往“画”里扔垃圾,应该爱

护这幅“画”?

(预设:“我”忽然看见妈妈用严厉的目光看着“我”。“我”忽然看见妈妈用

责备的眼神看着“我”。)

(3)理解“祖国的画中,还有个懂事的娃娃”的意思。

学生甲:“懂事的娃娃”指的是“我”。

学生乙:因为“我”爱祖国的美丽河山,并且以实际行动来爱护她,不随便扔垃圾,

所以妈妈说“我”是个懂事的娃娃。

(4)指导朗读。注意第三句后应有停顿,表示“我”思想和行为的变化。

①学生互相练读。

②指名读。师生评议。

③师生配合读。(男生读“我”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老师读叙述部分。)

四、总结全文

1.组织学生讨论:祖国美丽如画,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做个“懂事的娃娃”呢?

学生甲:爱护花草树木,不任意采摘。

学生乙:爱护公共设施,不乱刻乱画,做个环保小卫士。

学生丙:多种树,让祖国到处都是绿色。

2.老师总结。

我们的祖国美丽如画。我们都应该热爱她、保护她,用我们的双手绘出祖国

更绚丽多彩的图画。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用“好似”练习说一句话。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颜色是嫩绿的。不是吗?你看,春天来了,柳树的嫩芽悄悄地从枝条上冒

出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头来,静静地观望着这个春意盎然的世界。那迎春

花小心翼翼地挺起身子,吐出片片绿叶。放眼望去,田间那绿色的禾苗在风中摇曳,

好一派生机勃勃的绿啊!绿是希望的色彩,绿是生命之源,我喜欢它。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3)按短文内容填空。

悄悄地()出来偷偷地()出头

静静地()望小心翼翼地()起

(4)写出文中的三个成语。

参考答案:

二、春天的大地好似披上了一件绿军装。

三、(1)春天的颜色是嫩绿的。

(2)文中写了柳树上的嫩芽、小草、迎春花、禾苗这四种景物。

(3)冒探观挺(4)春意盎然小心翼翼生机勃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师生配合读课文。

3.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二自主识字

1.小组内互相说说识记字形的方法。

2.小组代表汇报。

3.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识记。(出示课件4)

呜、啦:都是象声词,读音与去掉“口”字后的“乌”“拉”相同。

幅:与“福”注意区分,读音为fú。

腰:读音yāo,一声。不要与“要”读成同一音。

纱:读音shā,与“沙”读音相同,不要受“抄”“钞”等影响读错音。

似:多音字,读sì,也读作shì,本课中读sì。

哦:读音是ò,不要受“我”(wǒ)的读音影响错写成wō。

微:读wēi,发音时上齿不要抵下唇。

三指导书写

流:第六笔“”和第七笔“丶”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右边七笔写成,笔顺是

动:左边“云”,右边“力”,左右平分。

哪:左右结构。“那”加上口字旁就是“哪”。

扔:左右结构。“奶”去掉女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扔”。

弄:上下结构。注意下面的笔顺是一。注意四个横距离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收笔在横中线上。

四扩词练习

学生充分说。

流:流行流传交流流动流失流芳百世

动:动物动作改动活动地动山摇兴师动众

哪:哪个哪位哪里哪儿

扔:扔了扔掉扔手榴弹扔钱

弄:捉弄戏弄弄巧成拙弄假成真弄虚作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词语中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幅画(fūfú)山腰(yāoyào)白纱(chāoshā)好似(sìshì)

忽然(hūtū)微笑(wēihuī)浮上(fúhú)

二、选词填空。

汽车山坡小河山腰路边水库

弯弯曲曲,飘着白纱。

往来穿梭,开满鲜花。

好似明镜,点点人家。

三、阅读短文。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

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

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

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秋天,一阵凉

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

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地填上一句诗。

2.文章按照、、、的顺序写小草。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反义词。

(严寒)——()

4.短文是围绕来写的。

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画上“-----”线。

参考答案:

一、一幅画(fú)山腰(yāo)白纱(shā)好似(sì)忽然(hū)微笑(wēi)

浮上(fú)

二、小河山腰汽车路边水库山坡

三、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春天夏天秋天冬天3.火热

4.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5.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欣赏—自读—体验—自悟”等多个层次,循序渐进的激发

学生赏读、想读、乐读、会读的内心情感,其中,我运用多种媒体技术,调动了

学生的各种感官,并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情感引读法,学生们在其中受到了美的

熏陶,在美中读文,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学生有感而读,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学生们在课堂朗读中,自发地以丰富的表情,恰当的手势来表现他们内心的喜悦、

兴奋与快乐。真正地融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方面的活资源。在“读悟第

二小节”中,在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怎样使这幅流

动的画永远美丽”是,若能让学生结合到读中去讨论,从学生的身边事说起、做

起,这样学生在读时会更有体会。

教学时,要注重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领悟自然美、人文美。可先用课件出示田

野、果园图,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描绘,让“大家都来说‘流动的画’”。为

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进行口语训练。然后通过“三读三说”(自由读,说说读懂

了什么;分角色读,说说没读懂什么;集体读,说自己的感想)学习诗歌的第二小节,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到诗歌中蕴藏的人文美,懂得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来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此时,学生的理解已经层层深入,能明确地领悟到诗歌的

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蕴美了。

教学资源

【创新教案】《流动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练习使用语气词。

2.认识11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3.理解“流动的画”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练习使用语气词,理解“流动的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励(5分钟)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数不尽的美丽风景。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

习第四单元祖国。(师板书单元主题:祖国)谁能来说说你都去过我们祖国的哪

些地方?(指名生说)你觉得那里的景色美吗?

2.揭示课题:

师: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去过的地方,有很多老师还没去过呢!我们的好

朋友丁丁和妈妈一起坐着火车外出旅行,丁丁坐在火车上,看到窗外许多美丽的

景色都变了,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板书:流动的画),渗透指导“流”的书写

方法。请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导学学探究(10分钟)

1.在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出

示课件2:教学目标)大家有信心和我一起完成这些任务吗?(有)

2.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开,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呜、啦、哪、啊、

哦“这些语气词老师是怎样读的。

3.师读完后,指名生评价。

4.请大家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读一读这些语气词。

5.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流动的画”指的是什么?(注意坐姿)

6.读完后,指名填空。

我和妈妈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窗外美丽的(景色),妈妈说:它是一幅(流

动的画)。

7.生齐读,巩固“流动的画”的含义。

三、定教释疑。(25分钟)

1.齐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准确,不要拖音。

师:词宝宝听到大家读课文读得挺不错的,就奖励大家几个红苹果,快看。(出

示课件3:二类词图片)你能勇敢的站起来把它们读准确吗?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生字。

师:你们太厉害了,那这些生字宝宝,你们也能读的一样棒吗?这些字宝宝就是

我们本节课重点学习的生字。请小组长带领组员按照自学提示重的方法合作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4.引导学生在5分钟内,按照以下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出示课件4)

(1)认:(读准字音,认清生字)(2)用:(用字扩词、用词说句)

(3)想:(分析结构、记忆字形)(4)写:(姿势正确、书写美观)

5.汇报自学结果。

(1)重点指导“流、哪、弄”的结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各2个,师巡视。

6.同学们真棒,做对了这么多的难题,现在肯定能把这首诗歌读得更好,是吗?

老师对你们有信心。

(1)生读诗歌。

(2)师总结:是呀,祖国美丽如画,我们的校园也一样美丽如画,希望大家用

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娃娃。

7.过渡: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把题做正确吗?(有)

四、精练达标。(10分钟)(出示课件5)

(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údòngrēngchūnòngzāng

()()()

(二)选词填空:

啦哪啊

1.妈妈,我回来()!

2.快来人(),有个小孩落水了!

3.多可爱的娃娃()!

(三)选做题:在外面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流动的?说一说。

流动的()流动的()

板书设计:

4.祖国

流动的画

小河山腰汽车路边水库山坡

祖国的画

【精彩片段】

《流动的画》教学片段

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流动的画》这一课的生字词,不知道同学们学得

怎么样了。先请几位同学读一读生字词。

课件显示(流动、往来、好似、扔出、忽然、知道、不能弄脏、脸颊、山腰、

白纱、鲜花、浮上)

指名按顺序读,师生及时纠正读音

2.检查朗读

师:你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准确,是不是也能把课文准确的读下来呢?接下来,

请几位同学来读课文。

指名两个分小节读。

其他生评。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美读第一小节

1.欣赏美文、美景

师:接下来,让我们乘着火车,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欣赏窗外的景色。

(课件显示文中插图、播放课文录音)创设情境。

2.独立朗读

师:课文中描写的景色美不美?

生:美,美极了

师:那你想自己读一读吗?

生:想。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第一小节。并思考:(“我”和妈妈坐在火车上,

看到了哪些景物?)课件显示问题

生自由读、思考

3.学生汇报

生:“我”和“妈妈”坐在火车上看到了美丽的鲜花、弯弯曲曲的小河、长

长的公路、……

教师随机板书:小河、山、白纱、汽车、公路、鲜花、水库、山坡、房子……

4.美读感悟

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文中的景色。(播放音乐)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色?

生: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我看到了清清的水、我看到了白云、象棉花

一样、我看到山上有好多高高的树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高兴、很快乐、很吃惊

师:说得真好,自己试着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课件显示“啊,真的!”)生齐读

师:有的同学还睁大了眼睛,表情很惊奇,大家再试读一下。

生齐读

师:真好,试着把这几句话美美的读一读。

(课件显示3到6句)

生独自练习、指名读、全班读

师:除了这些美丽的画面,还可能看到什么?

生:还可能看到长长的瀑布、还可能看到小鸟在天空中飞舞、还可能看到美

丽的彩虹、还可能看到柳枝在跳舞

师适时评: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说的真好!

师:我们祖国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欣赏。

(课件播放景色录像)师生欣赏

师引生读: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把它表现出来,“啊,……山坡点点人家”

生有感而读

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有的还带有表情,有的还加上动作。现在让我们

带着这份美丽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小节。

(二)读悟第二小节

1.导入:看到这美丽的风景,你想用什么办法留下它?

生:我要用五彩的画笔画下它。

我要用歌声留下它。

我要用优美的句子记下来。

我要用相机把它照下来。

2.读悟

师: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第二小节?

生1读。

师:“我”边吃橘子边画,正要把橘皮扔出窗外,“我”扔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没扔?

生:看见妈妈不高兴;因为窗外是祖国的画。

师:是啊,窗外景色这么美,谁也不能弄脏它。

板书:不能弄脏它

师:谁来读读“我”说的话?

(课件显示“我”说的话)

生1读

师:读得多诚恳啊!谁也来试试。

生2读

师:妈妈听“我”的话怎么样?

生1读

师:XX的表情真好,还带着微笑呢!

生2读

师:读得真像“妈妈“呀!

随机板书:懂事的娃娃

师引生齐读:妈妈听了点头……娃娃。

师引生分角色读。

师:“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

生:因为没有把橘皮扔出窗外、他没有弄脏流动的画、他懂得要保护环境。

师:如果是你,你要怎样使这幅流动的画永远这么美丽,也做个懂事的娃娃?

生:不乱扔果皮纸屑、我要珍惜它;我要保护祖国的画;我要保护花草树木,

保护环境。

师:懂事的娃娃们,现在和你小组的同学练习读第二小节吧,边读边体会“我”

和“妈妈”当时的心情。

生练习

指名读、分角色读

四、巩固

1.自由组合读

师:这么美的画,这么美的课文,不多读几遍多可惜啊!下面,你可以选择

你最好的好朋友、选择你们喜欢的小节来读。

师生共读,配乐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这幅流动的画

师生共赏读全文

五、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从中感受到了祖国美丽,也懂得了“祖国

是我家,美化靠你、靠我、靠大家”(课件显示)师生共读。希望课后同学们以

实际行动,开展“我做环保小卫士”活动;收集有关描写祖国的句子、文章。

【说课案】

《流动的画》说课稿

《流动的画》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课。它是一首充满了款款深

情,又蕴藏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诗中,“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大地,美丽的

“画”是流动的,“我”的情感也随之灵动!——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流

动的画,热爱祖国。诗歌文质兼美,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儿

童欣赏和朗读。

我从三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过程。

一、教学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其字里行间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因此,在学习语

言文字的同时,我把引导学生审美作为重点,把这节语文课上成一堂美的欣赏课。

“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这就是我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我的想法是:

1.落实“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2.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为学生创设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丰

富情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置教学目标:

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通、读顺、

读美课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培

养语感。

3.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

(二)教学重点

通过落实“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三)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整堂

课中,力求做到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尽可

能让学生自己探究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评价朗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悟诗

歌。

三、教学过程

1.读出诗歌的形,披文入境发现美(课件显示)

“读出形”即让学生通过读,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描绘的形象,发现诗歌的美。

这个环节通过3步来实施:(1)“猜谜激趣,读题质疑”;(2)“自读自悟,合作

探究”;(3)“观画说景,感自然美”。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谈话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水到渠

成地引入新课学习、探究。接着,让学生通过三次自读(课件显示:一读,自主

解决课题质疑;二读,自主合作学习生字;三读,合作探究新的质疑),把课文

读通、读顺、读懂。

利用课件“活化”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车窗外不断变换的美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再结合诗歌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在头脑

中唤起诗歌描绘的形象,读出诗歌的“形”。

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初步读懂诗歌。

2.读出诗歌的情,情理交融欣赏美

“读出情”即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蕴涵的情感,由发现美进而到欣赏美,提高

了审美的层次。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突破口,让学

生主动走向教材。

首先,让学生“尽情品读,赏自然美”。即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中写景的六个

句子。(课件演示)通过对比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配乐读等

方式,(课件出示:品读:对比读、自主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

配乐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

获得美的享受。

紧接着,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内化文本,说自然美”。我是这样设计的:

小朋友,猜猜看,流动的画中还会有什么美景?二年级学生的生活感受毕竟有限,

我用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指导他们模仿课文的

句子进行描绘,让“大家都来说流动的画”。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进行口语

训练。

“略读课文,悟人文美”。通过“三读三说”学习诗歌的第二小节,(出示课

件:三读三说——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分角色读,说说没读懂什么;集体

读,说自己的感想。)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到诗歌中蕴藏的人文美,懂

得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此时,学生的理解已经层层深入,

能明确地领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蕴美了。

3.读出诗歌的神,导之以行创造美

这个环节里,我再次借助多媒体,通过两个方面和学生一起来感受、学习,

引导学生读出语言包含的精髓和言外之意,达到审美的更高境界。

“广泛阅读,拓展知识”。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资料,更多地了解祖国的壮

美山河。通过泛读拓展,“读出神”。

“感官阅读,延伸情感”。让学生通过课件“饱览祖国美丽河山”,(课件演

示:图上演示著名风景点的美景)又一次让学生从感官上来“阅读“祖国的画,

延伸情感。从课内知识自然地拓展到课外生活,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

国的爱,来创造美!

在迷人的风景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戛然而止,“课已尽而意无穷”。

总之,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在“自

读自悟”中,自主完成对诗歌的探究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力求在诗歌的教学

上有所创新,“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流动的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首儿歌主要

讲“我”坐在火车的车窗边看到窗外的风景随着火车开动而“动”起来,更加美

丽,禁不住发出赞叹,并且在妈妈的帮助下以实际行动爱护它的事。小诗既充满

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情趣。它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

非常适合学生的口味。

【作者介绍】

程逸汝,男,1939年生,浙江鄞县人,民盟成员。著有诗集《火瓦寨的歌声》,故

事、童话集《枕头上的米老鼠》,儿歌集《拼音识字读儿歌》《拼拼读读变聪明》

《开开心心学拼音》,科幻童话集《辣椒大王奇遇记》《灰灰鼠灵灵》《流浪猫

波波》等。歌词《走在上学的路上》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三等奖;

《小野花洗脸》获陈伯吹儿童文学优秀童话奖;《花纽扣》获全国小苗文学二等

奖;《云妈妈和雨娃娃》获全国知识儿歌大奖赛二等奖;《黑眼睛》获1992年海

峡两岸少年童话佳作奖;儿童诗《争气》获1998年《上海少年报》小百花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我们能为环境做些什么?

(1)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

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

(2)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

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3)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

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

(4)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5)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布袋为主),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

解的塑料袋。

(6)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

(7)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课后作业

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nǎnɑ

1.快看哪(),好漂亮的牡丹花!

2.哪()里可以找到这么懂事的孩子呢?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小河()的汽车

()的娃娃()的微笑

三、句子练习。

1.窗外有一幅!(补全句子)

2.我连忙打开画板。(用黑体词语写句子)

四、阅读短文。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

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

注目的是垂(cuíchuí)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yín)风起舞。湖

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绿(lǜ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

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留()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再写湖的四周有(),接

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4.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参考答案:

一、1.nɑ2.nǎ二、示例:弯曲奔跑懂事动人

三、示例:1.一幅美丽的画2.听到门铃声,我连忙去开门。

四、1.家乡的天鹅湖(或:美丽的天鹅湖或天鹅湖)2.正确的读音是:chuíyíng

3.清碧树木草地小花小桥4.A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7:27: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1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亦木什么字
下一篇:疲怎么组词
标签:一幅画读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