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醢零
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以I四JII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
口许文炜,黄建云
36规划师口乙RmER5
[摘要]乡村环境意象在景观与人文两方面具有不同于城市意象的丰富内涵。在进行乡村环境景观设
计时,需因地制宜,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人文特色,发展休闲观光农
业,打造乡土品牌。
[关键词]乡村环境意象;景观设计;新农村
[文章编号●1006—0022(2010)05-0036—04[中图分类号]TU985.12+8[文献标识硼B
Landscape
Planning
for廿1e
Development
ofRural
Imagery
Tourism:a
ChengduExample/
XU
Wenwei.HuangJianyun哦峙删RuraI
living
anditsenvJronmentaredifferentfrom
cityliving
inboth
landscape
andculture.RuraI
landscapeplanning
should
incorporate
traditionalruralcultureandcustomsandaccentuatethe
rural
scenery
inorderto
develop
andmarketruraltourismasalocalbrand.嘎哪■喇Ruralimagery,Landscapedesign.Newcountrysideplanning
过去,由于城市发展迅猛,规划从业人员
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城市建设,而对乡
村则关注不够。随着农村建设的新发展,改造
农村落后面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新
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发展的迫切性又要
求设计与改造能跟上产业调整和建筑改造的
步伐,确保建成现代化、生态化的乡村环境。
1乡村环境意象
与城市环境意象相对应,乡村环境意象是
乡村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人们脑海中所留
下来的“共同的心理图像”[1]。它是大众公认
的“可印象”和“可识别”的乡村环境。概括
起来,乡村环境意象则主要表现为乡村环境的
景观意象和人文意象。
乡村环境意象与城市环境意象的区别,首
先在于景观意象本身的不同,即乡村聚落形态、
建筑和环境风貌给人们的直接印象差异;其次
在于由此营造出的人文意象的不同,即乡村环
境的景观意象既表现出了迥异的乡土风格,又
反映出了乡村生活的某些方面,见证了乡村发
展的历史。一方面,乡土建筑形式与农业劳作
方式、乡土民俗等软硬环境中具有丰富的传统
文化底蕴,它们共同体现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另
一方面,乡村对于建筑选址特别关注,赋予了
周围环境一定的人文涵义,乡村通过这些朴实
的乡土建筑展现其独特的精神追求,表达出对
“天人合一”的深刻理解。脱离这些物质与文化
的基础,乡村环境意象就如无根之萍,无从谈起。
2与乡村环境意象相协调的景观设计
方法
对于乡村环境意象在景观与人文两方面
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
时需要给予充分考虑,使改造所得成果区别于
城市环境而更加贴合乡村环境。本文以国家4A
万方数据
级风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的“五朵金花”
观光休闲农业区的建设改造为例,对
其景观设计方法做初步探讨。
2.1打造乡村环境景观风貌
(1)明确农村发展定位。
乡村环境景观意象的一个重要构
成元素就是乡村聚落的形态与分布特
点,而乡村聚落形成与生长的基础就
是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在农
村环境改造中,首先要明确该地农业
经济发展的目标。
当前的现代新农村已不仅仅是简
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基地,它们也可以
是新的旅游目的地或农耕文化技术的
展示场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
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了乡村环境景
观改造的目标。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的“五朵金
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占地12km2,由
原红砂村、幸福村、万福村、驸马村,
江家堰村五村组成,形成了以“花香
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
菊园”“荷塘月色”命名的以“五朵金
花”为品牌的观光休闲农业区,现已
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国家4A级风景旅
游区。其现今良好的发展,主要得益
于最初规划定位时提出的发展城乡一
体化、经营规模化、产业专门化的休
闲观光农业思路。围绕这一主导产业,
五个景区明确“一区一景一业错位发
展”的定位,采取连片联户开发,降
低农民单家独户的创业风险,走出了
~条全新的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改造前的红砂村种花历史悠久,
村民世代以种花为生,规划的“花香
农居”定位以建设中国花卉基地为重
点,全方位深度开发符合观光产业要
求的现代化农业。现在已发展成为以
观光、赏花为主题,对花卉的科研、生
产、包装、旅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
度开发的复合型观光休闲农业产业,
当地经常主办各种花卉艺术节,促进
人流集聚。景区内的万福村地形为浅
丘台地,陡沟河从区域内穿过,水资
源丰富,十分适合进行水产品养植,
当地村民长期从事荷花莲藕的种植,
规划改造后的“荷塘月色”以原有近
千亩荷花种植水面为基础,大力发展
水岸经济,建设融水、莲、蛙于一体
的乡土产业。景区内的驸马村面积为
3000余亩,村民世代都以种植菊花
为生,建设的“东篱菊园”依托丘陵
地貌,因势利导构建菊文化村,引导
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幸福村
所植梅花品种数仅次于武汉,位居全
国第二,其所在的“幸福梅林”则被
定位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
一体的返璞归真的农业休闲旅游观光
胜地,用3000亩坡地培育20万株梅
花,建设以梅花博物馆为主要景点的
梅林风景。江家堰村是城市蔬菜种植
基地,当地村民长期从事蔬菜种植,
经验非常丰富,改造的“江家菜地”把
500余亩土地平整成以0.1亩为一小
块的菜地,以每块每年800元的价格
租给城市居民种植,以时令蔬菜、水
果种植为主体,以“休闲、劳作、收
获”为形式,提高了市民和儿童对发
展绿色产业的兴趣。
由于成都市“五朵金花”景区整
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路清晰,各
个村落“一区一景一业”错位互补发
展定位明确,连片联户经营模式鲜明
有效,从而使当地农村焕发出活力,
获得了较大发展。
图1“五朵金花”中“荷塘月色”立面改造
(2)改造乡土建筑外观。
乡村中的建筑物如民居、宗祠建
筑和其他建筑形式往往都具有浓厚的
当地特色,乡村建筑区别于城市建筑
那种高开发强度、大体量的形式,通
常较为贴近人的尺度且注重与环境的
协调。如南方的吊脚楼、天井院、客
家的土楼、华北地区的四合院、藏区
的碉楼等,均具有各异的乡土风格。同
时,乡村宗庙祠堂建筑,如祠堂、文
笔塔、寺庙等,也反映了村民生活的
某—侧面,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但
现存的乡村建筑中历史较久的建筑一
般都比较破败,近几年农民新建的民
居因缺乏统一的规划或控制而存在不
协调的情况。景观设计与改造时应对
其进行梳理和协调,通过统一风格来
塑造和谐且有特色的乡土建筑环境。
在威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
业区中,改造农宅风貌,赋予农宅新
白勺生命力,整治农家大院,注入新功
能,为体现四川当地的民居风格,建
筑基本采用民族与现代相结合的外立
面形式,或依山势变化围合成院,或
临水蜿蜒设置小品,形成精品蜀中民
居群落。整体风格统一之外又有着丰
富的细节差异,其中“荷塘月色”吸
引、鼓励民俗画家在外立面绘制各种
风格质朴、内容喜庆的医案,十分鲜
明地表达出该村以“荷、画”为主题的
村庄特色,成为新农村建设改造的典
型案例(图1)。此外,在进行景观改造
时将供奉传统图腾的牛王庙重新翻修,
图2“五朵金花”乡土宗祠建筑及蜀地民居风格立面改造
2010年笼5期薨26卷37
万方数据
图3“五朵金花”中各景区的乡土生态种植及景观
图4“五朵金花”入口及“幸福梅林”整体效果
注:引自《成都市三圣乡。幸福梅林”详细规划》
图5“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中保留的历史文化痕迹
将村中古井保留下来并加盖草亭,使
之仍然成为村民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
部分,这些都是为保存,保护传统乡
土建筑所进行的有效实践(图2)。
(3)优化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环境区别于城市环境最直观
的表现就是田园野趣和自然地貌。在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农村环境改
造中定然要注重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
生态环境,尊重地形地貌、水体、动
植物等原有的生态资源。
首先,乡村景观不应只有单一的
人工农田,乡村中除了大片的农田耕
地外,还有大量的林地和湿地。设计
时要依据生态学原理,以绿为主,结
合水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
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增加景观异
质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生态走廊,
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乔木、灌木、
攀缘植物、地被植被等都是自然界生
态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在
进行设计时,绝不可使品种单一化。
乡村中的树林、湿地不仅担负着经济
38规划师乩一f'if-lER5
产出和环境保护的功能,同时还具有
景观效应,对它们的培植应从大自然
中吸取经验,向立体化发展,构造丰
富的、多层次的植被体系,使各类生
物相互依存,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
达到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丰富,在
地势低洼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将其挖深
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
四周成塘基,既可减轻水患、改善生
态,又能在塘基上种桑养蚕,形成湿地
循环经济,其本身也成为典型的南方
乡村景观意象。成都“五朵金花”观光
休闲农业区在进行改造建设时,利用
现有的两条水渠、滨水路和田埂等形
成基本的生态网络骨架,保持其水网
的活性,整治打造注入新的功能(如排
水、景观、灌溉等),形成水系生态网。
同时,充分保护田间现有的水塘,设置
水车、水榭、观水长廊、亲水平台等,
在保留传统乡村生态景观的基础上,更
好地处理了水与人的关系,增加了亲
水性和可达性,充分体现了四川地区
乡村土地的基本肌理。
此外,乡村景观中的绿化种植应
当鼓励利用丰富的乡土植被和特色物
种,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景观地的尽快
形成;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这些植被所
展现的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
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使整体
景观与当地气候环境和地域特点相适
应。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
区包含五个主题景区村落,围绕“一
区一景一业”的主旨,大力发展乡土
绿化和主题特色种植,优化乡村生态
环境,例如,花香农居的花卉苗圃形
成了特色绿化;幸福梅林中各品种梅
花与山水结合,形成了云蒸霞蔚的梅
林景观;荷塘月色中以种植各类观赏
性荷花为主,也能形成大面积的生态
荷塘景观;东篱菊园内大田栽种了春,
夏、秋.冬四季菊花,四季都有菊,可
供人们观赏;江家菜地中的各色时令
果蔬自然形成了农田景观(图3)。
(4)创造特色重点景观。
新农村的建设改造需要大量的
万方数据
资金投入,为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
最大的回报,在改造时势必要尽快形
成特色,突出重点。对一个村落的第
一印象往往决定了整个村庄的形象,
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改造中,应重
视主要通道和节点的建设。从某种意
义上说,重要节点优先可能恰恰是在
资源有限条件下,取得最佳效果的~
种有效选择。具体方法有很多,如重
点建设村落的出入口、村中的主要道
路、重要节点等,使它们成为乡村景
观设计的优先选择。同时,重点特色
景观元素的多次出现也将强化该村
的景观“可识别性”。这就需要在进行
村庄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时,在相应地
段重点考量,围绕村庄发展的目标建
设有标志性、吸引人的景观节点。成
都。五朵金花”景区正是成功地运用
了这种手法,从而迅速改变了人们对
当地乡村环境景观的初始印象,使建
设改造的外部效益最大化。
“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幸
福梅林”景区主入口处的景观设计集
广场、标志物、景观雕塑、接待中心
于一体,既体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定
位,又昭示出了此地农业旅游与他处
的不同,并且通过重点设计使得该村
落的旅游品牌信息能被到此休闲游玩
的游客迅速了解和获取,形成对整体
村庄良好的最初印象。而在其中的“幸
福梅林”景区,用3000亩坡地培育
20万株梅花,建设以梅花博物馆为主
要景点的梅林风景,充分诠释了“梅”
的特色主题,使游人印象深刻(图4)。
2.2重塑乡村环境的人文氛围
(1)挖掘历史特点,传承乡土传
统文化。
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历史,
有其特定的环境氛围和区域地位。挖
掘由当地文脉、历史因素所形成的文
化内涵,体现乡村特色和生活风情,
是景观设计成功的基础,也是获得环
境“认同感”的基本要素。例如,可
以通过规划设计修复与再现当地的传
统民居,特色风貌、风俗宗庙等历史
文化痕迹;同时,通过营建物质性景
观,诸如景墙,壁画、雕塑、石刻、植
物造景等来反映当地的传统文化因
素。此外,对传统生产资料的保存和
利用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
展。成都“五朵金花”休闲农业观光
区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注重挖掘历史
文化遗存,如保护并修复了代表农耕
社会图腾崇拜的牛王庙.赋有传奇色
彩的驸马桥景观;以传统工艺建造土
坯草舍,展示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资
料,树立代表地方风俗的雕塑;设立
花卉节、传统民俗节等(图5)。
(2)发扬人文特色,打造乡土文
化品牌。
“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规划
中虽确定了五个景区“一区一景一业”
的错位式发展思路,但景区之间既相
互关联又各具特色,这种农村发展方
式蕴含着浓郁的文化品味,具有兼收
并蓄,博采众长的品格,打造出了国
内外知名的观光休闲农业品牌,吸引
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其产
生的长远规模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五
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用独有的文
化特色提升景区的底蕴和内涵,始终
坚持人文先行,注重延伸文化产业链
条,提升景区品味和内涵,目前已建
成或正在建设5个艺术村(江家菜地
的雕塑村、荷塘月色的画家村、东篱
菊园的摄影村、“幸福梅林”的民俗村
和花香农居的创意村),给游客提供
了更丰富、更高尚的休闲观光新景致,
从而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不断提升
了休闲观光农业区的规模效益和整体
水平,推进了城乡—体化的发展。
由此可见,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与
改造已不是简单的农村生产.生活环
境的改善,还需要改变农业经济模式,
创造多样化的乡村文化和特色文化。
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在
发展和提升过程中,以文化为出发点,
打造出了环境更加优美、更富有趣昧
的新农村。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
戏”的发展思路与以往传统的农村发
展思路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其做法尚
存争议,但其发扬人文特色、树立本
土品牌的意识对其他地区的农村建设
而言仍具有相当大的启示意义。
3结语
当今我国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实践已证明,
农村环境有其独特之处,进行农村建
设改造时如一味生搬硬套城市建设经
验教条显然是不合适的。在使农村人
口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到与城
镇人口相近的同时,不能抛却农村作
为农业生产基地的本质属性,反映在
景观环境的营造上,就必须有因地制
宜的设计手法。而在发展思路上则不
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单一模式,利用
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人文和自
然风光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具
有较大的前景,也利于就地改善农村
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n
[参考制
[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
[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3).
1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麦克哈格善芮绎纬译.设计结合自然[H].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4]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
实践[H].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3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
设∞].农村生态环境,2001,(4).
[作者简介]
许文炜,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城市规划与
设计专业研究生。
黄建云,注册规划师,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
系教授。
[收稿日期]2010—02—04;
[修回日期]201O-03—26
20"10年第5期第26卷39
万方数据
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
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
作者:许文炜,黄建云,XuWenwei,HuangJianyun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
刊名:
规划师
英文刊名:PLANNERS
年,卷(期):2010,26(5)
被引用次数:5次
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03)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1999
3.麦克哈格善;芮绎纬设计结合自然2006
4.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2004
5.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期刊论文]-农村生态环境2001(04)
1.银元.傅广海乡村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与提升——以成都市打造"五朵金花"为例[期刊论文]-经济师2007(1)
2.谷康.李淑娟.王志楠.曹静怡.gyi基于生态学、社会学和美学的新
农村景观规划[期刊论文]-规划师2010,26(6)
1.杜晓华.李倩青.李梅.王永裴寨新村景观规划设计[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1(12)
2.何顺平.张万荣.姜慧乐浙江衢州黄土岭村景规划设计初探[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2012(9)
3.李王鸣.周雯.高沂琛村镇的意象——湖南韶山希望小镇规划设计探索[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11(10)
4.杨超.何杰.赵陈晨新农村综合体的空间适应性建构探索——以双流县新兴镇庙山村规划为例[期刊论文]-新农村
(黑龙江)2012(8)
5.王小雨.李婷婷.王崑基于乡村景观意象的休闲农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12(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07:37: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09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