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洛神赋图作者

更新时间:2023-01-30 06:06:59 阅读: 评论:0

流浪大师身边的女人-闻的近义词


2023年1月30日发(作者:超级魔法师)

洛神赋图——中国100幅经典国画

《⼦建赌神》⼀幕

《洛神赋图》相传是根据曹植的同名⽂学作品采⽤连续图画形式画成的长卷。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

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神之道殊”不

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以“美⼈⾹草”爱情的抒发展⽰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屈原《离骚》之后中国⽂学艺

术创作的传统,曹植《洛神赋》正是政治⽃争失败以后情绪的传达。《洛神赋图》画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

丽⾝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盾⼼态,画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氛和浪漫主义⾊彩。

名称:《洛神赋图》

创作时间:东晋

画家:顾恺之

尺⼨:纵27.1厘⽶,横572.8厘⽶

材料:绢本,设⾊

收藏:存有宋代摹本5卷,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2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洛神赋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洛神赋图》第⼀卷相同,只

有⾸尾缺损较多。

⼊选理由

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为世⼈传颂的名画

构思巧妙,画⾯⽣动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件经典作品

诗、画结合的杰出范例,标志了当时绘画发展的最⾼⽔平

名画欣赏

《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定程度上保留了

顾恺之艺术的若⼲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层次分明地

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然地交替、重叠、交换,

⽽在⼭川景物描绘上,⽆不展现⼀种空间美。

此《洛神赋图》宋代摹本,保留着魏晋六朝的画风,最接近原作。此画是以魏国的杰出诗⼈曹植的名

篇《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洛神赋》以浪漫主义⼿法,描写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顾恺之

的《洛神赋图》发挥了⾼度的艺术想象⼒,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此长卷采⽤连环画的形式,随

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原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

蔽⽉”,“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动⼊神的体现。此画⽤⾊凝重古朴,

具有⼯笔重彩画的特⾊。作为衬托的⼭⽔树⽯均⽤线勾勒,⽽⽆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于⼭,⽔不容

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原作描述的是诗⼈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结合,⽽通过神话寓⾔,在想象的空

间中让⾃⼰与洛⽔边美丽的仙⼥洛⽔神相遇,以释放⾃⼰对失去情⼈的伤怀和思念。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

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它是书画境中的另⼀种毫不逊⾊的《洛神

赋》。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双秋⽔望着远⽅⽔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的

云髻,被风⽽起的⾐带,给了⽔波上的洛神⼀股飘飘欲仙的来⾃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

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再与曹植碰⾯,⽇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

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

中泣笑不能,欲前还⽌的深情,最是动⼈。

全画⽤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川树⽯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于⼭,⽔不容泛”,体现了早

期⼭⽔画的特点。

此图卷⽆论从内容、艺术结构、⼈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

中的瑰宝之⼀。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06:0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06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侵略的近义词
下一篇:专科军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