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寂静的山林

更新时间:2023-01-30 04:44:48 阅读: 评论:0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样-你是谁的英文


2023年1月30日发(作者:卞皇后)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1

山中夜坐原文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翻译

悠悠天地之间,草木呈献出干奇百怪。

老来独坐在蒲团上,觉得山中特别逍遥自在。

注释

悠悠:寥廓,深远。

献:呈现。

奇怪:奇形怪状,隐喻宋亡后的种种怪事。

投老:到老,临老。

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垫子,僧人打坐或跪拜时用。

赏析

德祐初(即1275年),文及翁曾任参知政事,宋亡不仕,闭门著

书。这首诗就是写他在山中的隐居生活的。

诗题为《山中夜坐》,山中景色。已属清幽,加之时当夜晚,蒲

团静坐,气氛更为恬静淡泊,定下了诗的基调。

开头两句写山中景色。悠悠,状天地的寥廓,景象开阔深远。献,

奉献,这里将草木拟人化,即在浩瀚的宇宙中,草木都有了知觉,竞

相呈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这句隐喻宋亡后世态翻覆,种种怪事不

堪入目。

后两句承“奇怪”而来,由写景转而写心境。在草木争奇斗怪的

热闹场合中插入“蒲团”,本来是不协调的。加之是“投老”,坐一

辈子,直到生命终结,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但面对社会现实而富于

正义感的诗人,既不能力挽狂澜,又不甘心依附元朝,除终老蒲团外

别无他途。“自在”而冠以“大”,似乎诗人对这种归隐生活,是十

分喜爱和赞赏的。

据李有《古杭杂记》记载,文及翁及第后,与同科进士游览西湖,

即席赋《贺新郎》一首。词中说:“余生自负澄清志。”又说:“借

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可见文及翁

本来是一个胸有大志、一心图谋恢复的有为之士,从他对林处士的讥

诮,也可看出他对那些自命风雅、不问国事的所谓“高人隐士”是如

何深恶痛绝了。这样一位血性男儿,要在寂静的山林里孤坐蒲团以了

残生,这里头当蕴含多少难言的隐痛。平和的外表下深藏着的,是亡

国的哀痛和愤激,外表越是恬淡和闲适,内心的痛苦也就越是深切和

沉重。应该说,这种“自在”的归隐生活,是作为社会的对立面而存

在的,是对现实的抗争。

南宋末年的词人刘辰翁有一首《柳梢青》词,其中写道:“那堪

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在

清冷的山中夜晚,青灯独坐,念念不能忘情的,仍然是旧君故国,前

朝父老。文及翁和刘辰翁的身世和心境,完全相通。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山中寡妇/时世行

朝代:唐朝

作者: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丈夫因战乱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着粗糙的苎麻衣

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桑树柘树都荒废了,再也不能养蚕,却要向

官府交纳丝税,田园荒芜了却还要征收青苗捐。经常挑些野菜,连根

一起煮着吃,刚砍下的湿柴带着叶子一起烧。任凭你跑到深山更深的

地方,也没有办法可以躲避赋税和徭役。

注释

⑴蓬茅:茅草盖的房子。

⑵麻苎(zhù):即苎麻。鬓发焦:因吃不饱,身体缺乏营养而头

发变成枯黄色。

⑶柘: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

⑷和:带着,连。

⑸旋斫:现砍。生柴:刚从树上砍下来的湿柴。

⑹征徭:赋税、徭役。

赏析:

此诗通过山中寡妇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悲惨命运,透视当时社会

的面貌,语极沉郁悲愤。

唐朝末年,朝廷上下,军阀之间,连年征战,造成“四海十年人

杀尽”(《哭贝韬》),“山中鸟雀共民愁”(《山中对雪》)的悲

惨局面,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此诗的“夫因兵死守蓬茅”,就从

这兵荒马乱的时代着笔,概括地写出了这位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战

乱夺走了她的丈夫,迫使她孤苦一人,逃入深山破茅屋中栖身。

“麻苎衣衫鬓发焦”一句,抓住“衣衫”、“鬓发”这些最能揭

示人物本质的细节特征,简洁而生动地刻画出寡妇那贫困痛苦的形象:

身着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肖其貌而传其神。从下

文“时挑野菜”、“旋斫生柴”的描写来看,山中寡妇应该还是青壮

年妇女,照说她的鬓发色泽该是好看的,但由于苦难的熬,使她鬓发

早已焦黄枯槁,显得苍老了。简洁的肖像描写,衬托出人物的内心痛

苦,写出了她那饱经忧患的身世。

然而,对这样一个孤苦可怜的寡妇,统治阶级也并不放过对她的

榨取,而且手段是那样残忍:“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此处的“纳税”,指缴纳丝税;“征苗”,指征收青苗税,这是代宗

广德二年开始增设的田赋附加税,因在粮食未成熟前征收,故称。古

时以农桑为本,由于战争的破坏,桑林伐尽了,田园荒芜了,而官府

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照旧逼税和“征苗”。残酷的赋税剥削,使这位

孤苦贫穷的寡妇无以为生。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只见她不时地挖来野菜,

连菜根一起煮了吃;平时烧柴也很困难,燃生柴还要“带叶烧”。这

两句是采用一种加倍强调的说法,通过这种艺术强调,渲染了山中寡

妇那难以想象的困苦状况。最后,诗人面对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发

出深沉的感慨:“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深山有毒蛇

猛兽,对人的威胁很大。寡妇不堪忍受苛敛重赋的压榨,迫不得已逃

入深山。然而,剥削的魔爪是无孔不入的,即使逃到“深山更深处”,

也难以逃脱赋税和徭役的罗网。“任是”、“也应”两个关联词用得

极好。可以看出,诗人的笔触象匕首一样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本

质。

诗歌是缘情而发,以感情来拨动读者心弦的。《山中寡妇》之所

以感人,正在于它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诗并不直接抒情,而是把

感情诉诸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描写之中。诗人把寡妇的苦难写到了极至,

造成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从而使人民的苦痛,诗人的情感,都通过

生活场景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最后,诗

又在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引发感慨,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境

界,不但使人看到了一个山中寡妇的苦难,而且使人想象到和寡妇同

命运的更多人的苦难。这就从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揭露了残酷

的剥削,深化了主题,使诗的蕴意更加深厚。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

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

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涧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独清苦生活。

荆薪:柴草。

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

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

风雨夕:风雨之夜。

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涧:山间流水的沟。

束:捆。

空山:空寂的深山。

行迹:来去的踪迹。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诗乍看没什么惊人之句,好像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

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

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

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

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

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

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

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

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

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

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

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

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

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

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

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

无从消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

“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束荆薪”、

“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

“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形象了,是秋

气萧森、满山落叶、全无人迹的深山。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

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

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

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

苏轼很爱这首诗。《许彦周诗话》载:“韦苏州诗:‘落叶满空

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

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施补华《岘佣说诗》也指出:

“《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

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便是自然和

造作的分别。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

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4

原文:

夏日山中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

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注释

①裸袒:指诗人在青林里脱去头巾,不拘礼法的形态。

②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

赏析:

“夏日”和“山中”是理解这首小诗的关键。因为是夏天,所以

有“白羽扇”;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得摇。

诗仅四句,描写的场景也不大,但却真实、贴切地把夏日的山中

和山中的夏日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夏日的清风吹来,山中的松叶沙沙

作响,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全诗写出

了作者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5

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及注释

长江悲已滞(zhì),万里念将归。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

早日回归。

滞: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

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zhǔ)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

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

早日回归。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注释

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

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后期

时的作品。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

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

烦忧。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全诗语

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

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第一句是主观化地写景:“长江悲已滞”。长江不会有悲感,有

悲感的是诗人;长江日夜奔流不息,并无半点停滞,认为它滞重不畅

的也是诗人。诗人为什么会有此感觉?第二句就清楚地说了出来:

“万里念将归”。原来,他远离家乡滞留于此地山中已太久太久。

“万里念将归”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

归程而深深感叹。“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

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

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

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

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

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

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

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

“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悲”、“念”

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诗

的前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

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长期滞留

他乡,还没有归去。

从字面上看“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

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诗人在山中望

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

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正因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

念家乡而分外悲凉,诗人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这就更增添

了他思乡的愁绪。此二句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渗透了诗

人浓厚的感情。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兴”之意。从“兴”

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

解的。从“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诗人的萧瑟

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

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就整首诗

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

以景喻情的成分。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

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

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

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之妙。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

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

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

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

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

含蓄而耐人寻味。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

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

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

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

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

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

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

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

《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

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

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

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

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

游子日月长”,以及谢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

“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

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

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

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

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

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

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

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

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

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

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

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

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

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

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

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

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

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

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

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

之胚,合而为诗。”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

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

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

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

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

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

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

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诗完全相同,抒写的

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

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两诗参读,有助

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6

山中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

地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

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

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注释

荆溪:即长水,又称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北,西北流,经

长安县东南入灞水。参见《水经注·渭水》《长安志》卷一六。

元:原,本来。

空翠:指山间岚气。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

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

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

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

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

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

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

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

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

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

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

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

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

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

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

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

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

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

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

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

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

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

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

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

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

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

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

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

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

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7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翻译

荆溪潺湲流过露出磷磷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山间小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要润湿了人

的衣裳。

注释

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

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

红叶: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元:原,本来。

赏析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荆溪白石出”主要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

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

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

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

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

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

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天寒红叶稀”主要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

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

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

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

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

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

的珍重和流连。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主要写初冬时节山中全貌。本应

是萧瑟枯寂的冬季,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

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

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

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

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

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

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

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

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

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

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

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

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

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小溪、白石、鲜艳的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所组成

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没有一丝一毫的萧瑟枯

寂。全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写法从一般见特殊,达到新颖独特的

效果,诗风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不详,只能判断其写于初冬时节,为作者山行时有

感而作。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8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

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

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

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

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

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

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

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

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

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

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

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这句是说,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寻常、一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

做的诗歌。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

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所以他经常在诗

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9

天平山中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赏析

诗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笔画,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

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

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这两句对得很

工,“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

面刻画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观,而句中的修饰语“茸茸”和“树

树”以及“湿”和“热”则进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诗人的着眼点

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可以清楚地感受

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画面也渐渐活动起来,“徐行不记山深浅,一

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

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这里,诗人有意识地

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

里所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在这一段里便跃然纸

上了。这两句着眼于人的感觉,但并没有离开景色描写这一主线,

“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

且有声,把天平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

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

茸茸细雨,微微南风,舒远惬意,这是从触觉角度写;一支支楝

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儿唱

着婉转的歌,轻快悦耳,这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多角度描写组成一幅

美妙的山行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

慢变熟了。

顺着山路慢慢地走着,竟不知路途远近。沿路的黄莺鸣叫着把我

送到了家。

注释

天平山: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山顶正平,称望湖台,山上有白云

泉、白云寺、万笏林等名胜,杨基家在赤山,离天平山很近。

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

楝(liàn):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枇(pí)杷(pá):树的名称。果实黄色圆形,味甜,春夏之间

成熟。

徐行:慢慢地走。

山深浅:山路的远近。

创作背景

天平山是吴中名胜之一,林木秀润,奇石纵横,诗人自幼生活在

这里,山中的一木一石,对他来说,都十分熟悉,十分亲切。元末,

为避乱世,诗人曾隐居于故乡,这首诗便是诗人隐居时漫步山中,有

感而作。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10

山中杂诗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

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

出来。

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山中杂诗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现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

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

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作者的幽居荡尽了人间的

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

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

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

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

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

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开头两句说,但见阵阵烟雾从山与山的交接处飘来,又见太阳在

竹丛后渐渐落下。“来”、“落”两字写出了动态。“见”、“窥”

两字用得很恰当:烟来则举目可见;日落则是透过竹子间的空隙所见,

所以用“窥”字。“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

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三、四句说,鸟儿向

着屋檐上飞翔,白云从窗户里轻轻流出。这两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

所处地势的高峻。尤其是后一句: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内,但因屋宇处

于白云缭绕之中,云气从屋后、屋侧飘过,所以看起来就像从窗中飞

出。“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

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

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

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

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

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

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平地

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

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旬是

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旬式的不同

而有所变化,以至于不显得单调了。

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

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

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诗人又运用景中有人、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观察写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

环境之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

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11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古诗简介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描绘了初冬

时节的山中景色,由满是白石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

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

表达了诗人悲己思乡之情。

翻译

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

地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

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

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注释

荆溪:即长水,又称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北,西北流,经

长安县东南入灞水。参见《水经注·渭水》《长安志》卷一六。

元:原,本来。

空翠:指山间岚气。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山行时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清浅的溪水,冷肃的

秋意,水底粼粼可见的白石,山中逐渐凋零的红叶,再配以山岚翠色

为背景,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远近有致、色彩鲜丽、富于实感的水彩

画,寂静中见幽趣,清寒中有美感。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

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

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

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

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

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

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

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

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

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

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

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

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后两句所展示的却

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

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

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

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

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

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

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

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

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

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

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

维《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

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

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

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

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山中》所

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12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翻译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

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

再来。

注释

对酌:相对饮酒。

“我醉”句:此用陶渊明的典故。

鉴赏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

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

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

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称

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

次“一杯”,采用词语的重复,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

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

(《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

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

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

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

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

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

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

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

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

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

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

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

或者说直中有曲意。诗前二句极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

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

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

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

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

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

此诗的语言特点,在口语化的同时不失其为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

隽永有味。如“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

《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

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此诗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

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而四句的“抱琴来”,也不是着

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以尽其兴,这从其出典

可以会出。

古典诗词,是通向美的桥梁,是人生境界,是生命的沉醉。闲读

诗词,是心灵的旅行,地图由汉字组成。趣味念歌诗。

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感悟诗人的人生故事。今天欣赏的是

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绝句《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

抱琴来。

在山花丛中,你我相对饮酒,喝了一杯一杯又一杯。我喝醉想要

去睡,你可暂且离开,如果有意明天抱琴再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表

现了诗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随心所欲、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

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

幽人是指隐居的高人。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诗的一开头就点明了诗人李

白与朋友喝酒的地点——山中。对李白来说,山中是“别有天地非人

间”的所在。盛开的“山花”更加增添了两人喝酒的气氛。此情此境,

称心如意,就“一杯一杯复一杯”开怀畅饮。一杯一杯复一杯,接连

重复三次“一杯”,不但写饮酒之多,而且写快乐的程度。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由于贪杯,诗人李白的朋友

喝得大醉,就告诉李白“我已经喝醉,想要睡了,你回去吧!明天你

若还觉得有意的话,就请顺便抱只琴来!”“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典

故出自晋代伟大诗人陶渊明。《宋书》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

家里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醉了

就和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醉欲眠卿且去,几乎用陶潜的原

话,表现出一种天真超脱的风度。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山中与幽人

对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独特的所在。盛唐时期,绝句已经格律化。

而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却不迁就声音格律,语言上又有飞扬的

气魄,有古代歌行的风格。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13

原文:

山中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注释

⑴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⑵烟:此指烟霭。

⑶窥(kuī):从缝隙中看。

⑷檐(yán):房檐。

赏析:

诗作主题

本诗是一首写景诗,作者借幽居时看到的景象,暗示出山居之乐,

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境。

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

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

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

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作者的幽居荡尽了人间的

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

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

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

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

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

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

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

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

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

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鸟向檐上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鸟和谐相处的情景。

“云从窗里出”一句,写出了诗人居住的地势之高峻,连云都从

窗户里出来了。

全诗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

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14

宿石邑山中原文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翻译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注释

浮云:飘动的云。

共:同,与。

山霭:山中的云气。

望:一作“翠”。

迷:分辨不清。

晓月:拂晓的残月。

暂:短暂,突然。

高:一作“千”。

秋河:秋夜的银河。

鉴赏

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

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

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

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

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如果说第一句是写仰望所

见,那么第二句“山霭苍苍望转迷”,则是写远眺情景:摩天的山峦

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峦叠嶂的山增添了

迷人的色彩。“望转迷”三字,玲珑剔透,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身临

其境的感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描

绘得淋漓尽致。此句巧妙地照应上句,正因为山高云绕,才使入山的

游人产生“望转迷”的感觉。同时由“迷”字,又暗示夜暮来临,诗

人将在山中投宿。“宿”字是此诗的题眼,倘若不在此处投宿,后面

写破晓时的景色就显得无根无襻。

三四句“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是这首七绝精妙

传神之笔。陈子昂有“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春夜别友人》)

诗句,写拂晓与友人离别的景色,画面是静止的。韩翃这两句诗由此

化出,在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丰富的层次和鲜明的动感。句中“秋”

字点明了投宿山中的节令,“晓”字写出暮宿晓行的时间。踏上旅程,

透过参天大树的缝隙窥见朗月高悬天中;当旅人缘着山径行进,随着

峰回路转视角的变换,刚才还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隐藏到浓密的树中

去了。“暂飞高树里”,看似随意涉笔,无意求工,却清绝洗炼,独

到含蓄:读者从“暂”字中可以领悟到,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

还会跃出树丛;从“飞”字中可以感觉到,拂晓时万籁俱寂,天空仿

佛突然增添了动感。这是一幅语意新鲜、有层次有节奏的活动画面,

意境幽美,景色错落有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由于曙色渐开,银河

逐渐西流沉沦,又被群峰遮蔽,所以看不到了。最后一句“秋河隔在

数峰西”,一笔带过,戛然而止。这两句一详一略,一实一虚,把近

景远景、明暗层次、时间空间安排得井然有序,将所描绘的景色熔铸

在俊美流畅的对句中,给全诗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魅力与和谐悦耳

的音乐效果。同时,透过这两句景色描绘,使人深深体味到旅人夜宿

晓行,奔波不已的艰辛。

这首七绝写得很圆熟。诗人采用剪影式的写法,截取暮宿和晓行

时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石邑山中之景,而隐含的“宿”

字给互不联系的景物起了纽带作用:因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

山,迷漫的云;由于晓行,才有登程所见的晓月秋河。“宿”字使前

后安排有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

叙的呆板,显得既有波澜又生神韵。表面看,这首诗似乎单纯写景,

实际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初入山之景,流露作者对石邑山雄伟高峻的

惊愕与赞叹;三四句晓行幽静清冷的画面,展现了“鸡声茅店月,人

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

孤独凄清的况味。

《山中》原文及翻译赏析15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

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从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

地飘了出来。

《山中杂诗》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山中杂诗》赏析

本篇是诗人吴均《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作品通过对山居小屋

悠远、静谧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

的心情。

“山际见来烟。”“这里的山际”说的是目所能及的山与天相接

的地方,写的是极目远望之处。“来烟”,写的是诗人远望所见的动

感物象,即远远地看见岚气云烟从天边飘来,这一描写有力地再现了

山居小屋环境的深邃和悠远,给人创建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幽深神秘的

美感想象空间。

“竹中窥落日。”这句的“竹中”,从一个“窥”字可以看出说

的应该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诗人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见到

的明亮清新的一个动感物象。从这个“窥”字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这

里写的是近景,即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视到的红红的落日。这一“窥”,

巧妙而又生动地增强了夕阳余晖洒落竹林时刻山居小屋环境优雅、明

亮的美感。

如果说在前两句中诗人不惜笔墨为我们再现了山居小屋的环境,

那么下边两句写的则是小屋本身的特点。

“鸟向檐上飞。”“向”可以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在”。

“檐上飞”,说的是傍晚了,鸟儿们快要归巢了,于是在房檐儿上悠

闲地,自由自在地,叽叽喳喳地,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又飞过去。这

一句写的是山居小屋的近景,是近距离的所见,描绘的是一种清新、

明快的场景,它在向人们透露着一种愉悦与欣喜的情怀。

“云从窗里出。”“云”是不可能从“窗里出”的,诗人写的其

实也就是一种感觉,我们不妨体会一下,如果站在山脚下,远看山居

小屋窗前的景象,那洁白的云朵在小屋的窗前悠闲地飘动,仿佛就是

从窗户里飘出来的。这感觉是何等的神奇呀。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

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

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

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

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

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平地

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

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句是

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句式的不同

而有所变化,以至于不显得单调了。

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

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

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诗人又运用景中有人、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观察写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

环境之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

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04:4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02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寂静的山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