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01-30 03:41:42 阅读: 评论:0

上海中考报考学校指南-月朗星稀


2023年1月30日发(作者:公务员工资套改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关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

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

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

稳定性等。

2.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

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

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

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

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

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

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

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

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某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

种单质,例如:、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

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

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5.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

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5)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

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

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

小;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

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

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

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

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8.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

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

变)

10.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

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

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

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1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

1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

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氧化物。

1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

CuSO45H2OFeSO47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

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15.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

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

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

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根)、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

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

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

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

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

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

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

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

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

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

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

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

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

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

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

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

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

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等大多数金属块状固体为银白色

(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

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红棕色)、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蓝矾(又叫胆矾):蓝色NO2:红棕色气体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

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

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不溶于稀

HNO3)等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Mg(OH)2。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

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

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五、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

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

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

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

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CaCO3BaCO3Ag2CO3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

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

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六、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

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1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七、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

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见四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

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

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

SO2+2KOH==K2SO3+H2O

H2SO3+2KOH==K2SO3+2H2O

SO3+2NaOH==Na2SO4+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H2O==H2CO3SO2+H2O==H2SO3

SO3+H2O==H2SO4N2O5+H2O==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Cl==CuCl2+H2O

Cu(OH)2+2HCl==CuCl2+2H2O

CaO+2HCl==CaCl2+H2O

Ca(OH)2+2HCl==CaCl2+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

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H2O==2KOHNa2O+H2O==2NaOH

BaO+H2O==Ba(OH)2CaO+H2O==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MgO+H2OCu(OH)2==CuO+H2O

2Fe(OH)3==Fe2O3+3H2O2Al(OH)3==Al2O3+3H2O

(二)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

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

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

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

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

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

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

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

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4.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

(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

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

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

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5.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

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

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

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

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6.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烧杯内壁有

小水珠生成,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

的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点燃蜡烛,

再沿烧杯壁倾倒CO2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证明CO2

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7.解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

a.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b.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c.由a和b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2)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的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质量100%

(3)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某化合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

(4)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和/混合物的质量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

量分数

(5)解题技巧

a.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

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b.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八、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

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

(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

(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

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

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

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

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

法。

18.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

铁。

19.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

燃性、还原性。

20.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1.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

淀;(3)硫酸铜溶液。

2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

度最高。

25.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

不尝药品的味道。

26.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7.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

烧匙)

29.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

量不变化

30.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

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1.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2.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3.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35.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6.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37.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8.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9.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

氧化碳灭火器。

40.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

度比空气大。

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

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

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

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

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

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

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

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

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

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溶液中不一定:

(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

不同溶质而言)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

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

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

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

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

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

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

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

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

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

HMnO4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

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Na++H++SO42-),所以

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

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

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

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

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

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

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

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

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等,酸性氧

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

不溶于水。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

有:

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

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

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

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

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

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

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

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5%,如NaCl、KNO3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

BaO、SO3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CaO等。

十、化学实验总结

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

1.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固)]或[固+液]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固+液]

2.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CaCO3+2HCl=CaCl2+H2O+CO2

3.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

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

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

则是CO2。

4.收集方法

氧气(O2)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

气大)

氢气(H2)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

小)

二氧化碳(CO2)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

法收集)

5.验满(验纯)

氧气(O2)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

满,否则没满。

氢气(H2)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二氧化碳(CO2)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

满;否则没满。

6.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7.注意事项

(1)制备氧气(O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

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

流,使试管破裂)

(2)制备氢气(H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

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3)制备二氧化碳(CO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8.常见气体的性质

(1)氧气O2(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及用途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a.供呼吸;b.炼钢;c.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氢气(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可燃性:

2H2+O2====2H2O

H2+Cl2====2HCl

②还原性:

H2+CuO===Cu+H2O

3H2+Fe2O3==2Fe+3H2O

(3)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①CO2+H2O==H2CO3(酸性)

(H2CO3===H2O+CO2)(不稳定)

a.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b.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Ca(OH)2==CaCO3+H2O(鉴别CO2)

CO2+2NaOH==Na2CO3+H2O

②氧化性:CO2+C==2CO

CaCO3==CaO+CO2(工业制CO2)

(4)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O2==2CO2(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

体燃料)

②还原性: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高三化学必背重点知识点归纳梳理五篇精选

高三化学知识点1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

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

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

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

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

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

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

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

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

发生转移?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

着铝罐

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

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

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

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

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

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

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正确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

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

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

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

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

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

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

Cu2(OH)2CO3生成?

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

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

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

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高三化学知识点2

一、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

1.硫酸盐类

(1)皓矾:ZnSO4·7H2O(2)重晶石(钡餐):BaSO4(3)绿矾:

FeSO4·7H2O(4)芒硝:Na2SO4·10H2O(5)明矾:

KAl(SO4)2·12H2O(6)蓝矾(胆矾):CuSO4·5H2O(7)熟石膏:

2CaSO4·H2O

2.矿石类

(1)电石:CaC2(2)磁铁矿石:Fe3O4(3)赤铁矿石:Fe2O3

(4)石英:SiO2(5)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3

3.气体类

(1)高炉煤气:CO、CO2等混合气体(2)水煤气:CO、H2(3)天然

气(沼气):CH4

4.有机类

(1)福尔马林:35%~40%的HCHO水溶液(2)蚁酸:HCOOH

(3)尿素:CO(NH2)2(4)氯仿:CHCl3(5)甘油:CH2OH—CHOH—

CH2OH(6)硬脂酸:C17H35COOH

(7)软脂酸:C15H31COOH(8)油酸:C17H33COOH(9)肥皂:

C17H35COONa(10)银氨溶液:Ag(NH3)2OH(11)葡萄糖:C6H12O6(12)

蔗糖:C12H22O11(13)淀粉:(C6H10O5)n(14)石炭酸:苯酚

5.其他类

(1)石灰乳:Ca(OH)2(2)铜绿:Cu2(OH)2CO3(3)王水:浓盐酸、

浓HNO3(按体积比3∶1混合)

(4)泡花碱:Na2SiO3(5)小苏打:NaHCO3(6)纯碱、苏打:

Na2CO3(7)大苏打:Na2S2O3·5H2O

(8)光卤石:MgCl2·6H2O(9)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10)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非有效成分NaCl(11)漂白粉:有

效成分Ca(ClO)2,非有效成分CaCl2(12)碱石灰:CaO、NaOH

二、物质的状态和颜色

1.固体物质

淡黄色:S、Na2O2、AgBr、三硝基甲苯黄色:Au、AgI、Ag3PO4、

FeS2紫红色:Cu

红色:Cu2O红棕色:红磷、Fe2O3棕黄色:CuCl2、FeCl3

白色:P4、Fe(OH)2、无水CuSO4、AgCl、BaSO4、Al(OH)3、

Mg(OH)2、BaCO3、CaCO3、Na2O、MgO、Al2O3黑色:石墨、CuS、

Cu2S、FeS、MnO2、FeO、Fe3O4、CuO、PbS、粉末状银和铁

棕褐色:Ag2O紫黑色:I2

红褐色:Fe(OH)3蓝色:CuSO4·5H2O、Cu(OH)2绿色:

FeSO4·7H2O、Cu2(OH)2CO3

银白色:块状铁、银、钠、钾

2.液体物质

蓝色:Cu2+、[Cu(H2O)4]2+、,遇I2的淀粉溶液

黄色:Fe3+、碘的水溶液、遇浓HNO3的蛋白质溶液、久置的浓

硝酸、工业盐酸

紫红色:MnO4-、碘的CCl4溶液红色:[Fe(SCN)n]3-n(n=1~6)

深红棕色:液溴浅黄绿色:氯水橙色:溴水橙红色:溴的CCl4

溶液

红褐色:Fe(OH)3胶体褐色:碘的乙醇溶液

3.气体物质

淡黄绿色:F2红棕色:NO2、溴蒸气紫红色:碘蒸气黄绿色:

Cl2

无色:NH3、NO、N2O4、SO2、H2S、CH4、CH2===CH2等

三、特殊的物理性质

1.易液化的物质

常压下SO2(-10℃)、NH3(-33.5℃)、Cl2(-34.6℃)

3

熔点和沸点都很低,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晶体。

3.H2SO4

硫酸是一种无色透明、黏稠的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的质量分

数为98.3%,密度为1.8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属高沸点、难挥发性酸。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若浓硫酸不慎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先用

湿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4.单质溴易挥发,单质碘易升华

5.易潮解的物质

NaOH、MgCl2、CaCl2。

6.气体溶解性归纳

难溶于水:H2、N2、CO、NO、CH4、C2H4;微溶于水:O2、C2H2;

较易溶于水:Cl2(1∶2)、H2S(1∶2.6)、CO2(1∶1)、SO2(1∶40);

极易溶于水:HF、HCl、HBr、HI、NH3等。

7.物质的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NH3、Cl2、SO2;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四、常见物质的重要用途

1.O3:①漂白剂②消毒剂

2:①杀菌消毒②制盐酸、漂白剂③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

种农药

3.N2:①焊接金属的保护气②填充灯泡③保存粮食作物④冷冻剂

:①制导线电缆②食品饮料的包装③制多种合金④做机械零

件、门窗等

:①制Na2O2等②冶炼Ti等金属③电光源

④Na、K合金作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2O3:①冶炼铝②制作耐火材料

:①化工原料②调味品③腌渍食品

2:①灭火剂②人工降雨③温室肥料

3:①治疗胃酸过多②发酵粉

:①感光材料②人工降雨

2:①漂白剂②杀菌消毒

12.H2O2:①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②火箭燃料

4:①制作各种模型②石膏绷带③调节水泥硬化速度

2:①制石英玻璃、石英钟表②光导纤维

3:①制硝酸、铵盐的主要原料②用于有机合成

③制冷剂

16.乙酸乙酯:①有机溶剂②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17.乙烯:①制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②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实催熟)

18.甘油:①重要化工原料②护肤

五、常用的除杂方法

1.杂质转化法

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

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

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

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

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

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

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

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

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两者的溶解度不同,

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

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将萃取后的

碘单质和苯分离可采用蒸馏法。

8.分液法

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

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

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

离子。

10.综合法

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

用。

六、常见的环境污染

1.臭氧层空洞——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被氟里昂等氟氯烃破坏

而减少或消失,使地球生物遭受紫外线的伤害。

2.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多,造成地

球平均气温上升,加速了水的循环,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光化学烟雾——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线照射

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空气中氮的氧

化物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

的废气等。

4.赤潮——海水富营养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

使海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5.水华——淡水富营养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

使水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6.酸雨——空气中硫、氮的氧化物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酸雾随雨水降下,其pH通常小于5.6。空气中SO2主要来自化石燃

料的燃烧,以及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的工业废

气。

7.汽车尾气——主要是由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气态烃以

及气缸中的空气在放电条件下产生的氮的氧化物等,它是城市大气

污染或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8.室内污染——由化工产品如油漆、涂料、板材等释放出的甲醛

(HCHO)气体;建筑材料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氡(Rn);家用电器产生的

电磁辐射等。

9.食品污染——指蔬菜、粮食、副食品等在生产、贮存、运输、

加工的过程中,农药、化肥、激素、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等)、

色素、增白剂(“吊白块”、大苏打、漂粉精)、调味剂等,以及转

基因技术的不恰当使用所造成的污染。

高三化学知识点3

一、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

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

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

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

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

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

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

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

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高中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

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

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

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

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

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

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高三化学知识点4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

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

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

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

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

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

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

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

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

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

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

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

其金属性越强。

高三化学知识点5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

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

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

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

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

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

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

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

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

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

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

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

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

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

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

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

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

(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

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不一定:

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八年级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下丘脑调节

八年级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下丘脑调节

,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

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

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下

丘脑自前向后可分三部﹐即前部(又名视前区和视上区)﹑中部(结节

区)和后部(乳头体区)。下丘脑具有许多细胞核团和纤维束﹐与中枢

神经系统的其它部位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它不仅通过神经和血管

途径调节脑垂体前﹑后叶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而且还参与调节自主

神经系统﹐如控制水盐代谢﹑调节体温﹑摄食﹑睡眠﹑生殖、内脏

活动以及情绪等。

下丘脑能通过下述三种途径对机体进行调节:

②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发出的纤维构成下丘脑——垂体束到

达神经垂体,两核分泌的.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沿着此束

流到神经垂体内贮存,在神经调节下释放入血液循环;

③下丘脑分泌多种多肽类神经激素对腺垂体的分泌起特异性刺激

作用或抑制作用,称为释放激素或抑制释放激素。

下丘脑通过上述算途径,调节人体的体温、摄食、水平衡、血压、

内分泌和情绪反应等重要生理过程。如损毁双侧下丘脑的外侧区,

动物即拒食拒饮而死亡;损毁双侧腹内侧区,则摄食量大增引起肥

胖。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前部受损,动物或人

的散热机制就失控,失去在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功能。

总结:如后部同时受损伤,则产热、散热的反应都将丧失,体温

将类似变温动物。损坏下丘脑可导致烦渴与多尿,说明它对水平衡

的调节有关。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2017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1、原因:①任用贤才,励精图治;②重视地方

吏治;③注意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

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水稻广泛采用育

秧移植。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从西域传入。④茶叶生产发展,

饮茶之风盛行。⑤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

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

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长安

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

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

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3、意义: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

到朝廷。

1、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2、武则天:创设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普通士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

年才被废除。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

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二、北京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

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

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氏族。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

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南方

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

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

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北方的代表)

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

地,

用石刀收割庄稼。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

猎捕

鱼。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北方

寒冷,

干燥),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北方)

⑴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⑵距今年代:约四五千年。

⑶生产生活:用磨制石镰、石锄,陶器有黑陶、白陶。私有财产

和贫富分化出现。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⑴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

扩大。

⑵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

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⑶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

提高。

二、都江堰

⑴时间:战国时期⑵人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⑶目的:防洪灌溉

⑷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

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商鞅变法

1.背景:

⑴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土地逐步私化

。⑵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封建经济发展。

⑶各国纷纷展开变法运动。

2.目的: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人物: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具有法家思想。

时间:公元前356年

4.内容: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①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②根据军功

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作用:⑴秦国经济得到发展;⑵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⑶发展成

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6.战国时变法的影响:

⑴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⑵地主阶级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统治。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03:4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60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