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赏析
周美翀92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
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
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
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
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
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
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
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回答的是“不怕”“只等
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
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颔联先具体写山,五岭“逶迤”形容其绵延不断。一个
“腾”字写出了它的奔腾之势,但它们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
“细浪”“泥丸”,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
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
精神伟力。
颈联是红军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天险,诗人蔑视了这两处
困难,只用了“云崖暖”“铁索寒”写出了这两道天险抢渡
成功,其他都没有提及。何等轻松!
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
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
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诗人既不叹息过去的困难,当然
也不必写出后边的困难。
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在开篇就定下了全
诗的基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诗高
度概括,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
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它是诗人那巨
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像以及英雄的胆略和气
魄的自然流露。
周美翀
本文发布于:2023-01-30 03:1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99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