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颂》讲义之五
九三有安乐草尖露水同本即须臾坏灭之有法为证永不
变迁解脱果致心勤勉是为佛子行“三有安乐草尖露水同”,
“三有”就是生有、死有、中有。生有是我们出生的这一段,
叫生有;临死的时候叫死有;中有,就是在未转世之前叫中
阴身,处于中阴身的时候就叫中有。这样合起来叫三有,就
是一切众生轮回的三种标志。生的时候、死的时候、还有
在生死之间的时候,这就叫“三有”。三有之中所有的一切
的安乐,全部都像草头上的露水一样。你看那草尖的露水,
大家都知道,太阳一出来露水就没了,就过去了。那么我们
现在,我们在世上即便是拼命去积造,不断积造善业,不断
去挣钱呀,不断的去做一些对你有益的事啊,那都是无常的,
很短暂,不会很长远的。比如说世间上所有积造的这种善
业,我们现在享受的任何东西,只是为了短暂的享受。即便
是能够享受一生,但是咱们已经知道了,你一生的时间能有
多长呢?人们都说“长命百岁”,能活一百岁。实际上能有
几个活到一百岁的?真的是很少很少。就是你享受,也是短
短的多少年之内的一种享受,有的甚至还不是如此,享受的
只是那么一瞬间,弹指之顷的一种享受,终究会趣入无常。
无常了之后,你会得到什么呢?不就是咱们前面所说的那个
样子:“辛勤所置财物遗空痕”么?!你再勤劳积集的这些
东西,最后只是剩下了一个影子而已,什么也没有了。因此
我们现在要知道一切的安乐,都是很无常的。即便是现在
有,它也不值得我们执着。因为“本即须臾坏灭之有法”。
它是很快就会趣向无常的一个东西,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如此
的。世上没有一种安乐不是无常的,没有一种长存不灭的安
乐。我们现在既然知道了苦全部是来源于恶业,我们要忏
悔;而乐它又很无常,所以又要不执着它。那么我们现在要
获得一种究竟的安乐,超越一切业报的苦乐,超越一切因果
轮回,超越一切的分别恶念,那么我们就要真正地成就无上
的菩提,我们一定要成就佛果。一定要成了佛才永远不会
堕落成凡夫,因为成了佛陀,你已经广大了、包容了,已经
真正平等了,与法界平等了,与虚空平等了,这个时候再也
不会堕落,任何方所再也没有任何偏向了。这个时候,一切
的苦乐,你已经全部平等了。所以说没有苦也没有乐,超越
一切苦乐的境界,而且没有知,也没有无知,它超越一切有
为的境界,达到一种真正的本来清净的智慧了。所以,我
们要为了获得如此的佛果,要“致心勤勉是为佛子行”啊。
就是说要以无上菩提为所依,因为菩提可以使你达到一种平
等的境界,超越一切起伏的境界,超越一切的苦乐。因为苦
乐是因果,而佛果是超越因果的境界,要想达到这种超越因
果的境界,那自己当然一定要致心勤勉。否则的话,你哪
能够成就无上菩提呢?《米拉日巴传》里讲,米拉日巴最
后跟岗波巴说的口诀,把自己的披单撩起来让岗波巴看,他
一看,身上全部都是各种伤痕。米拉日巴对他说:“无上菩
提由勤来证,如果你不精进地修行,莫说无上菩提,连世间
的事情都干不成啊!”在世间要干点什么事,都要早起晚归,
何等的勤奋才能干成点儿世间的事!古代的时候,人们为
了考科举,炳烛夜读的也有,头悬梁、锥刺骨的也有,为了
世间的名闻利养,他们都会如此地努力,我们现在为了希求
无上的解脱,难到连这种勤劳都不能付出吗?勤劳是成就的
最胜动力!所以说,一定要“致心勤勉”,这是一切佛子所
应奉行的。以上讲的是对于善业的观察。要知道我们所有
的违缘和痛苦都是恶业力造成的,所以要不断地忏悔,并决
心再不做恶业;善业它是无常的,所以也要不执着。善的福
报、自己所有享受的安乐都不要执着它,能够有一个平等的
心来对待它,让自己的心安住在一个平等的境界中,不被任
何的苦乐转动。这个时候再精进的修行佛法,这是一切的佛
子所应奉行的。作为一个佛子在修行无上佛道的时候,最
初是从发心开始的,是什么样的发心呢?十无始时来于我
大慈悯诸母痛苦自乐有何用故为救度无量有情众发菩提心
是为佛子行“无始时来于我大慈悯”,你看无始无量劫以来,
不管我们哪一生哪一世,在什么地方出生的时候,对我们永
远以最大的慈悲心在润育着我们的,一直在守护着我们的人
是谁呢?是我们的母亲!这些母亲――轮回当中有缘的这
些众生,都曾经转世成为自己的亲人。佛陀亲口这么说过,
宇宙之间,大千世界之中,没有一个众生没有互相作过母亲
的。既然这样,那所有的众生都像母亲一样,值得我们尊重。
这个时候你要知道,她作我们母亲的时候,对我们是那么的
大慈大悲,对我们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爱护,以甘露、以
自己的乳汁来喂养我们,以自己的辛勤劳苦来培养我们,来
抚育我们。在我们面临各种痛苦的时候,是母亲给我们安
慰;面临各种挑战的时候,是母亲来鼓励我们;在我们冷了
的时候,在热的时候,都是母亲在无微不至地体谅着我们。
因此,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讲,作为一个母亲都在竭尽全力的
爱护我们。所以说,如果母亲在痛苦的时候,我们自己却独
自享受着安乐,又有什么意义呢?古人说“受人点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我们过去世受过那么多众生不断地爱抚、
养育的恩德,而我们现在呢?“反正我不知道你的过去,过
去是过去,这辈子反正你不是我什么了。因此我自己该怎么
样就怎么样,跟你没关系!”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岂不是一
种小人之心吗?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想,一切众生都
曾经为我的父母,那么做我父母的时候,她对我的恩德是如
此之大!我现在懂得了佛法,而她们还不懂。那么以今生为
主,我的过去世和未来世所有的一切母亲们,愿她们也能够
解脱,这才是我自己真正应该发的心!所以,想到了一切
母亲的痛苦和自己这点的安乐,就显得真的是“乐”不足道
了,觉得这根本不是什么安乐,真正地让所有的众生都从此
得到安乐的话,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安乐。于是,“故为救渡
无量有情众”,为了所有的一切的众生,一切曾经做过我父
母亲的众生,而发起无上菩提之心,这是作为佛子所应奉行
的。发菩提心,就是说为一切众生都能够趣入到本来平等
的、本来清净的、广大圆融的这种智慧境界而发心,为一切
众生都能够在此生之中穷尽轮回之海而发心,为一切众生于
当下回复本然,得见自性的本来面目而发心,这样的发心称
为菩提心。如果有这样的发心,那就是佛子的发心。我们
应该这样发心,也应该这样去修行,这就是菩提心的支分。
就是说你想修行,不仅要不执着善业,要精进的修行,而且
要真正地有菩提心。前面已经说过,菩提心是平等的、包
容的。所以说我们发菩提心,是为了自他所有的众生都能成
佛,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的心趣入一种广大的境界、没有自
他分别的缘故而发菩提心的。所以为了自利、利他,都必然
要发起菩提心,因此发菩提心是极为有必要的。十一无边
痛苦希求己乐生圆满大觉成由利他心故将己乐与他诸苦痛
真实相换是为佛子行我们如何面对修行当中碰到的违缘
呢?痛苦都是因为希望自己得到安乐才产生的。这就是说
“有求皆苦”啊!苦恼从何而来?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
我们的苦恼都来源于自己的一种贪求心,因为这种贪心没有
得到满足而出生苦恼。比如说,你走路的时候你自己在想,
“我如果能坐上车,人家又不向我要钱要就好了。”在你这
样想的时候,结果偏偏连要钱的车都没有,你必须步行,这
时候你就会很难过。想占点便宜,结果连花钱乘车的利益都
没有了。然后你想吃完饭睡觉算了,结果连饱饭都没吃到,
然后就这样饿着肚子睡觉了。所以说苦是从哪来呢?都是从
自己的一种贪求心而来。贪是一切苦的根源,所以说千万不
要有太大的贪求。我们要成佛,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了出
离轮回、超越因果而修行佛法,并不是为了这一辈子有好吃
的、好穿的、好用的、好玩的、好乐的、有好看的、有自己
一个赏心悦目的一个环境、有顺心的畅快的一个环境。不是
为了这个,是为了真正地永远出离轮回,不再受这个轮回之
苦啊!就像牛郎织女唱的那样:“从今再不受这轮回苦…”
啊!以真正的无二智慧和悲心来渡过轮回的大海,得成究竟
正觉,要这样地发心。你自己除了这个发心之外,所有的一
切贪求都会给你带来无边的痛苦。你要知道,苦的来源就是
贪求己乐。“圆满大觉成由利他心”,而“圆满大觉”就是
究竟的佛果,它的成功是来源于利益一切众生的这种利他
心。比如说,我们在谈论有关于男女平等的时候,女的说
这个男的对这个女的不好,这个女的应该怎么怎么办;男的
说,对,这个男的应该是以牙还牙,是这个女的对男的不好,
应该是先收拾收拾她。人们就是这样,听起来好象是很合情
理,觉得是很解气,很解恨。但这样是否真正对呢?你要
这样想一想,你为什么会觉得他对不起你,而他又为什么对
不起你?你要想一想这个问题。如果说他平白无故对不起你
的话,你知道天下没有无因之果呀!咱们相信因果的人都知
道,他只要是对你不好,那是因为你的恶业,那就是你自己
过去做过这种事。难道你过去骗过别人,现在再被别人骗骗
你就不行了?你是谁呀,别人就不能骗你?你只是一介凡
夫,他也是一介凡夫。他是凡夫,理所应当的要按照因果的
循环,情不自禁地骗你。而你不是一般的凡夫,你是懂得佛
法、懂得因果的凡夫,如果你还和一般的凡夫斤斤计较,那
么你说我要成佛呀、我要成就佛陀的智慧呀、我要有无缘大
悲呀、我要包容呀、我要平等呀、我没有对立呀,这不是喊
口号吗?那有什么意义呢?这当然不行。这时候,从因果的
角度上来讲,你知道这是恶业的果报,除了忏悔之外,不应
有其它的增上的心念,这是一。第二,如果从发心的角度
上来讲,刚才已经说过,一切众生皆为父母。他们做我们父
母的时候,对我们是那么的好,我们现在为了一切如母的众
生都获得安乐而精进地修行佛法的时候,难道我们对根本不
懂佛法的对方也会产生这么大的嗔恨心吗?他不是你的如
母有情吗?如果是,那你对他的悲心哪儿去了?如果你对他
没有悲心,说明你的悲心是虚假的。就像年龙上师讲法时说
的那个样子:“把门关住了,把床铺好了,然后把香点上,
衣服穿得好好的,盖得暖暖的,坐在舒服的床上,开始发菩
提心了……寒风一吹来,菩提心随着寒风给吹走了!”就是
这个样子!这只是一种造作的心念,而不是一种真实的菩提
发心。因此,你们对一切众生――所谓“一切”就是毫无
例外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例外,都要生起无伪的真实菩提心。
比如说你自己的亲友,为什么说远离家乡是为佛子行呢?因
为有亲友的情况下,你的贪嗔心很容易生起,所以要远离亲
友。当你觉得“我”就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一个人,随
时可能死,你要是把自己置于这种境地的话,那就先死而后
生了。打得你的妄想死,一定会使你的法身活起来。但是
如果在顺缘当中,就觉得你就应该是这样的了。比如说,我
作为一个师父要求弟子们:“我现在给你们讲法,你们必须
一听说我要讲法就得高高兴兴的,诚惶诚恐的,这才显得你
们是弟子,我是上师了。如果你们不这样,我就不给你们讲
法了!没有一点恭敬心,那我给你们讲法干什么,不讲了!”
如果是这个样子,那就足以证明我自己不是发心在讲法,而
是有一种习气,已经习惯了被别人恭维或者被别人尊重的那
种环境。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上师他不是以法为中心,这就
是烦恼,这是一种无明。按依止上师的角度来讲,这个上师
是应该远离的上师。所以说,不要因为某些事情产生一种
其它的想法,对于自己好的和坏的因缘应该是一视同仁。除
了在密法当中特殊的,比如说没有信心和誓言的人不予传的
这种法之外,像大众性的讲法,是以你的菩提心,以你的慈
悲心,以你的愿力来转移的,而不是因为别人的表现。看见
别人非常殷重的时候,你也显得讲法也来劲;看见别人有点
不爱听,你就觉得这个人业障重,威吓这个人说:你要变蛇
了!要怎么怎么了。如果这样的话,那纯粹是自己的分别心
造就的,这不是一个上师的德行,也就不称为善知识了。对
于上师尚且如此,你自己跟前的上师是唯一能够让你从这个
轮回当中解脱生死的,能引导你成就佛果的,像这么恩德最
大的人,对于你最是不应该离开的人都尚且如此严格的话,
对其它的人那又怎么样呢?对于你们自己,当然也要这样
了。不孝顺也好,或者说自己夫妻反目也好,或者朋友之间
产生了争执也好,或者在自己的生活当中碰到的各种障碍也
好,比如说是强盗呀、土匪呀碰到这种人的时候,应该以菩
提发心来对待、处理这件事。我们之所以现在看见别人这样
好,那样坏的时候,心里不平衡,不因为别的,是因为我们
的菩提心还不真实,因为我们的心量还不够广大。你看到的
是别人的过失,而不是自己过去的因果。如果你能一倒霉就
很直观地马上发现这是过去的业障,那么说明你的心已经在
不断地趋入正法之中了。所以说,于因果之间首先要生起
一种堪忍。过去世有位上师,就是写《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
的华智仁波切,他是一个菩提心真正能够油然生起的圣者。
有一次,他领了一个弟子外出,在路上突然碰到一群强盗,
这些强盗到了他跟前说:“把你们的家伙都给我们留下!”华
智仁波切从马上下来,把东西给人家堆到那儿,安静地站着。
“把衣服也脱了!”华智仁波切就脱了。结果他的徒弟气了,
徒弟是个勇士,他拿的是短矛,西藏打仗的武器,据说十几
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说:“这几个人还敢惹我?!”火就
上来了,想去拚打。华智仁波切抓着他的手,一边拍他的手
一边说:“忍辱!忍辱!”他一看华智仁波切那么慈悲、那么
宁静的那种目光,他心里马上也平静了。他说:“唉,我真
是太惭愧了,做您的弟子,竟然连这一点因果果报都不知
道!”然后他也不说什么了,乖乖地把衣服脱了。这个时候,
那些强盗一看这个人这么特别,看样子的确是个好喇嘛,他
那么一说,大家都那么乖啊,就问:“你为什么好像一点都
不怪怨我们抢你的东西?”华智仁波切说:“一方面这是业
力,另一方面,谁好生生的想抢东西呢?”还说道:“你拿
着我们的东西走吧,希望因为得到了我的东西而给你们带来
无边的快乐!”结果这些强盗都很感动,说:“我抢你东西,
你还对我这么好!”那些强盗不仅不要他的东西,他们都发
心皈依佛法了,后来都出家学法了,就是这样的。所以真正
的菩提心,那是很自然而然地生起的。所以你们也要不断
地这样来观察。如果你的心里突然出现了怒发冲冠的现象,
那么你应该马上要提醒你自己,你现在的心已经被外境、被
烦恼、被自己的分别心和执着左右了,你已经和佛法背离了。
因为佛法是平等法,千万记住:平等、没有对立的,这才是
佛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只要执为实境,就有了对
立,那就肯定已经背离于佛法了。所以,修行的时候,你
一定要知道,发心一定要清净,但是这一切全都不违逆于世
俗谛的因果,一定要记住不要违逆因果。就像有的人在修法
的时候自己烦恼现起来了,不知道是自己的烦恼现起,把别
人揍一顿,还说:“我是发菩提心给他消业障!”你还没有这
种力量来给别人消业障,你这是在造业啊!所以说千万不要
把菩提心当借口。因果就是因果,发心就是发心。作为凡
夫的时候,你的发心和行为一定要保持距离,不要认为发心
和行为是平等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境界肯定不平等,因为你
要发心成佛的时候,并不等于你现在已经有了成佛的智慧,
你说我要发心度尽一切众生的时候,你要知道你自己这一个
老众生还没度呢!度别的人,你还没有希望。发心一定是
要发起来,但是行为一定要慎重,依止因果律,千万不要盲
目地套用这个规律啊!这要记住,要知道利益他人,真正地
生起了慈悲心,这是成佛的唯一的顺缘,是一种无私,无私
当然是不由我执,不是求自己的利益,这是修行佛法的一个
最重要的顺缘。所以,现在为了让我们的心中能够真实地
产生这种力量,“故将己乐与他诸痛苦,真实相换是为佛子
行”,我们现在要把自己所有的享乐、所有的快乐和别人的
痛苦做真实的交换。做真实的交换这就不容易了。比如说,
因为你病了,我说:“哎,愿你的病好!”有的人说:“哎呀,
要是我替你病有多好啊!”嘴里这么说,实际上你也知道做
不到,他也知道做不到,只是说一句话。有的人如果发心真
实倒好说,做了一个善业。有的人纯粹是一种我慢心,好象
是以一种狂傲的心来说这种话,那这样一来这就很麻烦了,
那就是我们在造下的新的业障,因此不能这样做。要做真
实的相换,就是坐在静处这样想:“噢,这些众生真的很痛
苦!”就像上师讲过的菩提心的教言,你经常坐在一个地方
这样修习,当你吸气的时候,你要想三界六道轮回当中漂流
的一切如母有情,无始无量所积造的所有的无边的罪业和痛
苦,所有的病魔障碍,一切全部都要变成了黑色的光明吸入
到我的左鼻孔,这样,我来承受他们的罪业。然后呼气的
时候,观想从自己的右鼻孔呼出去白色的光明,想无始无量
劫到今生之间,三世所积造所有的善业毫无遗余的,为了一
切众生能够得到安乐的缘故,作圆满的回向:“愿一切众生
现在就能得到我所有的福德,因此福德在世俗位中获得安
乐,究竟位中得以成佛!”这样真实地发心,这样在呼吸之
间作观修,这就是自他相换的一种循环,要不断地这样观想
修习。比如说,看到一些动物在快死了的这个时候,你真
的这样地想:如果我是它该怎样?想到这样的时候,真正地
能够使你潸然泪下。如果你再看到那些痛苦的人们,要饭
的呀,或者其它正被痛苦逼恼的,哪怕是在大街上骗人的那
些人,你要想一想:“如果我是他的话,我会怎么样?”想
想这些,你心里都觉得这些人很不容易,“众生真是痛苦啊!
愿我这种安乐能给予他们,我既不需要骗人,又有一些善业,
又有机会听闻佛法,又能修行佛法,也许未来能有成佛的顺
缘。因此,我把我自己这些福德和善业全部回向给他,愿他
不要在轮回中漂泊了!”就是这样的,要真正地这样想。自
己每天坐在这里要真实的观修:“我要把善业回向给众生,
愿众生能够得到我的一切善业,愿我替他们病、替他们苦、
替他们老、替他们死,愿一切众生的罪业我来承担。”要一
边这样地想,一边这样好好地如实观修。真实的自他相换
很不容易,就是真正地从心里毫不造作、毫不虚伪地这样好
好如实观修,毫不虚伪、不虚假地来这样观想,这真是不容
易的事啊!比如说,你要是坐在这里想一想,“愿我的善
业……,”那你在街上看见一个人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你
肯定不会把自己衣服脱下来给他,就是脱的话,如果碰到这
种人多了,你想给也给不了。你没那么大的福报,给着给着,
后来自己就站在街上等别人给你了。所以说,有的时候这种
愿力和自己的行为的确是有一定差距的,否则就要出偏差
了。但是我们现在能作的,就是你真正地发这种心,愿我的
福报,比如说我穿衣服的这种福报回向给他,愿他有衣服穿,
这种发心你只要是真诚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过去有个
叫做香巴瓦的教派,香巴瓦就是慈氏派,西藏教派当中的一
个,他们专门修菩提心、专门修慈悲心的。有位上师真的很
了不起,他修这个自他相换的菩提心已经任运自在了,他就
是朗日唐巴大师。有一次,他正给弟子讲法,正讲到“一
切众生都是如母众生,一切众生的痛苦我当代受”。这个时
候,有一只狗从他的跟前走过,结果那些徒弟们看见有狗跑
过来,就拿石头打了过去。到过藏区的人都知道,藏族人打
狗就是用石头往身上砸的,有时打狗用那个铁坠子,“啪”
一下能把狗腿砸断。那个人之所以这样打狗,就是他觉得狗
就是畜生,虽然听着上师讲的是一切众生都是父母,他根本
没把它当父母,只是把它当狗看的。但是朗日唐巴在法座上
就大喊:“嘿!别打,别打!”结果那个人一石头就砸在狗的
胯上,结果狗倒没事。朗日唐巴他从法座上却一跟头栽下来
了,徒弟一看,太夸张了吧,再一看,咦?狗怎么没事?狗
“蹬蹬蹬”高高兴兴吐着舌头走了。结果朗日唐巴捂着肋,
痛得不得了,打到狗的哪儿,朗日唐巴哪儿就疼。人们说
这怎么可能呢?朗日唐巴把衣服撩开给他们看,他们一看,
腰上果然有一片黑迹,正好就是他们拿石头打的那么大一
片。人们觉得太诧异了,他对弟子们讲解说:“菩提心是一
种真实的修行,不是一种理论!”朗日唐巴真正能自他相换,
他真的能把狗的痛苦换到自己的身上,所以说狗倒是不疼,
而他却皮肉受苦了。所以自他相换真不容易。《米拉日巴传》
里也提到过,米拉日巴临终之前,有个叫巴日的人说:“哎,
能不能把你的病移到我身上来?”米拉日巴说:“我移到门
上吧!”结果移到门上,门吱吱吱吱响着,就碎裂了。巴日
说不相信,米拉日巴弹指之倾,移了一半的病给他,他一下
疼得在地上打滚。就是这样的,如果自在了自他相换菩提心
的人,他是有能力把别的人的痛苦摄取于自身的。但是像
咱们现在,拼命地想也做不到这些。因为众生的业障是不同
的,你有你的业障,我有我的业障,而咱们的智慧力量还没
有平等,当然不能把别人的罪苦摄取于自身了。真实相换,
这是一种修法而不是一种道理。所以,你们自己要这样地修
一修真实相换的这种发心。慈心、悲心、无量心,这当中全
部具有,这是菩提心的自性。你们不这样修行,那就与大乘
佛果真是相距极远!所以一定要这样修法。经常要想着自己
的过失,然后要忏悔;自己的善业回向给众生,把众生一切
的罪业收到自己身上来,真正地能够这样发心,这样观修,
能够这样做,那就是一切佛子的行为,我们也应该随学。十
二若有谁人以大贪求心尽夺我财或令他夺等当以身及受用
三世善回向其人是为佛子行“若有谁人以大贪求心,尽夺
我财或令他夺等。”比如说有人为了得到自己的一点快乐,
得到一些福气的缘故,以大贪求心将我的财物、我所有的东
西全部都夺走了,而且不仅他要夺,还跟别人说:“这家伙
有钱,你去到他那儿去偷吧!”让别人也到你家去偷东西,
或到你那儿去抢东西。或偷或抢,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
那么现在你要做的是什么呢?不管是谁,不管我认识的人也
好,不认识的人也好,他偷也好,他让别人来偷也好,他抢
也好,他让别人来抢也好,或者看见别人抢了他说好也好,
对所有的这些人,我应该怎么想?“当以身及受用三世善,
回向其人是为佛子行。”要把我自己的生命、身体还有我三
世所有的善业,过去、未来、现在所有的一切善业和福德全
部回向给他,这才是一个佛子所应该做的事,这才是真的平
等。咱们现在就是怕这样,有一些人,比如说,到外地的
时候让人抢了,也就不吭声了。如果在家门口,让自己的邻
居抢了的话,这就不得了了,就跟这个邻居过不去了,打官
司一天闹都闹不完。为什么在外边被抢的比较多时不会打官
司,而在自家门口被抢的比较少的时候你就会打官司呢?这
就是咱们所说的“窝里横”,这就是家乡的过失了,因为你
在自己家乡觉得顺缘俱足,所以你有胆量跟别人兴起事非和
口舌,有这种底气了,你干坏事的机会也会多了。但是,
如果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是被谁偷了抢了,生生气,唠唠叨叨
骂两句也就算了。如果知道了可就不得了,“啊,我对这家
伙那么好,平常的话,他没吃的我给吃的,没穿的我给穿的,
结果现在他竟然还来偷我东西,又来抢我东西,别看他蒙着
脸,我知道他是谁!”这就气得不得了,心里不平衡。所以
佛陀说凡夫位当中这个因果就是很奇怪,因为人们迷迷糊糊
地造业,一转世的时候,前世的事就全忘了,然后又觉得这
是我这一辈子新的开端。比如说你是凡夫的时候,没有神通,
不知道别人想什么,也不真正知道自己想什么。所以稀哩糊
涂地他骗你,你骗他,因此这种骗的因果才产生,互相造各
种业,有的时候还是离你最近的人最欺骗你。当你知道了害
你的人是离你最近的人的时候,你心里会特别的不平衡,气
得你要死。如果索性他就是个恶人,比如说是个地主老财,
你也没脾气,这样的火气反而小一点。人就是这样的,同
样都是抢了你的东西,为什么你的感觉不同呢?就是你的分
别心不同。你分别了这个人,我本来能收拾得了他的,我为
什么不收拾他?对于那个人我也收拾不了,就算了吧!这不
就是欺软怕硬吗?所以说人在很多事情的惦量上,在他们的
感觉上,都是以一种分别心作主的。因此我们对任何人,所
有对我们坏的,抢夺我们财宝,抢夺我们财产的这些人都要
有一个平等心,为他回向善业。刚才咱们说的华智仁波切,
他不是一再地这样的说:“拿走吧!拿走吧!”被抢了他也不
说什么。像这样就是真正地能这么做到的,如实做到的。那
么我们现在修行的时候也要这样地做啊!修断法的时候要这
样地想:“我的这个身体,是属于一切众生的,所有的鬼怪
魔障,你们来拿走它、吃掉它,把它全部受用了吧!”这样
地观想着。在这样不断地观想的时候,你对自己身体的执着
会渐渐越来越轻越来越少。等你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执着全部
没有了以后,那你的功德就会生起来了。功德生起来了,那
就等于说你对于佛法的智慧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理解,已经
真正让心和法结合在一起了。当别人欺负你的时候,你就觉
得我这个身体是他的东西,他要欺负很应该的嘛!所以你就
根本不在乎了嘛!真正的生起了这样的智慧了。因为这种
智慧能够断弃我执,所以称为“能断般若”。这种能断般若
就是咱们所说的《般若经》的精华,《般若经》的精华具有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咱们现在念的《金刚经》,都是
讲空性的。玄奘法师翻译的《般若经》六百卷,这里边所讲
的内容全部都是围绕着一个:就是如何断弃我执。那么“断
法”就是把这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的精华结合起来的
一种观修方法。你不断的观修,久而久之,就会断弃我执。
当别人收拾你的时候,你就会让他拿走吧,高兴得不得了。
就像米拉日巴一样,他在山里住的时候,有很多的魔鬼捣乱
来了,又是地震,又是霹雳闪电。当时米拉日巴念了一些忿
怒咒,金刚橛呀、大威德呀什么的,念了半天不起作用,越
念敌人越多,越念越多。后来他就开始修断法,一边念一
边说:“所有的鬼神众啊,你们全部是我恶业的显现,现在
我把这个有漏的身蕴供献给你们!”然后念虚空藏咒加持自
己的身体,开始观想自己的无量无边的头、目、手、足施给
这些魔众,一边这样地想一边嘴里念回向。结果这些魔军全
部没有了,并且全部发誓给他作护法来守护他。他说:“外
境魔障现起时,唯有能断方断之!”如果你对立的话,“它是
魔障,我要干掉魔障!”我执心生起的时候,你永远不可能
做到的这些。也就是说,内执不灭,外执难断呀!外边的
那种障碍由哪儿产生的?由自己的心产生的!所以自己的
心要断执着,这才是根本的断弃,这就好象是斩断毒树一样。
有一棵有毒的大树,我们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把树叶拔光了,
一个枝子一个枝子把它扯下来,然后一丝一丝地把那个树皮
扒下来,这样毒树死得很慢。如果你直接一铲子下去把树根
铲断,这棵树就死了,别看它外表看上去枝叶那么多,但是
是棵死树!所以说,我们现在看起来外边有很多的敌人呀,
这个对你不好,那个对你有障碍,那是次要的!如果你心中
将这种恶和善的分别心一下断除了的话,那么外边的违缘早
已经消失,根本不存在了。因为你的心已经包容他了,包容
就等于平等,违缘和顺缘对你是平等的,别人对你好坏又何
妨呢?你心中自然就没有那么多其它想法了。这真是一种
智慧的殊胜行径呀!所以说碰到了那种坏人的时候,要不断
地这样想。他来抢你东西,你应该觉得很高兴:“他来抢我
东西了,我过去抢他东西的罪业由此清净,我应该很高兴
的!”但不是说站到大街上喊:“哎,谁到我家抢东西啊?来
啊!我肯定不报警啊!”那就不用了,不是这个样子的。而
是说如果在特殊的意外的情况下,碰到了这种事的时候,就
要有这样的发心来印证自己的心念,使自己的心永远停留在
智慧上、停留在发心上、停留在法义上、停留在本来佛性上、
平等清净上,而不是停留在那种外表的贪执上,这个要知道
的。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23:4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9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