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安塞腰鼓》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二、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
量。
三、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
郁的乡土气息,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
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
2、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
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
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摩句
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
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
念。
四、教学方法:1、诵读2、想象3、研讨
五、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
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
命和力量的赞歌!
欣赏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
看美景――
(通过播放安塞腰鼓录像,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
请学生谈一谈观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
本来,一个人,一面鼓,没有稀奇的地方,但是脚下古朴厚重的黄土高原,耳
边奔腾咆哮的滚滚黄河,给它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下面让我们跟随作家刘成章
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体会这腰鼓声中激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
本课导入的设计以此为根据,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美文――
1、教师范读课文。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
出。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多让学生朗读。
2、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3、整篇文章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
潮,大家从中体味到了什么?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全文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
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
解。”――《语文课程标准》
三、朗读赏析探究
学生经过第一步的阅读,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但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课
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还须进行第二步:理解性阅读。
赏美图,配佳句――
为了让大家对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再来看
几组特写照片。看后请各小组用课文中的文句与之相配并高声朗读。
对学生即时找出的句子进行简析,为下面环节作铺垫。
比如:对排比句进行总结,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①鸡啼预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②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
说美点,品美韵――
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语言美。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
比,交错出现,连用许多。
思想美。
1、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学生可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人的思想境界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亦可结合江南音乐《姑苏行》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作者在歌颂这种阳刚之美的同时歌颂黄土高原,这正是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
2、文中“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是什么含义?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厚实的精神文化土壤,也是他风雨变迁的见证,同学们可
以从黄土高原的地域特点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3、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天,西北好像落伍了。但那里的人民并没
有因生活的贫困和环境的封闭而丧失希望,生命的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
终有一天会喷发。这里的人们,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
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4、同学们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歌颂生命力量歌颂黄土高原歌颂民族精神歌颂民族艺术
这篇文章美在,内容和形式(语言和思想)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四、课堂小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
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
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
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赏美乐――
《黄土高坡》音乐FLASH,在歌声中结束本课学习。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三。(目的:更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2、做好《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美
景文图韵乐
生命力量
《安塞腰鼓》教案篇2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第四单元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所选课文都表现
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安塞腰鼓》的作者刘成章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腰
鼓这门独特的民族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既是对安塞腰鼓的热切的赞美,更是对陕北人民蓬勃生命力的赞美。学习
本课要积极投入放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有张力的语言,从而提高自
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能力,但有些感悟层次尚浅,需要教师进
一步引导、点拨、培养,特别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文章,学习起
来更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学习课堂,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在广阔
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培养其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鼓励学生在学习中
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是作为一个教
师应该做的。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情特点,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
胆想象,并指导他们充满激情地大声朗读,通过诵读来体会这篇文章的气势和主
旨。
教学理念
本文因其独特的句式特点而极具音乐美,同时还有丰富的画面美,以及充塞于
全文的力量美。本设计旨在抓住朗读这一环节,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
感受文章之美,并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2)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
言。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课文对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律动和力量,激发学
生对人生的思考。
3过程与方法
深入诵读课文,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加深对生命的思考认
识。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能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助学。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形象感知的同时加深对文章的
理解,拓宽课堂的广度。
2、诵读导学。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从更深的感悟
中,准确掌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更能传情达意。
3、讨论合作学习与点拨结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
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
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安塞腰鼓》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句、感叹句的作
用。
2、能力目标:学生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分析揣摩,感悟文章的情感。
【教学方法】
提问法、教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下载有关“安塞腰鼓”的画面、和范文朗读片段。
学生:听歌曲《黄土高坡》的录音,体会浓厚的黄土高原情结。查找“安塞腰
鼓”的历史资料。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语:一曲激昂高亢,展现西部人民壮志豪情的《黄土高坡》,把我们
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地图)这里是黄帝轩辕氏
书写华夏民族第一部史诗的地方,这里的子民自古以来就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
争,在数千年的抗争史上,产生了许多展现着西部粗犷,豪放的民风民俗的艺术形
式。今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将随着刘成章先生的生花妙笔踏上这片黄土,去
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黄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出幻灯片)
谈到天下第一鼓,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呢?(提问三四个同学,问题留到课尾解
决)【注:
2、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欣赏。
3、学生谈观感。教师从以下方面适当引导:
①安塞腰鼓,它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
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
和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
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③通过观看视屏同学们对安塞腰鼓的感受是什么?(雄伟,气势磅礴等等)老
师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现在同学们带着对安塞腰鼓的`感觉我们一起来看刘成章
先生是怎样用文字开描写《安塞腰鼓》的。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
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
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
一句话。
(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二)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寻美点。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教师应适当提醒同学们用笔勾画;
及时表扬同学做的好的地方;教师下讲台走动观察)。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
量。
2、在互动中体会文章感情,讲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掌握文章主旨。
①请同学们起来说说找出的优美句子。重点讲解运用排比、反复的句子(包括
情感、重读、效果)。讲解后请一个同学读,再全班齐读,再放录音。让同学们在
对比中体会文章的感情。
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
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
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文章中排比用得
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②出除了鼓
声,作者还描写了后生们的动作。重点讲解“搏击”一词,与其他描绘打鼓的动词
(打击、敲打)相比,作者为什么要用“搏击”,这体现了后生们的顽强的生命
力。与安塞腰鼓的发源地――黄土高原联系(搏击腰鼓、更搏击贫瘠、搏击艰难的
生存环境)。让同学们体会文章的主旨。(出示幻灯片,播放例句。学生与之对
照,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美妙之处)
③回头看,安塞腰鼓不仅仅是写腰鼓,还写人、写环境、写土地。(老师点明
主旨)
④要求同学们找出最能体会作者情感的句子(提问)。讲解反复的修辞手法
(情感效果、在全文中的作用)同学读、全班读、录音机读。比较学习,体会情
感。
⑤短句和感叹句的运用。(为了传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短
语,使文章语句铿锵,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欲止不能。如“忘情了,没命
了”。让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短句,感情朗读。)⑥播放“忘情了,没命了”放
录音,同学们齐读,体会作者情感。老师引导,适当总结。
⑦再看安塞腰鼓视屏。让同学们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之美,加深同学的体会。
⑧回答刚开始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的疑问解决了吗?解决了,
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没解决,老师引导总结)
(三)布置作业。
A、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
于声音的寂静。)这两部分对第二部分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呢?(以动衬静,形成鲜
明的对比;第二与第-部分形成前后呼应。)
B、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四)板书设计
板书:
安塞腰鼓刘成章意蕴美生命的力量形式美阳刚之美
《安塞腰鼓》教案篇4
一、思想主题
作者以激情四溢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以及它所蕴含
的蓬勃的生命力。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出来,力量又带生命奔腾升华,文章赞美
了安塞腰鼓,也赞美了黄土高原,赞美了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
由、坦诚、热烈奔放,豪放洒脱,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
二、结构内容
本文在结构上较为鲜明,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四个自然段,主要写敲鼓前的预备阶段。这一部分首先概括描写
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的外貌、神态,并以静衬动,蓄势待发,为下文安塞腰鼓
的响起做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从“但是”到“成了茫茫的一片”,写安塞腰鼓演奏的阶段。这一部
分可以再分为几层,这里运用了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好一个安塞腰鼓”,文
中出现了四次,可以自然分为五层。第一层,写场面和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气势
的壮阔和豪放;第二层,写鼓声,并且写与观者产生共鸣,突出这力量给人的震撼
和鼓舞;第三层,写后生们的动作,突出这力最体现了生命力的奇伟磅礴;第四层,
写舞姿,极赞安塞腰鼓所显示的力量之美;最后,写节奏,它是生命的渲泄、升华
的体现,更使人产生一种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
第三部分即最后三个自然段,写鼓声的戛然而止。这一部分与文章开头相照
应,以静衬动,写人们被深深吸引,并沉醉其中,进入到安塞腰鼓所带进的心境、
意境之中,突出了它的感染力之强。
三、激昂的排比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
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
河一泄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仗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
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
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它震撼着你,烧
灼着你,威逼着你”.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四、铿锵的节奏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
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
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
无不铿锵激昂。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
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
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五、关于抓住中心进行教学的建议
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要抓住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一中心点,让学生深入领
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要围绕生命的勃发来理解作者对黄土高原和江南的议
论,不要作无谓的争执。
六、指导学生诵读的教学建议
根据文章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读,以一组的学生为一单位,分角色读或分段读
等,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觉得读乐无穷。《安塞腰鼓》是篇铿锵激越的散文
诗,可让小组先讨论,揣摩该如何表现文章激越、疾猛的节奏,然后要求每小组朗
读一节,另让四组男生读四段构成排比的反复句。这样在无形中又形成了一种比较
和竞争气氛。
《安塞腰鼓》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该地风土人情。
2.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学会总结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3.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所渲泄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感受安塞腰鼓的力量。
2.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助学
2.朗读导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刘成章的这篇《安塞腰鼓》。在中国
呢,有很多地方有着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或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历史人物,或
者是有着专属于他们的活动。比如说起西湖你就会想到杭州,说起傣族就会联想到
泼水节。那么同学们知道安塞腰鼓是哪里的吗?(同学们说了很多地方)老师听见了
好多地方,安塞腰鼓是陕西陕北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它可以由几十人或上百人一
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震撼,被称为是“天下第一鼓”!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安塞腰鼓!
正文:
师: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这篇文章,并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开始朗读,朗读结束)
师:老师看大家都读完了,那老师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有一句话在文章中出
现了四次,同学们知道是哪一句吗?
学生一齐: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对,看来同学们都发现了。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一直在感
叹,那同学们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安塞腰鼓呢?
(同学们举手)
师:小赵同学,你来回答。
小赵:壮阔,还有充满力量。
师:说的很好,请坐。还有同学想回答吗
(小李举手)
师:小李,你来说
小李:我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雄浑
师:很好,请坐。其实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直接说出来的,是作者对安塞腰鼓
的感受。大家回到课本找一找,是哪一句话,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
生一齐:好一个壮阔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安塞腰鼓的真面目。
(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的图片)
师:我们同学们感受到的安塞腰鼓是壮阔、雄浑的,作者又说安塞腰鼓是壮阔
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出安塞腰鼓的这些特点的呢?这个
当作小组讨论的问题,给五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会我来找同学回答。开始讨论吧。
(时间到,讨论结束)
师:好了,时间到了,三组派一个代表回答
三组代表:作者通过描写安塞腰鼓的场面表达出安塞腰鼓壮阔雄浑的特点。
师:你是从哪找到的呢?
三组代表:从文章的第3~5段
师:同学们看一下他找的对吗?
生一齐:对!
师:还有吗?
三组代表:还有就是描写安塞腰鼓的响声,在第7~9段,安塞腰鼓的舞姿,在
第11~13段,安塞腰鼓的后生,在第15~17段。
师:请坐,这位同学找的很好,他的思路非常的清晰。
师:有人这样形容安塞腰鼓,说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冲劲,转身有股狠劲,
挥锤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了一股牛劲,那么同学们,我们学习到了这里,你们感受
到安塞腰鼓的这股劲了吗?
(同学们有小声嘀咕的,有人大声说“感受到了”)
师:我听见有同学在下边说没有呢,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能表现出安
塞腰鼓这股劲的段落,就是描写响声的这几段,老师起个头“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
重响声..”开始。
(朗读结束)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的有气势啊!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也能有
这股冲劲和牛劲。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文中有一句话高度渲染了安塞腰鼓所渲染
的生命的力量,大家都找一找是那一句呢?
(同学举手回答)
同学: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
那么一股劲!
师:非常准确,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生一齐读。
师:最后老师留一个小作业,写一下你们家乡或者是你知道的某一个地方的风
土人情、历史事迹等等,两百字左右,下节课我们要简单交流一下。下课!
《安塞腰鼓》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一曲荡气回肠的《黄土高坡》声中,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黄土高
原,学习第14课(读题安塞腰鼓)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赞叹安塞腰鼓的话?是那一
句?(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好”)
那么文章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安塞腰鼓的“好“?
(场面、鼓声、后生、舞姿)
二.感知“腰鼓”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6-17自然段,分别在这四个方面中划出让你感受到安塞腰鼓
“好”的句子,并在边上写写批注。
小组合作:
一读:在小组中朗读你划出的句子。
二说:说说你的感受。
三补充:互相补充
三.情动“腰鼓”
教师评价小组合作。
首先让我们一起感受安塞腰鼓的场面。这一段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安塞腰
鼓的“好”?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
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1.排比,有气势,鼓声激荡。(来,读一读,分享你感受到的气势)
2.比喻,读一读这些用来打比方的词:有力量有气势的东西,让人心潮澎
湃。
3.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什么?
4.是的。读着这样激动人心的文字,我们的脑海里一定还原了这场粗狂豪放真
实场面。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看到更多、听到更多,谁能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
______一样,是喧腾的鼓声;
______一样,是;
5.多好的理解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争取读出这种气势来。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
1.找出相对意思的词,理解对比的作用,体会安塞腰鼓的感染力;
2.指导朗读,理解体会场面的火烈。
此时的空气已不再冰冷,此时的阳光也不再恬静,此时的整个世界都亢奋了,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样的场面吧!
看了视频,顾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心潮澎湃,把你们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吧!
此时此刻,你想怎么称赞这腰鼓?好一个()的安塞腰鼓!
师过渡:安塞腰鼓不仅给人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在听觉上,更给人剧烈的震
撼!在鼓声这一段中,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好”?
▲鼓声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
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
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好一个安塞
腰鼓!”
这种激情甚至把你感染了,从你的朗读中我们也感受到了
1.为什么“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
了”,你怎样理解?(鼓声有极强的震撼力,撞击在观众的心上)
多么奇特的想象。来,男生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2.仿写练习
沉重的鼓声还会碰撞在哪里?用文中的句式来说一说。
是啊!铿锵雄壮的隆隆鼓声,一锤又一锤、一波又一波的震撼敲击着我们心。
让我们忍不住大吼一声:生齐:好一个()的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的好不止于此,还好在那群击鼓的后生。
▲后生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
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
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
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1.从这一段中你感受怎么样的后生?(元气淋漓)
“后生们的胳膊”,朗读体会,排比句式的气势;从“震撼、威逼、烧灼”
三个词来理解体会后生们的生命力活跃而强盛。
2.(师相机介绍黄土高原的生活)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土地,风沙、干旱,让很多地方寸草不生。然而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后生们的,用他们的胳膊、腿、全身――!
3.同学们,为什么这里不用敲击,而用搏击?
是啊,
黄土高原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用勤劳与恶劣的环
境――搏击;
他们住土窑洞,穿粗布衣,吞糠咽菜,他们用坚韧和顽强与命运――搏击;
劳作之余,他们打起安塞鼓,唱起信天游,他们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片土地
上――搏击。
这样的土地养育了这样的后生,难怪作者说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舞姿部分好在哪里?
▲舞姿:
1.这是什么样的舞姿?(叹为观止)
(充满了力量的舞姿、呼呼作想的舞姿)
所以这样的舞姿使人(战栗于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2.理解“叹为观止”的意思(因看到的事物美妙到了极点而赞叹)
看到了什么?怎么样赞叹的?(齐读“好一个痛快了山河”)
3.齐读17小节(轮读的方式)
是啊!当你置身于这样的火烈、豪放、壮观、叹为观止的景象下,人、鼓、
声、舞都融为了一体,此时,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让我们一起读好
第十七小节。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
织!旋转!凝聚!升华!”
怪不得作者反复赞叹道:好一个安塞腰鼓!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刘成章通过各种修辞手法以及饱含激情的笔墨让我们领
略到了安塞腰鼓和黄土高原人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再来赞一赞:
“好一个安塞腰鼓!”
读板书
板书设计:
火烈豪放
好一个震撼人心安塞腰鼓!比喻
元气淋漓排比
叹为观止反复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23:23: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91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