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爱国人物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3-01-29 23:19:48 阅读: 评论:0

考场如何用手机拍卷子-tomato怎么读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定力)

【导语】古今中外,有许多英雄⼈物值得我们去敬佩,他们在这个世上已奉献了⾃⼰的全部,这些真正的英雄⼈物是当之⽆

愧,是被⼈们歌颂的。下⾯是⽆忧考分享的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五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

⽂天祥

⽂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保卫京城临安。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与

各将领抵抗敌⼈,保卫国家。后来兵败被俘,在敌⼈⾯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派⼤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天祥虽然是个⽂官,但他认为⾃⼰既然是国家的⼀分⼦,就应

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强⼤,⽂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逼

他投降,甚⾄威胁要把他杀死。⽂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锯、油锅放在我⾯

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都去。

途中,⽂天祥得到⼀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

了⼏次胜仗,收复了⼀些失地。

1278年,⽂天祥在⼀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天祥投降,但被⽂天祥⼀⼝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

宋的残余部队。⽂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欲绝,于是写下了⼀⾸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这⾸诗的最后两句是:

“⼈⽣⾃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古以来,有哪⼀个⼈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留在史册上吧!”

⽂天祥被押送到⼤都,关在地牢⾥。元朝统治者劝⽂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

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法动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

⽂天祥在地牢⾥,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天祥临死时,朝南⽅拜了

⼏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天祥热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殉国,表现了崇⾼的民族⽓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精神,⾄今仍然永垂不朽!

【篇⼆】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

范仲淹“先忧后乐”

宋朝的时候,有个品德⼗分⾼尚的政治家叫范仲淹。他从⼩⼼怀⼤志,希望将来能做治国安民的宰相,为国家出⼒;或者

做⼀个医⽣,为百姓治病救命。他对⼈说:“只要是能造福百姓,有益于国家的事,我就愿意做。”后来,范仲淹做了官,还真

当了⼀段时间的宰相。他为官清正廉洁,很受好评。有⼀年,他到泰州做管盐仓的⼩官,见海⽔泛滥上岸,百姓受难,就提议

修海堤,还亲⾃参加运⼟、夯⼟。不料母亲去世,他按规定回家服丧。可⾝在家中,⼼在海堤,他不断写信去帮助出主意。海

堤修成了,当地⼈们感激他,把堤叫范公堤。

⼏年以后,范仲淹进京城做官。他看到不对的事就批评,还主持改⾰,结果得罪了⼈,好⼏次被贬职排挤出京。可他从不

计较个⼈得失,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做出了成绩。他在⼀⽣中⽤⾃⼰的财产办了许多义庄、义⽥、义宅,救济穷⼈,还办了⼀

些不收钱的学校,让没钱的穷⼈⼦弟上学,可他⾃⼰的孩⼦连⼀件像样的⾐服都没有。有⼈不明⽩他为什么这样,他写了⼀篇

叫《岳阳楼记》的⽂章,作了回答,表⽰⾃⼰要“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这就是说,⼀个爱国爱民的⼈,要⽢⼼情愿⽐别⼈先吃苦,⽐别⼈后享乐。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是我们民族宝贵的

精神财富。

【篇三】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

王昭君出塞

漫漫黄沙掩盖不了你绝世的风华,⾼⼭峨峨⽌不住你前⾏的脚步。⼀代奇⼥⼦王昭君⽢愿放弃安稳后宫的⽣活,深⼊这外

看来与世隔绝的⼤漠荒野,不得不令⼈深思,这是⼀个怎样的⼥⼦,有着如此的⼤义与凛然。我们从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能看到什么呢?

昭君,⼀位⽣长在汉朝巴⼭蜀⽔的的奇⼥⼦,她的⼀⽣充满了传奇与奥秘。年幼便貌美如花,后被召⼊宫中,⼩⼩年纪便

貌美出⼈的她原本可以凭借⾃⼰不凡的容颜与过⼈的才智在后宫中谋得⼀席之地,甚⾄可以稳坐后宫重要位置,但因⽣性⾼洁

淡泊不肯贿赂画匠致使画匠弄虚作假让她始终未被皇帝发现,偶然之间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边疆匈奴提出与⼤汉和亲的要

求,皇帝不舍得⾃⼰的宝贝⼥⼉进⼊这环境恶劣的边疆地区,所以打算在后宫⼥⼦中选⼀名才智双全的⼥⼦作为和亲的对象,

然⽽后宫⼥⼦⽆⼀愿进⼊这传⾔中黄⼟漫天落后贫瘠的疆漠,这时,王昭君这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远嫁

这⽚落后的疆⼟,也就是历有名的“昭君出塞”。

昭君的远嫁给匈奴地区带去了⼤量的科学知识,促进了当时匈奴地区的社会发展,“⾼⼭峨峨,河⽔泱泱”正是由于昭君的

毅然决然才得以开创了⼤汉与匈奴长达数百年的.友好往来,试想如果没有当初昭君的远嫁塞外,怎会有这数百年来汉匈交往

繁荣?她⽆愧于这奇⼥⼦的称号,⽆愧于“平沙落雁”的千古绝唱。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

【篇四】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

颜真卿为国殉难

唐朝的时候,有个地⽅官叫李希烈,为实现个⼈野⼼,发动叛乱,四处烧杀抢掠,使百姓遭难,国家也受了损失。怎么办

呢?当朝宰相就向皇帝建议,让太师颜真卿去劝说李希烈归顺朝廷。皇帝同意了,就让年过70的颜真卿去见李希烈。其实,

这是那个宰相出的坏主意。因为颜真卿为⼈正直,不肯巴结讨好,得罪了宰相。宰相明知李希烈不会归顺,却让颜真卿去,想

借⼑杀⼈。颜真卿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可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毫不犹豫地去了。

果然,李希烈见到颜真卿,⽴刻让部下拔出⼑,围着他破⼝⼤骂,说要吃他的⾁。颜真卿挺⾝屹⽴,怒视着叛贼。李希烈

等⼈劝他投降,他说:“我来劝你们投降,你们反来劝我,我岂能受你们的利诱威胁。我快⼋⼗岁了,还怕死吗?”李希烈命⼈

挖了坑,要活埋他。颜真卿冷笑说:“我既然敢来,就不怕死,要杀就杀!”他为⾃⼰写好了祭⽂和墓志,做好了死的准备。

过了些⽇⼦,李希烈⼜叫⼈堆上柴草,点着⽕,对颜真卿说:“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视死如归,毫不犹豫地向⽕堆扑

去,倒是那伙⼈吓得把他拉住了。李希烈见颜真卿软硬不吃,决定杀了他,派⼈去把他勒死了。颜真卿就义前,仍⼤骂不⽌,

表⽰⾃⼰为国尽忠决不屈服的意志。这位爱国⽼⼈为国家献出了⾃⼰的⽣命。

【篇五】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

“精忠报国”的岳飞

800多年来,岳飞“精忠报国”慷慨悲壮的动⼈故事,⼀直在我国⼈民中间⼴为流传。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于河南省汤阴县⼀个贫苦农家。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只⼤鸟从屋顶上飞

鸣⽽过。⽗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息在我国东北的⼥真族勃然兴起,建⽴了⾦

政权。1127年⾦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

这⼀年,岳飞正好24岁。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强⼒壮的年轻⼈,盼望有⼀天能够投⾝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

当招募“敢战⼠”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就在他⾛上战场的前⼣,深明⼤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

字,嘱咐他⼀⽣⼀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勇杀敌,决不吝惜⾃⼰的⽣命。

岳飞参军后,⼀直坚持战⽃抗⾦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先后

六次与⾦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震。⽽赵构却重⽤宠⾂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为了拯救沦陷在敌占军

的苦难同胞,把敌⼈驱逐出境,岳飞不顾⾃⼰位卑⾔轻,上书给皇帝赵构,坚决反对继续向南逃跑,⼒谏赵构返回汴京,亲率

六军北渡黄河,这样将帅⼀⼼,⼀定可以收复中原。这道奏书进呈后,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投降派。他们以“⼩⾂越

职,⾮所宜⾔”的罪名,把岳飞的官职⾰掉了。闲居三个⽉后,岳飞难以压抑⼼中报效国家的强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

所。岳飞慷慨陈词,决⼼以⾝许国,消灭敌⼈,恢复故⼟,以报答⽗⽼乡亲。从此,岳飞⼜转战在抗⾦的战场上,⽽且越战越

勇,“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量的象征。⾦兵统帅不得不惊讶:“撼⼭易,撼岳家军难!”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23:1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91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夸人的句子
下一篇:防范于未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