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平面镜成像

更新时间:2023-01-29 23:14:04 阅读: 评论:0

巧用坐标系解几何题典型例题-一二三四大写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汪峰高地)

平面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

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光反射的主要应用,可以说它

既延续了光的直线传播,又巩固了光的反射。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接触“像”

的概念,研究像的特点,为下一章“探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它起着

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光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安排教材、选择

教法、设计教学程序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

的实际,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过程和

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

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虚像的概念

二、教学策略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

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

高。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

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

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方法是直观演示法、讲授法、引导探究法、情激趣学法

等。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5分钟)

(1)魔术引入“浇不灭的蜡烛”:

本环节以“浇不灭的蜡烛“魔术引入课题:两支相同的蜡烛分别置于玻璃板

的前后两侧,然后假装同时点燃两支蜡烛,(但实际上只是点燃了前面那一支),

然后向杯中注入水,学生会看见,后面的蜡烛竟然没有被浇灭。为什么呢?给学

生造成疑惑。之后,教师故作疑惑状,将后面蜡烛拿起准备探个究竟,这个时候,

同学们就会发现,玻璃板后面的烛焰还在晃动,而原来在后面的那根蜡烛并没有

被点燃,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浇不灭的烛焰是玻璃板中的虚像。

设计意图:本魔术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激趣,二是为认识“虚像”作埋伏,三是为

后面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顺利的突破将"镜子改为玻璃板"这一难点做一暗示,起到分散难点的

作用。但是在实验前,教师一定要将两只蜡烛放到最佳位置。

(2)认识平面镜:通过上面的实验,老师提问:生活中那些物体可以成这

样的像呢?学生会回答出:镜子、平静的水面、平滑的金属面等。此时由多媒体

展示上述物体,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表面光滑平整。老师告诉学

生这类物体就是平面镜。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性认识平面镜与像的概念和联系。

2、组织探究(20分钟)

(1)观察,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实验材的玻璃板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镜中像的大小、

位置和自己相比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2)猜想与假设:

通过刚才的观察,让同学们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可能有什么特点?像与物

大小?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成什么角度?用光屏可否呈接到

像?同学们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初步得出结论: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

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4)像用光屏呈接不到。课

件展示学生的猜想,并引导学生回忆为得到正确的结论,科学探究的下一个环节

是为验证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设计实验。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分析、讨论、归

纳,可适当提醒注意参考教材第77页的探究方法,并让学生展示实验方案与实

验步骤,学生提出优点与不足之处,教师给予适当补充。

本环节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如何选用器材?

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

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

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

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

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

置。(用实验器的塑料蜡烛代替实际蜡烛,一是环保,二是消除实际蜡烛燃烧后

对实验的影响)

(3)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用刻度尺量出每次实验中两只蜡烛到玻

璃板的距离。连接每次实验中两只蜡烛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试验

中用方格纸,学生能更方便、更准确的确定像与物的位置)

(4)引导学生知道: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为得到普遍结论,至少要将蜡烛的

位置改变二次,再重做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

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

方法。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1)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用三角板来自查是否与

桌面垂直;后面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别忘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

据,将记录内容填在教材78页的表格中;实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

(2)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

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

(5)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得出结论: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

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成像原理(时间大约8分钟)

在得出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后,学生自然对成

像原理有极大的了解渴望,而这一知识点却有着一定

的难度,所以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进行教材图4-3-4

的讨论交流,然后安排了用纸条模拟光束来

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设计意图:这样把抽象化为形象来进行难

点的解决,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像物对称”

这一成像特点。

首先我带领同学们一起用纸条模拟光束

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接着用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

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

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

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4、平在镜的应用(时间大约3分钟)

本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易懂,所以采用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

播放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实例。

5、凸面镜和凹面镜(时间大约3分钟)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79页“科学世界”的内容,自学凸面镜和凹面镜。

设计意图:延展新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6、课堂练习(时间大约7分钟)

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几道有关平

面镜成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

习作图引导学生,并总结出根据反射规

改变光路

成像

扩大视觉空间

律作图步骤和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步骤.

7、布置作业(时间大约2分钟)

(1)教材第8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5题。

(2)练习册4.3。

四、板书设计

4.3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抛光的金属面等

2、原理:光的反射

3、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像与物

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连线垂直)

4、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二、平面镜成虚像

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像,像不是实际

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

能用光屏呈接。

三、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3、扩大视觉空间

设计特点:板书按照教材中的知识模块进行设计,与教材统一,突出条理

性和层次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层次、细化知识内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

条理性和层次性。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23:1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91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平面镜成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