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刘禹锡古诗赏析及答案
望洞庭刘禹锡古诗赏析及答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A.刘寺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
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芒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
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
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
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
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
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诗皓月银辉下的山比
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山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
生出范仲淹《》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9.B.刘诗始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
“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
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试的宏大的铜镜,写出
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
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
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
淡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
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
10.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
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
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
山》超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
君山倒影的精巧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
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
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
还有一定间隔。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
样“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21:4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87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