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原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一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译文二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三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赏析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
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
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
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
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
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
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
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
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
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
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
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
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
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
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
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
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
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
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
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
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
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作者: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1)疏:指稀疏。
(2)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4)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
散的醉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翻译】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
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赏析】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
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
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
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
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
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
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
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
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
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
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
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
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
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
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
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21:1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86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