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家常菜主题
第一课时《择菜和洗菜》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择菜和洗菜”为活动主题,以生活中常见的芹菜为例,
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择菜、洗菜,使学生学
会择洗青菜的的基本方法,会使用常用炊具,并能够认识到不同的菜
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进而激发学做家常菜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并能够
讲学习与家务劳动密切结合,自觉主动的学做家务,养成讲究卫生、
合理饮食的好习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通过本课的再次练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择菜和洗菜的方法、技
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做菜的基本工序,学会择菜、洗菜的方法,并能够灵
活运用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以及承担家务劳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如何选择青菜。
教学难点:如何把青菜洗干净。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不同蔬菜
的择菜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盆、筐子等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3-5种不同的蔬菜(少量)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择菜和洗菜的方法、速度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
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
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
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一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分钟)
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观看了之后想说些什么?(生回答)
师:厨师们一道道美食是怎样做出来的?(生回答引导学生了解
做菜的基本工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择菜和洗菜(板书课题)
上周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劳动任务,那就是择洗蔬菜。我想
同学们一定利用双休日进行了练习了,是吗?找同学来说一说?
1.你的经验我分享
小组交流,出示交流要求:
(1)说说你学会了择哪些菜。
(2)择每种菜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找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播放录像谈话导入,然后通过让学生小组
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二)学习与探究(15分钟)
1.归类并说依据
师课件展示蔬菜图片,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根据择菜方法的相似点,
请你给蔬菜归归类。
2.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择菜经验给蔬菜分类,并根据已有经验向
小组同学介绍自己的如何择这些菜的。
3.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可以分成四类:
去根、去黄叶或老叶:油菜、韭菜、白菜、芹菜
剥壳:蚕豆、毛豆
刨皮、去籽:丝瓜、冬瓜、土豆
去顶、撕茎:芸豆、
4.让我来露一手
以芹菜为例,请1-2位同学边演示边交流自己是怎样择菜的。
5.学生练习择菜,老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每个小组都带来了几种蔬菜,接下来要请同学们来练习
一下择菜。在这之前,关于择菜,还有一个基本的常识同学们一定要
知道哦。
(1)择菜不仅是要把不宜吃的部分剔掉,对于一部分蔬菜来说
还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这样便于清洗、便于切。例如:韭菜,青菜、
芹菜等。
(2)择菜要求:
①各组择完你们所带蔬菜。
②摘完后将择好的蔬菜摆放整齐或放入菜筐里。
③将桌面整理干净。
④小组成员能相互帮助。
(3)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6.小结:
同学们学会了择菜的最最基本的方法,然而,方法不是绝对的,
它是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改变的。例如,毛豆我们可以根据你做菜方
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择菜方法:它既可以剥壳炒着吃,也可以剪去两
头煮着吃等等。
择好菜后,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7.你的经验我分享:
小组交流,出示交流要求:
(1)说说你学会了洗哪些菜。
(2)洗每种菜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8.让我来露一手:
(1)教师示范洗青菜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先将青菜的叶掰开浸泡在清水中,然后一叶一叶的洗,彩叶的反
正都要洗,一般洗三遍,第一遍洗净叶片的污泥,然后漂洗,再清水
冲洗干净。
(2)以芹菜为例请1-2位同学边演示边交流自己是怎样洗芹菜
的。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在学习与探究
环节,让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构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大
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实践与体验(13分钟)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动手实践。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选择
不同的蔬菜分组进行择洗比赛。(在这里提醒学生在削带皮的蔬菜时
要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与鼓励与指导,
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学会简单的择洗方法的基础上,
练习择洗蔬菜,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大程
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5分钟)
1.奖励优胜小组,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择洗的,说说自己的经
验。
2.你还知道哪些择洗蔬菜的方法?
3.其实择洗蔬菜有许多学问,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本第20页小提
示。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择菜和洗菜的方法、速度等进行评价。
问题:
1.在择洗时,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2.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
可以谈自己对择菜和洗菜活动的心得,也可以谈自己在择洗比赛过程
中的收获。)
(设计意图: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
是老师、同学。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的,也可以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
的情感态度。)
(五)拓展与创新(1分钟)
回到家看到爸爸妈妈洗菜时多帮忙,多练习择洗蔬菜。
八、板书设计
择菜和洗菜
去黄叶、干叶和腐烂部分
分枝、去根,然后进行清洗
九、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学做家常菜使我们生活的需要,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
习并掌握的技能,通过学习引领学生走进家务劳动,体验生活与学习
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家务的兴趣,能够将学校学习与家务劳动密
切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学亮点:由于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我采用了采用了
电脑演示和教师学生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因此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接受
所学的内容。在教学洗青菜方法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先通过观察
家长的劳动,然后再自己去亲身体验。由于有了课前的亲身体验,于
是在课堂上学生能就自己所学会的某一项择菜本领与他人进行劳动
过程及劳动经验的分享,使学生做到有话可说。课堂上体现了以学生
为主导,老师只是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与体验过程中,让学生分组择洗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洗有叶蔬
菜的方法,学生基本上都会择洗,说明整堂课的目标就达到了,
需要突破的问题: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感到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
挥学生的自主权利,给学生适度的空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内容。
王超坊上明德小学
第二课时《巧做凉拌菜》
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年级)
设计者姓名禇丽娜学校峄城坛山街道
中心小学
邮箱*****************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学做家常菜是我们生活的需要,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并掌握的
生活技能。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通过学习简单菜肴的制作,引领小
学生走进家务劳动,体验生活与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家务的
兴趣,能够将学校学习与家务劳动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生活必
备的劳动技术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进一步做到生活自理,形成积极
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学习简单的择菜入手,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和做简单的饭菜,
账务做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逐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在
学习过程中还能认识一些常见食品的种类,能分辨生或熟的食物,进
而认识到家常菜的烹饪还有很多学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做凉拌菜,学习凉拌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自己探索家
常凉拌菜的做法,学会做一些凉拌菜并掌握做凉拌菜的制作方法。
2、掌握切菜的基本刀法和调凉拌菜的方法。
3、巧妙运用日常积累的做菜知识,合理搭配主配、辅料,拌出
可口的凉拌菜,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体验
劳动的快乐,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本课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凉拌菜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搭配主、辅料,拌出可口的凉拌菜。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的兴趣意识
到学做家常菜是小学生适应生活的需要,同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以
积极的态度学习更多家常菜的做法,逐步养成爱做家务的习惯,以最
大限度地适应生活的需要,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四道各具特点的菜;各种水果蔬菜;做菜用具;卫生筷等。
学生准备:收集菜谱;向父母学习做凉拌菜。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学习简单的择菜入手,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和做简单的
饭菜,账务做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
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
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
见和建议。
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一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大家爱吃凉菜吗?你知道凉菜有哪些特点呢?
凉菜口味清新,色泽鲜艳,营养丰富,人人都喜欢吃。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更多的凉拌菜,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花样凉
拌菜)
欣赏了这么多造型美观、色彩鲜艳的凉拌菜,你都想些什么?
生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利用精美的图片,激发学生
学习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学习与探究(10分钟)
1、初步感知凉拌菜的做法。
同学们课前也向爸爸妈妈询问了制作凉拌菜的方法,现在你能说
一说凉拌菜是怎样制作的吗?
生交流,
(1)过程:备料、洗净,煮熟、切菜,调味、装盘。在制作的
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卫生、安全、美观。
(2)卫生问题:洗净双手;带好围裙等等。(此项粗略带过)
(3)美观问题:菜果切法;考虑拼盘造型等等。(此项粗略带过)
(4)安全问题:特别注意刀具的用法。
(生讨论时,师趁机板:切、拌、摆)。
要想做好凉拌菜,不仅要掌握做菜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掌握
做菜的技巧。(板:巧)
2、学习切菜的技巧。
我们首先要学会切菜。
课件显示切菜技巧:
①握刀的姿势。右手紧握刀柄,刀刃自然下垂,左手呈半屈状摁
住要切的原料。
②切块时,大的原料可以切成比较大的块或条,然后再改切成小
块。
③切片时,要想切的薄,就要左手把原料摁稳,右手小心用刀,
用力均匀。
④把切好的薄片码整齐,再从右到左依次均匀下刀,切好后就变
成漂亮的细丝了。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操作。)
3、学习调味的技巧
学会调味是拌菜的关键,这里又讲究什么技巧呢?
(课件出示:要把凉拌菜做得可口,调拌时就要特别注意各种调
料的用法和用量,一般来讲调料不能放太多,与菜的大致比例是1:
100(一盘菜约放一浅勺盐)。如果想突出特色,可以把特色调料适当
的多放,如糖醋萝卜丝,糖和醋就可以多放一点,而盐要少放一点。
香辣火腿,辣椒或辣椒油就可以多放一点。另外,调料和主料间的关
系也应注意。盐最受欢迎,什么菜几乎都少不了它。醋是拌菜的主要
调味,由于酸的作用过早放入会使鲜绿菜变成黄色,所以最好在上桌
时调入。)
(设计意图:学生先了解做凉拌菜的基本方法,老师重点讲解怎样切
菜和调菜,进而激发学生将学习的技术基础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实践与体验(15分钟)
以上老师重点讲了怎样切菜,怎样调味,课前同学们已经分组收
集了一些家常菜的菜谱,现在请各个小组利用现有的材料,合作做一
盘色、香、味、形俱佳的凉拌菜。并完成《凉拌菜介绍卡》。
师先出示课件:
我的凉拌菜
菜名
原料
调料
制作方
法
温馨小提示:
1、比赛前想好做什么,怎样做?小组内明确分工。
2、做菜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3、做好后把菜摆放到相应的展区,为菜取个有创意的菜名,把
用具收拾干净,摆放整齐。
生分小组创作,师巡视指导,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
构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综合实践活动又离
不开必要的教,这里的教,要建立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仍然无法掌
握、获得的基础上,也就是要教在学生学习的困难点上。)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5分钟)
我们来展示一下各组的作品,看谁的“技艺”最高。
(1)各组展示,派代表根据《凉拌菜介绍卡》介绍自己组的“作
品”。
(2)比比我的手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评委,给其他作品打分。
评出最优秀的作品。(要考虑评比方式,做到方便、快捷)
(3)学生自主评价。尝一尝自己制作的凉拌菜的味道,提出改
进的方法。
(设计意图: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
是老师、同学。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的,既包括作品本身,也可以是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
(五)拓展与创新(5分钟)
一节课的劳动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
课下同学们可以以记录菜谱的方式,把你的劳动成果记录下来与
同学们交流。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本节课,我们只研究了几种凉
拌菜的生拌做法,凉拌菜还有许多种做法有待大家去研究。课后,请
同学们继续运用各种方法去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亲自动手
创作几道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凉拌菜,请亲朋好友品尝,记住一定要
注意安全呦!
(设计意图:我们这节综合实践课,决不能把目标定位在学习凉拌
菜的方法上,而应该是通过学习凉拌菜,激发学生学做家常菜的兴趣
和继续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讲究卫生、合理饮食的好习惯以提高生
活自理能力。)
八、板书设计
巧做凉拌菜
备料、洗净卫生
煮熟、切菜安全
调味、装盘美观
1.教学反思:
四年级小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做一些简单的家
务。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技
艺之星组”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多做家务,爱家务。本节课学生学
习积极性较高,能基本掌握切菜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将学习的技术基
础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2.教学建议:
学做凉拌菜前,应先调查学生在家用刀具切菜的情况,适时补充
握刀的姿势,切菜的做法、菜刀的用法等知识,让学生做练习。以小
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凉拌菜,
凉拌菜可以根据主、辅料的搭配的不同,做出许多种。在完成凉
拌菜的基础上,可以播放众多凉拌菜的画面,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每
人或每组制作另外的凉菜。
相关链接:
课标引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综合实践教学用书》,教案参照
《枣庄市综合实践优秀教案评选标准》等相关材料。
褚丽娜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中心小学
第三课时《学做炒菜》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学做家常菜》这一课题的选择源自于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
家常菜已不陌生,但是对于一些家常菜的做法却不熟悉。因此,学做家常菜对于
来说还是有难度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家常菜,掌握制作家常菜的一般过程,
体验做菜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悦,是我们这个课题选题的宗旨。同时也让学生在制
作家常菜的体验中,学会感恩,感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普通的家常菜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一些家常菜制作
的简单步骤。本课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做菜步骤的基础上,让他们尝试做简单家
常菜的练习,使学生对家常菜得制作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简单的烹饪技术,做出冷盘、炒菜和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出家常菜制作的基本步骤,
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出家常菜的新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自信心,热爱劳动。养成认真细心,
勤俭节约,讲究卫生、注意劳动安全的好习惯。同时也学会感恩,养成不挑食的
好习惯。
本课重难点:
重点:炒菜的一般步骤。
难点:切菜的要领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
生对学做家常菜的欲望。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具准备:刀、砧板、电磁炉、调味品、各种净菜、锅碗瓢勺等。
2.学具准备:刀、砧板、电磁炉、调味品、各种净菜、锅碗瓢勺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综合实践活动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切菜的方法、速度、做菜的步骤、菜品的味道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学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一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快到了,在今年这个敬老节到来之际,我们
怎样招待爷爷奶奶呢?
生:我请爷爷奶奶上饭店。(好主意!)
师:你呢?
生:我要亲自下厨,因为爷爷奶奶最疼我!(真懂事啊!爷爷奶奶吃了你做
的菜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师: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生:是——!
师:同学们个个都想为爷爷奶奶露一手,爷爷奶奶有你们这样既孝顺又可爱
的孙子、孙女儿,真有福气啊!课前老师已经请A组的同学们走访了饭店的厨师
叔叔,B组的同学观察了爸爸妈妈怎样做菜。为上好这节课,同学们准备了吗?好!
今天我们要当小厨师了。(板书课题——“学做家常菜”)
问题:
1.你会做哪些家常菜?
2.做你所说的家常菜需要哪些步骤?
3.做家常菜有什么要求?
课堂小结: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很好,凉拌黄瓜、芹菜炒肉这些都是大多数
人爱吃的家常菜,你们说的步骤也还算条理,可见,同学们在家里表现还不错。
这节课老师给你一个在同学面前展示的机会——露一小手,你要好好表现哟!
(设计意图:以“重阳节”导入本节家政课,目的在于对于学生劳动意识的
唤醒。这种唤醒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劳动习惯、劳动意识的反思。教者及
时地抓住现实生活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所在,如“爷爷奶奶吃
了你做的菜一定会长命百岁的”;同时适时有效地激发学生地劳动信心“露一手”。
这样,就不仅从兴趣的角度赢得了学生的投入,而且在情感和价值观的层面使学
生自觉自愿地走进了劳动教育。)
(二)学习与探究(10分钟)
学习指导语:以小组为单位,去“超市”认识一下净菜,小组合作制定菜谱,
并试着把要做的家常菜的步骤说一说。
教师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困难点,告诉学生如何识净菜,学生边听边记,
了解净菜的特点,并了解做家常菜的步骤。
1、参观“超市”识净菜。
今天劳技室里开了一个净菜超市,同学们,超市里的菜都认识吗?
生:认识。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菜。
2、小组合作定菜谱。
师:眼前的这些菜,同学们打算用它们来做什么菜呢?各小组合计一下,并
推选一位有做菜经验的同学做组长。
3、借助表格巧设计。
请看这张表格。冷盘部分每小组必做,炒菜和汤每小组选择其中之一。现在
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取表格,小组合作把它填好。
师:菜单设计好了吗?各小组依次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菜名。
4、合理分工作准备。
师:小厨师们,现在开始准备吧!注意:友情提醒!为了你们组的菜做得又
快又好,每个小组可派一至两人去净菜超市取菜,其他的同学做好各项准备。
(生取菜的取菜,穿围裙、戴手套、拿切板、抹布、盘子)
各小组都已把菜取好,谁来说做菜的步骤。
生:......
5、老师亲自作示范
为了更好地搞好这次活动,老师也去饭店请教了大厨师,现在,老师就来给
你们讲一讲做菜的一般方法:首先是将菜洗净,再切好,接着刷锅,点火,再放
油和作料、待油热之时,菜下锅,不断翻炒就可以了。(教师边说边做)
问题:
1、你认为识别净菜的难点在哪?
2、做家常菜的步骤是什么?
3、做家常菜对所需的材料有啥要求?
课堂小结:掌握了识别净菜的方法和做家常菜的步骤,就能做出味道精美的
菜肴,现在就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试着做一道家常菜吧。
(设计意图:组织指导不力是当前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一根“软肋”,而本节
课的教者切实加强了劳动技术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爱劳动”“会劳动”两个
维度上形成良性的循环。学生借助于走进超市、小组合作、行家示范、表格设计
等行之有效的手段,进一步的熟悉了烹饪的一般步骤、技能技巧。这一教学过程
是有序的——由菜到菜谱,由认知到运用,由课内到课外,由个人到小组。这一
教学过程是有度的——进行了必要的难点预设和要点示范;这一教学过程还是全
面的——面向每一名学生,面向劳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三)实践与体验(15分钟)
学习指导语: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动手实践。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完
成较好的同学帮助动手较慢的同学。
教师巡回指导,对大胆富有个性的设计给予肯定,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鼓
励与指导。
师:好!各小组大显身手吧!
1、各组检查炊具、盛菜的器皿等。
2、分配劳动的区域。
3、按照“人人参与,各项参与”的顺序开始学做家常菜。
(生操作,师巡视。)
A组镜头——
A小组:中队长李焕焕同学正在有板有眼地切西红柿,刀法较为规范,西红
柿切片很薄,旁边地几位同学有的在搅拌鸡蛋,有的在准备作料……
师:切西红柿过厚显然不太好,但是也无须太薄,太薄的话吃起来没什么感
觉,切起来也不安全。
B小组:李明同学捧着一棵大芹菜菜,先切去芹菜菜的根,再摘掉叶子,洗
净切成寸段。其他同学则在一旁准备姜、肉丝等……
师:肉丝的选择不能全瘦,要配上适当的肥肉丝才有油渗入到芹菜中,味道
才可口呢!
C小组:孙婉茹在小心翼翼地炒青豆呢,只见她满满地向锅里倒油,隔一两
分钟,将青豆倒进锅里,炒的速度可不慢……
师:要少加适量的水,炖一下,以防夹生。
D小组:赵传一边用筷子排放着冷盘上的冷菜,一边认真的思考着。哦,是
想摆出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境来……
师:你的创新很好。但是要提醒你,其实做家常菜最重要的是实在,千万不
能因为摆花样而导致了品种配备不协调,或者某种菜过多,某种菜过少。实惠的
价格,实惠的配菜,也是家常菜的一大特点。
(其他小组略)
问题:在做家常菜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色香味俱全?
课堂小结:同学们,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做菜都很用心,其实,要做到色香
味俱全也不难,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的菜每餐都很好吃,原因是他们加了一种作
料---爱,用爱调制的菜肴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余味无穷啊!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劳动细节,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引领和帮助。
不但是为了保障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体现教者的人文关怀的一个方面,在本节
课的教学中,教者关注学生切西红柿的安全,指导学生把握好炒花生米的时间,
让学生明白家常菜的本质特点。这些指导,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减
少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时间损耗,强化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形成师生、生生之
间的互动。)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5分钟)
学习指导语:下面我们请每组选择一两件作品,我们都来品一品,尝一尝吧.
选出做的最好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做的,说说自己的经验。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选菜的材料、做菜的步骤、菜的味道等进行评价。
问题:
1、在做菜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2、你成功地经验是什么?
大胆展示,体验成功。
师:小厨师们,老师已经闻到菜的香味了,把你们做好的菜赶快端过来吧!
这排放冷盘,这排放炒菜和汤。为了做到公平公正,请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组成
一个评委团,从味美可口,外形美观,卫生营养等要求,分别选出一个第一名和
两个第二名。评委团走到哪组,哪组就派人介绍自己组的特色,评委团可以作出
评价和提出建议。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动手实践课,你有什么收获吗?请学生谈谈
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老师、同
学。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的,既包括作品本身,也可以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
感态度。)
(五)拓展与创新(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过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
生:因为我学会做菜了。我还知道了做一道菜还那么麻烦,我妈妈真是不容
易,以后我再也不挑三拣四说菜不好吃了。
师:是啊!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生活将更有趣。下课以后,我们就一起尝
尝我们的手艺吧!回家以后也可以为家长做一次爱心菜,让家长品尝爱的味道,
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充分实践给他们带来了释放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激发他们的实践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探新精神。这样的劳动与技术课,
已经超越了技能学习的境界,而渐渐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劳动快乐、劳动光荣、
我爱劳动、我会劳动的成长观念。)
八、板书设计
选择净菜——切菜——点火——下锅——翻炒——装盘
选择净菜——切菜——加作料——调匀——装盘
活动成果:我们做的家常菜
青椒炒青豆
红烧土豆片
芹菜肉丝
西红柿炒蛋
爆炒土豆丝
凉拌黄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质量评价表
评价项目评价要点评价一标准评价
目
标
1.目标明确符合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知识、
学习策略的培养目标
内
容
2.贴近生活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
动技术实践、科学实践②内容综合、宽
泛、新异,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顺
序一致③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内容综合①引入多种信息
②围绕主题,运用多门学科知识
4.实践性强①分量适当,有操作性
②难易适当,意义重大
评价项目评价要点评价标准评价
方
式
方
法
1.组织形式①走上社会,面向大自然
②其他组织形式多样
2.学生活动①方法得当,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
②自主活动,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教师指导①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或讲解时间不超
过1/4
②指导方法得当,主要是组织者和指导
者、服务者
活
动
过
程
1.活动要素①学生亲自实践、动手、动脑、动口
②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
2。活动步骤①活动导入
②活动完整
③活动拓展
活1.学生体验自主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最后
动
效
果
活动有真实体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2.学生主动
活动和创造
性活动
①学生主动活动面大、活动量大、得到实
践锻炼
②能力得到提高③以活动促进发展④有
标新立异、创新成果
3.学生知识
面和学习策
略
①知识面有所拓宽
②方式方法多样,体现学会学习
学做家常菜学生综合实践评价量表时间年月日
姓名参与
活动
操作
情况
身心
体验
经验
积累
创新与
成果
备注
李焕焕
AAAAA
赵传
AABAA
李明
ABBAA
孙婉茹
AAAAB
陈情超
ABBAB
张志康
AABAA
王淑涵
ABBBA
冯怡然
AAABA
付博明
AABBB
孟俊杰
AABAA
杨兆全
AAABB
霍秋茹
ABAAA
杨森
ABBBB
张思伟
ABABA
丁子恒
AABBA
宋蕊
AAAAA
冯阳东
ABBAA
张宇
AAAAA
张文迪
AAAAA
陈思雨
AAAAB
张凯旋
AAABA
王子阳
AAABB
马千桦
AABBA
吴辰
AAAAB
吴硕
ABBAA
董新月
AAABB
吴俊
AABAA
徐可欣
ABBAB
王光明
ABBBB
魏建
AABAB
张振环
AAAAB
张恒畅
ABABA
侯圣雨
ABAAA
刘洪
ABBBA
杨修芝
AAABA
刘书宁
AABBA
任语婷
AAABA
蔡明涵
AABAA
(说明:学做家常菜学生综合实践评价量表分别由老师、小组长、学生个人共
同完成。)
教学反思: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地构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生活。他们能准确把握家常菜的范畴、自主选择做菜的
材料等。课堂上,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操作、实践、体验,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2、让学生的个性之光在合作中闪烁。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
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实践巨大潜能。实践正是学生的
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信息与体验都不一样,放手让学生自由
操作然后交流,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展示的空间,学生在合作中思维不断得到补充、
完善,从而对家常菜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学生每一点知识的获得都是自己的发
现,都成为了自己的知识,这比老师的讲解更有效;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索了获
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为以后自主获取提供可操作的方法;问题解决本身又让学生
体味了成功,学习的兴趣更为浓厚;由同学提出问题,改变了原来的接受模式,
使每位同学在学习中都成了主角,在共同求解中成了“合作伙伴”,为了实现共
同的学习目标而一起努力,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从学生做出的菜品可以看出,
放飞学生的思维,放手让学生大胆操作,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有效提高
其实践能力。
3、放飞在课外,感受无法预约的精彩。
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师生智慧与激情的综合生
成过程。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对话、调试,将课堂囿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
必然违背了课程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构课堂教学的运作机制。在这
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互动活动中,课堂不断生成着新的问题,最后并未形成一
个“标准”,而是就再一次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向课外。生活实践是学习的延
伸,是拓展知识面、训练综合思维的过程,也是学会获取知识的重要实践。学习
从多方面获取信息,整理资料等,耗时量大,涉及面广,则放到课外完成,使课
内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长期类似的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密切与各学科的
联系必有所裨益。
总之,这节课的活动,有效落实了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培养、提高了学生的
实践及创新能力。
张会敏峄城区峨山镇左庄小学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18:1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78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