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柳敬亭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文言文《柳敬亭传黄宗羲》阅读附答案
柳敬亭
传黄宗羲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
变姓柳,之
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
曰:“此子机变,
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
孟摇头而歌,而后
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
说,能使人欢咍嗢
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
曰:“子言末发而哀
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
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宁南侯(左良
玉)南下,皖帅
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
说书目敬亭。宁
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
悦。而敬亭耳剽
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
宁南,闻其使人
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
也。其市井小人
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亡
何国变,宁南死。
2/8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
其豪猾大侠、杀
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
习见习闻,每
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
亡国之恨顿生,
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A.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句:勾画。B.敬亭退而凝神定气,
简练
揣摩简:简单。C.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目:看待。D.援古证今,极力
为之援:引用。5.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柳敬亭说书技艺高超的一
组是()(3
分)(1)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2)子言末发而哀乐具乎
其前,使人之性情
不能自主(3)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4)而敬亭耳剽口熟,
从委巷活套中
来者(5)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A.(1)(3)(4)B.(2)(4)
(5)C.(1)
(2)(5)D.(3)(4)(5)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柳敬亭机智灵活,后来又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书技艺经过三重
境界的提升,达
到了精妙的程度。B.柳敬亭说书技艺达到精妙程度后,先后到了盱眙、扬州、
杭州、金陵等
地,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中。C.宁南侯结识柳敬亭后,感觉相见恨晚,并且
让他在府中担要
职,因此军中官员也不敢轻视柳敬亭。D.宁南死后,柳敬亭上街头重操旧业,
他结合在军中
3/8
的见闻,使得说书造诣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3分)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分)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4分)4.B【简:选择。】5.C【(3)
是侧面描写。(4)
不是表现说书技艺。】6.B【时序颠倒,盱眙在柳敬亭说书技艺达到精妙程
度前。】7.(1)在
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安静亭榭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
表演他的技艺,没
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延、当各1分,句意1分)(2)认
识到过去的错误已
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3)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
时随地休息,常
常抬起头向远处望望。
篇二:柳敬亭传
柳敬亭传
明末清初?黄宗羲
附:【文言译文】。
我读了《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知道)两宋说书
艺人多达数十人。从那以后,说书艺人的姓名,就不为人们所知了。只是近几年
来,人们才异口同声称赞柳敬亭的说书技艺。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
①,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
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
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
习方俗,如优孟②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
4/8
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
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
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
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
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
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
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亡何国变,宁南死。敬
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
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
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
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注:①《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②优孟:楚国的老
歌舞艺人,善于讽谏。
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原姓曹。十五岁时,(因为)蛮横凶悍,刁钻不讲
道理,触犯刑法,应当处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们说书。
那时(他说书)已经能使市民佩服、感动。很久以后,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
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用他的演技出名。”
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是低微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故事中人物的)性
格情态,熟悉各地方的风土人情。要象春秋时楚国优孟那样以隐言和唱歌讽谏,
而后才能达到目的。”柳敬亭回到家里,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用心练习,反复
推求。过去一个月,(他)前往莫后光处,莫(对他)说:“你说书,能够使人
欢乐喜悦,大笑不止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对他)说:“你说书,能使人感
慨悲叹,痛哭流涕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不禁赞叹地说:“你说书,还没
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
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
去说书),名声显扬于达宫贵人之中。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之上,在悠闲亭榭
5/8
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
他演得好的。
宁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时,安徽提督社宏域想结交左良玉,介绍柳敬亭到(左
良玉的)府署。左良玉惋惜与柳敬亭相见太晚,让柳敬亭参与决定重要秘密军务。
军中官员也不敢以说书人的身份来看待柳敬亭。左良玉没有读过书,所有公文,
都是部下文人立意谋篇,炼字炼句,引古证今,努力写成,(可是)左良玉都不
满意。而柳敬亭耳朵经常听到的,口里经常说的,从僻陋里巷俗语常谈中得来的,
倒没有不合左良玉之意的。(柳敬亭)曾奉命到南
京,当时南明朝中群臣都敬畏左良玉,听说他派人来,上下没有谁不以恭敬之
礼接待(他),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让柳敬亭坐在向南的尊位上,称呼他柳将军,
柳敬亭也没有什么不安的表现。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亭很亲近互称你我的市
民,在路边私下说:“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说书的,如今他竟这样飞黄腾达了!”
不久,南明朝庭覆灭,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资财差不多花光,又象昔日
一样贫困,于是又开始走上街头,重操旧业。柳敬亭既然在军队里的时间很长,
那些蛮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杀人犯法、改名换姓、逃亡在外的人,流离失所、
悲欢离合、国破家亡的事,(他)都亲眼见过,而且各地的方言,大众的爱好和
崇尚,都是他所熟悉的。(因此他)每讲一词一语,让人听起来,有的象刀枪剑
戟碰撞,带甲骑兵突然冲出,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象狂风怒号,苦雨泣诉;
有的象鸟鹊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亡国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他
的艺术造诣)已大大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了。
文言文阅读及
16.对下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姓名不可得闻闻:闻名。B.然必句性情句:勾画。
C.已能倾动其市人倾:使??折服。D.可使以其技鸣鸣:出名。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仰观宇宙之大..
B.无不当于心称善也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C.而敬亭耳剽口熟抟扶摇而上..
D.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以资政殿学士行..
6/8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敬亭机智灵活,后来又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书技艺经过三重境界的提
升,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B.柳敬亭说书技艺达到精妙程度后,先后到了盱眙、扬州、杭州、金陵等地,
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C.宁南侯结识柳敬亭后,感觉相见恨晚,并且让他在府中担要职,因此军中
官员也不敢轻视柳敬亭。
D.宁南死后,柳敬亭上街头重操旧业,他结合在军中的见闻,使得说书造诣
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
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3分)
(2)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
富贵若此!”(4分)
16.A使??知道
17.DA动词,到,往/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介词,在/介词,表示动
作对象。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凭借(拿)??身份
18.B盱眙是其说书开始的地方,还没有接受莫后光的指点,说书技艺未达
精妙程度。
19.(3分)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
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错两处扣1分)
20.(7分)⑴(3分)你说书,还没有开口,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
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说书的技艺达到了精妙的程度。(意
思对1分,状语后置、“具”各1分)
⑵(4分)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亭很亲近互称你我的市民,在路边私下说:
“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说书的,如今他竟这样飞黄腾达了!”(意思对1分,
判断句、“尔汝”“吾侪”各1分)
7/8
篇三:1文言文:柳敬亭说书(简单版)
柳敬亭说书
【原文】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①。善说书。
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②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
行情人③,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④,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
又找截⑤干净,并不唠叨。哱夬⑥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
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
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⑧耳语,听者
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
每至丙夜⑨,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
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齰⑩舌死也。
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
故其行情正等。——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土木形骸:指的是“不修饰”。②书帕:指请柬与定金。③行情
人:走红的人。④白文:即大书,专说不唱。⑤找截:找,补充;截,删略。⑥
哱夬(bóguài):形容声音雄厚而果决。⑦謈(bó):大叫。⑧呫(chè)哔:
低声细语。⑨丙夜:三更时,即夜11时至1时。⑩齰(zé):咬。
【译文】南京柳麻子,面色黄黑,满脸长着疮疤、小疙瘩,行动随随便便,
身体像木偶一样呆板。他善于说书,每天说一回书,定价一两银子。请他的人在
十天前送去请帖、定金,约好时间,他经常不得空。南京同时有两个走红的人,
就是王月生、柳麻子。
我听他说景阳冈武松打虎,与《水浒传》的描述大不相同。他描写刻画,细
致入微,但又补充、删略得当,并不唠唠叨叨。他的吆喝声有如巨钟,说到关键
地方,大呼叫喊,声音震得房屋像要崩塌一样。他说武松到酒店买酒,店内没有
人,武松猛然一吼,店中空缸空坛都嗡嗡作响,在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细微的地
方着力渲染,细致到这个地步。主人一定要不声不响地静静坐着,集中注意力听
他说,他才开口;稍微看到奴仆附着耳朵小声,听的人打呵欠伸懒腰、有疲倦的
样子,他就不再说下去,所以要他说书不能勉强。
8/8
每到半夜,抹干净桌子,剪好灯芯,静静地用白色杯子送茶给他,他就慢慢
地说起来,声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断或续,或高或低,说得入情入理,入
筋入骨,集中世上其他说书人的耳朵,使他们仔细听柳敬亭说书,恐怕都要咬舌
自尽了。
柳麻子相貌十分丑陋,但是他口齿伶俐,眼神流动,衣服雅静,简直与王月
生一样的美好,所以他们的身价正好相等。
1
(课后练习题)
柳敬亭说书柳敬亭,泰州人,本姓曹,避仇流落江湖,休于树下,乃姓柳,
善说书,游于金陵,吴桥范司马、桐城何相国引为上客。常往来南曲,与张燕筑、
沈公宪俱。张、沈以歌曲、敬亭以弹词,酒酣以往,击节悲吟,倾靡四座,盖优
孟、东方曼倩之流也。后入左宁南幕府,出入兵间。宁南亡败,又游松江马提督
军中,郁郁不得志。年已八十余矣,间过余侨寓宜睡轩中,犹说《秦叔宝见姑娘》
也。
——选自余怀《板桥杂记》
1、解释文中词语。(3分)
(1)乃姓柳:。(2
.2、翻译文中句子。(6分)
(1)吴桥范司马、桐城何相国引为上客。
(2)盖优孟、东方曼倩之流也。
3、柳敬亭为何改姓“柳”?(2分)
2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17:4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7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