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暖小团微博

更新时间:2023-01-29 17:08:08 阅读: 评论:0

初一数学应用题难题及答案-三礼指什么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声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

年第

1

·

青少年研究

·

浅谈微博在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

黄楚新张佳鑫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北京

100089)

摘要

】在共青团工作中

微博的作用正逐步得到体现

应及时了解青年的

思想状况和舆论情况

做好针对性的工作

迅速发布信息

全方位关心青少年的

发展

共青团要利用微博开辟交流平台

搭建信息与情感的交流桥梁

开设团

干部个人微博

使广大青年相互促进

了解青年的思想和舆论情况

做好针对性

的工作

及时发布服务类信息

全方位关心青少年发展

提供反馈平台

维护青

少年权利

利用微博载体

做到线上台下活动互动

与其他信息载体有效结合

发挥聚合效应

按照青少年接受心理的特殊性进行工作内容的发布

关键词

】微博共青团工作新媒体

收稿日期

:2012-11-13

作者简介

黄楚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新媒体

品牌传播

张佳鑫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新媒体

在新媒体时代

微博以其快捷

互动

参与等优势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广泛使用

它丰富了

我们的生活

加强了人们相互间的联系

方便了大众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内容

甚至使部分受众变成

微博控

”、“

手机控

”。

微博的社会影响力在飞速发展

一方面

其用户数量庞大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

30

报告指出

2012

6

月底

我国微博用户已达到

2.736

亿人

网民使用率达到

50.9%,

微博在

手机网民中使用率为

43.8%;

另一方面

微博能够使大众轻松而及时地实现

自制内容

”、“

定制

信息

控制自媒体

”,

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

进行人际和群体交流

放松身心

并且借助手机

互联网等移动媒体随时看

随处看

随心看想看的内容

微博在人群中的接触率

使用率和影响

力大为增强

现实的社会环境已经深深地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

29

次报告指出

在互联网的使用者中

,10~19

、20~29

岁的年轻人互联网的普及率分别高达

69.4%

72.9%,

而且在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者中

,10~29

岁的青少年达到

65.8%,

占有绝对的

主体地位

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逐渐深入

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共青团的工作也应适

应新的媒体环境

积极采取新的手段提升团的工作效果

更好地成为引领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

的灯塔和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青年人才的孵化器

微博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

传播

获取

评论及互动的即时交流平台

用户可以

通过网络浏览器以及各种客户端随时随地登陆微博平台

以一百四十个左右的文字或者图片快

31

速接受和评论定制的信息并进行自身新信息的发布

分享

微博凭借以下新特点给新时期共青

团工作带来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1.

快捷性强

覆盖面广

微博具有网络空间的快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这使得青少年接触信息的速度和范围大为增

青少年群体思想活跃

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他们家庭中有条件

圈子里有氛围

习惯于利用

新媒体

而且接触新媒体的机会和时间相比自己的前代人优势明显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多年轻人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会化网络进行联系

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媒介接触习惯

可以通

过定制的微博

即时

不受地点

范围限制地了解更多的信息

这在时间维度上增加了团的工作

紧迫感

加大了团的工作的工作强度

同时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

网络空间中存在着虚

低俗和消极的信息

给团的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

2.

互动性强

易产生共鸣

微博具有

“web2.0”

时代的典型特点

———

互动性

即从单一的接受媒介信息到对信息的发

布和评论

促进了青少年参与的主动性

使他们做到了

我的地盘我做主

”。

用户使用微博已经

不限于接受和收听

而是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

使自己的心情得到释放

使自己的观点得以表

使自己能够和亲朋保持高频互动

使自己的精彩一面得到展示

如此强大的互动能力强烈

地吸引着青少年来到微博的世界里遨游

青少年已经不再满足于单向地接受

广播式

的思想

教导

而是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

和其他人群取得互动与共鸣

团的工作要积极适应青少年这

种新的心理诉求

在保证思想传达的同时拓展四通八达

能接

能发

能表达的传播渠道

3.

公开性和可转发性强

微博具有公开性和可转发性的特点

使得

自媒体

散发出巨大的力量

体现着

关注就是

力量

围观改变中国

的特色

它是一个有着固定受众而粉丝又可无限拓展的新媒体

既可以

围观自己喜欢的用户

又可以进行互动

这一切都是公开进行的

同时微博使用者之间可以进行

自由转发

这无形间放大了使用者的影响力

一个人的粉丝数就像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和收视

很多明星微博的粉丝达到千万级别

普通人的粉丝数达到上百也不是难事

加之不受限制地

间接转发

到达度和影响力极高

因此

要加强对微博内容的积极引导

使得青少年使用者及其

粉丝

互粉

的好友能够形成积极

健康的思想氛围

以促进其精神领域的社会化

4.

参与简易

时效性强

易于原创

微博具有参与简易

收发方便

易于原创的特点

能充分使用户的碎片时间被频繁使用

博注册方便

上手容易

使用轻松

内容简短平易

同时可以在电脑

手机等多种媒介中登录和使

使用过程中可以快速阅读小于一百四十个字的图文并茂的消息

同时可以简短回复

甚至只

是一个

“@”

就可以完成对这条微博的积极参与

微博的信息内容简短

没有规范性格式

可以

使大家把自己平时闲散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

以轻松休闲的心态看微博

圈人

转发和评论

微博的时效性强而且不具有时间压迫感

使得活动节奏快的青少年易于接受和使用

微博

内容大都简短

既能满足即时更新

发布和互动的要求

同时又不必像在即时通讯工具那样实时

回答和互动

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

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在即时对话中没有及时回答的尴尬和

在同一时间内与一人交流而不能和其他熟人交流带来的不利影响

5.

优质资源广布

能获权威指导

微博中优质资源广布

不仅有朋友的声音和自我的表达

更有即时的信息和名人的引领

对用户的吸引力极强

微博的参与者范围极广

不仅普通大众积极参与

政企

文艺

知识界等

名人也纷纷开设微博

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明星的动态

亲自与他们在微博中交流

与自己

关注的专家

零距离

接触

人们关注微博有些是出于对明星的关注

有些是希望获取高手的

41

心得

有些是盼望听到权威的声音

有些是出于娱乐和好奇的心态

有些是希望跟踪最新的动

这些优质资源能够使得众口难调的需求获得满足

但这使得青少年的关注度被众多优质资

源极大地分散化了

因此

团的工作必须顺应时代潮流

加强自身微博形式拓展和内容的建设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和青少年有限的媒介接触时间中赢得他们高比重的关注与参与

总之

微博通过这些特点

深刻

高频

广泛地影响着当代青少年

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

使他们在生活

学习

娱乐等各个领域深刻地依赖着微博

以致在生活中已经无

不至

微博是共青团工作的一把利器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

在新媒介环境中

我们需要借助微博的优点

充分发扬其长

使之服务于团的工作

帮助团的工作在时效性

互动性和工作效果方面更上一层楼

同时团

的工作者应当积极跟进

创新手段和方法

加大微博在团的工作中的力度

促进团的工作和青少

年新媒介素养的提高

真正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团的十六大中提出的

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

络覆盖全体青年

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的精神

1.

各级团组织官方微博方兴未艾

在当前的

微时代

各级团组织应当积极跟进

主动开设微博

在丰富多彩的媒介世界

中抢占影响青年的主动权

团组织可以利用微博的众多优点

加强和改善自身的工作效果

新媒体之东风以实现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新发展

目前

众多团组织已纷纷开设官方认证的微

2012

11

12

广东共青团的微博粉丝数达到

102

广州

山东等共青团官方微

博也在五十万以上

广东共青团

广州共青团的微博条数分别达到

4,800

3,524

在影响范

围和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的共青团工作的补充

同时广东共青团等组织充分利用微博的互联

效应

开设了省一级的共青团微博群

使得各地级共青团组织

、“

挑战者杯

等官方项目

省内各

高校团委

驻外团组织

各级重要的青年社团共同组成了各省的微博群

相互促进

形成了规模

效应

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要求

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

各省级团委要努力形成系统性的新

媒体和文化载体运用

地市级团委要在若干方面做出有特色

有亮点的突破

县级团委也要从实

际出发

积极借助新媒体和文化手段开展工作[1]。

团组织通过微博和其他媒体工具

可以成为

信息的发布者和领航者

为心智正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提供较为安全的信息防火墙

把积极

趣味的微博成为他们获取知识

获得情感和文化娱乐的优先选择平台

2.

开辟交流平台

搭建信息与情感交流的桥梁

微博具有互动性和便捷性的特点

可以在青年人与团的工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加强相互之间接触的动机和频率

使得团的工作不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

形成一座

空中交流

”,

做到信息的无缝衔接

青少年出于释放压力

获取信息

圈子

的人进行交流和咨询等

目的

喜欢借助微博平台进行互动交流

各级团组织可以通过实名机构认证

建立微博群及其

他有关国家机构微博相互链接和互动等形式来搭建有效的

对青少年吸引力强的微博平台

青团

12355

微博发布群落户新浪微博

它主要包括共青团微博发布厅

微博交流群

合作专家微

它将进一步整合各地青少年服务台的资源和力量

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按照

倾听

呼声

维护权益

专业服务

关爱成长

的宗旨

将网上活动与网下服务相结合

帮助广大青少年

健康成长[2]。

3.

开设团干部个人微博

以个体的感召力达到应有的工作效果

团的工作者是团的工作的直接执行者

他们的政治素质

心理品质

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较

为优秀

可以以个人名义开设实名制认证微博

以个体的感召力增强团的工作效果

使团的工作

51

能够体现针对性和个性化

增加青年人的亲切感和参与率

把青年与团组织的工作有机地结合

起来

团组织工作人员的微博可以和单位用户的微博以及其他人员进行互动

共享信息

开展

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心理

学业

维权等方面的活动

据中国青年网

新浪网和腾讯网等网站的统

截至

2012

4

21

在团干部

青年工作者

微博排名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

云晓

、《

中国青年报

常务副社长张坤分别以

178

、128

万的粉丝数

听众数

占据新浪

腾讯两

大微博排行榜榜首[3]。

在他们的微博中

既有对青少年面对当今的电子世界产生

异化

的感慨

又有对不让假期成为小孩第三学期的呼吁

青年人应积极响应

使自己从思想观念

政治素质

理素质等方面成为合格的青年

团干部微博可以成为团的工作中转站

通过自己发微博和写评

转发团组织和共青团工作者的声音

与广大青年进行互动

产生

滚雪球

的巨大效应

4.

了解青年的思想状况和舆论情况

做好针对性工作

微博的另一优势是内容的公开性和开放性

微博是一个可以供大家围观的平台

其内容是

可以通过加关注

围观而及时更新的

内容的公开性强

同时还可以了解其内容的影响人数

发次数和

粉丝

的构成

团组织及团的工作者可以通过及时了解

分析个人与青年群体的微

博内容和

粉丝

构成来了解当前青年人群舆论的焦点

走势和大家所共同关心的话题

通过融

入圈子来了解某些个人和群体的习惯和氛围

进而使团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和知己知彼

5.

及时发布服务信息

全方位关心青少年发展

共青团组织不仅要在各项工作和事业中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的积极性

创造性和潜在力

也要服务于青少年在各领域的发展

帮助其在学校

工作和社会中培养充足的竞争力

充分

感受到共青团组织带来的温暖

微博具有即时更新

主动性高

针对性强的特点

信息由以往的

发布者

推出

变为接受者主动

拉入

”,

不仅有着较高的到达率

更有着高的关注度

接受率和

转发率

能使服务类的信息发挥更大的价值

微博虽然内容较短

但是足以传递出主要的信息

再配以超链接和图片

可以发出众多实用的信息

高效地成为青少年有益

有用

有效的信息提

供者与领航者

微博等新媒体能使青少年在信息时代具备获取信息的方式多元化

交往方式多

样化

学习方式自主化

展现自我个性化的特点得以强化[4],

因此

微博能使这些特点和信息发

布结合起来

达到延展传递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增强其有效性

6.

提供反馈平台

维护青少年权利

青少年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处于人生中的成长期

心理素质还需磨炼

社会经验也较缺乏

别是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

他们的权利容易受到来自某些群体甚至是家庭的侵犯

亟须维护

微博凭借其交互性

针对性

快捷性的特点

成为维护青少年权益的一个新的有效屏障

如山东

聊城青少年维权微博正式开通

青少年维权除了可拨打维权电话

12355

之外

还可以上网反映

情况

聊城团市委维权部负责人李倩说

为切实维护聊城市青少年合法权益

拓宽与青少年直

接沟通的渠道

团市委在腾讯开辟了名为

聊城青少年权益保护

ING”

的微博

以便与广大青少

年进行更加深入直接的互动交流

收集线索

帮助维权

另外

团市委将对微博中有关青少年权

益保护的投诉和建议进行汇总

分类

分别交到有关部门

并跟踪落实[5]。

7.

利用微博载体

做到线上台下活动互动

团组织开设微博的一大特色是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运筹帷幄

更能在现实环境中借助微

博的力量开展活动

微博可以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

互动性强

实名认证等优势

成为共青团工

作有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告别过去单一号召式的宣传和发动

充分发挥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

如浙江温岭团市委借助微博发起的

一队鸡蛋的暴走

大型公益活动

志愿者由温岭市行政中

心出发

走到坞根烈士陵园

全程

24

公里

报名参加活动的有

187

其中

147

人坚持到终点

团温岭市委微博全程直播了该过程

并与网友进行了积极互动

当天的活动共筹得鸡蛋款

61

25,251.6

实现了为农民工子女筹集善款

以鸡蛋加餐形式改善其在校伙食的目标[6]。

总之

微博可以由高频互动的虚拟社区和到达度高的通知平台

转化为现实活动的发起地

动员地和

宣传地

8.

与其他信息载体有效结合

发挥聚合效应

媒介融合是当代媒介发展和信息流动的特征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技术的不

断成熟

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

当下的媒介融合正日益超出人们的想象

呈现出诸多的全新特

并逐渐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7]。

在人们的日常媒介应用中

即时通信

搜索

引擎

网络音乐

网络新闻

博客的用户数位居前列

都在微博之上

虽然用户对他们的使用频率

和受影响的深度未必有微博强

但是把微博和他们结合起来能产生

1+1>2

的复合效应

如广

东共青团在官方主页的明显位置上安放了其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账号链接

青年人可以在浏

览网站的时候方便地成为其微博的粉丝

广东共青团还顺应当前青年人的心理接受特点开发

了名为

青春逗

的手机软件客户端

青年人可以通过

青春逗

与新浪微博进行绑定

补充了对

青年人吸引力强的

照片评比

”、“

快拍上传

等功能

使他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使用微博的

动力

9.

按照青少年心理的特殊性开展内容的发布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嬗变和媒介的发展

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有着自身的规律

同时

同年代的人群

不同群体在信息的接受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团的工作信息传达要做到思想性

时尚性

互动性等特点的结合

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吸引他们的关注和及时参与

如青少

年浏览互联网的目的中比例最高的便是娱乐[8],

因此有必要开展微视频

漫画等形式和开辟动

体育

娱乐

升学

就业等青少年关注度高

参与性强的项目版块

在新媒体时代

媒体都在

争夺着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受众

团的工作承载媒体也要主动出击

在内容

形式等领域进行

创新

如开展微博讲故事

微博解题等内容来提升自己对受众的影响力

结语

微博凭借其自身优势成为当前做好团工作

贯彻团的宣传战线新要求

新思想的重要

武器

它在实践中被广大团组织积极应用

开设了影响人数广

栏目众多

效果突出的微博官方

认证用户和微博栏目

它正与其他新兴媒体一道

共同为新时期

新媒介环境下做好团的工作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做着不懈的努力

当然

目前微博在共青团工作运用中

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微博总体质量参差不齐

参与转发和评论数量较少

内容与形式建设亟须加

与微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新媒介素养教育不足等

但是

在新的信息社会与媒体时代中

用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使团的工作能够在更迅捷

更广泛

更深远

更高效的维度下取得进展

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立红

:《

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和文化载体做好青少年工作

》,

中国青年报

》,2012

4

23

[2]

张婷

:《

共青团

12355

微博发布厅落户新浪微博

》,http:///c/2012-05-21/

[3]

周志刚

:《

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十大微博排行榜新鲜出炉

》,http:///gn/201204/t20120421_

[4]

陈菊平

:《

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青少年研究

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0

年第

3

[5]

刘铭

:《

青少年维权微博开通

》,http:///h/2011/1226/c25408-

[6]

蒋韡薇

:《

浙江共青团

玩转新媒体

服务新青年

》,

中国青年报

》,2012

7

19

[7]

王漱蔚

:《

媒介融合

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传媒观察

》,2009

年第

2

[8]

徐强

:《

中国青少年网络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

青年探索

》,2007

年第

1

责任编辑

邢哲

71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17:0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7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暖小团微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