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1-29 15:55:53 阅读: 评论:0

河北2020中考面对面英语讲解测-椭圆面积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儿歌春天在哪里简谱)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以下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重约0.5NB.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50kg

C.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103PaD.人在水中潜泳时排开水

的体积接近0.5m3

2.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B.物体的质量和它的状态无关,密度和它的状态有关

C.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和体积成反比

D.将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3.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水1.0×103冰0.9×103

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

酒精0.8×103铜8.9×103

煤油0.8×103铝2.7×103

A.地球上水银的密度最大

B.固体物质的密度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

D.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和铝球,铜球的空心体积较大

4.下列现象中,能够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摩擦后的玻璃

棒吸引轻小的纸屑

C.铁块吸在磁性黑板上D.挤出空气的吸盘紧贴在玻璃上

5.下列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各个星系或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用光年来表示,光年是长度单

B.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运动的

C.原子核中的质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运动

7.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

会慢慢停下来

C.力能同时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

三要素可能相同

8.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支持力、重力都属于弹力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

D.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拉,也可以水平拉,但不能倾斜拉

9.以下实例中,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规律使物体向上运动的是

()

A.氢气球的升空B.火箭的升空

C.大型客机的升空D.直升飞机的升空

10.如图所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向盐水加入适量的盐水,在

鸡蛋露出水面前,水对底部的压强和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化分别是()

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B.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C.压强变大,浮力变小D.压强变小,浮力不变

11.如图所示,将一乒乓球分别放入盐水、纯水、酒精中漂浮时

(ρ盐水>ρ水>ρ酒精),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情况是()

A.在盐水中最大B.在纯水中最大

C.在酒精中最大D.在三种液体中一样大

12.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

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

车;

③假如没有了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

④假如没有了大气压强,人在地球上就不能吸气;

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②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3.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甲、

乙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

图像。通过图像你得到的信息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鸡尾酒的调制利用了不同颜色的酒的_▲__(填“质量”、

“密度”、“体积”)不同。调好的鸡尾酒如果没有及时饮用,过一

段时间后,各层的颜色就会逐渐暗淡了,这说明分子在____▲____。

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_▲_。

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目前有_▲大行星。

16.如图所示是游客在公园里划船时的照片,游客用桨向后划水,

船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和船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选填

“人”、“桨”、“水”),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

假如你是游客,在划船过程中发生船顺时针旋转,那你应该在船的

_▲_(填“左”、“右”)侧向外侧划水。

17.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⑴切割玻璃的刀要使用金刚石,利用了金刚石的_▲_大(填属性);

⑵厨房和浴室地面一般铺上表面凹凸不平的瓷砖,是为了

___▲____;

⑶包饺子时用手捏饺子可捏出漂亮的花纹,这说明力可以

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静止在硬纸板上的生鸡蛋受到重力和_▲_力;迅速

击打硬纸板,板上的鸡蛋不随纸板一起飞出的原因是鸡蛋具有

___▲___。鸡蛋落入杯中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将_▲_(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19.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

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推力F将_▲_,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将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在玻璃瓶里装一些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

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这样

小明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物理实验演示器.当把此装置从山脚

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_▲__(填“升高”、“降低”、

“不变”),原因是山顶比山脚的大气压_▲_(填“高”、“低”);

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如图所示,发现玻

璃管内液面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成功起飞的图片。

飞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_▲_(填“变大”、“变小”、

“不变”)。舰载机起飞时,最好_▲_(填“顺”或“逆”)风起飞。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1分。解答24、25题时需有解

题过程)

22.(3分)如图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请在图中

黑点O处作出小车在棉布上向右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23.(2分)如图所示是一名潜水运动员在水下潜泳,他呼出的空

气形成的气泡在水中上升变大,请在图中黑点O处作出最大气泡上

浮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

24.(6分)为了判断-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

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质量m/g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量筒内水喝铁球的总体

积V总/ml

790200350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铅,则整个铁球受到的重力为多

大?(铁的密度ρ铁=7.9×103kg/m3,ρ铅=11.3×103kg/m3,

g=10N/kg。)

26.(7分)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时,

⑴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

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他

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

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当天平平衡时,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

总质量是33.4g。

⑵接着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

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如图丙和丁显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

_▲__kg/m3;

⑶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食用油密度;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③将量筒中的食用油倒入烧杯,测出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2

④根据ρ=(m2-m1)/V算出食用油密度。

你认为,小莉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__▲_,(填“大”或

“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如果在实验中量筒打破了,如何利用天平利用烧杯、水等器材,

完成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写出简要步骤和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

表达式:____▲____。

27.(6分)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操作过程,重12N的铁块和重3N的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

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⑴实验过程中,小华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的大

小_▲_(填“大于”、“等于”、“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

乙图中和铁块一起匀速运动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比较甲、丙两图,得出了“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如果小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测出的摩擦力_▲_(填“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

28.(5分)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

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

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

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

记录现象如下表。

(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受到_▲_(选填“2”、“3”)个

力作用,其运动状态_▲_(选填“改变”、“不改变”)(不计空气阻

力)。

(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

的伸长就越_▲_。

(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小明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

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明认为用橡

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你说出他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_。

29.(8分)小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小明不能采用_▲_(填“甲”、“乙”)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

强。

⑵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

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

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

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数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L。

⑶思考并回答:①实验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②指出以上实

验步骤中的错误:___▲_______。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

表达式P=__▲___。

⑷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__▲_______;二是可以防止___▲_____.

(5)有5mL、10mL、20mL三种注射器,你认为选择_▲_mL的注射

器好一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

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

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

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1234567

h(cm)024681012

F(N)6.756.255.755.254.754.254.25

⑴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第7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_▲_N;物

体的密度是_▲_kg/m3。如果将圆柱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使其沉

入容器底部,则静止时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_▲_N。

⑵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

⑶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

⑷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

h关系的图像是:()

⑸如果小王还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老师提供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

烧杯、细线和水。请你帮助小王从中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继续

进行实验的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做法。

器材:_________▲_____;

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A2.C3.D4.A5.C6.A7.C8.B9.C10.A11.D12.A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1分。解答24、25题时需有解

题过程)

22.

23.

24.空心空心体积150cm313.55N

---------------------------------------1分

铁的体积是150cm3,小于铁球的体积350cm3-200cm3=150cm3,

所以是空心的-----1分

空心体积是150cm3-100cm3=50cm3--------------------------

--------------1分

铅的质量为m铅=ρ铅V铅=11.3g/cm3×50cm3=565g----------

-------------------1分

总重力G=mg=(0.79kg+0.565kg)×10N/kg=13.55N---------2分

(如,算对其中一个重力1分)

25.⑴600Pa⑵上浮最后漂浮6N⑶2800Pa

⑴立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S=6N÷(0.1×0.1)m2=600Pa-------(公式1分,结果1分,共

2分)。

⑵立方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

=1×103kg/m3×10N/kg×(0.1)3m3=10N--------1分

浮力大于物体A的重力6N,物体A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1分

静止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等于A的重力为6N-----------------

--------1分

⑶放入立方体A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F/S=(6N+5kg×10N/kg)÷(200×10-4m2)=2800Pa----1分

26.⑴向左调平衡螺母向右调游码⑵0.92×103⑶小量筒中的食用

油倒入烧杯后,量筒壁还会沾有部分食用油,造成测出的食用油质

量偏小,密度偏小。

⑷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o。

②往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对烧杯作标记(或装满),用天

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l。

③将水倒掉并擦干烧杯,再向杯中倒食用油至标记(或装满),用

天平称出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2。

④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写出食用油密度表达式:

29.⑴乙⑶①排掉注射器中的空气②D步骤应量出注射器有刻度

部分的长度L’③FL/V(4)摩擦漏气(5)5mL容积大的注射器,横截面

积大,需要的拉力大,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30.⑴2.52.7×1034.25

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的

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深度无关

⑷B

⑸器材: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实验步骤:

a.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重G;

②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③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④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3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2016-2017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最接近

A.60kgB.60gC.600gD.6t

2、车辆的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交通规则与惯

性无关的是

A.系安全带B.保持车距C.限速行驶D.靠右行驶

3、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

到原子是由

A.氢原子和电子组成的B.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D.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4、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

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

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A.泥土砖块B.金属块C.泡沫塑料块D.水泥砖块

5、如图1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6、下列各种情况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

7、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

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

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B.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g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

达13m/s

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

暗室中进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

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

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0.001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

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分析如图2所示小球连续运动

的频闪照片,就可知道它的运动速度大小。请你用尺量一量,再算

一算,它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面哪一个值

A.0.8m/sB.1.2m/sC.0.6km/hD.3.6km/s

9、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

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10、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感知力的存在。如图3所示的各事例

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11、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

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

对书的支持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

桌面的压力

12、如图4所示,小玲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

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B.3NC.6ND.12N

13、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留心观察自行车,想一想下列

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

间的摩擦

14、小伟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是运动的

B.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向后倾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不受力的作用,最终将停下来

1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

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5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认真的你,请将答案填在各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每空2分,

共30分)

16、填写物理量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1)小明同学的身高约为160。

(2)空气的密度为1.29。

17、《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

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

18、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由

于汽车具有_________;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

变_______,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水时大.因

此,司机驾车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

19、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为12.82cm,

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

果不同的原因是:。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

则同学的结果错误。

20、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

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

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

21、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重500N的林峰同学匀速往上

爬时,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为防止摩擦力太小而下滑,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22、一个容积为2.5L的瓶子,用它装水,最多能装kg;最多能

装1kg水的瓶子,能装酒精kg。(ρ酒精=0.8×103kg/m3)

23、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可爱的福娃成了北京奥运会

的吉祥物,图6所示的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

运比赛的情景。请你结合图片,写出一条图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三、勤奋的你,开动脑筋,完成作图与实验探究题(第24题2

分,第25题4分,第26题4分,第27题6分,第28题8分,共

24分)

24、"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

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现已测出m1是110g,根据图10中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

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高一物理寒假练习试卷

高一物理寒假练习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研究火车经过大桥的时间时,火

车可以看成质点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

物体的科学抽象

(多选)2、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

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A.位移是5m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为3mD.以上均不对

(单选)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B.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

度也一定越大

(单选)4、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

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

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

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单选)5、如图1-1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

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

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单选)6、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与速度方向一致;

B、一定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C.一定与位移方向一致;

D、一定与位移变化方向一致。

A.7.1m/s2B.5.7m/s2

C.1.6m/s2D.2.6m/s2

(多选)8、右图为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

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快

B.在0-t1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不等

(单选)9、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

后甲车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运动,丙车先减速

后加速运动,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

(多选)10、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单选)11、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的

水平面上滑行,经过4s后物体的速率为()

A.5m/sB.4m/sC.3m/sD.0

(单选)12、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

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

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1-v2v1+v2D.0,

2v1v2v1+v2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一个物体初速度为4m/s做变速直线运动,以过了2s后,速

率变为14m/s,那么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m/s2.

14、.某测量员是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

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

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m.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

15、(8分)甲、乙两地相距280km,A车用40km/h的速度由甲地

向乙地匀速运动,B车用30km/h的速度由乙地向甲地匀速运动.两

车同时出发,求两车相遇的时间和地点.

16、(10分).某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先以速度v1运动,

发生了位移X,再以速度v2运动,发生了位移X,它在整个过程中

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若先以速度v1运动了时间t,又以速度v2运动了时间3t,则它

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7、(10分)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

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

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18、(12分)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

情节,作出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

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你在讲故事之前,先回答

下列问题.

(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

(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xm到达终点?

高一物理寒假练习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D2、BC3、B4、B5、C6、B7、C8、AD9、B

10、ACD11、D12、D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5m/s2或9m/s2

14、425M

三、计算题(共40分)

(8分)15、:4h,离甲地160km

(10分)16、,

(10分)17、0.58

(12分)18、(1)从同一地点但不同时出发.

(2)匀速直线运动.

(3)t2时刻、t4时刻分别相遇.

(4)乌龟先到达终点.

2017-2017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2016.11.8)

第一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答对得3分。共30分)

1.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

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

2.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

3.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右上图所示,则

实际时间是

A.6:00B.5:45C.6:15D.6:30

4.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小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

5.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

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运动时间之比为1:3,

通过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A.12:1B.1:12C.3:4D.4:3

7.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秒内的平

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4m/sB.4.2m/sC.5m/sD.3.75m/s

8.在2016年11月1日的珠海航展开幕式上,我国的高精端武

器装备歼20飞机

进行了一系列的高性能飞行展示,如图所示。高速飞行的歼20

机翼上方经常出现

白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汽化B.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液化

C.白雾的成分是水蒸气D.白雾的成分是小冰晶

9.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

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

试管中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10.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冰

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

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

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

确的是

A.41℃,60℃B.21℃,40℃C.35℃,56℃D.35℃,36℃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漏选得3分,有错误

选项不得分。共25分)

S1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结论正确的是t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

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

13.如图,左图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右图是小车乙运动

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不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1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所

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是晶体B.冰的熔点是00C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5.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一种凝华现象B.冰雹的形成是一种凝固现象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用“干冰”进行人

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三、填空题(16分)

16.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

同的竹管排成,如

图所示。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

目的是为

了吹出不同的声音(最后一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

色”)。

17.0dB是指(选填“人刚刚听不到的声音”、“人刚刚能听到

的声音”)。

18.小明和小宇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小明以

18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

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_____风,如果小宇以6m/s的速

度也由西向东快跑,则他感觉雨滴是从方下落过来的(以上两空均

选填“东”、“西”、“南”或“北”)。

19.百米赛跑比赛的计时员应该是看见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就开始

计时,而不应该听见发令枪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如果某一位计时

员听见枪声后才开始计时,而他所测的运动员的成绩是12s,则此

计时员将该运动员的成绩______了(填“提高”“降低”)。若不

考虑其他因素,该运动员

的真实成绩应该是______s。(v声=340m/s)

20.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

路程是

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m/s。

21.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

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

窗的__;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后两空选填

“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22.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

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

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

温物质。

23.引力波是100年前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根据其建立的

“相对论”作出的预言。2016年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的引力波是来

自于距离我们13亿光年处的两个巨大黑洞的“相撞”,本次探测到

的引力波(以光速传播)是年前发出的。

24.出现日环食时,太阳、地球和月亮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在图

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地球应处在位置上。

四、作图与实验题(21分)

25.甲图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图温度计的读数是

__________℃.

26.在某古城挖掘过程中,施工人员巧妙地引用太阳光水平照入

挖掘隧道,解决了挖掘时的采光问题,如上图所示,请画出平面镜

的位置,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r。

27.如右上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28.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

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

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

有可能的原因是。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4)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

保持不变。原因是: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填“高于”“等

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

(1)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器材是可沿着ON前后折叠的纸板,该纸

板在本实验中起到的作用:;。(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

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

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3)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

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

3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选填“平面镜”“厚玻璃

板”

或“薄玻璃板”),并且最好选择在(选填“较亮”或“较暗”)

的环

境中进行。

(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3)本实验最关键的操作步骤是: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

一侧

慢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是采用了法)。在

寻找

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

察。

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

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如图,小明同学没有把器材C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选择下列序号)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五、计算题(8分)31.一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距离正

前方峭壁440m处鸣汽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后听到了从峭壁反

射回来的汽笛声音(v声=340m/s)。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还需要多少时间到达峭壁下?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BBCC6~10:ABBCC

二、多项选择题

11.CD12.AD13.BC14.ABD15.ABD

三、填空题(16分)

16.空气柱音调17.人刚刚能听到的声音18.西东19.提高

12.2920.00.421.液化,外侧,内侧22.酒精酒精23.13亿24.c

四、作图与实验题(21分)

25.1.40;-21

26.27.

28.(1)水蒸气(2)水的质量过大(水太多)(3)A(4)高于

29.(1)呈现光路;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

面内(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不得分】

(3)光路可逆

30.(1)薄玻璃板,较暗(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等效替代A虚(4)B

五、计算题(8分)

31.(1)12m/s(2)34.2s

篇二: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

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

1.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纯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g/cm3.2.当一列火车由远而近从你身旁驶过时,由于

相对运动,会造成声波的频率变得较

高,那你所听到的声音特性会发生变化的是。

3.夏天开空调,总会从冷凝水管滴出水来,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

的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此过程需要(选填“吸

收”或“放出”)热量。

4.为了能较准确的测量出小球的直径,请用标辅助线的方式在图

上画出测量方法,并测出小球直径为cm.

5.日食是月亮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遮挡住射向地球的光线所

形成的。如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

第4题图

则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区时会看到日全

食。

6.图中利用频闪摄影记录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间间隔为T,则

图像1、4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用所给字母表示)

第5题图

S11

2

S2

3

S3

4

第6题图

S4

5

7.2016年10月1日,乌鲁木齐成品油进行物理性调价,93号汽

油每升零售价上调1毛钱。原因是新疆一年四季气温变化较大,随

着气温的降低,汽油密度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造成燃油体积变化,所以汽油吨

与升的折算系数也会发生变化。

8.美国发射的“好奇号”探测器开始了火星探险之旅。已知火星

的质量大约为6.4×1023kg,密度大约为4g/cm3,则火星的体积大

约是m3.

9.在2016年中国G20峰会上的文艺演出,利用全息投影技术,

将美丽杭州展示在各国领导人面前。如图所示,屏幕上逐渐展开的

“中国伞”与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则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10.有一束光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若想让反射光线

沿水平方向向右射出,则平面镜应顺时针旋转。

第9题图

第11题图

11.图中是利用f=10cm的凸透镜在研究成像规律时物距与像距变

化关系的图像。实验中若以速度v匀速将蜡烛从两倍焦距处逐渐远

离凸透镜,则像移动的速度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12.近视患者可以通过佩戴角膜塑形镜来改变角膜的几何形

态,使原来成像在视网膜(选填“前方”或“后方”)的近视眼有

效降低、甚至消除近视度数。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表格内,

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1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

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这个物体在6s内的速度是:

A.2.5m/sB.5m/sC.40m/sD.60m/s

1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保

持预对接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照物,

受油机是静止的

B.

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第14题图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

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1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

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发声体一定在振动

16.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

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你会观察到烧

瓶内的水会再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移去火焰,水

停止沸腾是因为瓶内水的沸点升高了B.浇冷水,水能再次沸腾是因

为瓶内的气压降低了

C.浇冷水,水能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了D.这两次

水的沸点相同

17.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开着空调的汽车

玻璃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下列有关小水滴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夏天,窗上的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窗上的

小水滴是由小冰晶熔化形成的C.夏天,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冬天,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D.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小水滴都

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18.如图所示,百叶窗可通过转动叶片角度来控制进入室内阳光

的多少,这利用了光的:

A.反射B.折射C.色散D.直线传播

19.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与目的

中不合理的是:A.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

B.为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间的关系,应多次改变光线AO与ON

间的夹角C.为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应绕

ON前后折转入射光线所在的光屏E

D.如果让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A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

20.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

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S的虚像位置C.只有平行

于主光轴的光线,凸透镜才会起到会聚作用D.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

点光源S在主光轴的位置有关2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子的形成是因为照射到地面上的光线都被地面反射了B.自

行车的红色尾灯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C.验钞机可检验钞票真伪,

是利用看不见的紫外线让荧光物质发光的D.早晨的太阳红彤彤的,

是因为红外线传播的比紫外线快

第20题图

第18题图

22.有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4,

体积之比为V甲:V乙=1:2,则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等于:

A.5:2B.2:5C.8:5D.5:8

三、实验题(第23小题6分,第24小题8分,第25小题8分,

共22分)

2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将一块玻璃板(P、Q是玻璃

板的左右两个平面)

竖直架在水平台面上,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A’,

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如图

所示。

第23题图

(1)在实验中,小明应该在玻璃板的(选填“左侧”或“右

侧”)观察蜡烛A的像;(2)由于玻璃板有厚度,小明就以P面做

为平面镜所在位置,在白纸上标注像A’位置,如图所示,并用刻

度尺测量相关距离,那么本次实验的像距为;A.L1B.L2C.L3D.L4

(3)将白纸上标注的像与物的位置进行连线,除了测量物距、

像距以外,还要进行的分析是。

24.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

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第24题图

(1)当焦距一定时,像的性质与有关;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节蜡烛烛焰的中心,凸

透镜的,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某次实验情境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

则成像性质是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会导致光屏上的像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25.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

度:

第25题图

(1)测量合金块密度的实验原理是;

(2)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右侧(如图甲),则接下来调节天平的步骤是:;

(3)在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的左侧(如图乙),而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接下来

的调节步骤是:;

(4)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

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cm3.利用测得的

数据即可求出合金块的密度。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6小题6分,第27小题6分,第28小

题6分,共18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

能得分)

26.小明家与学校的直线距离AB为1500m。某次小明从家出发步

行到学校,先向东沿AC走1200m,再向北沿CB走900m才能到达学

校,所用时间为14分钟,如图所示。则

(1)此次步行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若他用同

样的速度能从学校沿直线距离BA到家,则所需时间为多少分钟?

B

A

第26题图

C

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

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

大响度越大

B.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4.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

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

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

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D.先蒸发,后沸腾

5.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

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雪飘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此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此图中,人配戴的凹透

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此图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此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B.C.D.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

“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

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

物的

9.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看到的“水底”比实际的水底浅

B.人看到的“水底”是虚像

C.人能看到水底是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

D.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

10.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D.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

11.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

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

关系的是()

A.B.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符合一定物理知识的

身体部位.蝙蝠的眼睛功能虽已退化,但可利用其头部发出的发现

和捕捉昆虫.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

14.如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面如图乙所示,看清体温计中液柱

的位置应沿B方向观察,这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的原理.

15.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

在冬天雪后融雪时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主要是因为雪在熔化

过程中要热;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填物态变化)吸热使云层中水

蒸气的温度降低最终形成降雨.

16.一只湖鸥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湖鸥距水面3m时,它在

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湖

鸥.当湖鸥冲向湖面猎食的过程中,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

大”、“变小”、“不变”).17.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

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填

“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

距离为.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

地毯时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

18.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约是340m/s,表示1秒钟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某次下雷雨,小

明看到闪电5秒后听到雷声,则发生雷击处离小明有m.

三、解答题:(共47分)

19.(1)如图甲,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

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

光点S的位置.

(2)如图乙,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O为透镜的光心.请按

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图中入射光线所

对应的折射光线.

(3)完成图丙中的光路图.

20.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

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甲所

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①“泰州18km”的含义为;

②“40”的含义为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的爸爸驾车从此标志牌到

泰州最快要用多少分钟?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看了看手表,此时

正好是上午9:00,同时小明注意到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

乙所示.一路上汽车始终是匀速行驶,当汽车到达高速公路的出口

处时,小明又看了看手表,时间为上午10:30.请你计算:这段高

速公路的全长是多少?

2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

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1)实验时点燃蜡烛A,并在

玻璃板后面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时,若

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2)实验中直尺的作

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

系.

(3)实验结果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像

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

进行,因为.

①海波属于“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③在8min~10min是海波的过程(填“吸热”或“放热”),海

波处于2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

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

是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

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选填“上”

或“下”)移动.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

得道倒立、清晰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

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

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

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

前提下,应将光屏向/右)移动.②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

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八年级

物理期中考试试题(2016118)第一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

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15:5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7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紫金上河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