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小学课改论文

更新时间:2023-01-29 15:47:46 阅读: 评论:0

面对面英语九年级人教答案-描写荷花的词语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三毛语录)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

小学数学新课改论

文:数学新课标下的“体验

学习”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

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

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

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

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

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

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

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

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

学素养。[关键词]新课标体验再创

造做数学说数学用数学[正文]传

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

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

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

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

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

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

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

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数学课

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

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

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

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

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

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

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

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

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

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

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

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

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一、自

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荷兰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

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

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

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

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

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

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

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

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2.7”,3.5竖

式上商后,余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

[1][2][3][4][5][6]下一页

.7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

横式上写出81÷=……2,让学生判断

是否正确。137经过独立思考,不少

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135是乘法的

逆运算来检验:×+2≠9.47,2得出余

数应该是而不是2,在竖式上的余数2

表示2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

数位与商的数位一致。再如学完了“圆的

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

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

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

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

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

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

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4

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

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

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

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

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

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

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

知识。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

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

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上一

页[1][2][3][4][5][6]下一页

”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

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

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

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

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

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

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习“时分秒的认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5

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

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

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

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

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

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

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

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

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

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

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

且掌握牢固。[1][2]下一页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15:4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73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