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贫困村第一书记

更新时间:2023-01-29 13:43:11 阅读: 评论:0

初三最后一个寒假安排-翻然悔悟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乒乓球教学视频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驻村第一书记的乡村治理路

径探究

作者:裴源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2年第03期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的胜利,驻村第一书

记制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分析驻村第一书记

在乡村治理中所面临的权责分配不清晰、乡村整体的持续发展意识较为欠缺、乡村治理体系建

设不完善等问题,对今后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更高效的作用,推动乡村治理更

快更好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

打好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有力制度。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主要来源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选出的具备优秀综合能力的年轻党员干部、后备党员干部,他们到需要帮扶的贫困村

担任党组织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大多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具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富有

领导力,以年轻男性居多。他们驻村后对于自身的工作满意度与公共服务动机都较高,能够尽

职尽责地帮助贫困村实现脱贫计划。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脱贫攻坚战虽然已经打赢,但是仍然要

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5月1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明确表示

对所选择的乡村振兴任务重的贫困村,要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在现

阶段针对乡村发展的政策规划中,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仍然任重而道远。深入分析并解决驻村

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大限度地发挥其特定优势,助力乡村不断向更高层次

的发展水平迈进,对于紧跟国家形势,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

一、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中的现实意义

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中为贫困村脱贫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当下继续推进乡

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一项复合型、多元化的制

度安排,并不仅仅是针对经济或人事某一方面来工作,而应当是综合整个乡村的具体情况。[1]

在乡镇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实地考察,针对乡村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

析,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干部开展工作。一方面能够快速找准自身定位,分析阻碍乡村发展

的深层次原因,盡力找到乡村可治理的途径,挖掘经济发展的源头,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改善

村容村貌,早日实现乡村共同富裕及提升整体治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升政府治理的工作效率,提高为民办事服务的效率。同时他们也能够将自身所积累的社会优

势资源运用到乡村社会治理中,实现资源的再整合,最大限度地帮助乡村发展接续前进。

二、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驻村第一书记权责分配不清晰

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的不同阶段,工作内容与侧重点会随着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即便如此,但依然会存在一些理论层面所没有设想到的问题。其实践中的困境可能会存

在“两层排斥”,分别为上级政府、原派出单位和乡镇干部、村干部。[2]首先,驻村第一书记开

展工作后承担的职责重大,但上级政府赋予其的权力却稍显不足,加之有的选派单位在派出驻

村第一书记后并没有为其提供多方面强有力的支持,导致驻村第一书记获取治理资源的途径受

限,束缚了其相关工作的开展。其次,驻村第一书记由原单位派遣下来之后必须受所在乡镇的

管理,而乡镇干部与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之间的职责划分并不明确,易出现一些本不属于驻

村第一书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都交由驻村第一书记去完成的情况。这种做法影响了驻村第一书

记的实际工作效率,加之双方缺乏权责方面的有效沟通,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干部产生分歧在所

难免,而双方关系处理不好会让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受到制约。

(二)乡村整体的持续发展意识较为欠缺

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帮扶下,贫困村陆续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如何巩固好乡村的脱贫

成果,推动乡村后续的整体发展,依然是当前乡村治理工作的重点问题。在国家评定的当前乡

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庄中,有的基层干部工作有所懈怠,将乡村治理的工作暂时搁置,没有及时

将乡村可利用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对于今后乡村整体的长远发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规

划并不明确。加之村民们的生活虽然不再困顿,但是大多数缺乏持续致富的意识,思维模式较

为单一,对乡村振兴概念模糊,认识不足,将自身定位于乡村治理中被动接受者角色,对于驻

村第一书记接续推动乡村治理工作配合度不高。因此,分析乡村内外部特点、解决乡村当前主

要矛盾、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提升群众公信力与参与度等,都是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工

作中需要逐步攻克的问题。

(三)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乡村治理工作繁杂琐碎,需要有完善的治理体系支持。厘清当前阻碍乡村发展的各方面因

素,及时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但一些村庄在乡村治理体系方面有

所欠缺,甚至没有体系可言,使得整个村庄的治理显得杂乱无序,间接导致驻村第一书记的乡

村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村民作为村庄的主体,治理体系的不完善让他们缺少参与村中政治生活

的途径,对村中事务了解不足,诉求无处表达,与村干部的工作配合并不和谐,使得乡村治理

工作的进展难有突破,甚至停滞不前。同时,治理体系的欠缺也会制约村庄的整体发展。一些

乡村可建设的部分如法律监督、思想文化、人才培养、村容村貌等方面没有相应的建设方案与

实施计划。长此以往,乡村治理的脚步会越来越缓慢,整个村庄难以得到新的发展。

三、驻村第一书记的乡村治理路径探究

(一)健全驻村第一书记权责机制

1.明确权责归属

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外部人才治理乡村的重要中坚力量,应当制度化规范其应有的权利与职

责,以确保其驻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各级地方政府应认真研习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内涵与意

义,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完善有关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相应政策与实施细则,明确其工作范围

与内容,赋予其确切的权责。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加强多方监督与互相监

督,让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出自身最大限度的乡村治理效能。

2.加强权责沟通

除制度规定外,驻村第一书记也要根据自己所在乡村的实际工作情况主动与各部门加强沟

通,紧密联系,定期向上级部门与原派出单位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遇

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乡村治理资源短缺等问题,要及时报告以共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

案。在村庄治理的过程中,要与乡镇干部、村干部进行实时沟通,积极协调,遇到意见不统一

时采取公平公正的决策方式,确保双方做好各个维度的相互配合,提升共同的工作效率。

(二)推动乡村整体提升乡村振兴的动力与意识

1.因地制宜打造乡村特色致富项目

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了解当地实际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发展状况,以及村庄目前可開发利用的

资源等,将乡村现有的内部资源和自身可利用的外部资源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乡村特

色致富项目。针对一些地理条件不好,交通不畅、公共设施不够完善的村庄,驻村第一书记要

想方设法为村庄筹资修建道路,改善交通状况,不断完善基础公共设施,增加外部优质资源进

入的有效途径。驻村第一书记可为当地农产品联系外部资源,为村民寻找销路,实现产业的良

性发展;有的乡村适宜发展庭院经济;有的地区地处山脉,耕地较少,农民无法靠土地获取高收

入,可以发展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在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驻村第一书记应充分利用网络自

媒体等途径将乡村的特色产品或特色风貌进行展示,实现村庄与产业双宣传,打造品牌效应,

形成优质产业的循环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乡村的整体发展从质上得到提升。

2.注重乡村治理成果的宣传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任务已经由推动“精准扶贫”调整成了推动

“强村富民”,工作的重点有所转变。[3]因此,驻村第一书记在针对乡村特点帮助村民增收致

富,为乡村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了初步成果后要及时在乡村中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对乡

村治理成果进行展示,增强村民对驻村第一书记能够带领大家持续发展经济,提高乡村整体发

展水平的信赖度,从而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话语权和领导力,加快扭转部分村民的固定思维模

式,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村庄整体的乡村振兴意识与动力,

更好地从制度上、产业上进行创新,从而为乡村治理带来新的发展。

(三)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

1.完善乡村法律体系建设

乡村治理离不开法律规范体系的支撑,完善基层法律监督体系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

益。驻村第一书记要发挥对基层党组织的法律监督作用,推进乡村的法律体系建设,促使乡镇

干部和村干部规范自身行为,有效提高基层工作的效率与办公透明度,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政

治素养与法律监督意识。同时,驻村第一书记要担负起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任务,积极倡导基

层党组织定期开展党性学习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的权力监督意识与责任感。针对基层群众也要

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逐步让群众懂法用法,全面提升整个村庄的法律意识,让乡

村治理的工作有法可依。

2.完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建设

乡村的整体发展走向与村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息息相关,在向村民普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形成

与法律体系相辅相成的思想文化体系。驻村第一书记要定期开展知识普及与文化宣传活动,向

村民及时传达国家的惠农政策,科普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与意义,讲解治理成果优秀的乡村事

例,大力表彰乡贤典范,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实践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村民踊跃

参与。由此可以提升村民的思想文化高度、道德修养水平,长期坚持下去会使乡村整体的村容

村貌焕然一新。

3.完善乡村民主自治体系建设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底。驻村第一书记可以推动乡村实行民主自治,指导

村民依法自主管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并赋予其相应的民主政治权利,让民主与自治

紧密相连,形成乡村民主自治的治理体系。[4]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帮助村民学习了解国家政

策、乡村事务,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其对村中事务或乡村治理工作的看法与建议,让村民找到表

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基层政治生活,与村干部形成良性互动,使乡村

治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地顺利开展。这种由乡镇主导、村民广泛参与的乡村民主自治治理格局

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体现,能够有效缓解乡村治理中由于民意欠缺出现的矛盾,提升乡村治

理的治理效率。

四、结语

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之

一。对于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依然有着深远的职责与使

命。要时刻紧跟新时代形势,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完善乡村治理的缺失,推进乡村治理

改革创新,成为乡村治理新模式的推动者与践行者。

参考文献:

[1]姚韦克.驻村第一书记的“资源化”困境及破局关键[J].长治学院学报,2021,38(05):

130-132.

[2]许汉译,李小云.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其后果—以豫中J县驻村“第一

书记”扶贫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82-89.

[3]丁辉侠.继承、创新与发展: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与理论逻辑[J].学习论

坛,2022,(01):43-52.

[4]南志刚.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从“乡政村治”到“乡村民主自治”[J].中国行政管理,

2011(05)

(作者系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13:4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70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