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赞美诗发展概述
1950年《基督教丛刑》第26期
作者:王神荫
初期宣教师的努力
1807年马礼逊博士来华是更正教来华宣教的开始。马氏布道事工即以翻译著作为主,
曾编著《汉英字典》,翻译全部《圣经》,仅此两件伟大事工,已够使马氏名垂不朽,哪里
知道马氏也是基督教中翻译公祷书(BookofCommonPrayer)和赞美诗的第一人。马氏
的圣诗集于1818年出版,叫做《养心神诗》,内有圣诗30首,都是由英文通用的韵文诗
篇和圣诗翻译出来的,据说是先由马氏译成散文,然后由中国教师改译韵文,全书计27
页。继马氏之后来华的宣教师如st,杨威廉(WilliamYoung),
等也都编有圣诗集。Medhurst编有《养心神诗》一本内有译诗71首,多系英国名诗家瓦
茨(Watts)和Rippon的作品,也有一首从欧尔尼(Olney)诗集选译。初版在巴达维亚
用石印出版,计46页。杨博士的《养心祖编诗》,1852年出版,计10页,内有用厦门话
译成的圣诗13首。杨威廉原是美国浸礼会派主暹罗(今泰国)的宣教师,他曾在新嘉坡、
曼谷等地华人中工作,曾于1840年在曼谷出版了一本《祈祷神诗》用外国纸,两面印刷。
可惜他们的努力,在我们现在通用的诗集里,很不容易看到,所以我要进一步提到几位初
期宣教士,他们对于翻译圣诗的贡献,在我们现用的赞美诗集里还能隐约看到的。
宾为霖兴方言圣诗
宾为霖()乃英国长老会派来中国的第一位宣教师,1847年来华,
先后在香港、厦门、上海、汕头、福州、北京等地布道,工作之余曾译《天路历程》和圣
诗若干首。他的努力有一点特别值得称道的,便是努力提倡方言文学,每到一处就用该地的
方言译诗,印成本子,以俾应用。他出版的诗集有:《神诗合选》,改译的原著64
首,加4个荣耀颂,计30页。
《潮腔神诗》——汕头土语,1861年出版,29首,24页
《榕腔神诗》——福州土语,1861年出版,30首,25页
《厦腔神诗》——厦门土语,1862年出版,20首
虽然他所译的圣诗以后一再增改,但他的影响依然存在,下节所述的《颂主圣诗》内
便有30多首是他的遗作。《普天颂赞》内280首的《万福源头歌》“Come,Thoufountof
everyblessing”和480首的《自省歌》“Wheninsilenceofthemind”便是最显著
的例子。其他宾氏译诗还散见于许多集子内,如《宝血涤罪歌》“Thereisafountain”
宾氏译文为:
“以马内利胁流宝血,乃为洗心之泉。
罪人一入便能清洁,除净罪迹罪缘。
副歌:我心快乐,身有依靠,耶稣受死替我,
赖其宝血极其美妙,洗净所有罪辜。”
王载先生的《复兴布道诗》第3首,便是宾氏的遗作,不过稍加润色而已。
华北公理会的《颂主诗歌》
这本诗集据朱维之教授说是1872年出版的,且是《普天颂赞》以前最流行的一本诗
集。原由柏汉理和富善两位合编的,所以该诗的英文名称始终为《BlodgetandGoodrich
Hymnal》。按柏汉理乃美国耶鲁大学毕业。1860年到天津,乃最早到该地的新教传道士。
1864年到北京,为翻译官话《新约圣经》五人之一,同时也翻译圣诗。富善(Goodrich)
于1865年到中国,擅长音乐,据说于未学会说中国话之先,即曾教北京教会信徒唱歌。
他们二人所编的圣诗300多首,于1895年增至408首,在北京出版,1900年再版。全书
印成之后,就遇到庚子年的义和团事件,以致全部新书和铅版都被烧掉,以后于1907年
.
..
在日本横滨出版,可能五线谱用石印,文字用铅印,计有5种不同的版本。以后1925年,
1929年又在上海美华书馆重印,1933年又在天津工业印字馆印镌。
当1907年再版时,柏汉理也已谢世,另由华北公理会选出富善、都文女士TewKsbury、
MissadaHaven、MissGraceWyckoff和为编辑委员,全集452首,其中30
余首是宾为霖的遗作,柏汉理的作品多至170余首。富善译的也差不多有150首。圣诗后
更附有《歌咏之文》Chants12篇,末后有《三一颂》12式。
集内也有几十首创作的圣诗,因为未作普遍的募集,所以作家中除了富善、都文女士
等宣教师外,只有通州的张牧师、高文林、录士和鸿钧、教员张洗心、天津的教士张逢源
和北京神学院伦敦会的学生恩普等几人。但他们的作品却有几首很有永久的价值,至今传
诵不已,如张牧师的《与主心交歌》(《普天颂赞》第31首,贾玉铭《灵交诗歌》第96首,
王载的《复兴布道诗歌》里也采入。)柯gham著的《中华美地》(《普天颂赞》
229首、信义449首)和恩普所著的《中华归主歌》(《普天颂赞》231首)都是很流行的圣
歌,几乎每一个圣诗集里都加以探采入。此外还有几首有也很别致,值得一述。
都文女士的《新年喜歌》:
一、旧年过新年复临新喜
日日新主爱更亲新喜
又日新主恩至深新喜新喜新喜
二、旧性情主换新心新喜
旧亲朋欢作新人新喜
旧仇人化以新恩新喜新喜新喜
三、旧大地不久复新新喜
旧天宇至终更新新喜
大恩典万年常新新喜新喜新喜
诚静怡博士乃中国有名的基督教领袖,在这本集子里也有几首他译著的作品,其中435
首《归皈基督歌》,特别值得称道,充满了热诚的宣教精神,堪与希伯主教《傅布救恩歌》
(《普天颂赞》223首)前后比美。诚氏曾于1918年在牯岭发起国内布道,不久成立中华
国内布道会,在云南等地开始工作,所以此诗首句为“云南归主”;大有先知之声,先见
之明,原诗第一第二两首如下:
一、云南归主诚心归主滇人从此安舒
男女无分老幼无分皆敬爱基督
副歌:基督福音当敬爱基督宝血当信赖
基督救恩当感戴基督当崇拜
二、中华归主急速归主华人因此复苏
贫富无分智愚无分皆信赖基督
此歌可用PreciousJewels“WhenHeComes”(《普天颂赞》473首)的谱,第三、第
四两节,提到亚洲和世界归主的愿望。1940年内地会《颂主圣诗》的增补本第446首将此
诗第一节第一行改为“家庭归主,诚心归主,家人从此安舒”也很合适于中国教会努力推
行基督化家庭运动的需要。
华北长老会的《赞神圣诗》
当柏汉理、富善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在山东的长老会也有类似的运动。先有倪维思
()和狄考文()两位翻译了200余首,然后1911年华
北大会于济南开会时,选出委办于志圣、赫士、周书训、张松溪、王元德、袁景奎、袁德
沾等七人从事编辑。这七人中除赫士外都是中国人,可算是国人集体编辑圣诗的先河。这
该《赞神圣诗》是以美国长老会的圣诗为蓝本,汉译方面除用原有倪狭二公的旧译外,更
.
..
由《颂主诗歌》、《颂主诗集》、《赞主灵歌》、《信徙圣诗》、《复兴诗歌》,采集若干,用字
特别慎重,逐字逐句加以推敲,对于押韵也相当的注意。1914年全书出版后,又由华北长
老会另选六人组成乐谱委办。这六人中除于志圣外,都是西国宣教士如明美彝,维礼恩惠
邓宋立、阿保罗、方伟廉(,,,Paul
,ut),五线谱本于1917年在上海长老会印书馆出版,每页的
上半部为线谱,页之下为文字。线谱与歌词分开印的。全书计55类总目录,计诗390首,
附有《颂神赞》(即三一颂)八颂,七叠阿们,并有圣咏——如:《主祷文》,《诗篇》及《尊
主颂》等。最后附有教会婚丧礼仪式。最近版本是1938年上海广协书局翻印的,印刷却
没有以前的清晰。此本圣诗五线谱的特点便是用中英文分别注明乐谱的名称如:“Warwick
C.M.中部殷勤UxbridgeL.M.长部,勿克同桥HortonTs.七部和屯SchumannS.M.短
部、树漫GreenwoodS.M.短部、青木CreationL.M.D.双长部创世、Lyon55.65五六部、
里昂”等。
在这本诗集里有许多优美的译词,如《玩索圣经歌》(《普天颂赞》178首)也有创作
诗集,如《孝亲歌》(《普天颂赞》426首)、《白华节歌》(原诗390首,浸会290首)。《孝
亲歌》原有五节,《普天颂赞》只选一、二、五这三节,所略三、四两节如下:
三、父母有时向我发怒我仍然诚心爱慕,
因过被责也当顺服求自新痛改错误。
四、若我父母未信福音善劝道殷殷勤勤,
愿恳圣灵默感指示俾全堂同奉真神。
调用“RestforTheWeary”。
《白华节》的歌词如下:
一、四时运行月逢清和雨乍睛,
万紫千红花白色艳独争荣。
薰风自南送来馨香感柔情,
百物咸亨万灵之躯何生成。
念我父母勤劳,似昊天罡极,同山高水深,
才纵七步成章,泪洒罄笔难述尽。
二、父母鞠为我茹劳沐苦辛,
离干就湿一生教养力兼尽。
孝敬父母在主面前承美恩,
因主应许长寿福乐赐孝人。
圣教书局的《颂主圣诗》:
从华北我们来到长江,在武汉的宣教师也有同样的努力编译圣诗。杨格非(Griffith
John)先在那里出版了一本30页线装的《颂主圣诗》,1876年增至200首,圣教书局也就
请几位宣教师编成了一本《颂主圣诗》,因为有各教会的人士参加所以英文名称为《协和
圣诗》(UnionHymnBook)该书的文字版在中国印成的,有自六分钱一本,到一元钱一本
大大小小不同的11种版本。本来希望同年就可以出版五线谱,但在汉口印不好,乃寄至
英国伦敦付印。该诗出版之后,大得长江南北各教会的欢迎,所以1916年圣教书局又扩
充内容,另行出版,但线谱本到了1922年才出版。本来圣教书局打算就用伦敦原有的锌
版,加以扩充。后来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英伦的锌版无法寄来,所以只好另组编辑
委员会,由下列几位担任之。汉口伦敦会潘雅德(ArthurBony)为主席,湖北孝感郭
理顺()为书记,衡阳循道会罗修忠夫人()、华中
大学循道会宣教师路信之师母()、长老会之穆秉谦()、
长沙湘雅医学院胡美院长()等为委员。他们散居各处,一切商洽都籍信
.
..
件往来,当然十分不便,爰于1918年夏天,趁他们在牯岭避暑的时候,作最后一次协商,
决定了全部篇幅内容。本来圣教书局也曾打算将稿子送到日本去排印,但因为日本印刷馆
不愿意将排印的版送来中国校阅,而圣教书局又不放心让日本读者单独校阅,所以只好自
己在中国排印。据说当时全中国只有一家印刷馆有音乐方面的铅字,而会排版的人却又找
不着,他们只好勉强付印,幸而不久大战完毕,他们又将未完成的版本送到英伦去继续工
作。所以该书的印刷特别精良,为《普天颂赞》以前印刷最好的一本集子,篇幅也特别多,
共有圣诗560首,可惜没有注明作者和译者的姓名,以致无法加以考证。
福州教会的《颂主圣诗》:
福州教会因为言语的关系,势不得不有土白的圣经和唱诗。前已略略提到初期宣教师
的努力,如宾为霖的《榕腔神诗》,以后福州的三教会——圣公会、公理会、美以美会,
各自为政,各人翻译出版各公会应用的诗集,1910年左右有了联合编辑和出版的建议,乃
由三教会选派代表从事工作。1915年初版,1925年便出第四版,由福州启明印书局承印,
该诗虽是三公会所共同出版的,而其中却很难看出圣公会的特征,全集416首,按题目分
为41类,甚至于美以美总议会所规定的圣日礼拜秩序,和公理会轻易不用的教会礼仪都
附了进来,而圣公会所天天唱用的颂词却生缺,如:圣公会自己用的颂歌(Chants)还得
在英国印好谱子,自已挟带进去。这虽小节却可见到圣公会对于联合工作是愿意出代价的。
这本集子虽在封面注明:“福州教会全体”著的,但它的应用却不仅限于福州。闽北
各教会也用该书,不过因闽北的土话较接近于国语,所以又出了一版接近国语的版本,这
版本也还在河南的圣公会通用过,因为河南教区的首任主教怀履光氏,在莅豫前曾在闽传
道十余年。在河南,线谱版需寄闽购买,文字本则在汴自行翻印应用。兹将该集内《万古
磐石》一节抄录如下,供作参考:
“万世磐石为我裂,容我在主避罪孽,
主身流出水共血,胁下受伤尽悲恻,
救主受死灭恶源,又兼败尽罪戾权。”
王载的《复兴布道诗》:
说到这里,也应当再提到还有一本福州出版的圣诗,篇幅虽然不大,只有120首,但
在当时却得到全国各地的欢迎。在1922年王载和一批以后分到小群的同道们,在福州仓
前山十二间排赁了几间房,开堂布道,并印发唱诗,当初只有30余首,以后聚会应用不
便,乃加以增添,并配合琴谱出版问世,并在十二间排的聚会里使用。集子里差不多有一
半是从桑基(IraDavidSankey,1840~1908年)所编的《圣歌与独唱》(SacredSongsand
Solos)一书翻译出来的,也有从别的唱诗选出来的,并有好几首短歌,也有好几首创作
的圣诗,因为原书没有注明,不易挑选。第47首,可能是王君自作。
“世上万事尽都有限且是虚空,
日下劳碌,究竟捉影捕风,
得全世界失去灵魂有何益处,
应当悔改,来信靠主耶稣。”
还有:“问世人能否得救,中国人、外国人、城里人、乡间人、老年,少年、识字、
不识字、富足、贫穷……的人都能得救。”也是创作的圣诗,内颂增补414首页已采入。
还有第76首采用英文流行的《家,甜蜜家》所编的一首圣诗,也不知是创作还是翻译,
因为《小群诗歌》88首也有同样的歌词,但文字不同。
“参差山岭上清泉杂松风,
真神兮我心洁,神恬百虑空,
极日彼岸云外,美家是乐土,
主爱我,我爱主,於兹寂寥中,
.
..
副歌:家,家,尽美家,
何处似吾家,归家乐无穷。”
浸礼会的《新颂主诗集》:
这本诗集所以称为新的缘故,是因为在该集之前华北浸信议会,经过多次的会议,产
生了一本《颂主诗集》。按华北各地的浸信会,原来是用的英国浸礼会宣教士们在山东所
编印的《颂主诗集》“HymnsofPrai”(withmusic)byEnglishBaptist
Mission,Shantong,但南浸信会的人们,认为还是美中不足,乃于1927年在莱州开华北浸
信议会时,产生了一班委办,着手从事编辑的工作,委办中多半是黄县华北浸会神学的领
袖,如院长柯立培(per)及臧安堂、关寿松牧师等。1931年烟台议会时加以
承认,文字版遂于1932年出版,一月后适逢浸信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得到全体的推荐
和欢迎。翌年3月线谱本也就问世。文字本、简谱本及线谱本都是在黄县自行印刷的,以
内地印刷设备的简陋,从事这种伟大事工,他们的勇气和毅力真是十分可佩服的。这书线
谱本一出版,我便托一位浸信会的朋友在黄县给我买来一本,印刷相当美满,只是装订稍
差,仅有平装,以致不能够平稳地放在琴上,得用两本其他的书压着,才能看着弹,未免
是美中不足。排列方式采用中文书籍之装订法自右而左,用石印印谱,铅印印字,套着印
的。全集计有圣诗300首,按着33题目分类。出版之后在华北各地流行甚广。上海浸会
书局鉴于全国的浸礼会也需要类似的一本唱诗,乃征得华北浸信议会的同意,于1941年
增刊《短诗》和新歌60余首,更名为《新颂主诗集》。
这本《新颂主诗集》,在许多方面确较新鲜进步,对于篇幅的利用和争取,更是独到。
一页之中,如一首诗占不完,则用短歌补入,而保留原有的,目次和排列,不过把短诗另
加标记,如第3首为《齐来赞美》,但该页下半,第3首(二)则为《耶稣叫我》。有时会
把两首极不相同的诗放在一起,如第3页,“拜主引始”的总题下,第四首为《颂扬上主》
(PraibetoGodonhigh)而第4首(二)接着便是用于终礼的四叠阿们颂。
这本诗集的重点在编辑,所以有的诗有两种极不相同的译词,如276的《近乎我主我父》
与277首的《愿与我主相亲》都是“NearerbyGodtothee”的译词。265首的《求主容
我与你偕行》,和附录一的《主耶稣让我同你去》都是“OMasterLetMeWalkWithThee”
的译词,不过是两首不同的曲调。全集共300首,编者似乎故意保留这个完整的数目,不
要301首,所以300首以下的三首则编为附录一、二、三。
这虽是浸礼会所编的一本诗集,但仅就它的内容来论,对于浸礼似乎还不十分强调,
论“浸礼”的诗只有245首一首,兹将该诗的译词抄录如下,假若将来有较广大的联合编
诗运动,而浸会同道认为非有此诗不可,并不见得不会通过后。
“一、救主将要离世升天,遗命传教遍行,
招人相信受浸去愆,靠托父子圣灵。
二、有人相信领受浸礼,必定得救魂灵,
有人不信违背主意,必定要受沉沦。
三、如今有人来领浸礼,脱去魔鬼,
救主耶稣指迷爱惜,永远施恩拯救。”
内地会的《颂主圣歌》
还在1895年便有了一本内地会的圣诗出版,希望为全国内地会通用的诗歌。但1901
年山西的内地会也出了一本唱诗,内有席胜魔牧师的创作诗若干首。席牧师的事迹,已有
了专著,本来他是一个吸食毒品的人,基督改变了他的生活,他乃奔走南北为主工作,果
实累累。他在讲道的时候也教人唱歌,且是自己创作的圣诗,在当时中外人士都认为他的
作品。许多人认为他的作品诚恳、简洁、深刻的表情,活泼的格式,丰富的灵感,易学易
唱,确是教会所迫切需要的。下列这首《聚会缘故》(内地会颂397首),便是一例,当时
.
..
大江南北,奋兴会时常唱颂,大有盛及一时之概。
“我们这一次的聚会有个缘故,是圣灵引教会往前进步,
或男女啊!或老幼!都当虔诚礼拜主,要领受主的吩咐,
主说我在十字架上为舍命,你还有什么舍不得来跟随吾?
是醉酒么?是吸烟么?是看戏赌博吗?
请说你还有什么舍不得来跟从吾?去享那天堂永福。”
1921年全国内地会的《颂主圣歌》,扩充了1895年的版本,先有文字版,翌年出版了
一本五线谱,只有谱而没有文字,以后10年在各处内地会通用,销路相当的广,达到15
万册的巨额。1934年出版了一本带有文字的五线谱,在上海出版,乐谱由Garver先生主
编,同时也出版了简谱,不是用阿拉伯数字,而是用英文字母来代替音的高低。
在这本《颂主圣歌》里共有圣诗400首,按总目分为50类,最后的50首为杂诗及经文短
歌,集中并有国人创造的圣诗28首(其中有若干首上述席胜魔的作品),都是很适合乡间
或奋兴会上用的灵歌,如:第320首《聚会大意》、第140首《主赐平安》、第116首《浪
子回家》和第93首《备油在器》等首都很别致、通俗,可惜其他各首尚未能做到雅俗共
赏的地步。92首的《来听福音歌》,也很普遍地流行着,歌词如下:
“一、亲友们,来听福音,是非要认真,
救世大道理最深,上帝施怜悯,
拯救人灵魂,信者脱罪免沉沦,
无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幼亿万民。
二、诸公们,来听天道,是非要查考,
神政大道理最高,耶稣作中保,
钉死十字架,信者脱俗出苦恼,
无论汉满蒙回藏,智愚与贤否?”
第三节,第四节劝“父老”“同胞”来听“真理”和“良言”,并说“永生大道理最
奇”和“天国大道理最高”等用于乡村布道很为适宜,且很有动力。所用的谱子也是中国
调,在内颂里称之为“中国”(CHINA)。
1939年内地会又将该诗集增加了50首,其中所选的有好几首是从《普天颂赞》选出
来的。诗集之末还有附编,多是经文启应,最后且有《使徒信经》、《总认罪文》、《总谢文》
与《祝福文》,为公众礼拜时应用。1940年又将这些增添出了一本增补的琴谱。
信义宗的《颂主圣诗》:
在中国的教会,宣教师国籍的不同与差会背景的众多,恐怕无过于信义会了。所以信
义会对于中国教会已出版的圣诗,大大多半是从英文方面译出来的,不能认为满意,因此
乃于1920年中华信义会成立的时候,出版了一本信义宗《颂主圣诗》,共有圣诗543首,
是从七八百首译成了的德国、瑞士、挪威、丹麦、芬兰、和英文的诗歌选择出来的。该集
按分类总目分为“普通颂赞”、“教令年”等11项排列。1922年决定修改,1924年再版,
减为450首,1933年、1939年都又行再版,最近版本为1947年8月7日由武昌华美印书
馆承印。本来连文字版书末附有索引,而1947年的新版却生缺如,该索引各国的文字都
有,可惜编者不识,不能将各国的文字加以分类,看各国的诗歌有多少,只能把我所认识
的计算一下,计有英文诗84首,中国原著的圣诗保留原诗首句,共有26首,其余的我都
不认识了,如索引的最后几行:
WoWillstduhin,Weil’sAbendist160
ZeucheinzudeinenThoren170
Zeuchunsnachdir169
Zionsvaegterhaeverrosten416
.
..
Zweender,Jungergehn165
在创作诗中,有我们大家很熟悉的又选入者如:恩普《求主救我中华》;和柯著《我
爱中华美地》,还有新著的如235首,为施洗之用,追叙中国的第一位信徒蔡高,深表道
统相傅古今一体的至意。
“中国信徒蔡高始,首先认罪求生洗,虽然秘密到溪边,还是甘心受圣礼。
救主分明后天至,也会曾尽过诸般义,我等污秽格外多,敢不洁净我心地。”
该集的最后,还附有简本的礼拜典圣事仪式,也很实用。
《小群诗歌》:
这本诗集是上海福音书房所出版的,为上海及各地基督徒聚会处而用的。初版时封面印
上“诗歌”二字,下端有“小群”两个小字,许多人便顺便称为《小群诗歌》。但不知什么
缘故,他们觉得这个名称,他们不爱听,乃通知各处将“小群”二字取消,好像还印了许多
封面,让各地把带有“小群”二字的皮,取而代之。但一般人还是称之为《小群诗歌》,大
概是因为“小群”二字有圣经的根据。而《小群诗歌》在外国也曾出版过,且有人誉为英文
圣诗最精彩的选本。(见下一章)
这本诗歌里收集了180首圣诗。在封面的里面便申明说这些诗是他们自己做的,自己译
的,并说有许多圣诗的编辑,是上帝所不喜悦的,所以“未得我们的同意就请勿采入尊著”。
但不知道他们选或译别人的,得到原著者或原译者的同意没有。
该集中有许多独到的地方,很能适合中国信徒的使用。如第139首,很能鼓起信徒的勇
气,在许多圣诗选集中尚未见到,原著者裴琳女士(MissJohnsonFlint)是位多年卧病不
起的病者,前几年还能勉强写字,末后几年却写都不能写了。听说这首诗还是她口述而由他
人记录的。歌词如下:
“神未曾应许天色常蓝,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神未曾应许常晴无雨,常乐无痛苦常安
无虞。副歌:神却曾应许生活有力,行路有光亮作工作得息,试炼得恩助危难有赖,无限的
体谅不死的爱。”
第184首的《教会赶紧》也是特别的译词,第五节尤其有力:“不该拦阻儿女前往边荒,
应当献上财物帮助福音,并且祷告求神祝福并推广,你的牺牲主必加倍还应。”但愿小群的
同道们多唱此诗,实切鼓励他们的“儿女前往边荒”,对于教会必定有更大的贡献。按该节
原文如下:“Giveofthysonstobearthemessageglorious,giveofthewealthto
thou
spendestJesuswillrepay.”
若单徒译文的忠实来论,福建的《颂主圣诗》337有首似最近原意。
“所有钱财应该乐捐宣福音,并汝子心甘心舍而扬传,仍宣替伊,恳求天父相扶持,因汝所
费救主必还周全。”朱葆元会长的文言译词,载见圣公会之《颂主圣诗》366首,五、六两
节亦较接近原意:
“五、噫时将到劝子女早阐奥妙,毋惜钱财助彼凿山通道。以尔之灵恳求所往无不利。则尔
所投者救主必答报。
六、主复来时我侪固须欢迎之,其大恩泽男女老幼当知,凡得救者更应虔诚而恭迓,尔若
有疏忽见主不相宜。”
但该诗原文首次采入美国的《颂主圣诗》后,有人便觉得“因你所费救主必还周全”一句含
有不良的奉献动机,所以改为“Andhastethecomingofthegloviousday.”此歌的其
他译词参见:内颂第447首,浸颂第96首、青年第78首,《普天颂赞》第227首。
这本小群诗歌中还有小群派所特别注重的“被提”真理,如第75首:
“一、你要不死,你要被提见主,这是父神最近所示道路,圣灵今向我们这样明说,要
使我们弃世转向宝座。
.
..
四、你若不死,因此你当自洁,一切罪恶你当完全断绝,世界快过,头上荣光快显,所以我
们度日应当敬虔。”
该诗的分类也很特别,计有:“赞美的话”(共计48首),“救恩的快乐”(13首);
“巴迦谷里的泉源”(25首);“与基督的联合”(10首);“在恩典中长进”(9首);“灵
程途中的追求”(10首);“旅客的愿望”(11首),“祷告的聚会”(4首);“奉献”(15
首);“属灵的战争”(15首);“圣灵”(3首);“工作”(2首);“一般”(7首);“吃
奶者的歌颂”(1首);“福音的号筒”(11首)。“吃奶者的歌颂”并不是托儿所用的小宝
宝歌词,而是儿童圣诗,所以这分类有一点标奇立异的嫌疑,这一首孩歌,还是国人创作,
调用PreciousJewel(whenbecomes《普天颂赞》473首):
“一、我们小孩现在都来,听耶稣的大爱,耶稣乃是神的儿子,成了人样式。
副歌:耶稣真是爱世人,亲身来到这世界,为救大人和小孩,流出宝血来,耶稣真好,耶稣
真好,看小孩像珍宝,他爱小孩,他救小孩,受了许多害。”
(此歌曾选入《诗章颂词灵歌集》第417首)
《小群诗歌》的销路相当的广,除了在上海出版外,抗战期中还在西安出版,带有简谱。不
过上海出版的带标点符号,西安出版的不带标点符号。1949年9月福音书房又出版了一本
福音诗歌,选诗100首,附录短歌100首,诗词的节奏,读唱兼顾,更是难得,只可惜还是
附有:“若未得我们的同意请勿选印”的规定。
《伯特利诗歌》:
是上海伯特利会堂所用的圣诗,也希望能供奋兴会布道上使用。1930年圣诞节在上海
初版,到了1940年春天便出至第7版,线谱本洋装精钉,自右而左,编者计志文和李道荣
出力最多。内容计有崇拜、邀请,救恩等9类,计诗229首;其中有短歌52首,李道荣作
曲的有13首,短歌中有一首是名布道家中的宋尚节博士的遗著,歌词如下:“信徒要渴慕
灵力,烧灭罪根求灵洗,天天负架灵满溢,舍已救人跟主行。”长诗中很有几首难得的好歌,
且都是有版权的作品,经特许而后选入的。如第193首《十架得胜》可供六部合唱之用。
安息日会的《颂赞诗歌》:
这是安息日会所出版的圣诗集,由上海时兆报馆译编译部印刷。文字版于1932年初版,
以后差不多逐年再版,至1939年到了7版之多,线谱本1938年初版,最近第5版于1947
年12月出版。全集共有圣诗288首,多半从《Christinsong》中选译之者,少数由《Gospel
insongHymnandTunes》和《JuniorsongBook》等英文诗歌中选出,线谱本用布面精装,
较初版时的纸皮平装,进步多多。歌文完全由左而右,其中很能作代表安息日会的诗歌有下
列3首:
一、书报员前进Bookman’sSong第207首
调寄OnwardChristiaSoldier
耶稣派书报员,竭力往前行,到处分派书报,宣扬主圣名,
美哉救主耶稣,使我工作兴,因为此等书报,助人信福音。
副歌:首领原是耶稣,指挥靡弗到,出门有主同在,必多派书报。
二、安息日得真福AnotherSixDay’SWork第245首
一、六日工作作完毕,今天又遇主安息,私情俗虑清净,谨守安息遵主命。
五、今日只作主圣工,自觉欣喜满心中,守主圣日欢乐,在天安息更快乐。
这首诗的下半页,还附有《出埃及记》20章8-11节,《以西结书》20章12-20节,《利未记》
23章37-38等处的经文,劝奉唱者要谨守安息。
三、主的什一第264首
一、耶稣昔在世上明说,福音要传遍各国,为此主也嘱咐教友,主的什一应归纳。
副歌:尽忠全纳主的什一,使末世福音传遍,虔诚纳付主的什一,主诸应许必应验。
.
..
二、耶和华曾吩咐我们,忠心纳主的什一,以此试试主的应许,就可享受福无比。
三、主的应许始终可靠,他愿开天上窗户,将各样无限的福气,赐给纳什一的人。
《诗章颂词灵歌集》:
这本诗集的名称乃是根据《歌罗西书》3章16节:“常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
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上帝。”而来。由上海昆山花园的福音书房出版,该书局曾出过
一本《信徒圣诗》(TheBelievers’Hymnal),以后扩充,而改用新名。集内计有诗467首,
调480阙,按该书英文序内说:“集内有若干圣诗是由英文本的《小群诗歌》(Hymnsforthe
LittleFlock)译出,并说该英文诗是最好的一本唱诗。”可惜作者见闻寡陋没有见过。但
据本集的英文序里的申明说该集中译自英文者有56首是采自中文中的《小群诗歌》,也许中
外的《小群诗歌》有其共通之点,亦未可知。
这本《诗章颂词灵歌集》最大的特点,便是线谱版里的巴别式的词句。每一首诗除有汉文外,
还有西文,如诗的原文为英文,则有中文译词,下附英文原著。假若原文是德文,则在中文
译词下附以德文。如系中文的创作诗歌,则附有英文的译词。这对于欣赏原文上很有帮助,
使认识中西文字的人,得到互相发挥的意趣。如聚会中有不同国籍的信徒,可以减少因文字
不通的困难,且能得到异口同音,异曲同工之效。同时也可以使中国用者,容易看到译文的
诚、达、雅的程度。同时集内又把中文创造的诗歌译成英文,供他国信徒明了国人对于宗教
的造诣,分享我国信徒的深厚灵性经验,可惜有许多优美的创作诗歌未及列入,计由中文新
译为英文的有105首。另有自著新诗4首,其中第10首很为雅致,新颖,第一节如下:
“嗟我牧兮,爱无疆,爱无疆。躬临尘世领群羊,领群羊。
乡村城市亲身往,亲身往。穷困忧伤苦备尝,苦备尝。”
但该集中也有其美中不足的地方,装订不良,是平装而非精装,翻阅不易,且封面的装饰也
欠严肃。并且英法德是原著者的姓名多已附入,而国人的创作者则一律未署名。
王明道的《基督徒诗歌》:
王明道先生也是近代我国的著名布道家,在北京甘雨胡同也组织有基督徒聚会处,至今
仍颂声不绝,十分发达。王先生除游行布道,主持聚会外还编著灵修季刊,刊的最后常有一
些圣歌,1936年将这些圣歌集成一本《基督徒诗歌》,计诗30首,1939年再版即增至60
首,其中43首乃王先生自己译出来的,16首是从较早的《圣教诗歌》中选出来的(有理一
视等的译品)还有一首是王先生自作,以王先生游行之广,歌中所述,一定是他的的经验谈,
歌词如下:
“一、好花易谢,好月易残缺,良聚不常,良友竟离别,惟我天父偕我无断绝,主永不撇离。
副歌:主永不撇离,主永不撇离。地上良友虽天各一方,主永不撇离,
二、昨日聚首共话何欢畅,今朝分离哀心何惆怅,忆立应许暗中得光亮,主永不撇离。
三、世间福乐转瞬皆成空,地上苦难未几书告终,我主恩惠长流永无穷,主永不撇离。”
全集60首中,由桑基先生的《圣诗与独唱》一书中便选了49首,其中有12首又是盲诗人
柯洛丝佩(柯氏传略可参见拙著《圣诗典考》第57页以下)。全集的五线谱全
是由王师母画和写的,后用石印印成,也将原著和原作曲者的姓名为上。
贾玉铭的《灵交诗歌与圣徒心声》:
贾玉铭牧师是我国圣诗作家中最多产的一位,据姜建邦所著的《圣诗史话》中说,到
1947年止他已经写了540多首。当1930年贾牧师在滕县华北神学任教时,每日必写一首,
同年便出版了他的《灵交诗歌》,内有圣诗234首,最后20首乃奋兴短歌,其中大概有四分
之一是修改或采取别人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贾牧师的创作。贾牧师自己说他不是诗人,作品
都是灵感之作,表示信徒的心声在格式规律上也许不十分完善,但在灵修感应上则甚丰富。
对于渴慕圣灵,以及圣灵充满的诗歌,尤见特长,浸礼会的《新颂主诗歌》内所采取的5
首(第193至197)都是论圣灵的诗歌,还有一首团契诗,可舆《普天颂赞》第318首《紧连妙
.
..
结歌》(Blestthethetbinds)相媲美,是基督徒学生团契请他写的,诗词颇能道出灵内联
系的情谊,浸颂选为第237首,首末两节歌词如下:
“一、同蒙天召姐妹兄弟,主内彼此团契,以灵相通以爱相系,大家连为一体。
副词:灵风吹照煦,云雨滋润,气候温和最宜人,同蒙主恩无尽。
五、灵内相聚永不分散,无分时间空间;福乐美满在地如天,欣感主恩无边。”
《灵交诗歌》由上海民生印刷所承印,印刷不良,装订平平。诗词中虽然大大半数是贾牧师
的创作,但曲谱则多半是外国赞美诗通用的调。《普天颂赞》内采了一首《奋兴歌》(第484
首),由范天祥教授代为配上中国化的乐谱,范教授本人却是美国人,调称《奋兴》,英文名
NindeHall,大概是纪念燕京大学宗教学院的甯德楼。
赵紫宸:《团契圣歌集》:
在国人编译赞美诗最认真,最负责,而文词又最美致者,当推赵紫宸博士所编译的《团
契圣歌集》。按该集原为燕京大学基督教团契所编译,先用油印印出,暂时应用。以后于1931
年由北京燕京印刷所承印,内容计有圣诗124首,都是历代教会的名歌,除12首外,全是
赵博士的快译,翌年再版,又增译20余首,加《荣耀颂》、《应祷歌》等共155首。篇幅虽
不甚大,但却有许多独到的地方。诚如范序中说的:“其对于中国基督徒,青年智识界的贡
献,是毫无容议的。”据译者自称该集内有4种创作的试验:
一是用古诗体……骚体……作的,如通常称为《十字军之歌》(《普天颂赞》42首)第一节,
他的译词如下:“耶稣纯美兮,超奇瑰与玦莹,生为神明兮,为圣人,主我景仰兮,主我所
崇尊,我心所宝兮,逾奇珍。”
二是用绝句法,如《普天颂赞》57首《万世生命歌》,赵的译词如下:“万古长流生命丰,
真神恩泽妙无穷,汪洋法瀚先知言,奔放沸骄烈士胸。”
三是白话文言合参,集中最多。
四是纯粹白话,如集内第68首,《听哪,耶稣来唤召了》,《普天颂赞》全部采入为第251
首,不过首句“听哪!”改为“耶稣正在唤召”,显得更为迫切。但该诗原著者系Daniel
March,集内写为H、F、Lyte谅系手民误植。
除了上述的募工歌外,《普天颂赞》的第113、227、233、251、351、384、317等7首都是
由该集内选来,其中有两首是与刘廷芳博士合译的。《普天颂赞》第317首《团契歌》,乃赵
博士受福塞特的《系连妙结歌》(《普天颂赞》第318首)的影响,而自行创作的。而该集内
尚注有Fawcett(福塞特)和Blestbethetie(福哉系连妙结),想也是手民的错误,《普
天颂赞》已经把它改正过来了。
《普天颂赞》第227的《义勇布道歌》,是一首很有名的诗歌,我国许多赞美诗集内都有,
赵刘二公将四五两首改成问号,表示挑战的能力,想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可说的。但第四节却
把“将你儿女奉献去宣献”(浸颂96首)一句删掉,颇引起许多人的非议。同时第五节:
“谁起宏愿,努力创造新世界,谁愿奋身解除同胞倒悬,谁来麾下,向罪作战逞英杰,谁先
应召募,谁先奏凯旋。”则完全是创作,而不是翻译了。但谁也都不能否认,那副歌中所写
的“解放和重生”是先知了声了!
至于译词的流利,用字的审慎,押韵的自然,在朱维之之《基督教与文学》和拙著《圣诗典
考》内都会有过称道。
关于曲谱的抄写和印刷,该集校乐者范天祥教授也有一段很有兴趣的叙述:“我们制作的方
法是非常的特别的。所有乐谱,都由六位助手所抄写,笔画各殊,精粗毕见,抄写的人又大
半不能乐律,但画依样的葫芦罢了。抄写已竣,然后将谱裁剪,一条一条的贴在一种厚实的
洋宣纸上,中间留出空白,足填诗句之用。在空白上,再用笨刀画格,请写工依格诗录,使
字句俱合于谱。一贴一画俱成于指导之下。稿成,然后摄影,付诸石印。自描画抄写以至于
装订,莫不以人工为之;人工既繁剧,错讹就在所不免了。合诗于谱的原故,是要俾用此歌
.
..
集者便于使用;按谱歌唱,应当易合于节奏。我们为此,虽然经历许多周折,亦所乐意。”
赵紫宸著《民众歌集》:
赵紫宸博士于《团契圣歌集》出版之后又与范天祥教授合编了《民众圣歌集》。二者的
分别,赵先生在序内曾说得很清楚:“《团契圣歌集》为学生作的文字乐谱,都偏于深雅。
《民众圣歌集》是为民众,尤其是农村的民众而作的,文字应当极浅显,调子应当极普通。
《团契圣歌集》是翻译的诗,乐是西方的乐。《民众圣歌集》的诗歌是创作的诗歌,音乐是
中国民间原有的音乐。《团契圣歌集》是积年工作的成绩,有歌124首。《民众圣歌集》是一
月之内完成的工作,只有54首赞美诗。”
这本集子虽然只有54首,篇幅虽然不大,但那是创作的诗歌,这一点在中国可以说是创举。
赵先生自己还说,在做歌之前,虽规定了下列10个原则:一、具体化,二、简单浅白、三、
想法提高民众的思想与观感,四、与自然打成一片,五、宣泄民众深恳的宗教经验,六、应
是赞美诗,七、应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八、帮助民众关心社会国家世界的生活,九、
应当根据圣经,十、须是一篇说教的讲章。所以集内有早晚应用的诗歌,有赞美圣父、圣子、
圣灵的,有说教讲经,灵修的,有节期生活的种种圣诗。数目虽然不多,可算是包罗万有,
除五线谱外,还印有文字本,都是北京燕京印刷所印的。《普天颂赞》自该集里选取了下列
9首:
《普天颂赞》首数《民众圣歌集》首数首句
四一二十耶稣最慈
悲
五六十一但愿圣灵
刀斧
一六三二八今朝我们恭
敬谦卑
二一五五四圣天父,愿你
得荣耀
二七○三一我心所相信
四○七七赞美圣
天父
四二五一清早起
来看
四五八五三耶稣救主爱
小孩
五一○六天上的
父亲大慈悲呀
本集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完全是中国调,配合四声。据范天祥在他的序里说:“本集所收的
调,皆系中国旧调,未经丝毫的修改的。这些调子或出于顾子仁博士的《民间音乐》,或出
于王女士的《小白菜》或出于胡杜两牧师所采集的民歌。我们但取调子,自配四声。……佛
教音乐亦收一二。集中所有民歌,皆系国内所流行的调子,或全国流行的,或一隅流行的。”
本集里所采的调子,若干已被采入《普天颂赞》之内,如《锄头歌》、《如梦令》、《宣平》(孔
庙大乐章)、《普陀》、《江上船歌》,《西山》、《瑟间》等,其他未采用的也都是很流行的旧调。
其他各会所出版赞美诗:
若想将中国各教会的赞美诗都列举出来,事实上是很困难的,尤其是住内地的人也不容
易办到,去年作者到上海,在广协书局便看到了二三种新旧不等的赞美诗。
一、1912年(民国元年)初版,1923年再版,现在没有人问津的《福音赞美诗》,再版时改
.
..
名《布道诗》,由毕来恩主编,内有诗74首,五线谱。
二、监理公会戚女士(MissClaiClaireChapman)所编的《青年诗歌》,计诗125首,
五线谱。
三、最近于1948年出版的《救恩颂赞得胜歌》,是使徒信道会(上海赫德路681号)所出版
的,计有圣诗272首。没有英文索引,自左而右。
此外,下列几本赞美诗,也都有其流引范围。
远东宣教会的《圣恩诗歌》:
上海远东宣教会出版,计诗146首,内中有王有钧牧师创作的10首,周维同牧师的2
首。似乎还有日本人所作的圣诗,如:第121首注为JujrNakeda.
《晨星短歌》:伍恩兰编,赵世光序,上海宣教会出版。
《主日学颂赞诗歌》:1938年出版,上海主日学会出版。
《神召会救恩诗歌》:1949年在汉口先出版《选集》,由顾培德,李广业主编,据说正式大
本的五线谱本将于香港出版。
《宣道诗五线谱》:刘福群牧师编,初版于1940年发行,现在香港出第3版。
《循理会的得胜诗歌》:1931年初版,1939年3版,是河南循理会自己编的一本赞美诗,由
烟台仁德书馆承印,现在该会正在编订新的赞美诗,不久将在上海出版。
圣公会《颂主圣诗》:
圣公会在中国各地,因差会背景不同,各地方言互异,所以有许多不同的赞美诗。前已
提到福建教区、河南教区所用的圣诗,稍带有联合的表现,至于南方的教区也有,如浙江两
广也有其特别诗集,华北和山东两教区也有单独所编的《圣会诗章》,经其主教史多玛准许
出版,初由济南齐鲁大学印刷馆代印,后于1940年在北京再版计有诗198首,由各颂诗选
来者,除上半按周年节会排列外,下半有为各种聚会应用诗歌。据云该诗在选谱子特别慎重,
务求适合会众唱用,惜在文字版中,看不出来,它的应用范围也很小,仅限于华北和山东两
教区。
长江流域的圣公会三教区,乃由美国圣公会所负责的传道教区,所以该教区所用之公祷
书及圣诗也是随时翻译美圣公会的用书。在长江流域最流行的圣诗集,也称之《颂主圣诗》,
虽注明为圣公会译,但据云实际多半由前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芳济及其夫人所译,上海美华书
馆铅印。1905年版本已有诗354首,1930年再版增至367首,其中有好几首注明乃朱葆元
会长的译著,末附早晚祷歌颂,按周年节令排列,译词侧重文言,故有文言赞美诗之称,且
称“上帝”为“天主”。最后版本为1931年,《普天颂赞》出版后即不再使用。
此外,桂湘与四川教区也各有他们的诗集,也是与各该省的其他教会联合选辑应用者。
统一赞美诗委员会
对于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中华圣公会自不能容忍,所以1928年全国总议会在上海开
会的时候,便产生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为全国圣公会各教区产生一部统一的诗本。委员会
中有皖赣教区的严奇清,鄂湘黄馥亭,江苏沈子高,南京郝路义女士(美籍,擅长音乐,多
负责乐谱方面的工作,并慨捐巨款,纪念其尊翁以促伟工的成就),以上四人属长江流域,
原用《颂主圣诗》的三教区,华北凌贤杨、福建童志柔先生。以后又由他们增聘了江苏姚贤
扬、罗培德、鄂湘康丽霞女士(美籍),和杨荫浏先生。按这几位委员,除杨荫浏先生外,
均有本身职务,所以特聘杨君在会内每日工作半日,从事工作。杨君擅于文学与音乐,研究
宋词元曲很有心得。当其从事修译圣诗之时,曾遍读新旧约全书,兼读注解。修译圣诗初稿,
用油印分寄四十友人,征求批评,然后重加修改,其慎重可见。
征求创作圣诗
该委员会除选择,修译已有的赞美诗外,曾广泛征求创作圣诗。1929年于各教会机关
之定期刊物广发悬赏,征文,结果应征之圣诗将近1000首。当时获首选者为杨镜秋所作之
.
..
《受难圣言歌》,后列入《普天颂赞》110首,同时获奖者尚有云南新平陈文安的《恭迓恩
星歌》(《普天颂赞》48首),还有陈作的《钟声铿锵歌》《普天颂赞》改称《礼拜歌》,列入
394首,湖南平江循道会之《人生意义歌》(《普天颂赞》49首)和《跟随救主歌》(《普天颂
赞》332首),在《普天颂赞》里共6节,已嫌太长,谁能想到,原诗共有8节,所略之两
节如下:“起来!全世界的罪奴,你们发出了断续的哀呼;看哪!基督乃是博爱,他不论你
贵贱贫富。起来!全世界的罪奴,你们准备了最后的奋斗,看哪!基督乃是君王,他曾战胜
那空中恶魔。”最后此歌若与r所作的《国际歌》比较,饶有兴味。该歌的头两
句乃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的罪人。”还有河北交河美以美会王近深先生
所作的《靠主歌》(《普天颂赞》345首)也是当时获奖的作品,原诗第3节《普天颂赞》未
行选入:“树木欲静,风偏不住,祸患频来,如箭之镞,伤我身矣,又及我腹,我无所靠,
惟靠耶稣。”
《颂主诗集》的特点
经过了三年的努力,该委员会于1931年出版了一本四四方方的一本稿本,定名为《颂
主诗集》,计诗466,由江苏无锡协成印刷公司代印,集中分别注明是选录、新译或创作,
按周年节令等分为十大类,未附《十诫》和《主祷文》。该集之特点颇多,概括起来当有下
列几点:
一、文言与白话兼用。上帝之名“天主”,“上帝”,“神”都有,当时曾有人说:“本诗
集之长处,在受教育老师与未受教育者,一样能欣赏”。且用新式标点符号,可谓是(清楚
明白,帮助歌唱者不少)。
二、标名作者姓名年岁。该集在各诗之下,尽可能地注明作者之国籍、姓名,与其生卒年分,
一方面便于考证,一方面可以增加读者的兴趣,这在中国圣诗方面是一种创举。
三、创作圣歌特多,计36首,几占十分之一,除上述悬赏征诗之上选作品外,还有好些是
特为该集而作,前此未曾发表过的尤为难得。
《普天颂赞》的伟大成就
《颂主诗集》出版之后,正在酝酿中较大的合作运动,因而具体化,因为当时美以美会
也正在进行编订一本新圣歌集,中华基督教会发起合作,提议编订一本联合的赞美诗,他们
努力的结果便产生一本空前的《普天颂赞》,是六个教会,集中人力财力的结晶,其间经过
可参见《普天颂赞》的序言。
1936年《普天颂赞》由上海广学会出版者计有三种版本:(一)五线谱音乐本,(二)
数字简谱本,(三)五号字文字本。三月初版共印11.4万本,出版之后,真是不胫而走,全
国教会争先采用,1936年末,加印第4种版本,即四号字的文字本,1940年更增出四数字
本,但因篇幅较大,抗战期中纸张缺乏,先出第一册。各种版本到了1949年共出版了44.2
万本,这在我国出版界也是罕见的事实,即所谓先进教会,也没有如此伟大的合作与成就。
关于《普天颂赞》的排列法,起初委员会有意以“教会年历”为排列原则,以后鉴于英国长
老会所编印的《TheChurchHymnary》开始用“三位一体”继以“圣父”、“圣子”、“圣
灵”,并于《时序》后另有专目等,与信经之次序相合,这种排列更能得其他教会之赞同,
所以便决定取《TheChurchHymnary》之目录为排列之基础。至于对《普天颂赞》的批评,
邵逸民先生在金陵神学志24卷及25卷一期合刊中曾作有:“对于《普天颂赞》的几点意见
与建议”一文,语多中恳,特抄录大意作为本文的结束。
《普天颂赞》的优点:一、内容丰富;二、选村材严格;三、词藻优美;四、译文正确;
五、曲调全适。《普天颂赞》的缺憾:一、词句欠通俗;二、灵感不足;三、缺少奋兴布道
的诗;四、好诗遗漏未录。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11:29: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66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