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扩散性

更新时间:2023-01-29 11:08:43 阅读: 评论:0

西安中小学辅导机构排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郭洪安)

分散染料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一、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具体如下特征:

1、具有较低的初染率和较高的最终上染率,故匀染性,染深色性好。

2、对染色的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3、染浴PH适应范围较宽。

4、具有较好的提升率。

5、具有较优良的染色坚牢度。

二、筒子纱染色专用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性和渗透性,减少筒子内外层色产差。

2、优良的染色坚牢度,适用于色织和针织后加工整理工艺。

3、配合合理的染色工艺,减少涤纶低聚物析出。

三、速染型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染料稳定性,在纤维上吸附均匀,能获得优良的匀染

性。

2、当温度达到130℃时染料基本全部上染,能大幅度缩短染色工时。

3、染色完毕后可不还原清洗,用皂洗就能达到色牢度要求。

4、三原色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和提升率。

5、PH适应范围广,尚可用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四、高温型染料特征:

属高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

染色和印花。

五、中温型染料特征:

属中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热熔曲线平坦,适用于

高温高压,热熔染色和载体染色。

六、低温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载体染

色。

分散染料

定义:

1、何谓分散染料?适用于哪些纤维染色?

1

分散染料是一类在水中溶解度低而呈高度分散性的非离子型染料。

染料通常与分散剂混和,在水中呈悬浮体。

分散染料适宜于:醋酸纤维、涤纶、锦纶、氨纶、PTT纤维、DLA纤维

染色外,还能用于氯纶、丙纶的原浆着色以及塑料的着色。

2、分散染料的分类如何?各类分散染料的性能如何?

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偶氮型和蒽醌型两大类、还有硝基苯乙烯,苯骈

咪唑等含杂环结构的。

按应用性能和染色牢度通常分为:

(1)、低温型(E型)适宜于高温高压染色和载体染色,染物升华牢度差,

匀染性好。

(2)、中温型(SE型、M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也可用于

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

(3)、高温型(S型、H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升华牢度好,

匀染性差。

3、分散染料涤纶染色方法有哪种?

A、载体染色、B、高温高压染色C、热熔轧染染色

4、试述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机理:

由于分散染料不溶于水,仅以水为媒介,染色时它们直接溶解于纤维,

以纤维作溶剂,而染料作为溶质的溶解过程。由于溶剂和溶质都是固体,故

被称为“固体溶液说”。

涤纶纤维具有分子结构紧密,结晶度高,疏水性强和负电位高等特性,

同时缺泛与离子型染料相结合的官能基因。为此要解决涤纶纤维的难染性,

增进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速率,除了要选用分子量小与微分子的分散染料

外,在染色方式上要采用以上三种染色方法。

5、何谓载体染色法?

涤纶可在常压沸染条件下采用有机酸、醇类、脂类和苯的化合物等化学

药剂作为载体加入分散染料染液中进行染色,载体起着膨化纤维与携染作用,

因此称为载体染色法。

6、常用的载体有哪些?

2

应用载体染色时,应选用无毒害、无严重刺激味,具有优良匀染性和较

好的日晒、皂洗坚牢度,对涤纶纤维有最大膨胀性能和导染能力的载体。

常用的载体有:水杨酸甲酯(冬青油)、邻苯基苯酚钠、甲基萘等。

7、何谓高温高压染色法?

分散染料的扩散性与温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温度愈高,染料分子的

动能愈大,也就是染料的扩散速度愈快,对涤纶纤维来说:高温能使纤维“热

膨胀”,从而提高纤维分子的震动频率,使纤维无定型区增加,间隙增大,结

构松弛,因此上染速率提高,有利于染料扩散,并进入纤维内部,因此高温

高压染色是涤纶纤维染色的一种常见工艺。染色温度采用130℃,保温时间

隔15-60分钟。

8、何谓热熔轧染染色法:

热熔轧染染工艺宜用于涤/棉混织物的连续染色,其染色原理亦属高温

染色的一种,与高温高压的区别在于熔固色温度高(180℃-220℃),时间短(90

秒)。

9试述分散染料在高温高压染色中的应用性能:

(1)分散染料的物理性:

湿润性、分散性、颗粒细度、分散液的稳定性等,这些性能会影响染

液配制的好坏,是形成染色色点的主要因素。

(2)分散染料高温分散稳定性:

代表着染料在高温高压染色时的分散凝聚或分解状态,是形成染色色

斑、表面浮色、缸体沾污的主要困素。

(3)高温染色性

i、遮盖性:聚酯纤维在制造过程中经历了各种热处理,因而造成纤维的

结晶度、分布度及分子定向性等物理结构不匀,造成上染率差异,产生所谓条

花、经向条影。(遮盖这种因纤维结构不匀而致染花的染料性质称作遮盖性。)

ii、移染性:是指染料上染到纤维上后,因提高温度或添加助剂,染料在纤维

与纤维之间发生的迁移现象。移染性好的染料较易获得匀染,因此移染性好、坏

是匀染的重要因素、一般E型分散染料染性好,S型分散染料移染性差。

iii、上染速率:

3

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上的染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a、分散染料以分散状态或微熔状态及溶解状态向纤维表面扩散。

b、分散染料吸附在涤纶纤维表面。

c、分散染料向涤纶纤维内部扩散。

因此;分散染料的高温染色速度与染料的溶解度,吸附性及扩散性有着复

杂的关系,上染率大的染料为了获得良好的匀染效果,应选择染色速率大,

染色速度与升温关系较小的染料,在拼色时应选择染色速度相近(即相容性

好)的染料。

iv、提升率:

在染深色时,应选用提升率高的染料,否则染料利用率不高。

(4)、对工艺因素的适应性:

i、对染色助剂的选择:在染色过程中为了改善染料的染色性能,通常

加入染色助剂,助剂采用阴离子型和非阴离子复配的匀染剂,用量为

0.5g/l-1.0g/l,用量过大会形成高温分散性下降。

ii、染色溶比的选择:在高温高压染色中,溶比变化会影响染着率,特

别会影响覆盖性。移染性好,溶解度大,对水亲和力大的染料,对溶比的依

赖性大,应严格控制,防止批差。

iii、染溶PH值的选择:染色用水、助剂、织物前处理残留的碱剂以及染

料制造时加入的助剂,对PH值都有一定影响,过高的PH值会引起某些分

散染料分子结构的水解而造成色变,一般PH控制在4.5-5.5之间。

iv、染色用水的选择:

如果采用硬水或者在染液中混入金属离子Ca++、Fe+++、Fe++等会

使染色物色泽萎暗,故染色用水的硬度控制在100PPM之内。

(5)、高温高压染色时温度的选择: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30℃。对温度敏感性小的

染料如E型或SE型,尽管温度变化较大,然后它们的上染率变化却很小,

因此不仅可获得较好的染色重现性,而且具有较好的匀染效果。染色温度除

升温过程与保温时应严格控制外,还应注意降温过程,否则将易造成批差。

为此,拼色时应选择对温度敏感性比较一致的染料,特别是不同类型染料的

4

拼色时更应注意。

10、分散染料的染色坚牢度如何?

分散染料的染色坚牢度主要是日晒、升华,磨擦和水洗等牢度。其中尤

为重要的是应用性能中的日晒牢度与后加工中升华牢度。其他如水洗牢度与

磨擦牢度可用染后还原清洗洗涤的方法加以解决。

11、染后为什么还要进行还原清洗?

由于涤纶纤维内部结构紧密及表面电荷关系,阴离子还原剂不可能渗入

纤维内部,因此通过还原清洗,仅能去除纤维表面的浮色,不会影响已渗透

进入纤维内部的染料分子,还原清洗一般选用30Beo烧碱2-4ml/l,保险粉

1-2g/l,洗涤剂1g/l,温度70℃十分钟。

12、分散染料化料温度应该怎样控制?

分散染料应该是低于40℃温水化料,但是从实践过程中40℃温度难以

控制,故提倡常温化料,温度过高会引起染料凝聚造成色斑。

13、齐聚物对染色有何影响?

齐聚物又称低聚物,是合成纤维在纺丝过程中所造成的低分子聚合物,

一般在涤纶纤维中约含1-3%的低聚物。当染色时,在加热情况下,齐聚物从

纤维内部迁移到纤维外部,由于齐聚物在高温呈微溶性,当染色温度降低时,

齐聚物以结晶析出,在纱面上产生“白霜”现象,染料用量越大,颜色越深,

则齐聚物的影响愈严重。

14、试述分散染料热熔轧染染色工艺

前处理--->浸轧--->中间烘燥--->热熔--->还原清洗--->水洗

15、试述纯涤纶强物的直接印花工艺

高压汽蒸(130℃×30分钟)

印花--->干燥--->常压高温汽蒸(170℃×10分钟)--->水洗--->还原清洗

--->温水洗--->水

分散型染料5个性能检测方法

从染料应用角度来讲,分散型染料的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扩散性、分散性、高

5

温分散稳定性、焦油含量和热迁移性等5个方面。实践表明,这些性能的关键

在于混合到分散染料中的填充剂———扩散剂和木质素的质量。

1、扩散性检测

准确称取1g染料,加人30℃水100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将染料的悬

浮液用吸管滴4-5滴在滤纸上,观察它的自然渗圈,扩散性好则其面积越大。有些

染料溶液滴入处有1~2层模糊渗圈出现,面积不大,染液渗圈外是水溶液,这种染

料应用在搅拌时最好再补充染料用量20%~30%的扩散剂MF,或者添

加2g/L分散染料修补剂,以改善染料扩散性,提高染料的移染性。非常温

染色切不可应用扩散剂N,因为其不耐高温。

2、分散性检测

将上述剩余的染料溶液,放在恒温电炉上加热至70℃~72℃,离开热源,用

玻璃棒搅拌,观察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染料是否呈粘糊状。如果染料溶液的

流动性很好,玻璃器皿上几乎无沾污,说明该染料的分散性好,可在100℃或高

温高压条件下染色。

3、高温分散稳定性检测

仍将上述染料溶液倒人玻璃染杯中,放在染样机中,在130℃和0.18MPa

条件下处理30分钟,取出后观察溶液是否变稠,缓慢倒在滤纸上(滤纸一般可

放在50mL烧杯上),过滤的时间越短越好。如果观察到染料溶液经加热后变稠

厚,用手指触摸有糊状感,说明染料的高温4、分散稳定性差

该染料在使用时也应采取补充染料用量20%~30%的扩散剂MF的措施。

如果生产中使用的水质硬度过高,分散染料加入染浴中会产生二次凝聚。要防

止这种状况,首先染浴的pH值要采用硫铵予以稳定;其次,可添加1~2g/L

分散螯合剂加以改善。切不可加六偏磷酸钠作软水剂,因为六偏磷酸钠在高温

高压条件下会失去络合钙、镁离子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染浴的pH值上

升,破坏染浴的稳定性。轻则出现纤维表面浮色增多、色牢度下降,严重

时,会出现深色变色等现象。在实际生产中,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可通过还原

清洗改善色泽清晰度,或在还原浴中加入分散螯合剂则效果更好。

5、焦油含量检测

现在生产的扩散剂大多采用粗甲基萘,其中杂质含量较高,不仅有焦油,

6

还有其他化合物。一般将上述经过加热与未加热的染料溶液倒在滤纸上干燥后,

若滤纸上呈细小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即可视为焦油等杂质。如果杂质含量较少,

只需在处方中添加一些具有良好分散乳化能力的匀染剂,染中等或深的色泽问题

不大。如焦油含量较多,染料溶液表面还会出现如油花状金亮色层。可在染色时

加入2g/L分散剂WA,并在染料加入之前,先加入少量抑泡剂。实践证明,

这种“一液多用”的鉴别方法,很适宜印染企业,且操作方便。

6、热迁移性检测

涤纶产品经分散染料染色后,在热处理如热定形、熨烫时,纤维内部的染

料向纤维外迁移而沾染在其它纤维上。它不同于升华牢度,但可以运用升华/

熨烫牢度的检测方法进行模拟试验。即用一块染色的涤纶,两面各附贴一块锦

纶和醋纤织物,于180℃热压30秒后,视附贴织物上的得色评判热迁移性能优

劣程度。一般以灰色卡3级以上为好,反之则较差。对色牢度要求高的或色织

产品,不能采用热迁移性差的染料。

7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11:0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6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扩散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