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费孝通及其《乡土中国》(一)
引言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
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这些学界前辈毕路蓝缕,
在曲折艰难中将社会学研究推向了发展的繁荣时期,不仅使其在中国扎下深厚
的学术根基,而且形成了世界所瞩目的中国社会学派。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
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
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
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费孝通与“乡土中国”情结
读过无论哪一种费孝通传记的人,心中总是会有这么一种感觉:其实费孝通和
传统社会下的乡土中国不是完全契合的。虽然出生在名家辈出,传统文化根基
深厚的苏杭之地,但是费孝通所受的教育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塾之学,而是
接受了一部分西方思想的新式学校。从启蒙院开始,一直到燕京大学,清华研
究院,虽然也讲求传统文化的继承,但是所有的教育也无一例外的带有西方的
色彩。
能有如此的学习经历大概还是和他的家庭有关,因为他的父亲费璞安当年曾作
为政府所派的公费留学生东渡日本,专门攻读教育专业,学成回国后即开办了
新学。他的母亲杨纫兰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接受了西式
教育的知识女性之一。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使费孝通接受了严格而又规
范的系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之后负笈英伦的求学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使他可以毫不费力的接受西方的思想,但是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使得
他与农村社会在生活上是脱离的。这种脱离,并不是不常见的特殊现象,而是
近代中国一种带有时代意义的演变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城市化的文化改造过程
——从农村到城市,通过接受西方的思想脱离传统的农村社会。⑴但是与其
他留学国外的学生不同,费孝通内心中并没有因为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就完全排
斥中国的文化。在很多留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落后,因而不愿意回国,或者是对
中国的情况不加了解就否定,甚至不讲中文的时候,费孝通仍然是对中国文化
保有一种乡土情结,这似乎也是得益于他所受的新式教育。正如美国教授阿古
什()在《费孝通传》里面写的那样:费孝通与二十世纪初期的大
多数知识分子不同,他从感情上并不否定中国文化。他是在不背弃他小时所受
的传统教育的情况下,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获得西方知识的。他的父亲留学日
本意味着,是父亲而不是他的儿子们代表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一
代,费孝通不像其他人那样,与旧脑筋的父辈们在感情上格格不入。他不属于
参加“五四”运动的一代,但他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他自然
而然地接受了反封建思想。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更是从普通乡下人的土气入笔,一反常人
对土气这个词的藐视,称赞“土”字用的精当,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
济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为有了土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传统农业,才有了聚村而居、与世无争的传统生活,才有了中国人生生不息
的传统文化根源。乡土社会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正是这种“土气”。此等的精
辟见地,如果没有一种流淌在灵魂深处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恐
怕是很难抒发出来。⑵从后来的研究者们对《乡土中国》的评价来看,费孝通
的观点是到位的。有的研究者甚至将他对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分析,和鲁迅
先生著作中对中国人的剖析相类比,认为是相当的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在著
作问世的几十年里一直都有借鉴价值。⑶而《乡土中国》也因为其自身的价
值,成为了一个概念,涵盖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和特质。⑷也正是因为他的代表
性,随后出现了各种以乡土中国为标志的研究类书籍,乃至是《新乡土中国》
这样的著作。由此可以看出,乡土中国的情结是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是
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体验。虽然有人从意识形态方面排斥拒绝这种情结,但是
应当承认这种情结是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集体意识存在,并不会因为
少数人的意识缺失和丢弃从而不复存在,而是将一直通过民族的血脉传承下
去。费孝通正是看到了或者说是深刻体验到了这种情结的力量,从而在社会学
层面试图进行解析。这大抵应当是《乡土中国》里个人情感的显露。
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在文化领域一直都有这样的难题存在:一是对自己本
民族文化的定位,二是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历
程,不难发现是有这样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主张接受西方文化,甚至
全盘西化,以胡适等接受西方现代高等教育的学者为代表进而波及至今日的
“海龟派”;另一种观点以钱穆等人为代表,坚守传统文化的精髓血脉,反
对西方文化侵袭。在全球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下很多人力图创造第三条道路,实
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或者说是外来文化的整合,如牟宗三先生对中西哲
学的整合研究,但是也有一股庞大的势力认为文化冲突无可避免。⑸对此,费
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观点可以说是第三条道路的有益尝试,他在《重建社会学
与人类学经过的回顾与体会》一文中这样解释他对于文化自觉的理解:文化自
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
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去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
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加
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
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
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
自主的改造和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
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⑹
《乡土中国》所透露的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传统文化的
社会学层面的解析。从《文字下乡》到《再论文字下乡》,都是在谈论民族历
史、文化对个人根深蒂固的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接受的观念,所学到的知
识,尤其是在社会上里言行事的无形的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观念,都是在同一社
会中生存的前代人的共同社会经验,是整个社会世代相承的共同的文化取向。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本质也就是这种建立在相对固定的社群基础之上的稳定的
社会结构。而应当看到的是这种社会结构,无处不体现传统文化或者说是儒家
文化的力量。
研究费孝通学术思想的学者认为《乡土中国》的主题就是“研究中国文化模式
怎样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出来”,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差序格
局”、“礼制秩序”、“长老统治”这些《乡土中国》中最精髓的部分,也
实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浸润儒家文化最深厚的部分。拿“差序格局”来说,费
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不是一捆捆的柴,而是象石头丢入水中在水面形成
的一圈圈的波纹,每个人都是圆心,而波纹波及的范围也会依据时间地点的不
同而变化。⑺熟读或者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不难看出,这里费孝通所借用
的正是儒家“推己及人”的观点。而儒家哲学之所以在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
中成为主流,与中国乡土社会本质是分不开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应当是起
了相互推动的作用。中国乡土社会结构是差序的同心圆,每个人都是圆心,那
么结果就是公私都成了相对的概念,而一切价值和行为都是以“己”为中
心。而儒家文化很善于把握这种社会结构,并且提出了在这种社会结构下人们
行为和道德的准则。“克己复礼”,从自身的己,再而向外推去。“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成了典型的从
自己向外一圈圈推开去的范式。而反过来说,儒家文化对差序格局也起到了促
进的作用,用人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与社会的契合,来约束人们不敢轻易的逾
越和凌驾此种社会格局。正是由此,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几千年未可动摇并日
益巩固,而墨家的衰落大概也于此有一定的关系。差序格局更为深远的影响仍
然是对中国人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的传统导向,“公私不分”,“私人道
德”盛行,在现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说是完全消解。而这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化的转型,无疑是起着消极的作用。⑻
《乡土中国》与社会学的中国化社会学作为西方新兴的社会学科分支诞生于19
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大体是在19世纪末。作为地道的舶来品,中国社会
学界一般称20世纪40年代(准确说是1937-1949年)为社会学的建设时
期。而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学者的中心人物就是如何是社会学的理论与中国的
社会实际相结合,使社会学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是以孙本
文为首的系统社会学研究,一就是吴文藻、费孝通为旗帜的强调社区研究的
“燕京学派”。当时的历史情况是正处于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大院校、研
究机构云集到了西南边陲,使原本文化并不发达的西南成为了学术重镇。在这
种环境下,社会学者们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调查,因而社区研究在40
年代成为了学术主流。
谈到费孝通的社会学中国化理论,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费孝通的
老师,社会学中国化的奠基人——吴文藻先生。吴文藻(1901-
1985)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是著名作家冰心先生的丈
夫,曾在美国达特默斯学院学习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博士学位。1929年,
吴文藻回国并于燕京大学任教。他讲授西洋社会思想史、家族社会学、人类学
课程,在讲授家族社会学时,开始重点研究家族制度的发展史,后来又转向了
以中国宗法社会为中心。而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家族和长老统治研究的
关注,应当说和老师吴文藻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吴文藻先生对于社会学中国化的贡献,韩明谟在《中国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
方法论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一文里给出了很好的归纳总结,他说:
他上课不久便对这三门课进行了改造。不仅为每门课都编写了一本汉文教材,
而且对其内容也进行了修改,并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他主张主
要做三项工作:第一,寻找一种有效的理论构架;第二,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对
中国国情的研究;第三,培养出用这种理论研究中国国情的独立科学人才。⑼
费孝通对于吴文藻这位恩师也是充满了感念之情,在回忆自己的学术生涯时感
言道:
我在燕京三年,大部分时间用来自己读书,并跟吴文藻先生比较接近,我读
了他书架上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书。我什么书都想念。这几年的
阅读打下了我基本知识的基础。⑽《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最受读者欢迎的作
品之一,也代表了他研究方法的转向,进入了他社会学研究的第二阶段,从微
观的视角中跳出来,进而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
提出自己的普遍模式理论。⑾如果说《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微观社区调查
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那么《乡土中国》则是依据实践的经验所总结出的总体
框架。这对于费孝通学术道路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因为此后它对于中
国社会变迁的研究,以及所提出的“区域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
局”,“人文生态”等等的概念,都可是看作是此类研究的纵向和横向拓
展,从实际研究中提炼出来。而这些理论方法的中国特色也造就了世界社会学
发展史上的中国学派。⑿费孝通先生一生继承并发扬了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
《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相比也许称不上研究体系的创新,和《乡土重
建》相比也许称不上评价颇多,但是应当说它的普及意义远远大于他的任何一
本著作。无论是学生还是市民抑或是乡下人,从《乡土中国》开始真正认识社
会学,了解社会学,他们也许对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知之甚少,但是仍然能丛
书中得到些许启示,能对整个社会有和以前不同的想法,学术在《乡土中国》
里摆脱了贵族的角色,真正实现了平民化和大众化,真正让大多数人得到了教
育。正如费孝通先生自己所讲的“我认识到我有义务经常把我的观点让广大群
众知道,使他们受到教益”。在此之后社会学的繁荣以及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
的发展,多少与《乡土中
国》的普及宣传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学科的推动,不仅仅是需要少数的学术
精英,更多的是要建立在整个民族的文化提升的基础之上,这一点想必是应
当值得重视的地方。
《乡土中国》与学科的交叉发展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虽然是一部社会
学著作,但是综其全书看来,却是渗透着对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等相关社
会学科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见解,从而使薄薄的一册面向大众的学术著述,蕴
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如长辈一般的娓娓而谈中道出了几千年中国传统社
会的结构特质和伦理道德观念。⒀而研究研究费孝通学术思想的专家们更
是对这种“杂”而化之的特点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中国学者的优良传统,
也是当今学者应当认真学习的地方。
由此可见,对于社会学科而言,虽然各个学术分支有其自身的学术领域,但
是不可否认的是研究对象范围的模糊性,使人文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等方面呈现出一致性和趋同性。这种态势不仅仅是对社会学一门学科如此,
对其他的社会学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对于历史学而言,近几年不
仅仅是出现了社会史研究的热潮,而且在研究方法上,历史学研究中也逐渐
采用了原本只是在社会学中使用的社区调查方法,在人类学中使用的田野调
查等方法。这种各学科的交叉发展,自然也使传统的专门学科研究者如临大
敌、谈虎色变。以至于史学工作者们更是用“边疆危机”来形容这股来势
汹汹的学科渗透大潮。在纪念梁启超《新史学》100年学术讨论会上,部
分历史学家们就表露了对于历史学定位的困惑以及对各学纷纷渗透的担忧。
⒁在笔者看来,对于学科交叉发展所带来的各学科之间的模糊性是社会学科
发展的一种必然性的趋势,因为社会学科所涉及的研究对象都是社会领域
所发生和存在的现象、事物,都是在探究社会领域的发展规律。如果说西方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学科分类,进而使各个人文学科有了
自己专门的领域,那么现在人们所进行的则是对于学科分类的第二次整合,
使人文学科的发展更符合其自身的特点。在中国,传统学术上就有文史哲不
分的特点,而中国文化,乃至整个的中国乡土社会的构成,也不可避免的带
有了这种交叉混杂的体系特征。《乡土中国》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独到之
处,正是在于研究者深刻的体验到了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本质不同,从而
使用了本土化的研究手法和研究眼光,在各个层面用不同学科的认知手段解
析传统的中国社会,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的社会图景。对一个社
会的深刻体察,使得作者对于这个社会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对文
化的透析式的微观解剖和宏观把握,更使得对这个社会独特的结构和运行有
了更精妙的总结。费孝通先生正是发挥了自己这种多学科交叉的思想,让
《乡土中国》带有了更多的学术内涵和意义,赋予这本著作更多的文化情
结。
在谈到社会学这个学科时,费孝通先生曾说这样的话: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
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和其
发展变化,包括人们对人际关系的知识和
理论。它最根本的任务要解决一个生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
⒂
其实,不仅仅是社会学,一切人文学科在根本的任务上都应当是指导社会中
的人们能够了解自身,学会做人的道理。所以在各个学科交叉发展的进程
中,应当看到这个一致的目标所在并以其为方向,使社会学科走上良性的发
展道路,让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薪火相传,走向未知的明天。
后记
学术的道路是清贫的,学术的道路同样也是艰辛的,但是真正的学者从来都
是安于清贫,在艰辛的学术道路上披荆斩棘,传承人类宝贵的知识财富。费
孝通先生用他的一生见证了一代学人的风范,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开辟了广
阔的天地,使社会学这门外来的学科真正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乡土中国》作为费老学术上的成功之作,更是使后学者领略了社会学的
魅力所在,进而使社会学在中国真正做到了面向大众,为学术推广铺平道
路。
也许用费孝通先生自己的诗更能体现这位学人的心路历程:万山千水行重
行,老来依旧一书生。
笔下难尽胸中意,愧忆南园读书声。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08:1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61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