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济南自考办

更新时间:2023-01-29 08:14:44 阅读: 评论:0

小升初语文阅读题-目录英语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海军工程大学分数线)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1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事实变成新闻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新闻业务而言,最基本的环节是()

A.采访与写作B.采访与报道

C.采访与录制D.采访与传播

2.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新闻采访的()

A.持续性B.连贯性

C.持久性D.变化性

3.记者听目击者介绍的材料是()

A.第一手材料B.第二手材料

C.第三手材料D.第四手材料

4.记者越深入第一线,越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这里的第一线指的是()

A.领导的活动B.各级会议

C.突发事件现场D.群众实践

5.“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记者说这番话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B.周恩来

C.刘少奇D.邓小平

6.记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选取新闻事实的标准,除了看其新闻价值还要看其()

A.认识价值B.思想价值

C.宣传价值D.理论价值

7.选择采访对象首先要选择最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即新闻事件的()

A.当事人B.参与人

C.知情人D.旁观人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2

8.记者不约而同地到达某地向同一位采访对象发问,这种采访属于()

A.集体访问B.多个访问

C.个别访问D.目标访问

9.对某一有争议的人物进行的访问属于()

A.人物访问B.问题访问

C.争论访问D.综合访问

10.采访结束记者离开访问对象后补记、追记谈话的内容称作()

A.及时笔录B.补充笔录

C.现场笔录D.过后笔录

11.观察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审视,同时它要求调动口、耳、鼻、舌、身

等各种器官。观察的这一特点反映了它的()

A.综合性B.全面性

C.直接性D.敏感性

12.记者对某铁路干线通车进行沿线采访,称作()

A.交叉采访B.巡回采访

C.易地采访D.蹲点采访

13.采访对象得知记者要来采访,一般会产生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叫做()

A.初始心理反应B.原始心理反应

C.条件反射D.下意识

14.报告文学()

A.只有新闻性B.只有思想性

C.只有文学性D.兼容新闻性与文学性

15.新闻叙事要突出()

A.静态B.动感C.抒情D.议论

16.新闻写作的谴词造句中()

A.形容词多于动词B.中性词少于褒贬词

C.感叹句多于陈述句D.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17.动态消息的特点是()

A.多事一报B.一事一报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3

C.夹叙夹议D.寓意深刻

18.“软新闻”写作追求()

A.权威性B.显要性

C.趣味性D.深刻性

19.综合消息的特点是()

A.主题具有多样性B.取材“空间”具有限制性

C.观察角度具有单一性D.材料组织具有“点”、“面”结合的完备性

20.“新闻根据”的功能是()

A.深化述评性消息B.美化人物通讯语言

C.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D.增强经验消息传播效果

21.“蒙太奇”电影手法运用于新闻写作,其作用是()

A.深化新闻主题B.拓展新闻视域

C.省去句、段之间过渡文字D.强化新闻时效

22.日报最应该选用的“时间”概念是()

A.昨天B.最近

C.前不久D.连日来

23.“倒金字塔”结构是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安排在一条消息的()

A.结尾B.开头C.中部D.任意一处

24.引用相关知识与典故,可以使工作通讯避免

..

()

A.思想肤浅B.结构松散

C.行文枯燥D.篇章简短

25.“记者来信”是()

A.记者人际交往B.记者信访活动

C.驻外记者家书D.一种报道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记者的职责包括()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4

A.及时采写新闻B.反映内部情况

C.做好保密工作D.做好群众工作

E.报道领导活动

27.新闻事实的新鲜性包括()

A.内容新B.地域新

C.知识新D.理念新

E.时间新

28.记者的笔记本可分为()

A.读书笔记B.书本笔记

C.采访笔记D.书写笔记

E.政策笔记

29.新闻写作要交代新闻要素是由()

A.政治需要决定的B.新闻构成规律决定的

C.时代要求决定的D.适应受众心理决定的

E.新闻由事实说话要求决定的

30.通讯写作选用细节要()

A.典型B.富于表现力

C.感人D.高度概括

E.精彩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新闻敏感

32.隐性采访

33.新闻根据

34.消息背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记者的业务能力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6.什么是导语,其“双重任务”是什么?

37.简述倒金字塔结构的长处。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8分,共18分)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5

38.某日上午,你所在地区某乡村小学发生教室屋顶垮塌事件。接到这一消息之后,报社派

你前去采访,请在采访前拟定一个简要的采访方案。

39.请指出下面这条新闻的导语属于直接性导语中的哪一种导语形式?并简析这种导语形式

的特征。

对待一口牙男女差异大

一个重“里子”一个爱“面子”

本报讯上医院看牙齿,男女态度迥然不同:女性爱“面子”,想让牙面变白、变整齐;

男性重“里子”,只要牙不疼、质量好就行。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40.根据下述新闻事实材料,写一篇新华社电讯稿。(字数600字左右)

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七中教化学的杨老师说,过去当老师就是铁饭碗,

教得好不好,就是能不能教重点班的区别而已;而现在,教不好就要转岗。但她表示,只

要评估规则能够合理,评测过程能做到公平、公正,对于新的竞聘制度她并不反对。

与学生的一片好评相比,老师在竞聘改革后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大半数学生都认为我‘上课语言’存在问题,与同学沟通不够。”在岗位上十多

年,培养出一批优秀运动员的孙老师觉得很委屈。“我只是相信严师出高徒,哪知道会是这

样的结果?”

对竞聘措施最支持的是在校学生。七中的高三学生聂鑫说,班上同学都很欢迎这种做

法,学生和老师的距离给拉得更近了。她说,即使在毕业班,考评后老师的讲课也有不小

的改观。过去上课古板、整堂课照课本念书的老师也动脑筋、想办法,注意活跃气氛,增

加互动了。过去硬性的作业,现在可能布置得更灵活了。

本学期,山东省济南七中尝试新的教师竞聘方法,在量化考核中,除了教学成绩与科

研成果两项指标外,还加入了学生评价打分一项,权重占考评的20%,若是体育等非高考

学科,该项权重更是占到40%,学生给老师的打分直接影响老师的去留。

与孙老师一样,济南七中此次竞聘有15名老师被转岗,从教学第一线撤下,从事心理

咨询、学生公寓管理、图书馆管理或教授政治辅导课等学校辅助工作。据校方介绍,虽然

教学成绩还是考评重点,15名转岗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孙老师一样,是因为学生打分低

而被转岗。

解释此项改革时,校长尹守峰说:“现在谈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给他们发言权,让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6

他们的意见在‘老师行不行’的评判中有一定权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学生评价任课教师的问卷中,问题涵盖老师职业道德、授课艺

术、控堂能力、作业布置与批改及备课等18个方面;另有两道问答题,要求点“最好”和“教

学最有改进余地”的两位老师,并且说明缘由。

据校方介绍,考评时每个班推选6—8名“能代表班级普遍观点”的学生参加评价,而以

往有违反校规的学生则自动失去了参评资格。

济南七中高三学生王继伟说,当知道这次自己的评分与老师去留直接挂钩时,感到“挺

吃惊的”,同时又感到很兴奋。他说,对使用语言暴力贬低侮辱学生、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老

师,或是不接受现代学生学习习惯的老师,在考评中他都给打了低分。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08:1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61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大自然的奇观
下一篇:母亲是一条河
标签:济南自考办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