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
王绩《野望》教学设计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
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
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ditor.
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
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
adjustandu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
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
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
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
sampleessays,oknowPlea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
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第2页共19页
王绩《野望》教学设计
这是王绩《野望》教学设计,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
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王绩《野望》教学设计第1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五言律诗这一体裁;
3、积累名句;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5、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
【教学重点】
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仰郁的心情,感受汉语言的美;
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
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第3页共19页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刚刚离我们而去,大家有没有好好欣赏欣赏今年的秋色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关秋天的唐诗《野望》,再来回顾一下这
秋色的美!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背诵这首诗歌。
2、集体朗读诗歌,正音。
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东皋:作者归隐之地。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依:归依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
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
生活。
4、学生自由选择两句诗文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说诗句
意思,学生对诗句。
第4页共19页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
方。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归来。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
士。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集体诵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本诗通过对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当时孤寂、
苦闷的心情。
三、走近作者:
那么,王绩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首诗呢,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这首诗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近作者。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唐初诗坛四杰之一王勃
的叔爷爷。除一度做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
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作
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而这首诗歌就是他托病辞官
归田后所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第5页共19页
四、细读课文,赏析诗句: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讨论思考:(下面的这些问题可以同桌、前后
桌就近共同探讨解决,然后推举一个同学准备发言。)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什么表达
方式?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
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
的.彷徨心情。“东皋”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登东皋以
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也隐隐传达出作者的归隐之意。
既有所望必有所见,作者都看到了什么内容呢?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
的语言描述一下。
(注意“树树”和“山山”传达出的景色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情
况灵活讲解。“树树”是每一棵树,说明是深秋。“山山”是每一座
山,是起伏的连山,层峦叠嶂。这两个叠词用得非常好,写出了秋色
的苍茫和广阔。)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中哪几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这两句中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的很好,对牧人
与猎马进行了特写,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几个词初看并没有什
么特别之处,但你可以试着换个词,却是不能够的,看似很俗,细想
起来那画面却是如现眼前,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所以作者的用词是
自然而精警的。
第6页共19页
(引导学生归纳这两联的写作手法,体悟作者光色交融,远近交
错,动静结合的写景妙笔)
如果作者能与他们谈笑风生,共享成果那该是多么惬意啊。但他
认识这些村人吗?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作者采
用什手法来传达这种情怀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在这里作者巧用典故说自己在现实中
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而且还要跨越两千多年去寻找知己,这是怎样的一种旷古的落寞,旷
世的情怀啊!
五、精读课文,写作探究:
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诗歌讨论思考:(就近讨论)
1、本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它在诗歌史上有什么重要作
用?
这首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一改南朝以来诗风的奢华艳丽之风,给
人以朴素清新之美,“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很是难得。
2、这首诗是唐诗中的什么体裁,你怎么看出来的?
这首诗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老师与
学生一起归纳律诗特点)
六、作业:
将此诗中写景的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课堂语言
第7页共19页
描述的基础上再扩展,改写成一篇优美的写景小散文。
(在写作业之前,同学们先讨论交流一下改写的想法,互相启发
一下思路,这样写起来会更容易些。)
王绩《野望》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背诵诗歌;
2、认识唐诗尤其是律诗这一体裁的基本常识;
3、反复诵读,通过想象描述画面,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重
点、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古诗,可以知道诗歌分两大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谈谈对近体诗的了解。
(生答)
二、了解律诗
(1)【学生提及押韵】自由读读这五首诗歌,看看这五首诗歌
各压什么韵,并且找一找韵脚各是什么。
(2)观察韵脚所在位置。
(3)学习课后“关于律诗”补白部分。(划出关键信息)
【屏显】
第8页共19页
关于律诗
每首律诗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称“首联”,第二联称
“颔(hàn)联”第三联称“颈联”,第四联称“尾联”。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
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4)律诗结构框架
【屏显】
关于律诗
起——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渲染气氛,奠
定基调;
承——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或写景,或叙事,是首联的延续和
延伸;
转——颈联,诗意转折变换,由事及人、及景,或由景及情、及
理,别开生面;
合——尾联,以议论、抒情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三、整体感知
1、此诗几个韵脚?(点明早唐作品)
2、了解诗人。
【屏显】
王绩: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
第9页共19页
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
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宿州五柳风景区),自号“东皋子”。
3、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3、指读→齐读
四、通过想象,描述画面
1、唐诗结构提到起承转合,理一理,这首诗歌怎么分布事、情、
景的?
明确:第一联:事、情;二三联:景;尾联:情
2、默读诗歌,结合注解,简单描述诗歌内容,并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完善所描述的内容。代表发言。
4、小组展示。
(1)首联
提示:欲何倚:不知归依何方。
抓住“望”“徙倚”“欲何依”等关键词,加上主语,揣摩人物
动作、人物心理;同时补充环境特征。【彷徨】
(2)二三联
提示:画面中有何景物?注意描绘的顺序(先写景再写人,先写
远景再近景,先写静的再说动的)适当添加能够描述这个氛围的形容
词。【静谧安详】
(3)尾联
提示:揣摩人物心理:根据“怀”“无”等词揣摩诗人心理想法。
【孤独无依、苦闷】
第10页共19页
5、总结:合理想象,人物抓动作和心理,景物抓色彩、动静、
远近。
6、带着想象再读诗歌,感悟诗人情感。
五、拓展补充
【屏显】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
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
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
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
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
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
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王绩《野望》教学设计第3篇
《野望》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唐诗五首》中的
第一首诗。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
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
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曲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五言律诗这一体裁;
第11页共19页
3、积累名句;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5、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6、完成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
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了解诗的内容;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
仰郁的心情,感受汉语言的美;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
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2、准备多媒体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
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
第12页共19页
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让我们一
起来学习这幅山中秋景画——《野望》吧!
2、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
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
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
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
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
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
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生平不拘
礼教,豪放纵酒,屡被弹劾。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
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
靡诗风显然有别。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
声。
3、背景介绍:
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乱,故托病辞官归田而作,借此排遣
自己的孤寂心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全体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2、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第13页共19页
东皋:作者家乡,归隐之地。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绕树三匝,何枝
可依”。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
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
生活。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领学生再次品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请同学翻译诗句。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诗句赏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作者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
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
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这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
第14页共19页
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
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
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
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
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让学生描述一下诗中的场景,想象一下诗人创作的意境。
把我们想象成作者:“你”在自己忧愁无依的时候,一个人在水
边的高地上,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水声,这时秋风萧瑟,一轮金黄的夕
阳照射在山上、树上,而树木光秃秃的,只留下满地的落叶,山上只
有刺目的余晖,心中无忧的兴起一股忧愁、凄凉、萧瑟之感,恰恰这
时一个牧童驱赶着牛群,踏着夕阳回家,打猎之人也骑着马归来,可
自己却都不认识,这时会有什么感受呢?
2、品读诗歌,说说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
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
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
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
“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
第15页共19页
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
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
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五、课堂总结: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
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
2、课外收集学习王绩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
王绩《野望》教学设计第4篇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
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等文学样式。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
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
第16页共19页
《野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唐
诗五首》的第一首诗。本单元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为话题,或
清幽,或雄奇,容易引起学生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
水的优美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
情操。《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
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
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3.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的诗歌,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
识,初步掌握了诗歌的学习方法,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
部分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但是,受年龄、阅历以及诗歌年代
的影响,学生对诗歌意境及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学生与学生之间
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积累很少。
【教学目标】(分条陈述)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受诗歌的美感。
2.通过分析意象和描绘画面,把握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意象和描绘画面,把握诗歌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可以针对教学目标分别设计: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
针对目标一:
第17页共19页
读准字音,在课本上勾画出难读的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读准节奏,感受诗歌的美感。
针对目标二:
在课本中用笔圈出找到的意象,并找到和分析意象的修饰语。
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用自己的话叙述诗歌的内容。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所饱含的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
板块一:导入
同学们,有这么一位诗人,他视陶渊明为偶像,不仅写下了《五
斗先生传》,而且这位诗人也性嗜酒,弃官归隐,他就是王绩。今天
让我们走进他的《野望》。
板块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受诗歌的美感。
2.通过分析意象和描绘画面,把握诗歌的情感。
板块三:声情并茂——诵古诗
古诗是浓缩的精华,字数虽少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学习古诗必
不可少的是诵读。好的诵读往往可以让我们在诗歌鉴赏方面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古诗。
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想要做到声情并茂的诵读诗歌应该注意什
么?
【明确】1.读准字音2.注意停顿3、做到抑扬顿挫4.有感情
第18页共19页
板块四:诗情画意——析古诗
1.本诗哪个字统领全篇?
【明确】“望”。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诗人登上东皋,一眼望去,眼里
所及之物代表了作者此刻的心情。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
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故“望”字统领全诗。
2.诗人都“望”见了什么?
赏析:
树、山牧人、犊猎马、禽
秋色、落晖返归
找出诗人“望”见的景物后,我们看看这些景物前面的修饰语,
就可以赏析出诗人望见的景物的特点,这对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情感有
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景物在诗歌中被称为“意象”。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事物,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
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典型的以物寄情意象:
杨柳——惜别圆月——思乡
落花——伤春浮云——漂泊
流水——惜时古迹——怀旧
红豆——相思羌笛——凄切
第19页共19页
3.用诗意的语言把《野望》的颔联和颈联描绘成一幅画面
【明确】暮秋时节,每一棵树都凋谢枯萎,每一座山都披上了落
日的余晖。天空仿佛比往日透明许多,秋色像落入宣纸的颜料,渲染
出迷人的色彩。就在这时,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打猎的人满载而
归。这简直是一副山野秋晚图。
板块五:暗香浮动——探诗意
1.如果诗人传达的是恬淡,悠闲地情感,那他在“望”的时候为
什么会“徙倚欲何依”呢?
【明确】从王绩生平行事来看,他的归隐之心,不如陶渊明那样
彻底,不能“忘怀得失”;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样热爱,只
是想效仿陶渊明,给自己找一份精神寄托罢了。这是他徘徊、失意的
真正原因,所以才发出了“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感慨。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06:5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58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