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电子教案部编版五篇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1
《时间的脚印》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
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
间的痕迹。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
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
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岩石是
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
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
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很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
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转变(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
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
意义?(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多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
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因此,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
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
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
的。因此,“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加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
动、形象。本文就多处利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
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加强了文
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
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
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很多记录时间的方
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
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2
《诗经二首》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
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
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
“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论语》说:“不学
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
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
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雎鸠(jiū):一种水鸟。
窈窕(yáotiá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边。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四.布置作业,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具体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二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
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区,
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
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道阻且
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2.从总体上说,社会的制约是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身的行动,不得不
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很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可得的
爱情。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恐怕主要是压
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烈的
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3.《诗经》里大量利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
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
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
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4.《诗经》的语言特点。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
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
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蒹
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
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
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
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3)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
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因此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
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关雎》
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
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
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
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通过全体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3
《大雁归来》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细致的观察;
2.细味抒情的笔法;
3.领略深沉的意蕴。
【教学重点】细味抒情的笔法
【教学难点】领略深沉的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
1.激趣导入
一月,他会在雪融时追踪一只冬眠乍醒跑出洞穴去探险的臭鼬;
二月,他劈开一根有八十多岁、被雷击倒的橡木,生火取暖;
四月,他在每一个晚上到树林空地上观赏鹬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
五月,他聆听从阿根廷归来的高地鸻鸟的飞行之歌;
六月,他到深潭游泳,在溪边钓鳟鱼;
七月,他会注意草原上普遍为人所忽视而自生自灭的所有野花的生日;
八月,他经常随兴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画;
……(屏显)
师:大家猜到这个人是谁了吗?(利奥波德)这是其观察笔记《沙乡年鉴》中记
录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者每天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着,思索着自然的奥秘。同
学们再细看一看,发目前什么问题?(没有三月)三月份,利奥波德究竟在做什么呢?
我们一起到《大雁归来》中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用诗意的形式罗列《沙乡年鉴》中作者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
作者和《沙乡年鉴》。罗列中故意缺少“三月”,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在课前留
足了悬念——作者三月在做什么呢?进而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初读文本——谈发现
学生自读课文,谈一谈阅读后的感受与发现。
预设:细致的观察
抒情的笔法
深沉的意蕴
……
师:我们本堂课,就围绕“细致的观察”“抒情的笔法”“深沉的意蕴”三点来展开
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课文谈发现,既给学生一个自由感知文本的空间,
又通过学生的发现来确立本课的探究点。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发现,激发他们自主
探究的欲望,同时也搭建起本课的基本框架。)
一.细读,学习细致的观察
探究一:作者细致的观察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发言后归纳)明确:
①记录雁群数量的精确;
②能分辨大雁归来、觅食、集会以及孤雁鸣叫的区别;
③发现大雁聚散时间以及地点的不同;
④观察大雁时间之久(对春雁的观察:从XX月到XX月),且不分昼夜(晚上去
听大雁集会时的鸣叫)
(师引导:作者XX月观察大雁归来和觅食,XX月观察大雁的集会,XX月发
现大雁集会逐渐减少,由此可见,本文大致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时间顺序)
⑤发现春雁与秋雁行为的不同
⑥对孤雁的观察、推测并求证(对孤雁观察达6年之久)
……
(设计意图:通过搜寻作者细致的观察,让学生梳理、提取、分析并整合课文
的内容,同时发现本文的说明顺序。)
探究二:作者细致的观察说明了什么?
明确:作者坚韧的毅力、求真务实的精神、对自身从事的事业的热爱……
师小结: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中,我们看到了他作为科学观察者所有的令人敬
佩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剧本
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
学思想方法。”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作者细腻的观察中,去感受作者身上的科
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过渡语:作者如此细致地观察大雁,除了作为科学观察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更是因为什么?(对大雁的喜爱)
二.赏读,细味抒情的笔法
探究三:勾画本文有情味的语言,品一品,析一析,读一读。
品一品,这些句子表现了大雁怎样的形象?
析一析,这些句子利用了怎样的手法?
读一读,这些句子渗透着作者哪些情感?
(同桌合作研读)
①“当一群大雁冲破了XX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到了。”
——“冲破”用词精妙
——勇敢、报春的使者
——读出盼望与欣喜之情,“冲破”重读
②“……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里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
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容易了”
——对比、拟人
——坚定执着
——读出赞美与担忧之情
③“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拟人
——重感情
——读出感伤悲悯之情
④“……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
则更为响亮。……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
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然后,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混乱的回声……拍打声,有蹼的划
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
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
低语一样……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
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来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
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比喻、拟人、用词精妙
——自由、无拘无束、充满野性
——读出欣赏、喜爱之情
……
师小结:在作者眼中,大雁不只是大雁,它更有人的情感与品质。它们充满野
性、勇敢无畏、充满灵性、坚定执着、热情活泼、重情重义……而作者的心也紧紧
追随着大雁,作者因大雁的归来欣喜盼望,对大雁自由的飞翔欣赏赞美,对大雁的
种种鸣叫由衷喜爱,对孤雁的不幸遭遇感伤不已,对大雁的美好品质由衷钦佩。
“爱”饱蘸在每一个字里行间!
(设计意图:赏读中,教师尤其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抓住充满情味的语言,
通过三个层面的赏读,赏析出文本的形象美、手法美与情感美。)
过渡语:作者对大雁的爱,不是轻快的,而是深沉的,隐约中会让我们的心也
隐隐作痛。
三.悟读,领略深沉的意蕴
探究四:在充满深挚的感情的句子中,有哪些隐含着对大雁命运的关切?
(学生发现表达,教师点拨:)
①“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
猎枪。”——看似在赞扬的机警,实则是谴责人们的偷猎
②“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
我们先前所明确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家庭”、“亲
人”、“幸存者”表达了什么?)
③“……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里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
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容易了。”
④“每年XX月,它们都要用自身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师:定期迁徙本来是大雁习性使然,作者为什么要用“赌注”来形容呢?
讨论后明确:“赌注”是赌博时所押的钱物,或是博取成功的代价,这个代价在
大雁这里甚至是生命。(因为可能遇到各种危险,如自然天气、天敌,或者人类的
猎杀),前后“赌注”隐含着作者对大雁深深的同情和对他们命运的关注。
师(启思):大雁的迁徙的动力是什么?作者说是“基本信念”使然,这让我们想到
了我们中国人临近春节的什么行为?
学生回答后屏显春运回乡潮的图片(火车站人头攒动的场面、行驶在返乡路上
的摩托车骑行队伍、单独的个体回乡),三幅图片与大雁迁徙的画面同时屏显。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大雁在归来的路上,人类在回乡的路上;
大雁迁徙是出于“基本信念”,人们返乡是出于强烈的愿望。
……
师(总结式阐发):通过这几幅图片,特别是作者充满情味的语言,我们强烈地
感受到,作者事实上是把大雁放到与人同等的地位上来对待,他爱其所爱,悲其所
悲……他虽然没有明言,但我们从字里行间分明感到:大雁和我们人类同属于一个
家庭,他是我们人类的亲人——人和动物是命运共同体。这就是他的生态伦理观。
(设计意图:作者的沉思是隐藏于文字背后不易发现的,抓住文本中作者情感
的线索,由作者情感的痛处向思想的深处开掘。同时将大雁的迁徙与人类春运回乡
潮并举,让学生感受到大雁与人类惊人的相似性,大雁与人类是平等的。)
资料助读:
资料助读1:人不但要处理好跟人的关系,跟社会的关系,还要用道德的观念,
对待山、水、草和一切生物,这就是大地伦理学,即敬畏生命、关爱自然、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
资料助读2:人和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万物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的大
地才是完整的,这样的完整的大地才是产生梦想的大地。(屏显)
四.结束语
感谢利奥波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
是他,让我们反观人类自身,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灵魂;是他,让我们明白了:每
一样生命都应该值得被尊重。世界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大地才有了如此的生机和
情趣。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4
《小石潭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感知,读懂文意和脉络;
2.细读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3.知人论世,领悟处境和心境。
教学重点:
朗读感知,读懂文意和脉络;细读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领悟处境和心境。
教学创意:
以反复诵读为手段,以抓关键词为方法,以情感变化为抓手,带动对文章脉络
的梳理,对小石潭美丽景色的赏析,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悟。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背诵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找出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两个字。没错,“孤”和“独”,这就是诗人当年参
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写照。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寄情山水,写了八篇
游记,史称“永州八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一记,《小石潭记》。
二.译读,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初读,圈出生字词,查字典读准字音。
2.读懂文意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3.读出文脉
(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标示出表明作
者游踪变化的词语。
从小丘西行——下见小潭——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记之而去
把握游记以游踪为序以及本文写景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特点。
(2)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转变,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请同学们找
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品读,缘景明情
柳宗元为什么先是快乐的后来又悲伤了呢?下面我们就循着文脉来找答案。
1.品读“心乐之”。结合小石潭美景,感受其“乐”。
课文开头就说“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意思是声音很好听,使
我很高兴,作者是“乐其水声悦耳”。请大家读课文,试着将“心乐之,乐其----”补
充在文章某句话后面,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作者的“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心乐之,乐其潭水清凉。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心乐之,乐其岸边石头姿态
万千,形态各异。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心乐之,乐其树木青葱,藤蔓翠绿,摇曳
多姿。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心乐之,乐其潭
水清澄纯净。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心乐之,乐其鱼儿自由灵
动,调皮可爱。
无意间发现小石潭这么个幽静美丽的地方,作者自然是激动的,惊喜的。
2.品读“凄神寒骨”,结合小石潭氛围,感受其“凄”。
景美人乐,作者是不是流连忘返了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如此美景却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为何?“以其境过清”。朗读直接表现“其境过清”
的句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体会作者凄
凉悲伤的感情。
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心境如此大的转变的呢?找到关键字。“潭西南而望”的“望”
字。他望到了什么?“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并不美
好的设喻,正是作者凄寒、迷茫的内心体现。指导朗读,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
读出淡淡的忧郁之感和作者内心的迷茫。
四.悟读,知人论世
柳宗元明明站在潭边没动,眼前的景客观上也没有变,那为什么感受突然就不
一样了呢?结合作者身世,从作者由“乐”变“凄”的微妙情感变化中领悟其孤独的内
心世界。
屏幕显示柳宗元身世:(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岁即中进士。积极
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
水。后任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终年46岁。)
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
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的与自身被贬谪以来
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
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
闻,与自身的境遇何其相似,因此作者不禁触景伤情,为小石潭的处境感伤,也为
自身感伤。因此再美的风景也只能带给他短暂的快乐,却始终走不进他苦闷而孤寂
的心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了柳宗元情绪的转变,触摸到了柳宗元
孤寂却不颓废的心灵。推荐大家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更多地感受柳
宗元游记的独特魅力。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5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
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
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
仅科学家们公开明确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
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
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
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
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
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
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
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
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
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
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从“一个领域的科学发现”到“另一个领域的科学结论”,请你找出作者的说明
思路并简要记录、交流。
1.全班集体讨论《恐龙无处不有》:
古生物学领域←→地质学领域
___________恐龙无处不有-→__________________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1.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能漂洋,大陆自身漂移→
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2.事实论据: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推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推理:
恐龙不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问题: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假设: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身在迁移。
参考3.恐龙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恐龙无处不在,曾经遍布
每块大陆→恐龙不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现存大陆在远古曾是联结在一起的
“泛大陆”→“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参考4.科学发现: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产生质疑:恐龙来自哪里——追溯原因:
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研究价值:证明地壳运动理论。
2.小组合作交流《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①引出说明对象→②-⑥摆出对立理论→⑦-?解释斯石英的成因、性质
(高压产生斯石英,高温还原为沙子)→推断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未发
生过火山运动→恐龙年代岩层发现斯石英→?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3.知识卡片助读:
事理说明文多用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
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局部、从简单到复杂、从特点到用途、从
主到次等。
小结:两篇文章都利用了逻辑顺序,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从古生物学转入地质学,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
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被压扁的沙子》一文先摆出两种对立观点,再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特性,利用
地质学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行星撞击说,解释了生物界恐龙灭绝的原因。采用了从结
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梳理脉络看行文思路,让学生在有层次的小组活动中初步感受推理的过程,
最后适时落脚在对逻辑顺序的研讨上。)
四.语言聚焦——品读,鉴赏表达悟写法
研讨三:科普文的科学严谨和通俗生动,你能发现吗?
1.关注括号中的补充文字(课后练习题3)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
得多么天衣无缝。
(科学方法,补充证据)
b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科学价值,现实意义)
c即非常纯的沙子。
(科学态度,严谨认真)
d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
这样做呢?
(适时调侃,幽默生动)
小结: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
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关注短文中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引导学生研究说明文的语言,通过细腻的品读发现说明文语言的共性特点和
作者语言的个性特色,让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会欣赏科普文准确严密而
又通俗生动的语言风格,并从中感受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情怀。)
五.头脑风暴——补写,激活思维试身手
研讨四:科普文的科学思想和思维技巧,你能利用吗?
1.辨识:认一认,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
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
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
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因此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
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
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
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
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2.印证:加一加,请为本文的科学观点补充一个例子。
科学观点:“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
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参考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
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关于,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
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
参考2: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
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
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
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
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
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参考3:生物学研究中的生物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
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
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
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
参考4:制造业掌握把水晶磨光的技术,做成透镜放大物体。显微镜的发明,
使生物学向前迈了一大步,人们进入了观察细胞的时代。
参考5:瓦特发明蒸汽机,后期出现的内燃机不但仅使工业,还让整个世界、
各个学科都得到了助力。
(这一步,重在学习并践行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
相及的两种事物间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开展研究的必要
前提。若学生掌握的科学事例有限,还可扩大为谈论“不同学科”间的影响。)
过渡:学习本文,我们不但了解到了一些科学知识、科学观点,还学习了作者
的思维方法,即联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创造性的思维。作者经过层层推理、分
析,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说”。他说服你了吗?其实,这只
是众多推论中的一个,并不是定论。
3.质疑:比一比,请为“恐龙灭绝”这一话题补充一个你认可的学说。
布置作业:查资料,从众多的“灭绝说”中选择一个你认可的,用从本文中学到
的方法写一篇短文,阐述你对“恐龙灭绝”这一话题的思考,并相互交流。
(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研讨。这样可以让
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
方法。
这两篇科普文所传递的信息不是客观的定论,而是主观的一己之见。学习这类
文章,要进行理解式阅读,在文本和生活的联系中去理解作者的观点,试着将文本
观点与生活经验进行相互印证。还要进行批判性阅读,与作者展开“对话”,对作者
的观点明确提出质疑,与作者商榷,激活思维。)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06:5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57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