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圣人观评析】孟子语录和孔圣人语录
儒家自孔子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圣人的阐述。在孔子那里,圣
人被看得十分神圣,对于尧、舜、文、武、周公,孔子也只是很崇拜
而已,并不认为他们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他也没有指明谁是圣人。更
否认自己是圣人。他所确立的圣人观很抽象,带有神秘色彩,在现实
生活中难以找到,孔子认为能够“博施济众”才是圣人,而孔子也认为
“家施不及国”,这样的话只有那些拥有天下的君王才可能具备实施的
条件,而尧舜“其尤病诸”,因此孔子那里没有圣人。
孟子的圣人标准有所降低,数量也大大增多,承认即使没有“君临
天下”,只要有崇高的道德也可成为圣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尧、舜、
禹、文、武是圣人,周公、伊尹、伯夷是圣人,而对于孔子的圣人的
地位,孟子的评价最高,“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认为孔子“贤于尧、舜远矣”,这样就把
孔子抬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同时也指出,即使是圣人,也有缺陷
与过失,并举周公不察“三监之乱”的例子来说明“圣人且有过与”,只
有能改正,“民皆仰之”。这样,孟子的圣人更加真实化、普通化,这
也是孟子圣人观的一个基点。而且孟子主张人人皆可普,那么很自然
的结论就是尧舜也是人,与凡人同性,只要肯下功夫,扩大自己的善
性,发扬自己的善端,就能达到尧、舜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孟子进
一步的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观点。“曹交问日:‘人皆可以为尧、
舜,有诸?’孟子日:‘然’……‘亦为之而已矣’”。但是这里有一个不同,《孟
子・告子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尧、舜的天性是
生来就完美的,而其他人只要经过培养,也是可以成为尧、舜的。
圣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孟子认为社会的治乱安危,决定于圣人的
存否,圣人出,则天下治,圣人没,则天下乱。“尧、舜既没,圣人之
道衰……”。圣人的作用还表现为对人民的道德教化和熏陶,“闻伯夷之
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
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认为,圣人的道德楷
模作用的形象对于世人提升其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能够使世
风为之一变。而孟子所生活的时代“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正是因
为没有圣人的缘故,那么谁是圣人呢?孟子比较隐晦地指出来了。“由
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
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同时还指出“五百年必
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
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下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孟子不仅仅把自己看
成是继承圣人之道的孔子的继承人,而且认为自己堪称是像汤、武一
样应运而生的平治天’下的救星。
至此,盂子完成了对孔子的圣人观的改造,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圣
人观,也是为自己思想所服务的圣人观念。
孟子所处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彼此
攻伐混战,为了能在战争中夺取胜利,纷纷招揽人才。有作为的国君
招徕并敬重所谓的贤士,使为自己效劳:一些大臣也常常向国君举荐
人才,以谋富国强兵。因此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布衣卿相之局和礼贤下
士之风。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从不同的阶级
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著书立说,议论政治,阐述哲理,形成了“百
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
孟子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与其他的游说
之士一样,孟子游历了宋、滕、魏、齐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希望能够被国君赏识,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其理想。他从性本善的
理论出发,主张当世的国君应该效法先王,通过实践“王道”和“仁政”
来实现社会的安定。而先王即尧、舜、禹、文、武,他们虽然受到人
们敬仰,但在孔子眼中,他们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圣人,圣人境
界遥不可及,当世的统治者再怎么努力,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成为圣人。
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统治者是不会感兴趣的。战国时期统治者所感
兴趣的是如何使自己的国家强大,如何使自己国家的领土扩大和在对
外作战中获胜。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孟子对孔子的圣人观进行了
改造,使圣人现实化,这样统治者只要遵循圣人之遗志,就可以像圣
人那样平治天下,流芳百世。经过改造,孟子的学说得到了一些国君
的认可,比如说滕文公,经常向孟子请教一些治国之事。孟子告诉滕
文公强弱之势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行仁政,得民心,如果真的做
到了,弱者就可以变强。而对于是否能做到圣人之为,孟子引颜渊语
日:“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又引公明仪话日:“文
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尤可以为善
国。”统治者只要能够像圣人学习,努力做到圣人之为,何愁国家不治,
民众不富?这就是孟子的政治理想。同时孟子也希望通过圣人的教化
作用来改变当时“以力兼人”“以富兼人”的局面。
总而言之,孟子的圣人观体现其“圣人救世”的历史观,是对无序、
荒谬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中国历史上一直是霸道政治不断、暴君辈出,
而中国人所希望的是“圣王”的乌托邦盛世,即由圣明的君主施行仁政,
安定社会。孟子将这种美好愿望与儒家思想、社会现实想结合,形成
了自己的一套圣人观,游说于战国各个国家,期望能实现其政治理想
与愿望,但是处处碰壁,不受到重视,没有一国采用他的主张。《史
记・孟子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孟子“见以为迁远而阔于事情”,汉代桑
弘羊也说“孟轲守旧术,不知世务,故困于梁宋”。(《盐铁论・论儒篇》)。
孟子的这些主张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虽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力度不
大,战国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孟子的“仁政王道”根本不适合在这
样的环境中实施。这应该是其不得施展抱负的根本原因。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06:3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57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