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班语言《春雨沙沙》教案
亳州市幼儿园杨翔宇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景,热爱大自然。
2、理解散文,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活动准备
1、春雨雨丝,柳叶、桃花、燕子、小鱼、农民、娃娃、小河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了解散文内容
1、听雨声引出欣赏主题。
师:老师带来一篇美丽春天的散文,你们想听吗?
老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幼儿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2、请幼儿仔细地再听一遍,散文里有什么?幼儿交流听的内容,说出后出示相应的
图片。
3、完整欣赏配乐散文,边朗诵边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分段欣赏,理解散文内容
1、欣赏第一段,根据散文内容提问
①春雨是怎样下的?为什么春雨是沙沙下的?
②沙沙的春雨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像千万条丝线落下?
③什么是穿梭?燕子用什么衔着雨丝?
2、欣赏第二段,根据散文提问
①为什么柳树变绿了?桃树变红了?
②还织出了什么?为什么织出小河是清亮亮的?
③河里的鱼儿怎么样?鱼儿为什么欢快的摇动尾巴?
3、欣赏第三段,根据散文提问
①河的对岸是什么?山坡下有谁在干什么?农民为什么播种?
②山坡上有谁在干什么?娃娃为什么要植树?
4、完整欣赏散文。
2
师:我们来一起欣赏这篇好听的散文吧!
三、初步学习散文
1、师生共同朗诵散文。
2、师幼边朗读散文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附散文:
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万条丝线落下,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织出一
幅美丽的春天图画。
绿的,是柳叶;红的,是桃花。还织出一条清亮亮的小河,河里的鱼儿欢快地摇动
着尾巴。
河的对岸,是一座小山。山坡下,有播种的农民;山坡上,有植树的娃娃。
啊,多美的图画!
3
《春雨沙沙》活动实录
[片段一]听雨声引出欣赏主题。
师:小朋友听“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
幼:下雨了。
师:到底是什么声音呢?老师带来一篇非常好听的散文,你们听听这篇散文就知道
啦。
[评析]以“沙沙沙”雨声自然的导入课题,同时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师:散文里的沙沙声是什么声音?
幼:是雨声。
师:是春雨的声音,春雨沙沙,所以这篇散文的名字叫《春雨沙沙》,请你们听听春
雨沙沙这篇散文里有什么?
(教师再次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幼:农民。
师:有播种的农民。(把农民卡片贴在黑板上)
幼:燕子。
师: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把燕子卡片贴在黑板上)
幼:清亮亮的小河。
师:织出一条清亮亮的一河。(把小河卡片贴在黑板上)
幼:小鱼摇尾巴。
师:河里的鱼欢快地摇动着尾巴。
(把鱼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幼:春雨。
师:春雨沙沙,春雨沙沙。
(把雨丝贴在黑板上)
幼:桃花。
师:红的,是桃花。
(把桃花贴在黑板上)
4
幼:柳叶。
师:绿的,是柳叶。
(把柳叶贴在黑板上)
幼:有植树的娃娃。
师:山坡下,有植树的娃娃。
[评析]通过初步的欣赏散文。让幼儿说出散文内容,在以实物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以
加深幼儿对散文的理解。
师:请小朋友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散文。
(放课件,配有轻音乐,老师朗诵)
[评析]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欣赏散文中优美的意境。
[片段二]分段欣赏,理解散文内容。
师:春雨是怎样下的,让我们来仔细听一听?
(放课件第一段无音乐老师朗诵)
师:春雨是怎样下的?
幼:沙沙下。
师:春雨为什么沙沙下?
幼:雨很多。
师:春雨下得很密很轻,所以春雨沙沙的下。沙沙的春雨像什么?
幼:像丝线。
师:像千万条丝线,为什么像千万条丝线?
5
幼:从天上往下下,很细。
师:春雨很密很多,从天上下下来看上去很像千万条丝线。
(拎春雨雨丝让小朋友观看)
师:我们来学一下春雨沙沙下。
(师边作动作边朗诵)
师: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拿燕子做穿梭的动作)哎,小朋友,什么是穿梭?
幼:从这边过来,从那边过去。
(做动作).
师:穿梭在这里就是指燕子在雨中飞过来,穿过去,就像古代织布用的梭子一样。
(做燕子穿梭的动作)
师:穿梭的燕子怎么样?
幼:衔着雨丝。
师:用什么衔着雨丝。
幼:用嘴巴衔。
师:什么是衔?
幼:咬着。
师:衔就是叼、含、咬的意思。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雨天的美景。
(师边放课件边和幼儿共同朗诵第一段)
[评析]通过直观的动画课件,加以教师肢体语言讲解散文中的词语“穿梭”、“衔”使
幼儿很容易理解。
6
师:春天的景象多美呀!请小朋友听听还有哪些美景?
(放课件第二段无音乐老师朗诵)
师:请小朋友说说听到哪些美景?
幼:柳叶绿了、桃花。
幼:小河清亮亮的。
幼:鱼儿摇尾巴。
师:我们把话说完整,绿的,是柳叶;红的,是桃花;织出一条清亮亮的小河,河
里的鱼儿欢快地摇尾巴。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柳树绿了,桃花红了吗?
幼:因为春天来了。师:春天来了,我们的柳树发芽了,花儿开了。(做柳叶摆动动
作,花儿开的动作).
师:还织出了什么?
幼:清亮亮的小河。
师:为什么织出小河里清亮亮的?
幼:因为河里的水很清很亮。
师:对河里的水很清很亮,但是冬天河里的水是什么样?
幼:河水上冻了都是冰。
师:现在春天到了,河水怎么样?
幼:春天到了冰融化了,所以看上去小河清亮亮的。
师:河里的鱼怎么样?
幼:河里的鱼儿欢快的摇动尾巴。
7
师:你们知道鱼为什么欢快的摇动尾巴?
幼:鱼儿在玩,所以在欢快摇尾巴。
师:对鱼儿在玩,所以欢快尾巴。
师:我们冬天的时候能不能看到鱼儿?
幼:冬天的时候河里有冰看不到鱼,现在冰融化了,就能看到鱼儿欢快地摇尾巴了!
师:这么美的美景,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吧!
(师幼共同朗诵第二段)
[评析]幼儿开放性的想象理解词语“清亮亮”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在学习散文的同时,
也了解冬天和春天季节性的变化。
师:哎!我们看看人们在干什么?
(放课件第三段无音乐教师朗诵)
师:河的对岸是什么?
幼:是一座小山。
师:山坡下有谁在干什么?
幼:山坡下有播种的农民。
师:农民为什么播种?
幼:人就会饿死。
幼:因为农民不播种我们没有粮食吃。
师:农民很辛苦,他们在春天的时候播下种子,等到秋天丰收了,我们就有粮食吃,
我们吃的馒头、米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
师:山坡下有谁在干什么?
8
幼:山坡下有植树的娃娃?
师:娃娃为什么要植树?
幼:春天来了,树要发芽,所以娃娃要种树。
师:春天是种树的好季节,春天的时候树木容易成活。
幼:娃娃种树,等树长大了,就可以保护我们的环境。
师:娃娃们种下树,对我们的生活环境进行了环保,所以我们要爱护自然资源,爱
树花草树木.。
(师用动作演示,提示幼儿朗诵散文)
[评析]通过这个环节,来促进幼儿将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幼儿感知农民的辛苦,
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而且对大自然环境有初步的环抱意识。
[片段三]学习散文,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师:我们来一起欣赏这篇好听的散文吧!
[评析]课件的使用和分层分析以及环环紧扣的提问加深了幼儿对散文的理解和记忆,
降低了幼儿学习的难度,同时使幼儿感知农民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对大自然有
初步的环抱意识。整篇欣赏给幼儿留下一个完美的散文印象。
师:让我们走进这美丽的图画吧!让我们站起来边朗诵边表演。
(幼儿表演散文)
[评析]幼儿集体进入美景,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散文教学的开展奠
定了情感基础,更容易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含义。表演散文把静变为动,活动推向高潮,
幼儿轻松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师:春天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春天。
[评析]整个环节中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做到了幼儿理解在前,幼儿欣赏在后,为
幼儿创造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充分表达的机会。
9
《春雨沙沙》活动反思
《春雨沙沙》是一篇非常好听的散文,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散文中的内容,感受
散文的美,就必须对散文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景象有所了解,这是理解这篇散文的知识基
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反思。
一、目标的确立
情感目标第一,将感受春天的美景热爱大自然放在首位。理解散文放在其二,散文
重点是理解、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不是记忆和背诵,体现了学科特点。
二、环节按排方面
本活动共安排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幼儿通过清听、找角色、看多媒体课件三种不
同的形式欣赏散文,通过多次倾听`互相交流幼儿感知散文的内容。通过多次有效欣赏,
幼儿对散文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通过分段欣赏,进一步了解散文内容,根据散文内容和特
点,设计了一些具有思考性和探讨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春雨沙沙下?为什么春雨像千
万条丝线落下等等,根据这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交流、讨论,
运用已有经验充分讨论与回顾,引导幼儿大胆进行交流,愿意将自己的身边经历进行表述,
通过交流讨论幼儿能深刻地理解散文。在散文中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如“穿梭”,
“衔”等提取出来让幼儿讨论,并让幼儿学一学、做一做,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散文
的语句。
第三个环节,教师及时退位,用图画、动作、表情提示幼儿朗诵散文,体现了幼儿
的主题性,最后以游戏的方式,幼儿表演散文,以达到幼儿自主参与,使幼儿成为真正
的活动主体。
三、回应幼儿方面
1、缺少迁移和创造。我感觉在散文中缺少迁移和创造,我只是按散文里的春天美景
做了表述,还可以进一步地深入,让幼儿感知和理解散文,对于春天的美景还可以进行
迁移如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如:除了散文里说的美景,春天的美景还有哪些?让幼
儿尽情地去想像去表达。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活动如:春天人们有的播种、有的植
树,还有哪些人们在干什么?让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更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2、有时对幼儿的回应不合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回应幼儿,不仅能梳理提升
幼儿的零散经验,还能肯定鼓励幼儿激发幼儿思维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幼儿回答问题时
10
我每能及时回应幼儿,如我问“农民为什么播种”时,有个幼儿回答说“人就会饿死”
由于我当时想着预设的答案,竟没有回应这个幼儿就叫下一个幼儿来回答。课后我反思
了一下,认为这个幼儿说的多好呀!如果春天农民不播种秋天就不能有收获,如果秋天
没有收获,人不就会饿死了吗?我只要及时肯定幼儿然后这些关系梳理一下,既肯定鼓
励了这个幼儿又让其他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后我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及时有效的回应幼儿。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5:2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5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