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3-01-29 03:00:18 阅读: 评论:0

行政管理大专难度大吗-为什么成语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描写山水的成语)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十种课型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十种课型

一、朗读课型

(一)课型概说

进行语调、语速、重音等技能训练。通过朗读,理解课文。

(二)教学模式

第一步:创设朗读情境。第二步:训练朗读技能。第三步:讨论朗读体会。

(三)课型举例:《春》

第一步:读课文,学习朗读知识

(1)朗读课文

(2)介绍朗读知识

①语调:轻快、轻柔、由升到降……②语速:快、稍快,慢、稍慢……③

重音:重读

第二步:读课文,训练朗读技能

(1)学生读课文,并确定每段的语调、语速、重音。(2)学生按下面的句式说朗

第段,用语调、语速朗读,要重读,表现出。

教师示范:第①段,用轻快的语调、稍快的语速朗读,盼望、来、近要重读,

表现出盼春的热切心情。(教师范读)

学生训练(说、读、评)

第②段,用轻柔的语调、稍慢的语速朗读,一切、睡醒、欣欣然、朗润、涨、

红要重读,表现出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

第③段,用轻快的语调、稍快的语速朗读,钻、嫩嫩、绿绿、一大片、坐、躺、

打、踢、赛、捉要重读,表现出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

第三步:读课文,讨论朗读体会

学生用下面的句式,讨论朗读体会:通过朗读,我读出了这篇文章的。

(从中心、层次、感情、特点等方面说话)

学生说话:

(1)通过朗读,我读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赞美大自然。

(2)通过朗读,我读出了这篇文章的层次:盼春—写春—赞春。

(3)通过朗读,我读出了这篇文章的感情:热爱大自然。

(4)通过朗读,我读出了这篇文章的特点:语言简洁明快。

(5)通过朗读,我读出了这篇文章的特点:形象生动。

(四)教案写作模式:

教学目标:1、2、3

教学模式:朗读课型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学习朗读知识

1、朗读课文。2、教师介绍朗读知识

第二步:读课文,训练朗读技能

1、学习读课文,并确定每段的语调、语速、重音。2、学生按下面的句式说朗

第段,用语调、语速朗读,要重读,表现出。

3、教师示范

4、学生训练(说、读、评)

第三步:读课文,讨论朗读体会。学生用下面的句式,讨论朗读体会:

通过朗读,我读出了这篇文章的。

二、背诵课型

(一)课型概说

通过指导背诵,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材料。

(二)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第三步:读课

文,测背诵效果。

(三)课型举例

《论语》六则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

①初读,读准字音。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课文。

②齐读,读出节奏。指导第一则的句子停顿:学/而时习之(听录音划分另外五

则的句子停顿)

③抽读,一人一则。读后教师评价。

④定标,确定目标。当堂背诵全文。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

①看译文背诵法。②词语提示背诵法。③层次背诵法。

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背诵,单独抽背,教师评价。

三、说读课型

(一)课型概说

边读边说,按要求说课文的内容、特点,通过读和说,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说

话能力、概括能力。

(二)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第二步:读课文,说句子;第三步:读课文,说特

点。

(三)课型举例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步:读课文,说人物。

1、通读全文。

2、按下面的句式说话:

从第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的人。

教师示范:

从第4、5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学生说话:

①从第6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俭朴能干的人。②从第7段可以看出,

母亲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③从第8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④

从第9、10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有远见的人。⑤从第12段可以看出,母

亲是一个支持革命的人。

3、按课文内容的顺序说:

母亲是一个、、、、、的人。

第二步:读课文,说句子

1、读句子(找出文中关键的句子,反复阅读,体会句子的作用)。2、按下面

的句式说话:第段这句话的作用是。

教师示范:第1段,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这句话的作用是点出

叙述的对象,抒发悲痛的感情。

学生说话:第4段母亲是个好劳动。这句话的作用是概括了这一段的中心。

第5段“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这句话的作用是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第三步:读课文,说特点。

1、默读课文,找出文章选材、结构、表达、语言、感情等方面的特点。2、按

下面的句式说话:这篇文章的特点是。

教师示范:这篇文章的特点是语言朴素。

学生说话:①这篇文章的特点是选材典型。②这篇文章的特点是结构严谨。

③这篇文章的特点是记叙、议论和抒情自然结合。④这篇文章的特点是感情真挚。

课堂小结:学习方法。读写人的文章,怎么读?

1、概括人物的品质。2、品味文章的语言。3、了解文章的特点

四、讨论课型

(一)课型概说

讨论课型是在问题导引下,以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

准备好有意义的讨论话题。教师要多引发学生热烈的争论,深入地思考。

(二)教学模式

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阅读课文,提出问题;第二步:圈点课文,准备讨论;第三步:依据

课文,展开讨论;第四步:再读课文,小结讨论。

(三)课型举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一步: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1、阅读课文。

2、介绍知识。

驳论文,通过驳论点,或驳论据,或驳论证,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驳论点:指出对方论点的虚假。(举例)驳论据: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举例)

驳论证:指出对方论证的虚假。(举例)

3、提出问题。这篇驳论文中,你认为是驳论点,驳论据,还是驳论证?

第二步:圈点课文,准备讨论。以读书为主要准备活动。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自

读、圈画、批注或写简要心得体会。准备讨论

第三步:依据课文,展开讨论。按要求根据中心议题展开讨论。

按下面的句式说话,讨论:我认为是驳。因为。所以是驳。

学生可能出现的意见:

1、我认为是驳论点。因为对方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针锋相

对地提出了正面观点:“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直截了当地批驳了对

方的观点。所以是驳论点。

2、我认为是驳论据。因为对方的论据是中国人信“地”、信“物”、信“国联”,

而现在求神拜佛。作者指出这只是一部分中国人,不能代表全体,从而指出对方的

论据是错误的。所以是驳论据。

3、我认为是驳论证。因为对方的论据是中国人信“地”、信“物”、信“国联”,

这是“他信力”,而现在求神拜佛,是“自欺力”。从对方的论据推不出“自信力”,论

据不能证明论点。所以是驳论证。

第四步:再读课文,小结讨论

1、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确了:本文采取驳论证的方法,驳

斥了对方的错误观点,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

有着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布置作业

五、质疑课型

(一)课型概说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培养提问意识,让学生乐问。教给提问方法,

让学生会问。

(二)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发现问题;第二步:读课文,提出问题;

第三步:读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三)课型举例:《犟龟》

第一步:读课文,发现问题

1、教师指导。①从词语上发现问题。如:表现性格的词语,体现动作的词语,

突出中心的词语等。②从句子上发现问题。如:重复出现的句子,描写的句子等。

③从内容上发现问题。如:表现的中心。④从写法上发现问题。如:写作的特点。

2、通读全文。学生自己读书,发现疑难问题或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标上记号。

第二步:读课文,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重点整理出下列几个问题。

①犟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的含义?②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课文

中反复出现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③结尾句。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的用意

是什么?④课文中写它几种动物各有什么作用?⑤为什么其他动物没能去参加婚

礼,小乌龟却去成了?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第三步:读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1、再读课文,分析、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分组讨论,找出答案。2、课堂

小结。学生按下面句式谈学习体会:通过质疑讨论,我发现这篇课文的特点是。

六、分析课型

(一)课型概说

注重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行文思路的分析。运用分析课型,一方面

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分析写了什么;第二步:分析怎么写的;第三

步:分析为什么这样写。

七、摘抄课型

(一)课型概说

阅读课文,摘抄精彩的句子、语段,并熟读成诵,加强语言材料积累。

(二)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确定摘抄内容;第二步:抄句段,熟读摘抄内容;第三步:

谈体会,说出摘抄理由。

八、读写课型

(一)课型概说

以对课文的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评析等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来促

成读中悟写,写中思读,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有效地提高学生

的读写能力。

(二)教学模式

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抓住课文特点;第二步:思,确定训练形式;第三步:写,完成

读写任务;第四步:说,交流读写体会。

九、鉴赏课型

(一)课型概说

鉴赏课型以鉴赏为主要内容来安排的课型。组织学生品味语言,理解意蕴,感

受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感知内容;第二步:品语言,领悟意象;第三步:析手法,

评价作品。

十、表演课型

(一)课型概说

通过表演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阅读课文,感知内容;第二步:根据课文,设计表演;第三步:小组

排练,进行表演。

结束语:

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

教师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课型。使模式有助于教师讲清阅读的规律,使模式有利于

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既要掌握模式的运用,又要打破模式的禁锢。几种课型结合起来,创造新的课

型,根据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新的课型。

学习模式的目的,在于不用模式。我们一直在教学中寻找最好的方法,然而实

践告诉我们:无法之法,才是上上之法!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03:0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5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