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初中数学教案范文

更新时间:2023-01-29 02:21:06 阅读: 评论:0

中学教师备课网-一个丙一个耳朵旁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柳亚子诗词)

第1页共1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3篇数学初中教案模板

下面是收集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3篇数学初中教案模板,

供大家参考。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

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

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

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

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

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

第2页共13页

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

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

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

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

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

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

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

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

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

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

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

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

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

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

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

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页共13页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

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

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

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第4页共13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

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

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

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

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

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2

第5页共13页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

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x1、x2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

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

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

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

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

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

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

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

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

第6页共13页

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

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

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

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

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x+bx+c=0(a≠0)的两根

是x1,x2,那么x1+x2=,x1x2=。

问题6.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吗?①二

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②当a≠0时,b=0,

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③当a≠0时,△=b-4ac可判定根

的情况;④当a≠0,b-4ac≥0时,x1+x2=,x1x2=。⑤当a≠0,c=0

时,方程必有一根为0。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分析、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及推理

论证的能力。

教学反思: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

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

第7页共13页

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

基础。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

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

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

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

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它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开阔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

法,增强择优能力。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学习,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注意引导。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3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

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

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

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

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

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

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第8页共13页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

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在学习完全平方

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

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

方法。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

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

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

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

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三)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

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

第9页共13页

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

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

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

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

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

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

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

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

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

第10页共13页

多媒体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

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

单项式的关系吗?(2m+3n)2=_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

(2m+3n)2=4m2+12mn+9n2,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2m+3n)2=4m2-12mn+9n2。(1)原式的特点。(2)结果的项数特

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

两个单项式的关系。2.[学生回答]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两数

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

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_,

第11页共13页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①(a-2b)2=a2-2ab+b2()

②(2m+n)2=2m2+4mn+n2()

③(-n-3m)2=n2-6mn+9m2()

④(5a+0.2b)2=25a2+5ab+0.4b2()

⑤(5a-0.2b)2=5a2-5ab+0.04b2()

⑥(-a-2b)2=(a+2b)2()

⑦(2a-4b)2=(4a-2b)2()

⑧(-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x+y)2=______________;

②(-y-x)2=_______________;

③(2x+3)2=_____________;

④(3a-2)2=_______________;

⑤(2x+3y)2=____________;

⑥(4x-5y)2=______________;

⑦(0.5m+n)2=___________;

⑧(a-0.6b)2=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第12页共13页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公式右边共有3项。

(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

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

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随堂练习

p36习题

第13页共13页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

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

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

总结公式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由于语言

缺陷的原因,这一点对聋生来说比较困难,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

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

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

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1.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容量恰当,重点突出,体现内容的有效

性、系统性和有序性;

2.重视启发,活跃思维,方式、方法多样,选择适当;教学环节

紧凑、合理;

3.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4.教学结构组合优化,优质高效。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02:2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48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