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8篇)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
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
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3.情感目标: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
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
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每天能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你认为什
么是幸福呢?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
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
1.自由读阅读导航。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交流汇报。
(1)认读词语
彼此疏通砌成清澈诧异强健痕迹耕地
(2)课文写十年前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
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
三个青年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三、阅读感悟
1.理清起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
了一口小水井)
(2).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指名几个学生
读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4).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喝。从而得到了祝福,
又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为了弄懂
这个问题,真是各奔东西。
2、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画出他
们的幸福感悟。
3、学生汇报交流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
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
过*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
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
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4、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5.体会身边的幸福
(1).三个青年在十年前有过幸福的感觉么?(有)什么时候?那个时候,
他们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然而那时的他们意识到这
就是幸福了么?
(2).那他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的呢?读有关语句,说自己的理解。
过渡:幸福不一定要走很远的路去寻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长时间
去追寻,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做出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就会感
到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想知道徐老
师的幸福感悟吗?我们一起分享吧!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
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
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
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就是快乐,
幸福是一种感觉,
找寻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2.孩子们,你们的幸福感悟又是什么呢?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
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3.师总结: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
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
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
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五、作业设计
排练课本剧《幸福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十年前挖砌水井快乐兴奋
学做医生帮助别人
十年中辛勤工作对人有用对人有益快乐自己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十年后再次相见畅谈幸福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的能干、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悟语言,学习作者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
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
著名的法国作家雨果的叙事诗《贫苦人》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馈预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人》,
它是一篇短篇小说。
(板题,读题)
(交流预习成果:
指导观察字写得是否正确,工整,是否写得美观,并引导学生发
现词语分类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体悟情感
理清故事中描写了哪几个人物
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呢,作者描绘哪个人物用笔墨最多?
对于主人公桑娜,通过预习,你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用
一个词语概括一年级下册桑娜给你留下的印象?
请同学们先选择这些特点中的其中一个研究,具体步骤是1.默读
课文2.找到相关内容的段落3.画出体现这个特点的词语和句子4.再带
着体会朗读朗读。
自学后请研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讨论交流。
(三)交流学习,读中领悟
(学生交流其它内容时,相机评价,并引导学生互评,体会桑娜
的特点)
1.重点指导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到什么?
文中有两个词语准确地形容了这个渔家小屋(“温暖”“舒适”)
正是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了小屋的特点。
(通过指导学生读懂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2.重点指导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一自然段。
朗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能读好这几段话,就理
解了这几段话的意思。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你从哪儿体
会到桑娜的善良呢?
指导学生按照作者表达的顺序体会桑娜的善良,重点指导学生读
懂“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意思,
指导学生运用找关键词的方法体会“忐忑不安”的词意。
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评价学生朗读后指导学生关注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指导读
好省略号)
教师质疑:刚才抱孩子时她是那样的义无反顾,现在为什么却忐
忑不安呢?(相机指导学生朗读句段)。
教师范读后学生评点,由此巩固学习的理解。(教师通过指导学
生读懂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列夫·托尔斯泰用2.70个字,形象、细致地描绘出桑娜的心理活动,
把善良的桑娜刻画得生动形象。今后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通过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质量、性格。
(四)拓展阅读,情感提升
同样一个故事内容,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呈现给我们的是
这样一篇短篇小说,而另一位非常著名的法国大作家雨果却把它写成
了一首叙事诗,让我们来看看桑娜的忐忑不安雨果是怎么写的,有兴
趣的同学跟着录音读一读。
在《穷人》这篇课文中,托尔斯泰不仅把桑娜这个人物描绘得生
动形象,渔夫这个人物同样写得非常精彩,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
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
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
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
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
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
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
(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
“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
齐读诗题。
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
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
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
肃”
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
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
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焚”,描红。
3、范读,明确节奏。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
5、默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集体交流:(预设)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板书: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击,击打、
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
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
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
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
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
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板书:粉骨碎身、
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
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
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
间的追求。
四、再读古诗,想意境,悟诗情。
1、讨论交流:读1、2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千、万”
说明次数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抓住“千锤万击”引导学生想象
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
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不怕磨难、不畏艰险)齐读1、2两句。
2、过渡: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读3、4两句,这时你看到了
什么画面?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勇于献身、清白留世、
洁身自好)齐读3、4两句。
3、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
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
勇于牺牲的英雄)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五、三读古诗,融情感,练诵读。
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要做个像
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齐读全诗,读出赞扬
之情。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
抓住特点。
2、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
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
就是颐和园。
一起看大屏幕。
视频中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齐读课题,注意“颐”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我会读”指名领读。去拼音再读。
“我会填”指名回答。图片出示理解“横槛”“画舫”。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2)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用“~~”画
出。
2、学生按要求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问题(1)。
提问: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完成自学提示(2)
提问:哪些句子能够体会作者的游览的顺序?
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句子。
从句子中找出写游览过程的动词,指名上台画一画。
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5、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些颐和园的景色的?
给课文分段,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三、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出示自学指导:
(1)、请大家读一读长廊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2)、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说说作者描写的景物。
4、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顺序观察的。
5、指名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学习3~~5自然段
自学指导
1、自读3~5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2、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
点。
学生读书。
3、汇报: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佛香阁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十七孔桥
4、我们先来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谁喜欢“佛香阁”,读读句子
出示句子。说说佛香阁的特点。
5、谁喜欢“排云殿”读读句子,说说有什么特点?
6、喜欢昆明湖的同学来读读句子,告诉我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这句话把什么比着什么?
还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静?“滑”换成“划”行不行?哪
个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静?
7、美丽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长长的石桥,叫十七孔桥。
喜欢十七孔桥的同学来读读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从哪里看出。
狮子多桥洞多柱子多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劳动人们的智慧和雕刻的
技艺高超。
齐读这句话。
四、总结
我们随着作者将颐和园游完了,那么颐和园中,就这些景观吗?
齐读最后一段。
课后拓展
颐和园还有哪些景点,课后查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
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
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
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
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
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许多颐和园图片,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
感受颐和园的美。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
运用。课文语言优美,我引导学生多读,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
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文章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
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
美。我指导学生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的重点朗
读。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和可爱。
2、学习可是的写法,仿写一段话。
3、用摘录法概括第一段段落大意。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悟课文
1导入:
很多同学都觉得猫实在很可爱,老舍爷爷这篇《猫》就写得特别
好,那他到底怎么写的呢?大家读读第一大段,多读几遍,选一个最
喜欢的自然段,待会儿准备读给大家听。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读得
好。
2反馈:
第一自然段:通过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的理由,体会到猫的
可爱,产生对猫的喜爱。
第二自然段:你为什么喜欢第2自然段?(学生边说理由,教师
边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喜欢这一自然段的人站起来读一遍
(二)感悟写作规律
摘录词语
1学生把描写猫性格的词语找出来,写在纸上。
2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3(实物投影)反馈
4齐读一遍词语
规律感悟
咱们来看看这些词语,它们之间好象有什么联系,把它们放到课
文中再去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读完后,小组讨论)
(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内容)
1、学生回答,得出结论:描写性格的词语是一对对写的,前后表
现的性格完全不同。
2、指名读(要求读出前后完全不同的感觉)
3、还有什么发现?(两种性格之间是用可是连接的)[课件中可
是两字变红]
4、找出相同写法的自然段,也读出前后不同的感觉。(学生读一
对性格,教师随机出现相应的板书)
老实贪玩
贪玩尽职
高兴不高兴
什么都怕勇猛(可是)
总结规律:
是呀,老舍爷爷就是把一对对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连接起
来了。看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学生接说:古怪)
老实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
高兴不高兴
什么都怕勇猛(可是)
摘录段落大意:
用摘录法来摘录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找到的学生站起来齐读一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三)仿写一段话
(展示课件:出示三组图片,每组图片表现猫的两种完全不同的
性格)
1看图,明图意
2要求:我们学习老舍爷爷的写法,也来写写猫,愿意试试吗?写
的时候要注意写出猫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连接。
3学生写,教师巡回指导。
4(实物投影)评价
(评价时注意:①有没有写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②句子是否通
顺,有没有错别字)
(四)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既找到了段落大意,又把学到的知识
运用到了写作中去。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间的生字只识不写。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得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
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
1、配套光盘、课件。
2、了解美丽的祖国。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家》这首优美的诗歌。
2、多媒体出示配套光盘里的生字卡。
3、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美,你们也能把课文美美地读出来吗?
让我们先来欣赏这首优美的儿歌。
4、多媒体图文并茂地朗读课文。
5、学习第一句。
(1)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
(2)多媒体动画演示:蓝天白云图
(3)描述:一朵朵白云在蓝天上飘荡,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冰山,
你见过什么样的白云呢?
(4)蓝天衬着白云,白云依偎着蓝天,所以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谁来美美地读这一句话。
6、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多媒体演示:鸟儿在树林里飞行、觅食、筑巢的情境。
(2)小鸟在树林里生活多么愉快,让我们愉快地读一读。
7、自学三、四两行。
(1)播放动画:鱼儿水里游、种子钻出泥土。
(2)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3)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口头扩词。
(4)用“天上的白云可真多呀,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_
____,有的像_____,还有的像______,真是千姿百
态。”描述自己见过的白云。
(5)指名读这句话。
(6)多人挑战读,其他同学评价。
(7)想象练说:小鸟会在树林里干什么呢?(小鸟在欢快地唱
歌…..)
(8)指名读,分组赛读。
(9)想想:为什么说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第二课时
1、学习“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过渡: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的家在哪里呢?
(2)出示这句话。
(3)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呢?
(4)多面体动画演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地形轮廓里依次出
现雪山高原图、草原牧羊图、平原丰收图、小桥流水图,最后空格为
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形图。看了以后,你想说什么?
(5)多媒体演示:许多穿着鲜艳服饰的儿童跑到开满鲜花的中国
地形图里,儿童和花朵的形象互相幻化、叠印。生
(6)用“我是一条快乐的小鱼,因为……”、“我是一颗种子,
我要感谢我的妈妈,因为……”句式练习说话。
(7)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
2、有感情的齐诵这句话。
(1)指名读。
(2)齐答:中华人民共和国。
(3)哇!祖国真美呀!祖国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呀!
(4)交流自己的感受:祖国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们就是祖国的
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5)小结:祖国大花园里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新的雨露,我们生
活在祖国这块土地上,所以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3.过渡:生活在美丽、可爱的家里,多么幸福呀!让我们带这种
感情练习读课文。
(1)这首诗写得多美呀!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个小诗人。
(2)出示沙漠图、南极冰天雪地图等。
(3)多媒体配套光盘出示“我要写”,学写“土、子”两个字。
(4)范写。
(5)小朋友们真不简单,今天不光学了这首诗,还作出了这么美的
诗,课后让我们把它写到采蜜本上。
(6)激昂地齐诵这一句。
(7)自由练读练背。
(8)指名有感情地表演背。
(9)全体起立,加上动作,有感情地齐背。
(10)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作诗。
(11)扩展练说:
沙漠是骆驼的家;
海洋是海豚的家;
南极是企鹅的家;
树林是老虎的家;
夜空是星星的家;
地球是我们的家;
宇宙是地球的家;
春天是小草的家;
冬天是冰雪的家;
云儿是雨点的家;
大海是浪花的家……
①指名读,分析字形。
②描红。
③练写。
五、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回去背诵课文。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太阳》是四年级语文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
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
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
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
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
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
人类关系的密切。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
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
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我班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
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
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设计思路
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
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
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
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
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
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
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
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
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
我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
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目标
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
字、作比较等写作方法,并能将其写作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写一个”日”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
(师相机板书:太阳。)
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
了交流。】
师随机鼓励引入下一环节: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
阳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谁想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师相机板书:
师:《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和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
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
(课件播放:动画画面、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
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这时,一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
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
公公说的话不清楚。(师进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
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
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
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
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4.汇报。
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
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
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读了出来。)
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
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师用课件演示、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怎样说的?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
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
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
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
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
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时学生们高举右手,有的学生忍不住脱口而出:“还运用了写
传说故事的方法。”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
学习“大”的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
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
法进行鼓励。)
师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
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时学生顿时领悟了,大声说道:“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
较。”
对学生的细心观察进行鼓励,并进行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
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板书:作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说明太阳“大”的特点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仍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
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
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
的三千倍。
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片刻,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一千八百万度。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这时有学生强调: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
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进行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
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又有学生起来说道: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
温度真的很高。
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
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
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练笔。
1.教师写一个“月”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
么?(生答:月亮。)同时教师演示课件:用图画的形式出示有关月
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
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师出示的资料为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保底。)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用课外知识
再次进行交流。)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
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反馈与反思
课后,我对学生的小练笔进行批改时,发现全班学生的练笔写得
都不错,不仅将月亮的特点说得很清楚,而且条理清晰。有的学生将
“嫦娥奔月”这一传说写进了自己的练笔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还有一个学生在写到月亮的体积时,不仅与地球进行了比较,还通过
自己的演算,与太阳进行比较,更进一步说明了月亮的小。学生的创
新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得到了体现。从练笔的整体结构看,学生用词很
准确,在写到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时,如果要到月亮上去,引用了“日
夜不停”。在“嫦娥奔月”的这一传说与月亮的实际资料过渡时用上
了“确实”、“的确”等词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
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交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
的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愿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
我还觉得将课文中的内容提炼为学生练笔的内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再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读”与“写”融会贯通,获得很
好的教学效果。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
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
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
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
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
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
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
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
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
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
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现出长城的雄伟
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长城远、近景图的课件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
识的深度;以情为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
生情感的闸门。
四、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
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学中准备采用“读中感悟法”“想
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展示资料,在历史情境中激情
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
们思维的火
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课文教学我以交
流资料为起点。请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长城
的资料与信息,交流完之后,把它贴在后黑板的读书角。学生可能搜
集到的资料有:“盂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好汉坡上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碑刻、曾有宇航员说,从月球俯瞰地表,惟有两处建筑遥遥可见,
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长城经过的省市、修长城的目的、
时间……齐读大屏幕长城背景图上老师搜集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
词: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
统尼克松);“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
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产生与文本
对话的强烈期待,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情感和价值取向方面的铺垫。
激发学生探究氏城文化的兴趣。
(二)品词析句在文本语言中动情
学生们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让他们带着定的知识储备进
入读书过程。首先让学生带着老师的温馨提示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
读全文,这一遍读,重点放在读正确、读流利,有不认识的字,鼓励
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或解决,养成良好的利用工具书的习惯。接着,
同桌互相检查读生词,并将自己认为需要给大家提醒字、词交流交流。
如“血汗”中血的读音,“堡垒”的垒,3个撇着点要写均匀,“屯
兵”、“堡垒”的意思。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读,就
是让他读自己最拿手的一段,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最后要学生说说读书知道了哪些内容,在学生的汇报中,我删繁就简,
集中目标,理请课文的思路。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01:5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46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