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高中语文知识

更新时间:2023-01-29 00:43:16 阅读: 评论:0

2019年北部湾经济区中考时间-一厘米等于多少英寸


2023年1月29日发(作者:北京平均工资)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

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

分别。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

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

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1、秦代以前,我国就有很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

歌。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

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

有的是讽刺诗。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

“楚辞”。伟大的诗人屈原使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

《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

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

很大的发展。产生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

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这

些著作中的很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

章和使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长

远的影响。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

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为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众

多历史人物立传,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2)、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歇谣,

用以配乐歌唱,所以很多民歌得以保存下来。现存的汉代乐府里的民

歌,多是五言诗的形式,最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

从民歌发展而成的。

(3)、东汉时期,在乐府民歌的基础上产生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但是开始的时候,诗的产量较少。到了建安年间,有些诗人,尤其是

曹植,使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来抒写个人的思想感情,写了很多很好的

五言诗。五言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晋末年的诗人陶渊明,用通俗

自然的语言写五言诗,赞美劳动生活,歌咏农村景物,诗的内容和风

格都有清新自然的色彩。南北朝的民歌,也是因官府采录配乐而,保

存下来的。南朝民歌,绝绝大部分是青年男女的恋歌。北朝民歌的题

材相当广泛,其中《木兰诗》是我国文学的杰作。

3、唐代和宋代是我国文学的发达时期。

(1)、诗歌到了唐代,体裁完备,有古诗、律诗、绝句等等。李白

的诗,嘲弄庸俗世态,反抗权贵,充满了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歌颂祖国壮丽的河山,歌颂自由生活,对于社会现象的不合理和自

己才能的不得施展,表示强烈的愤慨。杜甫生活饱经忧患,比较接近

人民,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他用“朱

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揭露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他的

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发扬了诗经、楚辞、乐府的优良传统,给后来

的诗人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李、杜以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写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

乐府”,意在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还有像《长恨歌》和《琵琶行》

等一些久为传诵的诗。

(2)、到宋代,盛行配乐歌唱的词,词发展到极盛时期。柳永和苏

拭的词,对于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南宋的辛弃疾和陆游是两个爱

国诗人。这两位诗人的词,在我国文学评价很高。

(3)、唐代和宋代的散文也很发达。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次重要

的文体改革运动。这个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主张废弃六朝以

来浮华的骈俪文,写作切合实用的质朴的古文。他们的文章,平正通

达,虽然号称“古文”,实际上是新体散文。到了宋代,欧阳修、王

安石、苏拭等继续提倡这种古文。以后,“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就成

为我国长期流行的文体。

(4)、唐代和宋代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小

说也发展起来了。唐代最有名的小说是“传奇”。《柳毅传》就是唐

代传奇中的佳作之一。这些小说;大都着力刻画人物形象,并且有离奇

的情节和完整的结构。到了宋代,小说有了新的发展。因为都市的发

达,市民阶层的扩大,这个时期出现了“平话”。

4、元、明、清三代,我国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在戏剧和小说方面,

有很大的成就。

(1)、元代的杂剧形式很新颖。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

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分别刻画了封建社会被压迫

妇女的不同形象,前两篇写出政治的黑暗以及妇女的厄运,后一篇写

出青年男女坚决反抗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精神。

(2)、明、清两代的戏曲得到迅速的发展,篇幅加长,情节增多,

反映的现实生活也更为深广。的作品,如高则诚的《琵琶记》、汤显

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3)、元、明、清三代的小说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有了新的发展,

产生了在我国文学光辉曜目的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用

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到了清代,又产生了蒲松龄的

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的长篇章回小说《儒林

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儒林外史》描述科举时代读书人的

生活和思想感情,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和一些读书人争夺功

名的丑态。《红楼梦》通过贸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悲剧,以及一个大

官僚地主家庭的变迁,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末期的腐朽和封建礼教

的虚伪,对于蔑视封建礼教力求发展个性的人物,表示很大的同情。

《红楼梦》体现了巨大的生活画面,刻画了几十个性格极其鲜明、有

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结构完整,笔法细腻,语言优美

生动,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达到了艺术高峰。《红楼梦》是我国古

典小说中的巨著。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学上出现了

一些反映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的作品。像李宝嘉的小说《官场现形

记》,吴沃尧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比较深刻地揭露清

朝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黄遵宪、梁启超等也写了好些有民主主

义思想的诗歌和散文。形式的多种多样,人物形象的鲜明生动,语言

精炼形象,这是我国优秀古典文学的高度艺术性的表现。我国古典文

学,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三、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

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个新诗体,

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

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所以被尊为“诗圣”,有的“三吏”:

《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

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

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

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

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

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

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

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篇二】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二、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

《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

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

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

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

“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

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

“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

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

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

《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

《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

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

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

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

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

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

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

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

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

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

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

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

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

(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

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

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登三甲

(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篇三】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二、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

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

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水准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

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斥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

问)(《过秦论》)

三、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赤壁赋》)

四、乃

(一)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

“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

(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

“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可译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本文发布于:2023-01-29 00:4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4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个人师德小结
下一篇:小丑鱼历险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