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

更新时间:2023-01-28 22:56:23 阅读: 评论:0

河南中考数学22题常用辅助线-百善孝为先的意思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0页1及第61页例2。

教材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安

排在学习完成“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

比加以编排。例1通过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

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

学生对除数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例2中对

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

题,教学余数和除法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

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

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

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

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实物果盘、小棒。

教法简介: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

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

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

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余数比除

数小的道理,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

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

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子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

成过程。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

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

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的道理。利用学生练习做题的环节,深化理解余数小于除数,从而更好地发展

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理念与策略: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通过让学生经历

分东西的活动,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

法的概念。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生大量的动手摆、

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

感,恰如其分地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定

教的理念。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使学生更

好的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将教材略作表动,

因此把例1和例2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课件出示: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分组摆小棒呢。齐读要求:有11根小棒,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你们想参加这个活动吗?分成三个小组,用小棒摆一摆。各小组汇报摆的过

程和结果。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二组:用11根

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2根小棒。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五

边形,还剩1根小棒。教师: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摆了?

学生:不够再摆一个图形了。

教师:在实际分东西的时候,会有“剩余”的情况。

二、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小白兔请客。小白兔买了一些草莓,请森林里

的小伙伴们吃,你能帮它摆一摆吗?分组活动。

(2)出示例1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用草莓学具摆一摆。各组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3)(出示课件)看小白兔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分的过程。教师:分完了

吗?(生:分完了)。对,正好分完。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

6÷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草莓学具来摆一摆。还是分组活动。各小组汇

报摆的过程和结果: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还剩1个。

看小白兔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再摆一盘吗?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分组尝试写一个

算式。

学生写出各种算式:7÷2=3(盘))

7÷2=3(盘)还剩1(个)

7÷2=3(盘)多1(个)

教师:展示并一一评价各算式。第二、三个算式正确表示了分的过程,但

不简便,数学上是这们规定的。

(师板书除法算式)7÷2=3(盘)……1(个)

用省略号表示剩余。

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生:7除以2等于3盘余1

个。

教师: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设计意图: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

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2.组织交流。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

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除数要比余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

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抢答

2.完成练习十四1题。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例2.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2=3(盘)……1(个)

余数小于除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学中我主要让学

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性下昂的教具

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

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

分的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个课多数是

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合作很好,到后边由于

时间原因,导致自己手忙脚乱,有点慌,学生也有些急。不过整体来看课堂教学

效果还是比较好。学生也能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此类算式的含义,能认识

余数,理解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

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策略

1.导入新课时激励学生求新知——诱导自主学习。

2.探索新知时鼓励学生自学尝试,合作讨论——进行自主学习。

3.内化新知创新设疑,讨论质疑——创新自主学习

4.巩固新知时激励学生自主解答,讲解思路——巩固自主学习。

5.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为学生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

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总时间为40分钟。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应

用来展开的。教学环节可分为情境创设、操作交流、练习反馈和全课总结。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去参观了王伯伯的养虾池,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习了怎样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底×高)。谁能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

式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一下张爷爷家的养蟹池吧。

(课件出示情景图),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号蟹池的面积

是多少?……)一号蟹池的形状是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那怎样求三角形

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一)操作引入

1.提问: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我们能不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

样也设法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三角

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试着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生

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不同方法的小组到前面演示,边拼边讲。

(师选择三种图形贴到黑板上)。

(二)公式推导

1.咱班同学真了不起,小小的三角形竟然拼出了这么多的图形。那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呢?(长方形)。那长

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长×宽)。师在黑板上所贴长方形下面板书:长方形的

面积=长×宽。

2.黄颜色三角形的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三角形面积

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3.长方形的长与这个三角形的底是什么关系?

4.长方形的宽与这个三角形的高是什么关系?

5.那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生答,师在长方形面积公式下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6.是不是所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都是它所拼成图形的一半呢?

7.操作验证(学生小组完成)结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正方形

面积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8.推导公式:生答: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它所拼成图形

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拓展练习

刚才大家的表现非常棒,自己就总结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那么根据公

式,谁来说一下,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几个条件?(底和高)。

1.下面我们就将1号蟹池的面积计算一下吧。(生解答,交流)

2.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确。课件。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一个没有标出底和高的三角形,怎样求出它的面积。(测量底

和高),做书上第31页练习2。

4.课件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生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聪明小屋:

平行线中的三个三角形,哪个面积大?生讨论交流,说明理由。(一样大,因为

它们等底等高)。

四、课堂小结

出示学习材料,学生阅读后谈感想。体会祖国的古代科学家得了不起,2000

多年前就推导出了这个公式。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研究也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

积计算公式,说明同学们也很聪明,相信将来你们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发现,到那

时你们的名字也将载如史册,大家有信心吗?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22:5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40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人生没有假如
下一篇:千手杀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