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俗
一、春节
正月初一,是农历的岁首,人们叫“过年”。民国后改用阳历,
始称阴历年为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前一天(即上一年
的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日)称为除夕。这一天就开始“过年”,贴春联,
打扫房舍院落,中午吃饺子。晚上全家守岁,给孩子压岁钱。初一,
人们早起,穿新衣、放鞭炮,晚辈给长辈拜年。有条件好的还要请戏
班唱大戏,这种热闹气氛一直延续数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
的气氛在人们心目中逐渐淡化。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盛大传统节
日,不断衍生出灿烂的春节文化。
二、元宵节
元宵节,俗称正月十五,又称灯节,六十年代以前这一天家家都
准备以十二生肖为特征的面灯,加油置捻,傍晚点燃,置于室内院中,
儿童则手提灯笼,在门前放鞭炮、烟花、万家灯火,五光十色,还有
民间很多文艺活动,跑早船、舞龙灯、踩高跷板,称闹元宵,一九八
零年以后,各级政府又新增添了灯盏和灯谜活动。
三、二月二
二月二,俗称此日龙抬头,当地人们用草木灰在屋内、院内,门
外围成数道圆圈,中间放一铜钱、五谷杂粮,谓之围仓。早上吃大馒
头、炒凉粉。此俗已逐渐革除。
四、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踏青节,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始于周代,
至今约2500多年,当时清晨,家家门前插柳,以蒸青菜、熬米汤,
煮鸡蛋为食。节前,家家都要去先人基地烧纸、添坟,以示对已故先
人的追思,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多组织青年学
生、职工,瞻仰烈士陵园,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介绍烈士英雄事
迹,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五、端午节
端午节,适值五月初五,故称“五月端午”。人们为了纪念爱国
诗人屈原,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插艾。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田楚怀王听信奸臣谗言将其革职流
放。公元前223年,楚灭于秦,屈原悲愤交加、抱石自沉,汨罗江而
死。人们爱戴,尊敬屈原,纷纷划船追他,不见踪影。为不让鱼虾伤
害屈原之体,人们将粽子、鸡蛋等食物扔到江里。年年祭祀,逐渐发
展成端午节吃饺子,赛龙舟的习俗。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十五”
古代人们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和每月三十天,分别称为孟、仲、季,
因为八月十五是秋天的正中,所以称“仲秋”或“中秋节”,“仲”即
居中之意。“八月十五月儿圆”,当晚人们备月饼。水果、酒菜,邀请
邻友“圆月”,以叙友情活幸福。节前多备月饼、水果、小鸡、酒肉
等礼品走亲窜友。起节日气氛不亚于春节。
七、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日,称为鬼节,十月一日后的数天内,家家都上坟
烧纸,祭尊祖先,当地有“清明烧前”“十月一日烧后”的风俗习惯。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即成为“腊八”,自古至今,人
们多有是早晨喝“腊八粥”(用豆腐、粉条、豆瓣、米面烧成的咸粥)
的习俗,仍有祭祀之意。
婚俗
旧时,男女婚姻必须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人没有自
由选择的权利。联姻讲究门当户对,民间有“官找官,民找民,庄稼
人还找庄家人”之说。婚姻已定,双方则不可反悔,女方多有“嫁鸡
随鸡,嫁狗随狗”的悲惨遭遇。而很多男性青年,则因家境贫寒娶不
到媳妇,只能打光棍。有些地方,一度出现换亲,转亲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婚姻法颁布后,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
男女双方经人介绍或自由恋爱,经过相互了解,情投意合,经过民政
机关登记即可确定婚姻关系。60年代择偶重政治条件,讲究阶级成
分,女性多数追求出身好有前途的男性青年,如工人、干部、。
男方则送以衣物、收音机、自行车等作为彩礼。80年代女子择偶对
象主要是由知识、有才干、有技术的富裕家庭,彩礼主要有自行车、
家电、家具之类。进入20世纪,索要彩礼之风日趋严重,由原来的
日常用品变化要楼房、汽车、现金。致使一些男方家庭债台高筑,给
婚后的生活和感情带来危机。
随着时代变革,婚姻习俗也在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
但从旧社会沿袭下来的主要彩礼仍在社会上流传着。
一、定亲
男女婚姻确定之后,首先要行“定亲”礼,即男方置备礼品到女
方,俗称“过小柬”,亦叫“送押手”,以表示男女双方对约定婚姻之
诚信。是日男方备酒菜设宴招待,男女双方家长、媒红并邀请友邻参
加仪式见证。
二、要年命
男女双方定亲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有介绍人陪同男方长辈,备
丰厚彩礼去女方家要年命(过大柬),女方将其生辰“八字”开与男
方,然后由男方请阴阳先生根据双方“八字”确定正娶的良辰吉日。
现在多有男女双方共同议定日期。一旦日期确定,双方开始各自为正
娶日期做准备。
三、正娶
正娶仪式根据家庭条件而定,贫俭富奢。旧时男方用花轿、太平
车、马车、鼓乐喇叭迎娶。女方用桌椅、箱柜、梳妆用品、嫁衣等作
为嫁妆陪嫁。文化大革命中,破除“四旧”,提倡新事新办,迎娶新
娘多用马车或自行车。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规格越来
越高,多用小轿车,少则几辆,多则几十辆。出嫁时女方舅父及叔伯
要跟随迎亲队伍到男方送亲。结婚典礼多由男方聘请喜总主持,新郎
新娘拜天地,喝交心酒,长辈要给“磕头钱”。亲戚朋友要随礼钱,
送贺礼。当前举行盛大婚宴,少则几桌,多着几十桌。傍晚由女眷送
灯至洞房,唱送灯歌,将花生、红枣撒与床上,祝其早生贵子。男女
老少闹洞房至深夜。
现在,举行结婚典礼多聘请礼仪公司主持。很多男女青年破除旧
的传统礼俗,举行集体婚礼或选择旅行结婚。
四、回门
结婚典礼的第二天,新婚夫妇备礼物到娘家以示答谢。
丧葬
丧葬习俗是人(一般指中、老年人)死后,所要进行的一整套程
序。全国各丧葬风俗不一,就我们当地而言,一般有以下礼仪:
1、停尸
在生命垂危时,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穿好寿衣,由亲人守
护者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2、入殓
寿终将死者放入棺材内,富者家庭多在死者生前备好寿木,寿木
多选用柏木、楸木;贫者多选用杨柳木。设置灵堂或灵棚,儿女守孝,
昼夜不离。
3、成服
即穿孝。丧服用白布,不缝边做成,儿穿孝袍,头戴孝帽,女穿
孝褂,头顶白巾,儿女腰系麻绳,侄子、孙子着轻孝,不穿孝服,只
戴孝帽。
4、报丧
死者家庭门贴白纸,告诉邻居家有丧事,对重要亲戚要派人前去
报丧,报丧人到达后见人磕头,说明丧期和葬期。
5、吊唁
死后得到殡葬几天里,亲朋好友前来吊唁,以示哀悼,备以三牲、
挽幛、贡品、花圈等祭品。孝子磕头相谢。
6、封棺
在死者下葬的前一天举行封关仪式,所有直系亲属参加,给亲人
见最后一面,然后封棺。
7、出殡
出殡头天傍晚要告祖,抬供桌祭品,先祖灵位、鼓乐引路、孝眷
随后,至祖坟祭奠,回来将灵牌置于灵前。出殡当天举行开吊仪式,
亲戚族人分亲疏老幼如灵前哭泣后行“三缉九叩”典礼,孝子谢吊,
祭毕开桌招待。然后撤去供桌灵棚,众人起棺,鼓乐大作,主孝肩扛
引魂幡,众孝随后,众亲友随棺送殡。
8、祭奠
三天圆坟、五七、百天、周年子女备供品纸箔到坟上哭奠。
9、新葬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出台了新的殡葬条例火化被越来越多的
人们接受,对旧的丧葬习俗有了很大改革,骨灰盒代替了土木棺封,
深埋代替了堆坟。其他一些礼仪还在沿袭。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4:3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