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震川

更新时间:2023-01-28 20:03:52 阅读: 评论:0

英语教案范文全英文版-反成语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四世同堂老舍)

明朝昆⼭⼤散⽂家归有光,⼀⽣坎坷,他为何被誉为明⽂第⼀?

昆⼭有三贤,分别是⼤思想家顾炎武,⼤散⽂家归有光,⼤教育家朱柏庐。在昆⼭的历史上有⼀种说法叫“亭林经济震

川川⽂章”,这说明归有光与顾炎武在昆⼭历史上的影响深远。

正如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所说,“昆⼭有⽟,⽟在其⼈”,昆⼭位于吴⽂化的核⼼区,历来是钟灵毓秀,⽂风⿍

盛。这⾥不仅有陆机陆云兄弟,还有顾⿍⾂,顾炎武这样的⼤家,同时也有徐乾学、徐元⽂,⽑澄、叶盛,朱希周这样

的状元,更有⼀⼤批进⼠在昆⼭的历史上闪耀着光芒。

昆⼭同样有很多世家⼤族,如沈万三的沈⽒家族,朱⼤松的朱⽒家族,归有光为代表的归⽒家族等。归⽒家族在历史上

最强盛的时期是在唐朝,曾经出现过五⼦登科的盛况,出现过“祖孙,⽗⼦、兄弟”六状元的盛事情。

归⽒家族到了归有光祖⽗⼀代依然旺盛,在昆⼭势⼒极⼤,当时有“县官印不如归家信”的说法。但到了归有光⽗亲⼀

代,他没有考上功名,只是⼀个普通的读书⼈,归⽒家族家道开始败落,原来勤奋好学诗书传家的家风开始消失,兄弟

之间⽭盾增多,家族迅速败落下去,这对归有光产⽣了深刻的影响。

归有光的祖⽗叫归绅,做过县令,祖母是著名书画家,太长卿夏昶的孙⼥,归有光的⽗亲叫归正,是个县学⽣,多次科

举⽆功⽽返,以布⾐终⽼,但归正喜欢读书,特别欣赏陶渊明的⼈⽣态度,他晚年⾃号“岫云”,取陶渊明“云⽆⼼以出

岫”之意,这对归有光也产⽣了重要影响。陶渊明的做⼈与作⽂对归有光影响极⼤,所以归有光给⾃⼰的书房取名叫

做“陶庵”,这既是致敬⽗亲也是致敬陶渊明。

归有光的⼀⽣并不顺利,在情感⽣活上屡遭挫折,在科举考试上他⼏乎耗费了整个青春,到60岁才考上进⼠,做了浙江

长兴县令,到65岁左右受到宰辅⾼拱的赏识,准备留他在翰林院做编修,编辑《世宗实录》,但他很快⼜⽣病去世了。

归有光的⼀⽣充满了坎坷,但他最后却成为明代⽂坛的宗主,被⼈誉为是“明⽂第⼀”,他的散⽂深刻地影响了清朝的桐

城派,甚⾄影响了现代的沈从⽂,汪曾祺等著名作家,⽽成为不朽的⼈。

归有光的⼀⽣其实告诉我们⼏个道理,第⼀,⼈不能被挫折打倒,⼈只有屡败屡战才能迎来⽣命的转机。第⼆,笑到最

后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要做到做笑到最后的⼈。⼈的⼀⽣不可能⼀帆风顺,如果我们把⽣命的过程拉长来看的话,我

们会发现所谓的困难挫折不过是⽣命的调味品⽽已。第三,⼈在不顺的时候要多读书,这样迟早会迎来成功的⼀刻。

清朝著名的⼤⾂林则徐,对归有光⼗分崇敬。他在做江苏巡抚的时候曾经来到昆⼭,也到了嘉定安亭的震川书院拜祭了

归有光,并留下了⼀幅著名的对联,概括了归有光的⼀⽣,赞颂了归有光对历史的贡献。

儒术岂虚谈?⽔利书成,功在三江宜⾎⾷

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也⼼降

上联说归有光崇尚儒家思想。清朝有⼀种思潮,认为儒家学说都是崇尚空谈,⽆能为⼒也⽆兴趣去做实际的⼯作。著名

思想家昆⼭⼤儒顾炎武先⽣就强烈反对儒家的空谈。他提倡经世致⽤,就是说⼀种思想⼀门学问,⼀定要对社会有⽤才

⾏,所以昆⼭⼈⼜有⼀种说法叫做“亭林经济,震川⽂章”。

但林则徐认为归有光并⾮是只会夸夸其谈的腐儒,归有光为了家乡的⽔利建设,专门写了⽔利⽅⾯的专著,对研究江南

⽔利极⾼的参考价值,同时他⼜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所以林则徐认为归有光功在三江,值得我们去纪念去铭记。

下联说归有光的⼀⽣考上进⼠很晚,所以叫晚达,考上进⼠之前,归有光在昆⼭读书,在安亭教书,培养了⼀⼤批优秀

的知名作家知名弟⼦,所以叫做经师。

归有光在⽂学思想上,曾经与明代后七⼦的领袖,也是昆⼭⽼乡的王世贞展开了辩论。王世贞⼀开始不服⽓,到了晚

年,王世贞对归有光崇拜有加,给予归有光很⾼的评价,所以叫做“狂如七⼦也⼼降”。

林则徐的这副对联⾮常精炼地概括了归有光的⼀⽣,并且给予归有光以极⾼的历史评价。

归有光字熙甫,⼜字开甫,别号震川,⼜号项脊⽣,世称“震川先⽣”。昆⼭⼈。明朝著名散⽂家。与唐顺之、王慎中并

归有光字熙甫,⼜字开甫,别号震川,⼜号项脊⽣,世称“震川先⽣”。昆⼭⼈。明朝著名散⽂家。与唐顺之、王慎中并

称为“嘉靖三⼤家”。

归有光字熙甫,⼜字开甫。凡是⼀个⼈的字或名叫“甫”的,要么是从⼩颜值很⾼,要么就是⽗母对孩⼦的颜值⽐较⾃

信,⽐如杜甫的字叫⼦美,就是说是长得好看的帅哥。归有光字熙甫,也是长得好看的孩⼦,据说归有光长得风神俊

秀,性格沉静,从⼩性格沉稳好读书。还传说在归有光出⽣的时候,归家的院⼦⾥出现了彩虹,所以他的名字叫归有

光。

归有光号项脊⽣,项脊⽣的来历是他的祖先曾经居住在太仓的项脊泾,这⾥⾯有纪念先祖的意义。归有光不⼤喜欢叫

别⼈的号,他也不喜欢别⼈叫他的号,觉得不真诚太虚假,所以归有光是⼀个特别推崇写⽂章表达真情实感的⼈。但朋

友们总说他应该有个号,于是他就给⾃⼰震川的号,归友光说他⽣在吴地太湖,太湖⾃古就有震泽的称号,所以说他取

名叫“震川”,后世学者多称他为“震川先⽣”。

归有光是明朝著名的散⽂家,是唐宋派的领袖,被⼈誉为是今⽇之欧阳修。欧阳修是宋朝的⽂坛领袖,是唐宋⼋⼤家之

⼀,唐宋⼋⼤家,唐朝有韩愈和柳宗元两个⼈,宋朝有六个⼈,分别是欧阳修、王安⽯,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家。欧阳修除了是⽂坛领袖还是千古伯乐,宋朝六⼤家中五个都是他的学⽣,或者说是他提拔帮助的⼈。

⼈们评价归有光是“今之欧阳修”,有两层含义。⼀是说归有光在明朝⽂坛的地位,类似于欧阳修在宋朝的地位,都是⽂

坛宗师级的⼤师。第⼆,是说归有光⽂章的风格,与欧阳修类似,都是很清淡但饱含深情。⽤李⽩的诗来形容就

是,“清⽔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王世贞对归有光的评价,“不事雕琢⽽⾃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这是说归有光的散⽂风格,不是那种很花哨的,很激

烈的,⽽是⼀种淡淡的风味。王世贞在明朝⽂坛的地位很⾼,⽽且官做的很⼤,最⾼做到了刑部尚书,相当于中央政法

委书记王世贞是明朝⽂坛后七⼦之⾸,在⽂坛上享有崇⾼的地位,这么⼀个领袖级的⼈物这样评价归有光,也说明归有

光在⽂坛的地位。

王世贞是太仓⼈,他与归有光有⼀段恩怨情仇,但最后做到了”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笑泯恩仇“,因为他们的⽂学主

张不⼀样。王世贞是复古派,认为写⽂章要学秦汉,写诗要学唐诗,但归有光认为这样写⽂章太机械太虚假了,认为唐

宋的⽂章也很好,于是⼆⼈就有了⼀场辩论,归有光当时年龄很⼤了,⽽且是⼀介布⾐,还没考上进⼠,王世贞则⽐归

有光年龄⼩很多,在20岁左右就考上了,⼆者的地位完全不⼀样。

但归有光还是毫不客⽓批评王世贞为妄庸之徒。王世贞⼀开始很⽣⽓,到了晚年他发现归有光的散⽂写的是真的好,句

句深情篇篇经典,于是就有了上⾯的⾼度评价。

明朝的性灵派⽂⼈袁宏道,开始在吴县做县官,后来不⼲了,这个⼈对归有光的评价是“⽂辞虽不甚古奥,然⾃开户

牖,亦能⾔所欲⾔者”。赞扬归有光的⽂章朴素清新独树⼀帜。

昆⼭知县董正位说归有光,“卓然绝出,能转移风⽓”。清初的三⼤儒之⼀的黄宗羲则说,“议者以震川⽂为明⽂第⼀,似

矣”。这是最⾼评价了,值得⼀提的是三⼤儒当中就有我们昆⼭的顾炎武,他们分别是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是清初

的三⼤著名的思想家。

现在我们了解了归有光的⽂学地位,能在明朝⽂坛上成为宗师纪的⼈物,他的⼀⽣是否波澜壮阔呢?事实上归有光的⼀

⽣很平淡,甚⾄说可以说是很惨淡。

归有光5岁读书,7岁从周寅之学习,8岁母亲去世,14岁参加童⼦试⼀举成名。中国的科举考试分成⼏级,第⼀级是童

⽣式,要考取童⽣资格,这叫县试,然后是府试,就是去苏州去考,考上了就是秀才,然后再去南京考这叫做乡试,只

有考上举⼈才有资格考进⼠,这就是会试,会试考上了之后接着去参加由皇帝亲⾃主持的考试叫做殿试,考上的⼈都叫

进⼠。

归友光是23岁娶了妻⼦,28岁妻⼦去世,⼀直到35岁的时候,以省试第2名的成绩中举,然后就⼀直考不上,他只好⼀

边读书⼀边教书⼀边准备考试。

⼈到中年的归有光,迎来了他⼈⽣当中最悲情的时刻。他相继丧妻丧⼦丧⼥,考试也很不顺利,⼀直到60岁才考上了进

⼠,还是第三等。被放到了长兴做县令,后来得罪了当地的豪强,被明升暗降去了顺德做通判主管马政,因此我们可以

开玩笑的说,归有光与孙悟空⼀样都做过弼马温。到了晚年归有光去做了南京南京太仆寺丞,66岁去世。

从以上的经历可以看出,归有光的⼀⽣⾼开低⾛,中年极为悲惨,晚年的梦想刚刚要实现的时候,就⽣病去世。归有光

的⼀⽣极为悲情,这也是他的散⽂抒情真挚,情感热烈深沉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归有光的⽣活平淡,甚⾄

有点失败,但他靠⾃⼰不懈的努⼒,实现了⼈⽣的⾃我救赎,他成为明朝散⽂的第⼀⼈,他成为笑到最后的⼈。

归有光的⼈⽣告诉我们,所谓的挫折磨难不过是我们⼈⽣的垫脚⽯⽽已,⽆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灰⼼放弃。⼈⽣需要

跳起来的精神,因为你不努⼒跳起来,你不知道你⼈⽣的⾼线在哪⾥,你不知道你的远⽅到底有多远,不知道你到底可

以⾛⾛的有多远。

归有光⼀⽣悲情,历经了丧母丧妻丧⼦丧⼥之痛,这种痛苦为他的散⽂带来了情感上的影响,他的散⽂中充满了悲伤,

特别是他写亲情之类的散⽂,可以说归有光是明朝最⼀往情深的作家。

悲情归有光之⼀就是母亲的去世,在他悼念母亲的名作《先妣事略》中,他深情回忆起母亲的点点滴滴,虽然细节不

多,因为他那时才8岁,很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

先妣周孺⼈,弘治元年⼆⽉⼆⼗⼀⽇⽣。年⼗六年来归。逾年⽣⼥淑静,淑静者⼤姊也;期⽽⽣有光;⼜期⽽⽣⼥⼦,

殇⼀⼈,期⽽不育者⼀⼈;⼜逾年⽣有尚,妊⼗⼆⽉;逾年,⽣淑顺;⼀岁,⼜⽣有功。有功之⽣也,孺⼈⽐乳他⼦加

健。然数颦蹙顾诸婢⽈:“吾为多⼦苦!”⽼妪以杯⽔盛⼆螺进,⽈:“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举之尽,喑不能⾔。

正德⼋年五⽉⼆⼗三⽇,孺⼈卒。诸⼉见家⼈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延画⼯画,出⼆⼦,命

之⽈:⿐以上画有光,⿐以下画⼤姊。以⼆⼦肖母也。

孺⼈死⼗⼀年,⼤姊归王三接,孺⼈所许聘者也。⼗⼆年,有光补学官弟⼦,⼗六年⽽有妇,孺⼈所聘者也。

期⽽抱⼥,抚爱之,益念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

世乃有⽆母之⼈,天乎?痛哉!

孺⼈,明朝⼀般指的是七品官以上的配偶和母亲,后来泛指妻⼦和母亲。母亲⼀⽣⽣了很多孩⼦,为多⼦所困,为了避

孕,母亲喝下偏⽅,导致不能说话,后来很快就去世了。母亲是⼀个⾮常严厉的⼈,夜⾥还要督促归有光背书,母亲去

世以后,归⽉光沉痛的发出了“世乃有⽆母之⼈天乎痛哉”的呼喊,可见他对母亲的依恋和怀念。

归有光的散⽂之所以感⼈,主要是以细节见长。

本⽂中就有两个细节。母亲去世的时候其他⼈哭,归有光也跟着哭,其实他并不是很明⽩,还以为是妈妈睡着了,这是

多么悲伤的事情啊。家⼈找画⼯来画母亲的遗像,就按照归有光和⼤姐的样⼦。⿐⼦以上画归有光,⿐⼦以下画⼤姐。

说明归有光与妈妈很像。归有光写到⾃⼰做了⽗亲之后,更加思念母亲。常常在夜⾥与妻⼦⼀起哭泣,回忆起妈妈的⼀

切,仿佛还在昨天昨天⼀样。

⼤家可以参照李清照的⼀⾸词,叫“物是⼈⾮事事休,⽆语泪双流”,就是这种情感。最后归有光发出了痛苦的呼喊,说

从此世上多了⼀个没有母亲的⼈,天哪,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中年丧妻,这是归有光的悲情之⼆,第⼀任妻⼦,其实是他的师妹,是⽼师的侄⼥。当时魏⽒家族很厉害,但归⽒家族

已经败落,很穷了。但妻⼦嫁过来之后⾮常的贤惠,不嫌贫穷不慕富贵,全⼒⽀持归有光学习考试和写作,是⼀个典型

的贤内助。并且勉励归有光说,他说我看你好像并不是我们世上的⼈,⼀个⼤丈夫应该⾃强⾃⽴,不要被眼前的这些贫

穷与不顺所困惑,暂时的贫穷与不顺,这些⼜算得了什么呢?这给归有光很⼤的⿎励。归有光的妻⼦⾮常欣赏⾮常爱归

有光,经常回娘家和姐妹们谈起他的项脊轩,她说她和归有光在书房⾥经常会⼀起读书写字。

在这⾥我想起宋朝两个词⼈的夫妻⽣活。⼀个是北宋著名词⼈晏⼏道,他的妻⼦是⼀个泼妇,是⼀个庸俗的市井⼩⼈,

晏⼏道家道败落,他的妻⼦就很看不起他,晏⼏道经常买书,他妻⼦就经常给扔出去。晏⼏道搬家总要搬书,他妻⼦就

讽刺说,如同乞丐搬碗,可见这是⼀个很毒⾆很庸俗的⼥⼈。

⽽另外⼀对就完全不同了,他们是李清照与赵明诚,李清照与赵明诚互相欣赏互相扶持,纳兰容若曾经有⼀句词描写他

们的之间的幸福⽣活,“赌书消得泼茶⾹”,李清照与赵明诚打赌,⼀个⼈提起⼀个典故,另外⼀个⼈就要说出这个典故

出⾃哪本书哪⼏哪⼀页,赢得⼈先喝茶。但因为李清照太开⼼太调⽪经常要把茶洒在⾝上,所以说这叫做赌书消得泼茶

出⾃哪本书哪⼏哪⼀页,赢得⼈先喝茶。但因为李清照太开⼼太调⽪经常要把茶洒在⾝上,所以说这叫做赌书消得泼茶

⾹,这是多么好的⽣活啊。

第⼀个妻⼦在归有光28岁左右就去世了,后来⼜娶了安亭的望族王⽒。王⽒也是⼀个贤内助,第⼀他帮助归有光⽤贷款

的⽅式,买下了⾃⼰家族的⽼宅“世美堂”,成为归有光的藏书楼与读书之地,成为归有光的精神家园,成为安嘉定安亭

⽂化兴起的源头。第⼆妻⼦喜欢藏书,品位⾼雅,与晏⼏道家的母⽼虎有天上地下的区别。

在归有光考试屡次失败,灰头⼟脸地回到家中时,妻⼦并没有抱怨,也没有谩骂,⽽且是⽤⾮常诗意的语⾔劝慰归有

光。

《世美堂后记》:“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有所恨耶?”

⽈:“⽅共采药⿅门,何恨也?”

妻⼦说考不上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去上⼭采药,过⽥园隐居的诗意⽣活。

归有光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在他⾝边有⼏个伟⼤的⼥性在帮助他。知书达理的祖母勉励他;妈妈严格管教他;两个

妻⼦理解⽀持他。⽣活在深情之中的归有光,他的散⽂⾃然是⼀往情深,情意绵绵了。

归有光的悲剧还在于中年丧⼦上,他先后夭折了三个孩⼦。

⼩⼥如兰。她聪明可爱,刚满周岁就会叫爸爸。归有光说,“天果知其如是,⽽⽣之奚为也?”⼼情极为沉痛。

⼩⼥⼆⼆。归有光在⼭中读书,“⼆⼆不见余,辄常常呼余”,当归有光回到家中⼜要出门时,“⼆⼆尚跃⼊余怀中”。归有

光说,“呜呼!予⾃⼄未以来,多在外,吾⼥⽣⽽既不知,⽽死⼜不及见,可哀也已!”

长⼦曾⽻孙,“丰神秀异”、“其性仁孝”、“慈爱于⼈”,“天之毒于余,何其痛耶”!

我们可以看到归有光的悲伤,直抒胸臆感⼈⾄深让⼈不忍下泪。

⼀⾝悲情的归有光的悲情之四,归有光的科举考试和仕途极其不顺,他7岁⼊学10岁就有名作,可谓是少年天才。

20岁以第1名考上秀才,但接下来却⼗分不顺,他⽤了15年考上了举⼈,⼜⽤了24年才考上进⼠,60岁才做县官,做了

县官之后受到排挤,去做了顺德通判,最后做了南京的太仆寺丞,66岁就去世了。

其实归有光本可以⾛捷径,但他保持了知识分⼦的独⽴⼈格,始终很清⾼,不愿去求别⼈,不愿去做潜规则的事情,他

像陶渊明⼀样“不为五⽃⽶折腰”,也同李⽩⼀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颜”。

他有⼀个很欣赏他的⽼师伯乐叫张治,但他也没有去⾛门路,还有⼀个势⼒很⼤的太监,因为这个太监的侄⼦想拜他为

师,但归有光就是不屑去跑门路,他与王世贞是同乡,但他不去拍王世贞的马屁,⽽是激烈批评王世贞。

归有光最终靠努⼒成就了⾃⼰,他考了很多年,是名副其实的考霸,但在挫折⾯前他从来不抛弃不放弃,以百折不挠的

勇⽓愈挫愈勇,顺着他梦想的道路⼀直义⽆反顾的⾛下去。

归有光的⼀⽣就像是苏东坡所说的,“古之成⼤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也正像孟⼦所说的那

样,“故天将降⼤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志,劳其筋⾻筋⾻,饿其体肤,增益其不能”。所以,挫折是最好的⼤学。

忧国忧民的归有光。先说他的项脊⽣的号,这⼀⽅⾯是说他先祖居住的地⽅,有追宗怀远之意,另⼀⽅⾯我们也可以联

想到,项脊就是脊梁,象征着⼈的独⽴⾃主的⾻⽓,所以说项脊其实也代表了⼈的⼀种精神。

归有光是⼀个忧国忧民的⼈,他关⼼家乡的⽔利建设,他亲⾃参与了昆⼭的抗倭战争,他还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他

为民⼥鸣冤叫屈,终于让他鸣冤昭雪,并弘扬了社会正义。

归有光是有名的教育家。曾经在马鞍⼭下读书,后来到安亭去教书,⼀下⼦就提升了嘉定的⽂化地位,培养出⼀⼤批著

名的⽂⼈,嘉定也从⽂化沙漠变成了⽂化绿洲,归有光的⽂学地位前⾯说过了不再详述,最后谈谈我们来谈谈归有光的

⽂学特点。

在说归有光的⽂学特点之前,我们来谈⼀谈他的⽂学传承,第⼀是博览群书。王爵锡在《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中

说:“弱冠尽通《六经》、《三史》、七⼤家之⽂,及濂、洛、关、闽之说……先⽣于书⽆所不通,然其⼤指,必取衷

《六经》,⽽好太史公书。”

归有光深受司马迁的影响,特别是司马迁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能够忍受常⼈不能忍受的苦难的意志,完成了伟⼤

的著作《史记》,被鲁迅先⽣誉为“史家之绝唱,⽆韵之离离骚”。

因为⽗亲的缘故,归有光⾮常崇尚陶渊明,他将⾃⼰的书斋命名为陶庵。

归有光的散⽂的第⼀个特点,题材上都是家常琐事。古⼈主张“⽂以载道”,所表达的都是⼤道理。家常之事基本上没⼈

去写,也没有⼈⽤那么多的真情实感去写,往往都⽐较虚假。归有光就完全不⼀样,归有光最好的散⽂,就是写家常琐

事的。

晚清古⽂名家林纾:“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百读不厌,斯亦奇矣。”

说他讲的都是⼀些家常的话,但是⾮常的耐读。桐城派的宗师姚鼐《与陈硕⼠尺牍》云:“归震川能于不要紧之题,说

不要紧之语,却⾃风流疏淡,此乃是于太史公深有会处。

归有光的名作《项脊轩志》,以“百年⽼屋”项脊轩的⼏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的回忆,所回忆者⼈各⼀

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情味。

《项脊轩志》:

余⾃束发,读书轩中,⼀⽇,⼤母过余⽈:“吾⼉,久不见若影,何竟⽇默默在此,⼤类⼥郎也?”

⽐去,以⼿阖门,⾃语⽈:”吾家读书久不效,⼉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象笏⾄,⽈:”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汝当⽤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令⼈长号不⾃禁。

这是⽤细节描写祖母,怜惜他读书很⾟苦,但对他⼜充满了期待。

归有光提倡写短⽂,只要情深意切,不需要宏⼤叙事长篇⼤论。我们看他的那些写亲情、写家庭的⽂章,全部是短⼩精

悍意味深长的作品。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亭记》、《⼥⼆⼆圹志》等,均未超过千字,极为凝炼。

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除了情感真挚以外,归有光特别擅长⽤电影⼀般的细节描写,感⼈肺腑。

《寒花葬志》

婢,魏孺⼈媵也。嘉靖丁⾣五⽉四⽇死,葬墟丘。事我⽽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

⼀⽇天寒,⽕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外,取⾷之,婢持去不与。魏孺⼈笑之。孺⼈每令婢倚⼏旁饭,即饭,⽬

眶冉冉动,孺⼈⼜指余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年。吁!可悲也已!

这是⽤极为深情的语⾔和细节,描写了⾃⼰妻⼦的⼀个丫鬟,少年时代的可爱。与她的早逝做对⽐,⼼情极为沉痛。

这是⽤极为深情的语⾔和细节,描写了⾃⼰妻⼦的⼀个丫鬟,少年时代的可爱。与她的早逝做对⽐,⼼情极为沉痛。

归有光在叙述的时候,基本上⽤的是平淡如⽔的语⾔,但在抒情的时候,⼜直抒胸臆饱含深情。

⼥⼉⼆⼆夭折,归有光说:呜呼!予⾃⼄未以来,多在外,吾⼥⽣既不知,⽽死有不及见,可哀也已!

⼥⼉如兰夭折,归有光说:呜呼!母微,⽽⽣之⼜艰,予以其有母也,弗甚加抚,临死,乃⼀抱焉,天果知其如是,⽽

⽣之奚为也?

长⼦去世,归有光说:天之毒于余,何其痛耶!

母亲去世,归有光说:世乃有⽆母之⼈,天乎痛哉!

归有光特别擅长结尾的艺术,他的⽂章的结尾意味深长,发⼈深思。《项脊轩志》: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妹语⽈:”闻姊家有阁⼦,

且何谓阁⼦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年,余久卧病⽆聊,乃使⼈复葺南阁⼦,其制稍异于前。然⾃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本来在“然⾃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后,⽂章已经结束了,但是归有光⼜出⼈意料地写了这样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

死之年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个结尾其实有两个好处。第⼀他是运⽤了典故。这个典故是“树犹如此,⼈何以堪”。出⾃《世说新语》。东晋⼤司马桓

温说,以柳⾃⽐⽽发出的感叹。意思是树都这样(长这么⼤了),⼈就更不⽤说了。⽤于感叹岁⽉⽆情,催⼈衰⽼,表达

了⾃然规律让⼈⽆奈、感伤。

第⼆,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古⼈说,⽤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乐也。看着这亭亭如盖的树,想到妻⼦早已经不在⼈

世,睹物思⼈,让⼈有物是⼈⾮事事休的悲伤。

这就是归有光,在他的⾝上,集中了中国知识分⼦的美好品质,有担当有责任家国⼀体的情怀,坚忍不拔屡败屡战的⼈

⽣态度,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伟⼤精神,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底线操守。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20:0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33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爱不爱我歌词
下一篇:云南导游
标签:震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