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绿得怎么样

更新时间:2022-11-14 04:27:54 阅读: 评论:0

厦门中考无忧培训机构可靠吗-为的是造句


2022年11月14日发(作者: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参考文档】西湖的“绿”-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西湖的“绿”

西湖的“绿”

《西湖的“绿”》是一篇游记,一般教法是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但往往

在教学中理性的成分多一些,满足于能概括出景物的特点,而具体地感悟和用

心体验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应引导学生在后者下功夫。

设计特色

引导学生多层次地深入体验西湖的“绿”。

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西湖的“绿”》这篇游记,写于40多年前。几十年过去了,喜爱它的

人不见少。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你们想知道吗?

在学生阅读兴趣激发起来后,教师要求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并在小组里

交流。

二、整体感知,了解西湖的“绿”

教师:这篇游记的魅力,就是写出了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她对西湖的独特

感受是什么呢?

(估计多数同学在初步阅读后会回答,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是“西湖的绿”。)

教师:作者宗璞是个擅长直接描写景物特点的人,她在文章中直接用了二十多

个“绿”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含有“绿”字的词语或描写“绿”的词语

找出来,然后小组里交流。

先自读,再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汇报,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含有“绿”的词

语或表示“绿”的词语有:绿、绿色、绿意、苍翠欲滴、绿得发黑、碧澄澄的、

绿得幽、绿得野、绿得闲、绿茸茸、绿阴阴、青绿、苔绿)

【参考文档】西湖的“绿”-推荐word版

教师:一篇不到201X字的文章中,作者用了20多个绿的,但是我们都一点也

不觉得重复,多么了不起啊,请再读课文,让西湖的“绿”深入我们的心。

三、点上探究,体验西湖的“绿”

教师:作者感慨地说,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灵

隐、苏堤、花港观鱼看到的“绿”又是怎样呢?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再

想想那里绿得怎么样,也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那里“绿”的特点。

在学生自读和小组交流基础上老师作适当点拨。

教师:灵隐“绿”得怎样?苏堤“绿”得怎样?在花港观鱼,看到的“绿”又

是怎样?请根据你们的理解上来填写,再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填。

不管填上什么词语,能说出一定的理由就要鼓励。然后加以引导。

灵隐绿得()苏堤绿得()花港观鱼绿得()()()()

1、灵隐的“绿”

估计学生会在灵隐的绿填上“丰富、丰富多彩、多姿多彩”等词语,老师要引

导学生读体会,从道旁的树、飘着的雨、飞来峰上的树、小径上的青苔、亭旁

的溪水等去感受灵隐是绿得多姿多彩。

2、苏堤的“绿”

估计学生会说苏堤绿得“阴”或绿得“美”。“苏堤绿得阴”,苏堤两边是湖

水,湖水是绿的,路旁的树是绿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苏堤

绿得美”,树上的青苔“有趣”,多种形状都有。

3、花港观鱼看到的的“绿”

估计学生会说,花港观鱼看到的“绿”,绿得“活泼”、绿得“成熟”、绿得

“生机勃勃”。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对荷叶的“绿”的感受中,体会到花港观鱼

看到的“绿”,绿得充满生机。

四、体验导游,再现西湖的“绿”

教师:西湖是这么的美,每年来旅游的人国内客人上千万,国外旅客也有几十

万。你能根据课文的描述,当一回导游吗?喜欢带到哪个地方就带到哪个地方,

要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生模拟导游)

五、课外阅读,了解西湖更多的美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4:2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3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虫字加偏旁
下一篇:天加偏旁
标签:绿得怎么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