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景润数学论文关于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关于陈景润数学论文篇一
提要: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
“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
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
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
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
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
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
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其父母先后育有12个子
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
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
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
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
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
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
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
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
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
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
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
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
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
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
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
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
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
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
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
赫猜想的故事。
一则故事,引发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
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
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
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
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
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
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
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
想。”
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
“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
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
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
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
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
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
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
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
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
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
斗一辈子!
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
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
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
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
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
(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
“陈氏定理”。
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说过的故事,
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档案
陈景润,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研究中,陈景润攻
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
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
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
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
引。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
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关于陈景润数学论文篇二
在人们眼里,陈景润是一名数学天才。实际上,他在教育孩子方面也
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陈景润的儿子叫陈由伟,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
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有望子成龙之意。
陈景润在与儿子的相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总结了一套方法:
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
长,使儿子的思维方法更具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那
些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是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的。陈景润也希
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为科学家。
循着这一理念,陈景润对儿子采取“放任”培养。小时候,像所有好
动的小男孩一样,陈由伟特别淘气,总是拿支笔在家里的墙上到处乱涂乱
画。可陈景润从来不生气,认为那是儿子在动脑筋,要妻子不要管他。他
说:“男孩子嘛,爱想爱动是好事儿。这样的孩子,脑子灵活。”
听了父亲的话,陈由伟更来劲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家里有个超大
的计算器,陈由伟总是好奇地按来按去,觉得非常有意思。每蹦出来一个
数字,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瞧着,心想这东西怎么会认数字后来,他不但把
计算器翻来覆去地折腾,还把那些按键一个个“挖”出来,想看看里面究
竟藏着些什么东西。身为母亲的由昆急得直跺脚,很想阻止他。陈景润则
认为儿子在做研究,摆摆手不让她管。陈由伟“挖”出来的按键,陈景润
再把它们一一复位,一脸笑容,非常耐心。
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
来。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
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
陈景润曾有意识地培养儿子对数学的兴趣,希望将来他能接自己的班。
但他发现年幼的儿子对音乐更感兴趣。虽然这使他略微感到失望,但他依
然热心地鼓励儿子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陈由伟于是报名参加了中央音乐
学院的小号班,学吹小号。
2003年22岁的陈由伟出国留学,在加拿大多伦多攻读国际商贸。一
年后,身负使命感的他,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主动转到了应用数学
系。在探索数学研究的道路上,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尽管探索数学未知
领域的道路很艰难,但他一直对自己说,要像父亲那样,对数学充满热情
和执着,坚持走下去。
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
育的方法也要不同。这是数学家陈景润夫妇的教子经验,值得广大父母借
鉴。
关于陈景润数学论文篇三
我从未设想过,有一天可以超越父亲。可我知道我有使命,它来自一
种被关注而产生的压力。
有关父亲“生”的一切,终止在我14岁那年的春天。
他告别,然后以另外一种方式,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天上有了陈景润星,地下也有了先生永远的墓碑。”母亲一直叫父
亲为“先生”,直到现在也未曾改变。
时间越长,怀念越重
医院。
白色的墙壁和床单。药水一滴一滴往下淌。
它们成了我绝大多数对父亲记忆的背景。
1984年,父亲被检查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经常住院。直至去世,
竟是10多年的时间。
那时,我会走到他身边,如同在家里,茶余饭后的片刻,帮他按摩。
他似乎很享受,一点儿也不掩饰。
护士撞见,会跟他开玩笑:陈老师,我们和儿子,谁按得更舒服
没有一秒钟的考虑,他脱口而出:自然是我们家的欢欢啦!
他像个孩子,看不到护士的尴尬,也看不到母亲的阻拦。
他会对我说:谢谢儿子!这是我们家的礼数,我所接受的品德教育。
这些年里,我会觉得,有关父亲的一切,依旧是我和母亲交谈的主题。
父亲离开时间越长,对父亲的怀念就越重。
从加拿大回国后,我常会给父亲扫墓,陪着他,跟他说话,告诉他我
的一切。
那是个山清水秀的陵园。生前的父亲,热爱生命,崇尚自然,没有机
会亲近、享受自然,现在,他应该如愿了。
我要过自己的生活
母亲时常说,我是有主见的孩子。
小学五年级,父母给我报了华罗庚数学班。他们也是普通的家长,也
有望子成龙的心态。附近邻居告诉他们,你们的儿子继承了陈老师的数学
才能,一定要好好培养。
我并不愿意去学数学。
那时,我只是个贪玩又逆反的孩子,可以解答所有的数学加分难题,
却在简单题上栽跟头。几堂课过后,我退掉了,再没去过。
父亲并没有像别的家长那样大发雷霆,他一直宠着我,顺着我。他说,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应该顺着他。没有人可以打造他,除了他自己。
他尊重我的意见,让我学了小号。他并不了解它是做什么的,甚至叫
它小喇叭。
父亲过世一年后,我也将踏入大学门槛,父亲的母校――厦门大学向
我发来邀请。校长说,母亲可以陪同我一起读书,将来的工作他们负责安
排,如果我想回北京,也可以回来。
考虑之后,我还是拒绝了。并非我不向往那个开满凤凰花的大学,我
甚至一度在想,成为父亲的校友,在他曾学习和生活的地域,重新开始打
磨我的人生,会是多么奇妙的感觉!
当时,我跟母亲说:“妈妈,我不想这样。不想在爸爸的光环下生活。
那样压力大,众目睽睽,万人瞩目。”
最后,我去了北京一所大学,选择了商科。
逃避不如担当
后来我才意识到,命里注定的东西,怎么也避不开。
我是陈景润的儿子,这是事实;父亲是一个有建树、也有遗憾的数学
家,我有义务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转学数学,没有太多的考虑,一切都很自然。
当时,父亲离开已有九个年头。
一想起父亲,除了怀念,就是自责和内疚:自己曾逃避数学,排斥数
学。后来,决定转系学数学,心里坦然了好多。
由于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刚转到数学系时,吃了不少苦头。不过,还
是坚持下来了。现在,应该说是乐在其中,因为我发现,我的确爱上了数
学。
最初的坚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了后路。当时也曾设想,如果
转了数学系再反悔,再放弃,那就丢死人了。所以,不管怎么难,也要坚
持下来,我现在做到了。这也是我至今最骄傲的一件事。
我曾和母亲开玩笑说,转入数学系,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吧。
我总觉得,在这个时代,青年人身上背负着很重的强国使命,其实不
单单这个时代,可以说这个使命是代代相传的。
我的价值,就在于传承着父辈的事业和精神。
父亲珍惜与家人共处
很多人觉得,我父亲“痴”。但在我眼中,父亲并不是不问世事、不
食人间烟火的科学狂人。
的确,父亲每天要工作很久,他爱数学,爱工作,直到去世前三个月,
还在不停地审着学生论文。
但他从没有因为热爱数学而忽视家庭。他爱自己的家,他珍惜和家人
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父亲,温柔,可亲,循循善诱。
现在回想起和父亲的交流,并没有任何的“与众不同”,就像天下所
有和谐的父与子,平凡而温馨。
父亲的书房,曾是我捣蛋后的避风港。
我从未设想过,有一天可以超越父亲。可我知道我有使命,它来自一
种被关注而产生的压力。
这种压力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不要给父母丢人,不要给家族抹黑。
我是陈景润的儿子,这种关注被放大了,它不仅来自父母,来自家里
的亲朋好友,甚至整个社会。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更愿意把这份使命感缩小,把它集中在“不能给父母丢脸”上。这
样感觉上更真实、更直接,而且心态上也会少很多压力。
照顾好妈妈让父亲放心
在加拿大打工,获得了第一份收入。我买了两块布,给母亲定做了两
条裙子,然后带着她去吃了顿比萨。
她看见我因为在餐馆打工切破的手指,直掉眼泪。
其实,母亲非常坚强。
从父亲患病,到最终离去,几年里,母亲一直承受着很重的家庭负担,
但她始终为我和父亲营造着最温暖、最幸福的家庭环境,同时追求工作上
的尽善尽美。
我知道她的苦,也会尽量让她多听到一些我的好消息,免得她为我担
心。
我想告诉父亲,让他放心,我会照顾好妈妈。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9:4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32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