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教学设计
长垣县县直实验小学金凤丽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作品,古诗描写的是春天诗人居住在农村时
所看到的迷人的景色和儿童放风筝的情景。古诗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
活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通过学习古诗,激发
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居”、“杨”、“趁”三个生字,理解字义,学会运用。理解“拂
堤”、“醉”“纸鸢”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指导朗读,有感情地诵读古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事物,通过讨论发言锻炼学生口头表达
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
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练习口头表达。
教具准备
《村居》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自由读。
2、范读。(认识生字:长、醉、堤、杨、散、趁)。
3、分组读,师指导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三、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解题。认识“居”字,通过组词理解字义。
2、了解作者,认识“鼎”字,并组词。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习前两行诗句。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在前两行诗句中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的
美丽?
(利用课件)启发想象:诗句中的小草什么样儿?黄莺在干什么呢?杨
柳什么样子?这是哪儿的杨柳呢?杨柳在干什么呢?作者笔下的杨柳是什
么样的?
学生发言(小组代表发言)
生A:小草在生长。
生B:黄莺在天空飞翔。
……
重点理解“醉”字(醉:陶醉、沉醉)。
谁能用自已的话来说一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
学生发言……
师小结:早春二月,小草吐出了新芽,茁壮地生长。黄莺边飞边鸣,愉
快地歌唱。杨柳柔嫩的枝条轻拂着堤岸,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中……
体会“拂”、“醉”的准确运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诵读前两行诗句。
2、学习后两行诗句。
思考:这里作者描写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心情怎样?哪个词更能
体现出他们的心情?
指名发言
生A:这里描写了儿童。
生B:一群孩子在放风筝。
生C:从“忙”字可以看出他们很高兴。
……
师小结:孩子们早早地放学回来,趁着春风,忙着放风筝。
拓展风筝文化:借助课件欣赏风筝图片,师介绍风筝文化。让学生感受
祖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再次指导诵读后两行诗句,读出情感、韵味。
四、抓住“醉”字,品读感悟,体会诗人情感,
这么美的景色,这么快乐的孩子,这么有趣的场景,诗人会怎么样?
通过古诗,他要表达自己的一种什么情感呢?
指名发言:
生:诗人陶醉了!
……
指导诵读(读出诗人的陶醉以及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赞美)。
小结: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总结延伸
总结:春天,小草愉快地生长,黄莺快活地歌唱,连杨柳都陶醉在
这美好的春光中,孩子们更是陶醉在美丽的春天里,忙着放风筝。诗人陶
醉了,于是,他诗兴大发,创作了《村居》这首诗。这就叫“春不醉人人
自醉”。
拓展:描写春天的古诗、诗句。
现代诗歌《北京的春天》第2、3、小节。
朱自清《春》的选段。
借助课件出示以上内容,读一读。
六、作业: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
小练笔《美丽的春天》(巧妙运用修辞表达自己的情感)。
板书设计:
景草(长)
村莺(飞)喜爱
物杨柳(醉)
居赞美
人---放风筝(忙)
课后反思: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作品,古诗描写的是春天诗人居住在农村时所看到的
迷人的景色和儿童放风筝的情景。古诗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字里行
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
的热爱。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五部分:导入、诵读、解题、理解诗句(收获、质疑、
解疑)、拓展。在理解诗句的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感悟诗意,体会
诗人情感。
《村居》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快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让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
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走近古诗,体验春天的美,感受村居生活的情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本课的教学中,自己最得意的地方是风筝文化的拓展及课后有关春天的现
代诗歌和散文的拓展。风筝文化的插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及对祖国传统历史
文化的兴趣;现代诗歌和散文的欣赏进一步让学生领略春天的美,学会比喻、拟
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为课后小练笔打下基础。
不足:我想整节课若能让孩子多种形式读,效果会更好;板书若能不那么随
意更像公开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力求让课堂更生动、
有趣、有效!
专家点评:
听完这节课,对金凤丽老师及她的课有这样的印象:她是一个对小学语文教
育充满激情的人,这种激情源于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真爱。她的这种激情,
整节课都感染着学生。学生充满激情的诵读古诗,在读书中感悟诗人热爱春天,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她善于抓住关键词让孩子去理解诗意,尤其对“醉”字的品
读,使整首诗的情感得以升华,开启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时
间。整节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景美诗美,投入的老师,投入的学生,与美
融为一体,化成了语文教学诗意的美,这种曼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延伸……
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的主导作用。板书设计简洁明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课。
长垣县县直实验小学:刘智慧(语文教师、副校长)
专家点评:
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启发想象,使孩子们表达言之有物;从儿童的思维
辨析出发,引导点拨,让发现闪光;从经典诵读出发,在古诗美的韵律中,孩子
们的诵读充满古典韵味。童真,童趣,童味,为老师的别具匠心点赞!
长垣县县直实验小学:张萍(语文教研组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村居》教学设计
长垣县县直实验小学金凤丽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4:2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3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