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市三帆中学初三年级11月学习反馈
语文
班级姓名学号
试卷说明:
1.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6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运用(共10分)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校学生会拟组织“大哉孔子”系列纪念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一)学生会组织部负责筹备校园展馆展览,准备呈现三个单元,聘请你为活动讲解员。阅读文段,完成1-2题。(共
4分)
第一单元__①__
黄海之滨,泰山岩岩,大河汤汤。山东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之一。西周初年,周公旦建立鲁国。即使在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鲁国仍较多地保存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第二单元___②__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少年立志向学,青年游周适齐,壮年出仕谋政,周游列
国,晚年归鲁兴学,编订六经。由少及壮,由壮至老,孔子以仁者爱人的情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为理
想毕生奋斗。
第三单元___③__
从治学弘道到教书育人,从人生哲学到治国理政,从反思历史到认识万物,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孔子的影响
持久深远。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引导人们建设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是
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轴。
1.请根据三个单元的内容提示,分别确定每一个单元的主题词,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①孔子的故里②孔子的勇气③孔子的智慧
B.①孔子的故里②孔子的一生③孔子的影响
C.①孔子的时代②孔子的勇气③孔子的智慧
D.①孔子的时代②孔子的一生③孔子的影响
2.你考虑到参观者对第二单元的“游周适齐”的意思可能不太理解,查字典得知“适”字的三个义项:①符合,适合;
②去,往;③归向。请根据字典义及文段内容,你认为“游周适齐”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2分)
(二)学生会社团部策划了“学生大讲堂”活动。请你阅读主讲同学的发言稿节选,完成3-4题。(共4分)
孔子十分重视礼,推崇礼。孔子说:“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对于民众个
体说,礼也十分重要。孔子教育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甲】还对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渊说:“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本人对礼仪是【乙】身体力行/一意孤行的。《论语·乡党》不惜纸墨着力
刻画了孔子在交谈、坐卧、站立、行走、乘车、寝食、服饰、出使外国、接待贵宾、与友交往、馈赠礼品等方面遵
2
循礼仪、执行礼仪的“尚礼”形象。我们从这篇记载中感受到孔子确实是【丙】彬
.
彬有礼、气质不凡的仁人君子。
由此可见,孔子认为礼于人、于己都非常重要。
3.主讲同学对文段中【甲】处的标点、【乙】处的成语、【丙】处的字音还拿不准,你认为下列说法全都正确的一
项是(2分)
A.【甲】,”【乙】一意孤行【丙】bīn
B.【甲】”,【乙】一意孤行【丙】bīng
C.【甲】”,【乙】身体力行【丙】bīn
D.【甲】,”【乙】身体力行【丙】bīng
4.画线句作为段落的总结句,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2分)
5.学生会国际部的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了结束语,布展编辑提出了以下四条看法,其中不正确
...
的一项是(2分)
“养其根,俟其果”,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甲】浸润和滋长着世世代代
的华夏子孙。【乙】作为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应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吸取儒家文化精髓。【丙】观
孔子文化展览,拓宽视野;读孔子文化书籍,增长智慧;悟孔子文化内涵,提升品位。【丁】总之,我们既要继承
传统文化,又要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光彩!
A.【甲】句中
“
滋长
”
一词用得不恰当,应改为
“
滋养
”
。
B.【乙】句“古为今用”的引号,是对吸取儒家文化精髓的原则进行强调。
C.【丙】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参加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益处。
D.【丁】句关联词语“既……又……”使用有误,应改为“既然……就……”。
二、古诗文阅读(共33分)
(一)默写。(共10分)
6.(1)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2)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3)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4),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5)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
(6)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7)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9)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完成7-9题。(共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醉赠刘二十八使君①
3
刘禹锡白居易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亦知合被②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①刘二十八使君指的是刘禹锡。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
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予刘禹锡。②合被:应该被。
7.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首联通过“①”和“②”两个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写
出诗人长期被贬谪的痛苦和辛酸。(2分)
8.两首诗中都出现了“长”字,含义却有不同。“举眼风光长寂寞”中的“长”的意思是长久,“暂凭杯酒长精神”
中“长”的意思是③。(1分)
9.两首诗都提到了刘禹锡被贬谪多年的经历,但情感表达各有侧重。白居易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表达了对刘
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④(情感),而刘禹锡则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对白居易的感激
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⑤的人生态度。(2分)
(三)完成10-11题。(共4分)
10.下列语句翻译有误
..
的一项是(2分)
A.原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一国军队,可以夺取其主帅;一个人的意志却是不能被夺取的。
B.原文: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C.原文: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D.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1.下列语句翻译有误
..
的一项是(2分)
A.原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学识浅薄的人。
B.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丝弦竹影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C.原文: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D.原文: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那
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2-14题。(共7分)
4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
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
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
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
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北通
.
巫峡中通
.
外直博古通
.
今曲径通
.
幽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宴酣之
.
乐何陋之
.
有水陆草木之
.
花
C.予观
.
夫巴陵胜状走马观
.
花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
也蔚为壮观
.
D.登斯
.
楼也微斯
.
人斯
.
是陋室逝者如斯
.
夫
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古迹都将要修建起来。
理解:滕子京被贬到岳阳,政治上失意,但他励精图治,取得了很好的政绩。
B.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商人旅客不能前行,墙垣倾倒,船桨折断;薄薄的暮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理解:淫雨、阴风、浊浪等致使星日无光、山岳隐形,水上船中的游子遭遇困境不能前行;暮色沉沉,虎啸猿啼,
“迁客骚人”不免感慨遭际,“感极而悲”。
C.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气洋洋的欢乐感受。
理解: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观赏到洞庭春晴之景,就会情随景生,景美人悦。
14.文末作者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请根据选文与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于谦是不是作者笔下的“斯人”。(3
分)
【链接材料】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
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
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
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
5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
大入寇。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
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论功,加谦少保
,总督军务。谦曰:“四郊多垒④,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固辞,不允。谦之为兵部也,
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取材于《明史·于谦传》)
注:①[俟]等到。②[也先]蒙古族瓦刺首领。③[少保]古代官名。④[垒]营垒,防守工事。
(五)阅读《诫子书》,完成15-17小题。(7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非学无以广
.
才居天下之广
.
居大庭广
.
众广
.
开言路
B.宁静致
.
远专心致
.
志错落有致
.
闲情雅致
.
C.淡泊明志
.
志
.
大才疏志
.
同道合志
.
在四方
D.非淡泊无以
.
明志以
.
刀劈狼首不以
.
物喜醒能述以
.
文
16.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
..
的一项是(2分)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专一来提高修养,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理解:诸葛亮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诫,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
德,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冒险急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理解:这句话从反面强调志向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强调只有志存高远才能学有所成。
C.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理解:诸葛亮在文章的最后,教诲其子要惜时勤学,要努力奉献社会,为社会所用。
17.诸葛亮、欧阳修、陆游的家诫文都谈及学习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
可以看出:诸葛亮强调学习可以①,欧阳修强调学习可以②,陆游强调学习可以③。(3分)
【链接材料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①为玉也。人
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节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链接材料二】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
6
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
也,各须谨之,毋贻②后悔。
(节选自陆游《放翁家训》)
注:①[害]妨害;妨碍。②[贻]遗留。
三、阅读《壶魂》,完成18-20题。(共10分)
壶魂
蒙福森
①多日来,已故紫砂工艺大师陈鸣远的绝世奇品——蟋蟀鸣秋壶,一直在王稽的脑海里反复浮现着,如梦如幻。
②在高家的书房里,当高善斋小心翼翼地揭开红布时,王稽霎时目瞪口呆,敛色屏气——失传已久的蟋蟀鸣秋
壶就在眼前。王稽用力狠狠地掐了掐自己的手臂,疼!不是梦,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作为陈鸣远的再传弟子,王稽
尽得陈氏真传,深谙师公之手法、刻工、学识、喜好、脾性和人品。反复鉴定之后,他热泪盈眶,心潮澎湃:“真
品!绝对真品!”
③高善斋欣喜若狂,手脚颤抖,连声说:“好!好!好!”
④蟋蟀鸣秋壶乃一代紫砂工艺大师陈鸣远一手制作的绝世稀品,价值连城。壶品古雅高洁,色泽紫红,泥质温
润细腻,造型匠心独运,超凡脱俗,遒劲中出古朴,纵横中见青铜遗韵。
⑤壶身遗形取神,浑厚敦古,秀骨雅健,壶流则似笔断意连,壶把弯曲饱满,儒雅含蓄。壶身铭曰:饮之清心,
品之宁静;且饮且读,不过满腹。款曰:丙午仲夏,鸣远仿古。此铭切壶切茶,淡泊高远,有禅茶悟道、明心见性
之意。另一侧镌刻一兰、一草、一石、两蟋蟀,并题:蟋蟀鸣秋。其笔法老练,错落有致。虽寥寥几笔,却大巧若
拙,意趣盎然,栩栩如生。
⑥王稽忽然想起《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之句。沉静
之际,隐约似闻有蟋蟀在草丛间鸣叫,又似有茶香袅袅飘溢而来,若有若无,洇入鼻翼。
⑦王稽望着此壶,只觉恍然如梦,似入定般,久久不动。
⑧次日,高善斋约王稽到城郊的阅江来茶馆一聚。
⑨高善斋乃当地大富商,他左右逢源,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城里有十多间铺面和一家琉璃厂,乡下有良田千
顷,痴爱古玩字画,以收藏名家珍品为乐。
⑩雅厢临江,走近窗前,但见远处微风细雨,疏林野树,江水浩渺。雅厢里有一桌,桌上摆有一壶、一托、两
杯、一碟糕点、几碟小吃。壶是好壶,茶乃名茶。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江畔绿草葱茏,远山近水,皆氤氲在微雨
雾霭中。遥见江中一叶轻舟、一披着蓑衣的打鱼人,不知老少。⑪寒暄毕,喝茶,聊些闲话。
⑫一壶茶未尽,高善斋转了话题:“先生能否为高某仿照蟋蟀鸣秋壶模样,再制一壶?银子嘛,随你说。”
⑬王稽思忖片刻,摇头:“恕在下愚拙,实难及陈老先生万分之一。”
⑭“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先生不妨一试,万一仿得陈老先生紫砂壶之神韵,哪怕十之一二,亦不枉此生矣。”
⑮王稽始终对此壶如醉如痴,依依不舍,几天后,找上门来:“我愿意一试……”
⑯王稽住到了高家,再次见到蟋蟀鸣秋壶。王稽关在房间里,由伙计一日三餐送饭到门口,废寝忘食不分日夜
7
地揣摩此壶的精妙和内涵。十天后,他开门出来了,胡子拉碴,头发蓬乱,像乞丐一般,似要虚脱了。⑰陈老的蟋蟀鸣秋壶,已深深地刻在王稽的心里,融入了他的灵魂深处。王稽开始制壶。选泥、压坯、修坯、雕刻、烧制、打磨、抛光……从手工捶泥到烧窑,一砂一泥、一杯一托,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王稽皆一丝不
苟。他的房间里,没日没夜地亮着灯。⑱当王稽倾尽心血的杰作和陈老的蟋蟀鸣秋壶摆在一起时,高善斋惊为神品。此壶仿佛依附着王稽的灵魂,神、气、韵兼备,和、柔、刚相济,用刀大胆,自然随意,苍劲浑厚,与真品无异。要不是王稽就在旁边,他都无法分
得清哪是真品,哪是仿制品。⑲高善斋再也无法抑制住他心头的狂喜:“王先生,你年纪轻轻,可技艺已达天下一等一的水平了,我们要发大财啦!广州十三行里那些洋人对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馋着呢!何况现在来中国的洋人越来越多,连朝廷都惧他
们三分,以后我们一起合作,仿制出天下最好最贵的紫砂壶卖给洋人!这样既赚了洋人的钱,又能和洋人搞好关系,
以后做生意、办事处处有洋人护着,岂不是一本万利?”⑳王稽的心,他对高善斋说:“此壶尚不够完美,和陈老先生的真品相比,只是形似而非神似。——我拿回去,今晚再琢磨琢磨,看看缺陷在哪里,如何改进,可好?”
㉑第二天,日上三竿,伙计送饭到门口,发现王稽还没起床开门。敲门进屋后,发现已人去屋空。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8.文章写了一位了不起的民间手工艺人王稽和稀世珍品蟋蟀鸣秋壶的故事:
①,如痴如醉;
研究蟋蟀鸣秋壶,②;
③,一丝不苟;
拒绝仿制蟋蟀鸣秋壶卖给洋人,委婉坚决。(3分)
19.请根据上下文,将第⑳段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并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理由。(3分)
补充内容:
理由:
20.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题目“壶魂”的理解。(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共7分)
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弟子们说:“我能移山。”弟子们哗然。柏拉图笑道:“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
去。”弟子们哑然。世界上当然没有什么移山之术,有的只是像柏拉图一样善于改变自己的人。
②改变自己,可以从改变自己的朋友圈做起。一个人的朋友圈有多重要?对于这个问题,有人如此回答:“简
单来说,你与大雁齐飞,目之所及皆是广袤天空;与苍蝇为伍,所到之处皆是污秽狼藉。”所谓“近朱者赤,近墨
者黑”,你所在的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你的三观,改变你对生活的态度。和格局远大的人在一起,你的眼
里就不会只有鸡毛蒜皮;和自律向上的人在一起,你也会不由自主想要改变自己。尝试做一些改变,去靠近那些真
正热爱生活的人,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③改变自己,需要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生活中,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作为学生,觉得
老师要求太高,作为老师,觉得学生效率太低;作为父母,总想多帮助子女一些,作为子女,希望父母不要总插手
8
自己的生活。古语云:“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意在告诉我们,用怪罪别人的心反省自己,用原谅自
己的心原谅别人。生活中遇到问题,最优解往往是将心比心。换个角度看世界,心境会豁然开朗;换个方向看问题,
问题会迎刃而解。
④。苏东坡被贬岭南,却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真是把满腹苦水唱成了
舌尖上甜甜的歌。有人说:“不要小瞧心态的改变,那会让你重获新生。”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往往过的就是什么样
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跳出陈旧的观念,改变固有的心态,探索新鲜的事物,提升人生的境界。
⑤不害怕改变,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人活着最有趣的事,就是还能不断改变,还能看见自己慢慢变好。
所以,别让人生就停留在当下,从现在开始,不断改变。改变朋友圈,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改变心态,才能发现更
好的生活,塑造更优秀的自己。
(摘编自2021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微信号)
21.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
..
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篇写柏拉图移山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本文的论题。
B.第②段以“大雁”和“苍蝇”为喻,形象地阐明了一个人朋友圈的重要性。
C.第⑤段得出结论:改变自己,就会改变朋友圈,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改变心态。
22.结合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23.本文选自《人民日报》微信号,原有一幅配图如下,你觉得这幅图与哪段相配?结合文段与配图说明理由。(3
分)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9:1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31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