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记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
2、理清写作思路、探讨本文的写作主旨。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认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3、从该文中认识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作者
知人论世
方苞,字凤九,又字灵皋,号望溪,清朝桐城(现在安徽省桐城
县)人,清初著名散文家,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
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
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
响。
《狱中杂记》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见闻和感想,揭
露并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法律制度的罪恶本质。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封建专制政权,清朝统治者曾多次大兴
文字狱。1711年发生的《南山集》案,就是清初著名文字狱之一。《南
山集》是方苞的好友戴名世所著的散文集。戴名世在《南山集》中引
用了同乡方孝标在《滇黔纪闻》中记叙的有关桂王抗清的史料。方苞
曾为《南山集》作序,刻书的木板又藏在他家。后来有人告发《南山
集》中有攻击清廷的话,戴名世被杀,方苞也因牵连,于康熙五十年
(公元1711年)被逮捕。开始下江宁狱,不久解往京师,下刑部狱,
初定绞刑,后经大学士李光地多方营救,又因他当时已有文名,才在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被释放。
《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
本文以“杂记”名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
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如用方
苞提出的古文“义法”来衡量,繁富的材料就是“义”,即“言之有物”;
井然有序的记叙就是“法”,即“言之有序”。
问题探究:
1、牢狱生存条件之惨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一是牢房阴暗闭塞(室内无牖可通明——没有阳光);二
是空气污浊,(屋顶无窗可“达气”,夜晚更甚,“下管键”“矢溺”臭气与
“饮食之气相薄”);三是拥挤不堪(一室“系囚常二百余”)
2、第一段中反映了什么极不合理的现象?
【明确】有钱的逍遥法外,无罪无钱的反遭祸殃
3、文中第2、3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官贪吏虐的?
【明确】第二段记述皂隶勒索钱财,虐待犯人的罪恶行径。作
者通过行刑者、主缚者、主梏扑者在执行极刑、绞缢、大辟、捆缚、
梏扑时勒索钱财虐待犯人的险恶用心和酷毒手段的记述,进一步揭发
了封建刑狱的残酷和黑暗。第三段记述奸吏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罪
恶行为。前一半部分,着重揭露老胥私改文书,以案末从犯偷换主犯
的罪行;后一半部分,侧重揭发恶吏巧法作弊,使杀人惯犯减刑等释
放逍遥法外的丑闻。
4、第三段中的狱吏是如何贪赃枉法的?
【明确】恣意妄为,制作伪章,篡改公文,甚至调换主罪者名单,
即使是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法律之正义公理荡然
无存。
5、监狱里的黑恶势力结成一个怎样的网?
【明确】主管官员管理着狱中囚犯的一举一动,囚犯的命运可以
说是直接操纵在他们手上。监狱中的狱霸虽然他们本身也是囚犯,但
他们与狱吏内外勾结,也能赚大钱。作者笔下的狱霸最后都乐不思蜀
了,这一奇怪现象足可见封建牢狱黑暗之一般
6、《狱中杂记》写狱中的黑暗现实,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做了
怎样的归结,表现作者怎样的局限性?
【明确】方苞通过自己在刑部狱中的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把狱
吏与狱卒的残酷无情、暴虐成性的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揭露了天子
脚下的刑部狱的种种黑幕,揭开了清王朝康熙年间“太平盛世”的遮羞
布,并进而让人看到了末代封建王朝腐败黑暗到何等地步。
但作者把造成罪恶的原因归之于“术不可不慎”,没有触及封建社
会本质。作者看不到造成狱中黑暗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压迫和阶级压
迫,是封建制度的腐朽。
7、从方苞的《狱中杂记》分析论述桐城派的散文艺术特色。
【明确】: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比较好地体现了"桐城派"提倡的"义理"、"考据"
词章"三者并重和相互为用的主张,体现了"桐城派"散文的特点。从"
义理"(即文章的中心)来看,作者大胆地揭露了清朝司法制度的黑
暗和腐朽,令人发指,不失为有胆有识之作。在"考据"上,本文内容
详实而有说服力,使人惊心动魄。文章列举了许多由作者目见耳闻和
亲身经历的事实:狱官与禁卒相互勾结,贪赃枉法,草营人命,等等。
在"词章"上,本文借助于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不在文字上过分的雕琢、修饰。作者以确凿的事实为线索,将材料编
排井井有条,环环相接。全文以对话的方式叙事,语言简洁有力。
一、叙事清晰,层次井然。
以“金钱”为中心线索,选材组材,有一般叙述,有具体描写;有
问题揭发,有材料印证;有逐层深入,有重点铺叙。“杂记”不叙过程
中爱憎感情也就表现出杂,有条不紊。
二、材料真实,感情鲜明。
材料有亲眼所见,有亲耳所闻,有亲自调查。
针对不同事实采用不同的记叙方法。
记来了。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8:5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3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