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邓州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月考
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几度菊花香
秋风,吹走了夏的炎热,丝丝凉意侵入肌肤;秋风,染黄了小草,染红了枫叶;秋风,
吹落了树叶,路旁的梧桐,日渐凋零,终于发出一声无奈而沉重的叹息,极不情愿地飘离了
枝头;秋风,吹熟了整个季节,远处田野里的稻子,金灿灿的,棉花,雪白雪白的,还有农
人忙碌的身影。
秋风,吹来了满园的姹紫嫣红,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如同赶集似的,开得正盛。菊,
她有着松一般的风格,梅一样的品行。满园的菊花,露出妩媚的姿态,风儿飘过,婆娑起
舞,让人顿觉充满了诗情画意。白菊,洁白如雪,飘若浮云,仪态万方;红菊,如燃烧的火
焰,别有情致,似面露得意之色;金钱菊,黄灿灿的,小巧玲珑,清新俊俏。绿色的、紫色
的……神态各异。
然而,枯草断茎掩饰不住秋的落寞。一场秋雨淋湿了整个季节,淋湿了我的秀发,更淋
湿了我的心情。看见满园怒放的菊花,深深呼吸,一股幽香沁人心脾。金钱菊的花朵,格外
醒目,花瓣如刚出生的豆芽,细细密密,紧紧簇拥。看着她灿烂的花朵,我禁不住泪眼朦
胧。
对于菊,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母亲的一生与菊有缘,她生在菊花盛开的季节,也于菊
花盛开的时节离开尘世。不但她的名字里有菊,而且她还特喜欢养菊。这,几乎就是我对母
亲的全部记忆。
母亲的爱菊,在村里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我还清楚地记得,儿时,我家的前院到了秋
季,总能见到金黄的一大片。那是母亲侍弄的金钱菊,花朵虽然不大,但开得极为旺盛。那
股清幽的芳香常引得乡邻驻足回首。母亲的爱菊与陶渊明自是不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的陶渊明,那份旷达,看似潇洒,实则是对现实的逃避,在恬静的生活中流露出几许
人生的无奈。远离黑暗的社会现实,寄情山水,并非出自本意。虽然母亲的一生极为坎坷,
少年丧母,在成长中,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过早领略了生活的艰辛;中年跟着遭受不白
之冤的父亲,受尽了折磨;老年丧夫,疾病缠身。可谓命运多舛啊!从一次次的伤痛中走
过,母亲的笑声依然爽朗,对生活永远是那么热情。
母亲爱菊,尤其爱那种不太名贵的金钱菊,儿时的我从不在意。长大后,觉得不甚理
解。有次,我不经意问母亲:“妈,明年我们也养些名贵的品种吧!”母亲笑笑:“干什
么?跟人攀比呀,我可不要。”母亲的话更让我不解:“为什么?”“这个,特贱,好养。
隔三差五浇点水就行。不需要太多的伺候。那些名贵的,娇气着呢!”我才明白,原来母亲
对金钱菊的喜爱,全是源于她的不娇气,源于她旺盛的生命力。不管外界的环境有多恶劣,
她依然于秋季里灿烂,依然芳香如故。
母亲的一生,经历了人世的风雨,依然从容,依然热情似火,依然深深地爱着。那份执
著,岂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母亲是美丽的,她的美丽不仅在外表,更在于她对家庭、对孩
子无私的奉献。回想母亲的一生,我忽然觉得母亲如同那娇小玲珑的金钱菊,永远是那么清
新俏丽。
母亲离世已经三年了。我再也无法看见母亲侍弄的菊花;再也听不见母亲的絮语;再也
感受不到那股直抵心灵深处的幽香了。几度菊花香,季节如故,香气如故,而斯人不在,音
容难寻。
19.文章第五段写到了陶渊明,作用是什么?(4分)
20.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21.本文中,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金钱菊呢?(4分)
(1)菊,她有着松一般的风格,梅一样的品行。
(2)(秋雨)淋湿了我的心情。
22.文章最后一段写“几度菊花香,季节如故,香气如故,而斯人不在,音容难寻”,这
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9.用陶渊明的爱菊与母亲的爱菊对比(答衬托也可)(1分)。同是爱菊,陶渊明面对黑暗
的现实采取了逃避的态度,而母亲面对困难和艰辛则以热情乐观面对(1分),突出了母亲
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坚强(2分)。
20.(1)(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说明菊花有着松、梅那样坚强的本性。(2分)
(2)秋雨带给“我”落寞之感,引起“我”对去世的母亲的回忆。(2分)
21.因为作者笔下的母亲的形象就如清新俏丽的金钱菊;不太名贵、不娇气的金钱菊象征
着平凡的母亲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2分)重点描写金钱菊就是为了借金钱菊来衬托
母亲的平凡而伟大。(2分)
22.这样写,在结构上起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揭示主旨的作用(2分)。内容上,借菊
花“香气如故”赞美母亲的坚强性格,以及对家庭、对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2分),表达
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和再也不能见到母亲的痛苦心情(2分)。
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兴起的所谓“农家
乐”,到现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
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0%和26.2%。
2016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营业总收入达4800亿
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预计到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40亿人次,实现总
收入2.3万亿元。
(新华网数据新闻)
材料二:
如今,很多乡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让更多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乡村旅游俨然成为旅
游扶贫的主阵地。“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
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乡村旅游既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已成为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经,进而逐渐
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观测报告》显示,2015
年,乡村旅游带来的农民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39.4%,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人数达264
万人,占全国脱贫总人数的18.3%。
此外,乡村旅游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近90%的乡村旅游从业人
员为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高于农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
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
值。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也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
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
业、农事体验等新形式层出不穷。
(A5创业网《发展乡村旅游让贫困户吃上“旅游饭”》)
材料三: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指出,2017年集中采取一批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
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具体来看,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
务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
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在优化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促进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与旅游
电商、现代物流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本地从业人员参加乡村旅游食宿服务、管理运营等技能培
训,重点培养1000名以上乡村旅游带头人;在推动乡村旅游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面,将鼓励和引导中
小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等。
(光明网·旅游频道)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2——2016年间,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均呈现出递增趋势,前景非常
乐观。
B.2012——2016年间,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呈M状,两项内容增长率最高年份在2014——
2015年。
C.图表显示,接待人次的多少决定着营业收入的高低,而接待人次的增长率制约着营业收入的增长
率。
D.图表显示,在2012——2016五年间,接待人次增长率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均有三年超出了年均增
速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我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叫“农家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高端的
“民宿”,成效十分显著。
B.乡村旅游是扶贫的主阵地,“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省市区的大部分贫困
户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C.我国乡村旅游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因此乡村
旅游有待于开拓新思路。
D.国家将拿出专项资金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如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E.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创业项目不断涌现,国家还将通过扶持政策,重点培养1000
名以上乡村旅游带头人。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乡村旅游都有哪些好处。
参考答案:
9.(1)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2)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局
面,乡村旅游成为国家扶贫的重要方式。(3)增加创业机会。(4)其他社会效益显著。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
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找到文本相对应的内容,加以比较,
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D项,“接待人次增长率和营业收入的增长
率均有三年超出了年均增速率”,文中,2012——2016五年间,接待人次增长率只有两年超出了年平
均值。
8.试题分析:A项最初叫“农家乐”并不是20世纪50年代,根据材料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
初兴起的所谓‘农家乐’,到现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一句,“农家乐”应是几十年发展中的
“最初”现象。B项,“乡村旅游是扶贫的主阵地”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中有“俨然”一词,表述
还是有分寸的;另外,将材料二中的“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表述为“大部分……”也不
够严谨。D项,“国家将拿出专项资金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错,材料三中说的是“行动反感强调
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并非国家专项资金。
9.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概括说明乡村旅游的好处。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全文内容。
确定文章哪些段落哪些句子写了乡村旅游的好处,然后一一加以概括,如果文中有描写内容,没有评
价词,考生要抓住所写的内容角度特点来进行概括。从材料一第二节乡村旅游的效益,材料二“乡村
旅游既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已成为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经,进而逐渐成为农村
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此外,乡村旅游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这些内容中可以总结出上
面几点答案。
3.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以乐为法,以乐治国,在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依现代观念,能用来治国者须
具国家强制力,而音乐只属娱乐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艺术门类,然而,中国古代的四大
“法”——礼、乐、政、刑,它们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是治
国工具。《礼记》中对这四种“工具”分工讲得极为清楚:“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
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记》
把“礼乐”置于优先位置,把“刑”放在最末位,正是儒家重礼乐、“德主刑辅”、“礼乐
不兴,则刑罚不中”思想的集中体现。《尚书大传》记载,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
年践奄,四年建侯王,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成王”《礼记·明堂位》也说:
“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英才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颂度量而天下服。”这两
种记载清楚表明,周公用以治国的根本大法,首要工具只是礼与乐。
以乐治国即为乐治。具体讲,乐治是指用“良乐”作用于人,使人心理发生良性的变
化,从而促使人们行为规范、有序、和谐;使天、地、人合为一体,达到安人宁国,顺应自
然的境界。
《史记》中曾对乐治原理有精辟论述:“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
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
礼。夫礼由外作,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于外;不可须臾
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于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
之声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
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
故君子终日言而邪辟无由入也。”
为什么音乐对人的影响这么大?现代脑神经学早已解开音乐之所以神奇的奥秘在人类
脑神经中,听觉神经成熟最早且起着主导作用。原来,是大自然先天赋予人类听觉神经以优
先、特殊地位,大自然似乎要让音乐主宰人类的精神和行为。
乐治之外的其他治国方式比如法治,它是以“身外之物”强加于人,强制人们遵守某
种规范,音乐则是常人喜闻乐见、发乎内心、自觉追求的,乐治是通过奏乐、唱乐、享受
乐、推行乐制实现的,在这些看似娱乐的活动中,人们不知不觉被化作规范之人。法律不是
万能的,乐与国家兴衰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历史表明凡重礼乐之治的王朝总能长久治安,如
周、汉、唐,而重法治的王朝都速亡,如秦、三国。
法治实际上是不完善社会不得已使用的工具,未来理想的社会将是新型礼乐大放异彩
之时。当然,现时的世界,仍需要以法律为杠杆去治理,“乐”或许是治世的绝佳辅助工
具。实际上,中国已经正在复兴着乐及乐治,“礼乐之邦”也正在复活。我们在重法、提倡
法治的同时,应给乐及乐治重要的地位,使其尽量发挥作用。
(节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下面不属于《史记》对音乐功能的论述的一项是()
A、乐自内出。
B、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
C、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于外。
D、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
2、下列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乐治的奥秘在于人的听觉神经成熟最早且起主导作用,大自然给人听觉天赋,让音乐主宰
人类的精神与行为。
B、音乐作用于人,能使人生理发生良性的变化,从而促使人们行为规范、有序、和谐,达到
安人宁国、顺应自然的境界。
C、儒家认为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宫、商、角、徵、羽五声能对人的行为性格产生一定的感化作
用,能提高人的思想修养。
D、乐治是通过奏乐、唱乐、享受乐、创作乐,让人在音乐的主宰下不知不觉中被教化为规范
的人。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音乐被当作治国的工具,具有治世的社会功能。
B、《尚书大传》、《礼记·明堂位》都记载了周公以乐治国的具体做法及得失评判。
C、由《礼记》可知:在中国古代,儒家治国重礼乐轻刑法。
D、今天,乐或许能成为治世的辅助工具,而乐治思想可以为现代治国方略引进一种新思维。
参考答案:
1、C
2、C
3、B
1、(C项谈的是“礼”而非“乐”)(3分)
2、(A句“大自然似乎要让音乐主宰人类的精神和行为”错;B句“音乐”错;D句“创作
乐”错)(3分)
3、(B句“具体做法及得失评判”无根据)(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
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
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则赙给,亲自将护。其有遭丧
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风俗以笃。
丹资性方洁,疾恶强豪。时河南太守同郡陈遵,关西之大侠也。其友人丧亲,遵为护丧事,赙助
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出自机杼。”遵闻而有惭色。自以知名,欲
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
会前将军邓禹西征关中,军粮乏,丹率宗族上麦千斛。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后
征为太子少傅。
时大司徒侯霸欲与交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与
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曰:“君房①有是言,丹未之许也。”
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
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②,故
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
初客有荐士于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
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其后逊
位,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卷二十
七》)
【注】①君房:侯霸的字。②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王吉、贡禹均为后汉昭
宣时琅邪人,二人志同道合。张耳、陈余,两人初为刎颈之交,后兵戎相见。萧育、朱博,初萧育举
荐朱博,后有隙,不能相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候勤者而劳之()其化大洽()
何为见拜()未易言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辄载酒肴于田间B.①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
②初客有荐士于丹者②不为设食以罚之
C.①遵闻而有惭色D.①交道之难,未易言也
②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②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
8、简要概括王丹“好施周急”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劳:慰劳洽:和谐见:我易:轻易
7、选B。B项“为”:均为介词,替。
A项“于”:①介词,到;②介词,向。C项“而”:①表承接关系;②表修饰关系。D项
“之”:①为助词,可译为“的”;②是主谓之间。
8、王丹“好施周急”的影响:
①乡民们都相互作表率,从而富裕起来;
②整个乡邑的风气十分和谐,民风极为淳朴。
9、①那些懒惰的人因为得不到王丹的慰劳而感到羞耻,都加倍劳作自我激励。
②邓禹上表推荐王丹担任左冯翊,(王丹)称病不到职,被免官回家(或朝廷只好免去他的官职
让他回家)。
参考译文:
王丹,字仲回,是京兆下邽人。汉哀帝、汉平帝时,在州郡做官。王莽篡政时期,接连征召他做
官他都不去。他家里积存了很多钱,隐居乡里修养心志,乐善好施周济困急。每年农忙时,就把酒菜
拉到田间,等着劳作的人经过就慰劳他们。那些懒惰的人因为得不到王丹的慰劳而感到羞耻,都加倍
劳作自我激励。于是乡民们都相互作表率,以至富裕起来。那些轻浮狡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害
乡里的人,王丹就晓谕他们的父兄,让其责罚他们。对死去的人王丹就提供办丧事所需的财物,并且
亲自操办。那些家里死了人而无钱办丧事的,都等着王丹给办理,乡邻们(这样做)都习以为常了。
(王丹)这样做了十几年,这个地方的风气极为和谐,民风也变得淳朴了。
王丹天性正直高洁,非常厌恶豪强恶人。当时,和王丹同郡的河南太守陈遵是关西有名的豪杰。
他的友人死了亲人,陈遵帮助他办理丧事,资助了很多财物。王丹却只拿着一匹缣,放在主人面前,
说:“这一匹缣,是我家里人用织机织出来的。”陈遵听了露出惭愧的神色。(陈遵)自认为名气很
大,就想和王丹成为好朋友,王丹拒不答应。
适逢前将军邓禹去关中西征,缺乏军粮,王丹率领宗族献上千斛粮食。邓禹上表举荐王丹担任左
冯翊,(王丹)以有病为借口不到职,(朝廷)只好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家。后来他被征召为太子少
傅。
当时大司徒侯霸想跟王丹交朋友,等到王丹被征召入朝做官时,派儿子侯昱在路上迎候。侯昱在
车下迎接下拜,王丹下车答礼。侯昱说:“家父想跟您结交,你为什么拜谢我?”王丹说:“君房说
过这话,但我没有答应他呀。”
王丹的儿子有一位同窗死了父亲,他家住在中山,王丹的儿子跟王丹说要去吊唁。儿子和同伴将
要出发,王丹生气地打了儿子,让他寄些缣表示吊唁之意。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王丹说:“交朋
友的难处,不容易讲清楚啊!世人都称颂管仲、鲍叔牙的友谊,其次则是王吉、贡禹。但张耳、陈余
最后兵刃相见,萧育、朱博最终也反目为仇,所以我知道朋友能够交到底的很少啊!”当时的人都信
服他的话。
当初,有位门客向王丹推荐了一位士人,王丹于是把那位士人选拔出来向朝廷举荐,后来那个被
举荐的士人犯了罪,王丹因受牵连获罪被免去官职。那位门客又羞惭又害怕,就跟王丹断绝了来往,
而王丹始终没说什么。不久王丹又被征为太子太傅,于是他把门客叫来对他说:“你自己跟我断绝交
往,为什么把我想得那么浅薄呀?”以不给他安排饭菜来处罚他,然后仍然像过去那样对待他。王丹
后来退休了,死在家中。
5.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余庆,三至廷试,不遂,因弃去。革颖悟,读书一再诵,辄记不忘。
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真定主簿。察廉,迁韩城令。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
听,提刑司以为能。迁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丁母忧,起复,迁大兴县令、中都左警巡
使、南京提刑判官、监察御史、同知昭义军节度事。丁父忧,起复,签南京按察事。
泰和六年,伐宋,尚书省奏:“军兴,随路官,差占者别注,阙者选补,老不任职者替罢,及
司、县各存留强干正官一员。”革与签陕西高霖、签山东孟子元俱被诏,体访三路官员能否,籍存留
正官,行省、行部、元帅府差占员数及事故阙员,老不任职,赴阙奏事。改刑部员外郎,调观州刺史
兼提举漕运,陕西西路按察副使,大兴府治中。知府徒单南平贵幸用事,势倾中外,遣所亲以进取诱
革,革拒之。
兴定元年,胥鼎自平阳移镇陕西,革以知平阳府事,权参知政事,代鼎为河东行省。是时兴兵伐
宋,革上书曰:“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
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革移粟七万石以济之。二年,宣差粘割梭失至河东,于是晚禾未熟,牒
行省耕毁清野。革奏:“今岁雨泽及时,秋成可待。如令耕毁,民将不堪。”诏从革奏。
十月,平阳被围,城中兵不满六千,屡出战,旬日间伤者过半。征兵吉、隰、霍三州,不时至。
裨将李怀德缒城出降,兵自城东南入。左右请革上马突围出,革叹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目见天
子!汝辈可去矣。”乃自杀。赠尚书右丞。
赞曰:《传》曰:“君子之言,其利博哉!”徒单镒拱扼一语而宣宗立,厥功懋矣。徒单镒为外
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算之人,其即康之谓矣。贞祐执政李革,可谓君子,其进
退之际,有古人为相之风焉。
节选自《金史·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徒单镒、孙即康、李革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B.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C.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D.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发展至隋定型,唐时主要负责执行诏令,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
一。
B.“权参知政事”中“权”即代理、暂代。“署、行、守、摄、假、迁”都有代理官职之意。
C.“赠尚书右丞”中“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D.“赞曰”中“赞”是史传类作品中作者或注家用来对作品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阐发观点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革聪明机敏,正直廉洁。他才华出众,过目不忘,拒绝权贵亲信的功名,被朝廷赏识。
B.李革恪尽职守,奉公敬业。两次伐宋他均积极支持,认真递选官员,转运粮食,以救济金朝军
队。
C.李革体恤民情,保护农耕。他考虑民意,上奏反对朝廷耕毁清野,意见最终为朝廷所采纳。
D.李革竭忠尽智,忠君爱国。平阳被围,他奋勇抵抗,城破之时,他放弃突围,自杀以殉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
(2)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筲之人,其即康之谓矣。
参考答案:
10.D11.B12.B
13.(1)同知州事接受了富商贿赂,把一年的赋税、军用物品分配给下属各县,唯有李革不听
从,提刑司认为他能干。
(2)徒单镒出外任官,只有孙即康诡谲狡猾,于是骤然间官至宰相。古人所说的如斗筲一样才识短
浅、气量狭小的人,大概就是说孙即康这类人吧。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
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
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
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今之计当休兵息民”的意思
是:现在的策略应当使军队、百姓休息。其中“息民”和“休兵”是并列短语,中间不用停顿,这就
排除BC项。“宋虽造衅止可自备”的意思是:宋朝虽然挑起事端,只可自我防备。句中“宋”作主
语,“造衅”作谓语,所以应在“造衅”后停顿。这样就排除A项。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
疏通语意为:现在的策略应当使军队、百姓休息,蓄养精锐来防备敌人。宋朝虽然挑起事端,只可自
我防备。如果不能忍受小的愤怒而考虑长远的谋略,恐怕有人会利用这个机会,那就不能对付了。据
此本题选D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
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
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迁”没有代理的意
思。故本题选B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
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
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
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等。B项,从第三段李革的上书来看,对于伐宋,李革是持反对态度的,“积极支持”错。所以选B
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
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
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纳”:“接受”;“以”:“把”;
“课”:“赋税”;“听”:“听从”,“以为”:“认为(他)能干”。第二句关键点:“诡
随”:“诡谲狡猾”;“斗筲”:“如斗筲一样”;“其”:“大概”;“之谓”:“说的就
是……”。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
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
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
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
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
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
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
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
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
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
略主语。
参考译文: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亲名叫李余庆,经历三次考试至廷试,不中第,于是放弃了科举。李
革聪明机敏,读书一二遍,就记住不忘。中大定二十五年(1185)考中进士,调任真定县主簿。监司考
查,迁升他为韩城令。同知州事接受了富商的贿赂,将一年的赋税、军用物品分配给下属各县,唯有
李革不听从,提刑司认为他能干。迁任为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遭逢母亲丧事,服丧后
起用恢复原职。调任大兴县令、监察御史,遭逢父亲丧事,服丧后恢复原职,担任签南京按察事。
泰和六年(1206),攻打宋朝,尚书省上奏:“战事兴起,沿路官员被差遣征调的另外委任,缺员
的选调补充,年老不任职的撤换,司、县各保留强敏能干的正职官员一员。”李革与签书陕西按察司
事高霖、签书山东按察司事孟子元一同接受诏令,亲自查访三路官员能干与否,登记存留的正长官,
行省、行部、元帅府差遣征占的官员人数,以及因事造成的缺员,年老不任职的官吏。到朝廷禀奏事
务,改任刑部员外郎,调任观州刺史兼提举漕运。知府徒单南平显贵得宠,执掌政事,权倾朝野,派
遣亲近的人用加官进爵来李革,李革拒绝了他。
兴定元年(1217),胥鼎从平阳府调任镇抚陕西,李革以知平阳府事的身份,暂代参知政事,代替
胥鼎担任河东行省。这时起兵攻打宋朝,李革上书说:“现在的策略应当使军队、百姓休息,蓄养精
锐来防备敌人。宋朝虽然挑起事端,只可自我防备。如果不能忍受小的愤怒而考虑长远的谋略,恐怕
有人会利用这个机会,那就不能对付了。”皇上没有采纳。太原战后缺粮,李革运送七万石粮食来救
济。兴定二年(1218),(朝廷)差遣粘割梭失到河东路,这时晚稻还没有成熟,下文书到行省要耕地
毁苗,清除原野上的全部庄稼,李革上奏:“今年雨水及时,秋天收成在即,如果命令耕地毁庄稼,
百姓将不能忍受。”诏令采纳了李革的奏请。
十月,平阳城被围困,城里的士兵不满六千人,多次出战,十天内受伤的人超过半数。征调吉、
隰、霍三州援兵,没按时赶到。偏将李怀德用绳索吊下城投降,敌军从城东南攻入。随从请求李革上
马突围出走。李革叹息说“:我不能保卫这座城,有什么脸面见天子?你们这些人可以离去了。”
(李革)于是自杀。(朝廷)追赠我把他为尚书右丞。
赞曰:《传》中说:“君子的言语,他的好处很多。”徒单镒从容安闲地说一句话,从而使宣宗
能立为皇帝,他的功劳很大。徒单镒出外任官,只有孙即康诡谲狡猾,于是骤然间官至宰相。古人所
说的如斗筲一样才识短浅、气量狭小的人,大概就是说孙即康这类人吧。贞祐年间的执政大臣李革,
可称为君子。他在进退之间,有古人做宰相的风范。
6.
参考答案:
4.A①有-又②生-性③颁-斑⑤涂-途⑥景-影⑦受-授)
5.D(众人:一般人)
6.B却(A.这些/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其中/他的D.对于/向)
7.D宾语前置(A介词结构后置B定语后置C判断句)
8.C(《劝学》论证学习的意义和态度)
9.(1)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过就变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就变得锋利。
(“直、就、利”各1分)
(2)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则、羞、盛”各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5个字。(5分)
对隐身材料来说,对某种探测手段的隐身性能好,。例如,对激光探测的隐身
性能好,一般对红外探测就不能隐身。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研制兼容型隐身材料。当
然,,出现科幻电影中的隐身衣,隐身房子等。总之,从发展前景
看,。
参考答案:
①往往对另一种探测手段的隐身性能就不好;②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还会发展到别的领域;③隐
身技术和材料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答对1句,得1分;答对2句得3分;答对3句得5分。)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0个字。
所谓“表情密码”就是从一堆44个表情符号中选4个字符,让消费者使用4个表情字符的组
合,登陆银行账户,而不用传统的识别码或密码。表情密码可以将图像和故事结合起来,①__,有研
究表明,人类对图片的记忆比词汇更强。同时,表情密码要比0~9的数字多得多,不同组合数②__,
因此,比起传统密码,③__。
参考答案:
①这可以让人更容易记住②将大大超过数字密码③“表情密码”也更安全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补写句式的语言表达运用题,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
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从下文的
“有研究表明,人类对图片的记忆比词汇更强”,可知,①处应从“将图像和故事结合起来,让人更
容易记住”的角度作答;由上文的“表情密码要比0~9的数字多得多”的说明可知,不同表情密码组
合将大大超过数字密码,所以②应从不同表情密码同组合数“大大超过数字密码”角度组织答案;③
句是对整段话进行总结,根据前面把数字密码与表情密码相比较的结果可以得出“和传统密码项比
较,表情密码更安全”所以此处横线应该填写意思为“表情密码更安全”的句子。
点睛: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
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
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
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例如本题就要联系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概括作答。
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我劝你,也都是为你好,千万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番雅意。
B.王露同学对老师非常尊重,每次面对老师的垂问,她都毕恭毕敬地回答。
C.儿媳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婆婆开心地逢人便送糖:“庆祝我家喜得贵子,吃糖吃糖!”
D.得知冯小刚夺金马影帝,大家纷纷表示祝贺,冯小刚却说:“一把年纪了,唉!真是马齿徒
增。”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用语的得体性。考生应关注语句使用的场
合、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A项,“雅意”,敬辞,指对方的心意。而此处是说“我的”心意,
敬辞错用。B项,“垂问”,敬辞,“垂”是上级或老人对自己的动作。C项,“贵子”,敬辞,对
方的孩子。句中婆婆说的是自家的孩子,错误。D项,“马齿徒增”,比喻自己年岁增加了,学业或
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句中冯小刚说自己,使用正确。
10.请描述下面漫画内容(不超过60字),并写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个字)。(6分)
参考答案:
中间一人在酒杯里睡觉,前有很多文件公章,右边的公章喊道:“醒醒,该签字盖章了!”杯中人
说:“别闹,让我多睡会儿……”(4分);批判那些只顾个人生活享乐,而耽误了本职工作的人或
现象。(2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描述下面漫画内容(不超过60字),并写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个
字)”,这是考查图文转换。对于前者,描述漫画,考生可以观察画面,把握画面的组成,然后按照
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即可。对于后者,考生应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主要是批评社会上那些光顾个
人享乐,而耽误本职工作的现象。
【技巧点拨】描述画面: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
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
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
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3.注意说明的顺序,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
“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
意。揭示寓意:1.揭示寓意就是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
给人的思考和警示。2.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
的,一般多是标题)。3.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
音。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作文(7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玄难双臂直上直下,猛攻而前。乔峰呼的一拳打出,一招“冲阵斩将”,正是“太祖长拳”中的
招数。众人尽皆识得,当时那是武林中最为流行的武功,就算不会使的,看也看得熟了。这一招姿势
既潇洒大方已极,劲力更是刚柔并济,原来乔峰功力炉火纯青,竟将这普通一招发挥出极大威力,武
林高手毕生所盼望达到的拳术完美之境,在这一招中显露无遗。——金庸《天龙八部》第十九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作文。
参考答案:
略
略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7:4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2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