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庄子 秋水

更新时间:2023-01-28 17:06:52 阅读: 评论:0

孙维刚教学方法购买-辣的英语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乔布斯名言)

庄子的《秋水》P225

一、庄子及其思想

参见教材P225注解①。

庄子,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

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家贫,但鄙弃功名利禄。其基本思想是: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追求精神上的

绝对自由。

庄子的思想既有唯物的一面,又有唯心的一面;既有批判现实的一面,又有逃避现实的

一面。

庄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是文学价值最高的。正如教材的

“评析”(P226首句)所言:“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写得最生动、最奇瑰、最浪

漫,是诸子散文创作的颠峰之一。”

他文章的特点是:善用寓言说理,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言谈机敏,思想深邃,深受后

世文人的推崇。

二、庄子的着作

即《庄子》。今存郭象注本33篇,其中内篇7,一般认为是庄子自着,而外篇15、杂篇

11被认为可能出自其门人后学之手。

尽管外篇、杂篇的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如:政治上不仅主张绝对的无为,有时还

主张上无为而下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有宣扬混世的,也有赞成避世的;在人生观上,有提

倡寡欲的,也有鼓吹纵欲的;在对待不同学派的态度上,有坚持混合齐同的,也有针锋相对

的)。这些分歧或曰矛盾,表明了庄周之后,庄周学派也在发展、分化。反映了从战国中至

秦汉间的社会变革及各种学派间的相互渗透。但只要不违背《天下》篇所表述的庄周观点,

都应归属于同一体系。因此可以说,《庄子》是以庄周思想为主体,从战国中至秦汉间庄周

学派的总集。它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着作。

从全书的基本倾向看来,完全体现了在野派的政治态度,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仇恨,

尤其在哲学领域里,广泛而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见解,完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体系。

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它那浓厚的

浪漫主义色彩,创造性的寓言,辛辣的讽刺笔调,生动逼真的描绘,灵活多样的句式,丰富

的词汇,在中国古代的散文史上,是很少能够与之伦比的。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复杂的。知识分子几乎都爱读它,连封建帝王也很重

视它。唐天宝元年,还诏号庄周为南华真人,《庄子》为《南华真经》。或取其无为寡欲,保

命养生;或取其不满现实,鄙弃功名,或学其悲观厌世,自我超脱,自我陶醉。

从现存的晋人郭象《庄子注》算起,评注《庄子》的数以百计。有的说《庄子》与法家

同源,有的把《庄子》与儒家合流,有的说《庄子》等同佛家,有的以阴阳家、神仙家的观

点去解说《庄子》。虽然各有所见,但总未能揭示出《庄子》的实质,近几十年来,人们从

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开展了对《庄子》新的研究和评价,而且对《庄子》进行了多

种注释,出现了大批的研究论文,形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庄子热。但关于庄周其人,《庄子》

各篇的写作年代,《庄子》在哲学、美学、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不少分歧、

对立的看法,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

三、《秋水》分析

1、解题

秋水篇,主题思想为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秋水”即秋天雨(见课文注解①最

后一句)。取篇首二字作为篇名。

《秋水》由河伯与北海若的七次对话构成。它根据“万物齐一”即相对主义的观点,阐

述道家清静无为的人生观。课文节选的前两次对话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寓言,给人颇

多启迪。

第一番问答,写河伯的自我中心心境——“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的

自以为多,和海若的未尝自多,恰成一鲜明的对比。

第二番对话,述时空的无穷性与事物变化的不定性,指出认知与确切判断的不易。

2、课文翻译

第一段(P225)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音四,岸)渚(音主,水中陆地)崖(高

的河岸)之间不辩(同“辨”,分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向东)行,至于北海,东面(即面东)而视(眺望),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

旋(改变)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虚数,很多,各种各样),以为莫

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而且)我尝闻少(以……为少)仲尼之闻(学识)而轻(轻视)

伯夷之义(义举、义行)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参见注解14,指学识渊博且品性高尚之人。现在该词的意思是:见过大世

面的人,或某一领域的行家)。”

【译文】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如期而至,无数条江河的水都汇入黄河,黄河的水流大得在两岸

洲岛之间分不清是牛是马。于是河神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了。它顺

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脸朝东眺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得的

面容,仰视大海对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

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而且我还曾听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

先前我还不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大海您的难以穷尽(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如果不是

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耻)笑。”

第二段(P225—226)

【原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同“墟”,处所,居处)也;夏虫(指

夏生秋死的昆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固,拘限)于时(时令)也;曲士(穷乡僻壤的读

书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浅陋),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①传

说大海东边排放海水的地方;②神话中排泄海水的地方。)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

秋不变,水旱不知(察觉。海之所以对水灾旱灾浑然不觉,是因为它们对它毫无影响,其水

量既不会因水灾而增多,也不会因旱灾而减少,故云“不知”。)。此其过(超过)江(长江)

河(黄河)之流(流量),不可为量(估量)数(计算)。而吾未尝以此自多(多,赞美,自

负。自多:自我夸耀。)者,自以比形(比,并列;形,身形。比形:存身)于天地而受气

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抱有……的想法)乎见少,

又奚以(何以,怎么)自多▌计(盘算,下同)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小

孔穴)之在大泽(湖)乎计中国(中原)之在海内(世界),不似稊(提音)米(稊米:小

米粒)之在大仓(读“太仓”:储粮的大仓库)乎号(称)物之数谓之万(称物的数量叫做

“万”),人处一焉(处:居,占。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人卒九州(卒:尽。九州:天下。

本句的意思是:九州都有人。也可译为“人遍布九州”),谷食之所生(谷物生长的地方),

舟车之所通(车船通达的地方),人处一焉(个人只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里是以个人对天

下人而说的,上文的“人处一焉”是以人类对万物而言的);此其比万物也(指个人与万物

相比),不似豪末(毫毛的末梢)之在于马体乎▌五帝【①通常指黄帝、颛顼(音专旭)、帝

喾(音酷)、尧、舜,教材持本种说法;②另一种说法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

所连(连续统治),三王(指夏禹——即治水的大禹、商汤、周武王。教材注解④所说“周

文王”值得商榷。因为周文王姓姬名昌,虽因仁义而受天下诸侯推崇,但并没有当过国君。

后他的儿子姬发——也即周武王拥有天下,成了周朝的开国国君,追尊其父为“文王”——

按现在的说法只是荣誉称号,并非实职。而夏禹、商汤、武王则分别是三朝的开国国君。)

之所争(夺),仁人(指儒家)之所忧,任士(贤能之士)之所劳(操心),尽此(指九州)

矣!伯夷辞之(辞让君位)以为名(即以之为名:博取名声),仲尼语之(谈论天下)以为

博(显示渊博);此其(他们)自多也。不似尔向之(刚才)自多于水(因河水上涨而自多)

乎”

【译文】北海若说:“井里的蛙,不能跟它谈论海,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夏生(秋

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是因为它受时令所局限;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能跟他谈论

道,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局限。如今你走出河岸之间,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浅陋,

这样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江河流归大海,不

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但大海不会满溢;从尾闾把海水泄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

但大海不会变空;大海的水量一年四季都不会改变,水灾旱灾都对它没有影响。海的水量远

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无法对它测量。而我从不因此而自满,这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是

从天地的赋予中形成了形体,又秉受了阴阳之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

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存有见闻太小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我盘算着四海

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湖中一样吗盘算着中原在四海之内,不就像小米粒在大粮

仓里吗我们称物的数量叫“万”,人类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遍布九州,这里是五谷生长

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是毫毛

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

只不过是这小小的九州啊!伯夷以辞让它(天下)来博取名声,孔丘以谈论它而显示渊博,

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3、内容要点

(1)主旨

寓言通过黄河与大海、天地与毫末的对比,说明了物外有物,天外有天,时空无限,变

化不止的哲理,强调人生短暂,知识有限,人不能自我满足。

(2)层次

第一段:写景

思考:是怎样写景的,对表达主旨有何作用

本段景物描写很出色:先展示了一幅——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水浩荡,以至于两岸

不辨牛马的——壮观景象;然后又用简介的笔墨描绘了大海苍莽浩瀚的景观,令人为之一振。

写景的作用是: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比照,来陪衬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

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主旨。

第二段:海若对河伯的开导。分四个层次(见原文上的层次划分符号“▌”)

第一层,说明人的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层,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海若自

己也不敢自满。

第三层,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比、中原和四海比都

是小的;人和万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认为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王、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此为

据,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4、写作特点

(1)善用寓言,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庄子散文善用寓言。秋水篇就是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它假托河伯与海若这两个虚构的

人物的对话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所要批判的思想

观点。这样,就把抽象的哲学观点寓于具体可感的寓言形象中。不直接说出道理,而让读者

自己从中去领悟,将深刻的哲理说得富有艺术趣味。

(2)援譬设喻,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

本文很能显示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且譬喻常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令人

目不暇接。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与大理的人;用小石小

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原在海内,小米在太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

毫末之在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

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可笑的。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

的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3)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先是由小到大:由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测

量。尽管大海无比浩瀚,但海若未尝以此自多,因为他懂得“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海之于

天地,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接着是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原之于海内、人之于万物,

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样,经过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

(4)运用排比、反诘等修辞手法

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且连贯而下,造成文章宏大的气势。如写自己的渺小,

就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反问:“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

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这些反问,语气坚定,对大小关系的对比阐述一清二楚,增强了文章说理的艺术表现力。

四、研习与思考P226

1、《秋水》中共设了多少譬喻来说明人类的无知

答:(1)河伯与海若(第一段);(2)海若所举的部分包含若干则(第二段)。

2、《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反映“小大之辩”的譬

喻: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

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秋水》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推衍。请从《庄子》

一书中再找出一些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或寓言。

答:这在《庄子》中随处可见,因为“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大”、“小”

正是最基本的一组相对概念。

3、清人林云铭评论《秋水》:“是篇大意,自内篇《齐物论》脱化

出来,立解创辟,既踞绝顶山巅,运词变化,复擅天然神斧,此千古

有数文字,开后人无数法门。”(见《庄子因》)请结合阅读《庄子·齐

物论》谈谈你对林云铭评论的理解。

答:《齐物论》是《庄子》论述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

代表作。此篇认为客观事物本来就不分彼此,是齐同的,而人们关于是非、然否的争论都是

出于私心成见所致,故万物应该齐同。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7:0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2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不完美
下一篇:初晴游沧浪亭
标签:庄子 秋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