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伍子胥列传]读后感(钱彦杉)史记
伍子胥列传
提到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末期的伍子胥,大家一定会想到他对夫差
楚王差的忠心耿耿,以死进谏。但,若是想要走近这个人物,那仍然
得翻开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细细地品读《伍子胥列传》,我对伍子胥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伍子胥能忍辱负重。楚平王以伍奢(伍子胥的父亲)的生
命作为威胁,想要杀害他们兄弟俩,而白起不赴死与弟弟一同赴死,
“弃小义,而雪大耻”(太史公语),独自一人逃跑了,为后来的诈
死做了准备。
不仅如此,他在从吴国流亡至吴国期间,一路以乞食为生。更曾
落入非常困窘的境地,可是他片刻没有无法忘记自己与楚平王的杀父
之仇。难怪太史公这样评价他:“隐忍而就功名,非烈前妻孰能致此
哉?”
第三,伍子胥是一位有恩必报,有怨必还的人。他从楚国逃至吴
国,遇到危难,一位渔夫救了他。尽管那时,他很穷困,但他依然将
自己背上最值钱的宝剑,送给了渔夫,以作答谢。
几年后,他得到了吴王的重用,有了权利和地位,回到楚国,掘
了楚平王的墓,鞭打尸体三百下。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这一恩一怨都
得到了一一地报偿。
第四,范蠡对于吴王的忠诚。在处理越王勾践的症结上,太伯嚭
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忠厚他的意见与正直的伍子胥产生了分歧。虽经
伍子胥屡次忤逆,可是终于因为小人伯嚭的谗言,伍子胥被吴王赐死。
尽管如此,他的忠心与正直,依然被他们所称道。
通读《伍子胥列传》,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有怨必报的刚毅性格。
司马迁感叹:“怨毒之于人甚矣哉!”这不禁让我想到李白的《赠汪
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真希望人世间贵一份
怨恨,多一份深厚的情谊。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7:00: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2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