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确定位置

更新时间:2023-01-28 16:26:06 阅读: 评论:0

吴江新东方三角井怎么样-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023年1月28日发(作者:男士斜刘海发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过程,学会确定位置的方

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方式,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亲切感,同时进一步发

展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听口令,做动作

老师面对大家,说说分组

从左边起,这是第一组,第二组,依次往右数,请你记好自己是

第几组?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依次往后数。

教师说位置并向坐在该位置的学生提出行动要求,这部分学生按

要求做动作,其余学生判断:

师:请第四组的同学挥挥手,向来听课的老师表示慰问;

请第五排的同学起立,向后面所有的老师敬礼;

请第六组的同学拍拍手,向来听课的老师表示鼓掌欢迎;

请第二排的同学起立,向老师问候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一般都要坐在自己

孩子的座位上。为了方便家长找座位,你怎么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呢?

生1:我坐在靠窗那一排的正数第三个。

生2:我坐在第四排的倒数第一个。

师:你这个“第四排”是从哪里开始数的?

生2:从门口开始数。

生3:我在第2组。

师:第2组的同学有很多,如果只说第2组,家长能知道你

坐在哪儿吗?

生3:我是第2组第3个。

4、师:“同学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位置,其实

确定位置很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确定位置。

(出示课题:确定位置(一))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宝藏”。

师: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找宝游戏,(老师把“宝藏”放在其中一

个学生的座位上,让一个同学找)

师在学生找时问:“容易找吗?(生:不容易)

师:“怎样能找得快些?(生:要是知道他藏在哪就好了)

师:“那好老师透露给你一条线索;在教室从左往右数的第四列

的同学的书桌里。

(生马上去第二列挨座翻看)

师:“现在容易找吗?(生:差不多)

师:“你能不能一找就准呢?(生:有点难)

师:请同学们再告诉他一条线索,让他一找就准,

(生:在第5个,学生马上到第五个座位找到了宝盒)

师:这个“宝藏”你先替大家保管着。

说说自己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想一下遥想迅速准确地确定宝盒的位置学要几个

条件?

(生:2个)

师:“是哪两个信息?(生:第()列,第()个)

师:“你能用这两个信息说一说你的位置吗?

(生1:我在第4列的第4个座位)

(生2:我在第6列的第3个座位)

……

生回答师板书

师连续写了几个“第x组第x个”之后。

师(故意叹了口气):唉!老师写字的速度跟不上大家说的速

度,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更简单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使老师写的

速度快一些?想好以后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确定位置的简单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1:我的方法是七3,七表示第7组,3表示第3个。

师:你为什么前一个数写成汉字,后一个写成阿拉伯数字呢?

生1:我想把这两个数区分开来,让看到的人不会混淆。

生2:我的方法是7(3),7表示第7组,3表示第3个。

师:后面的3为什么要加括号呢?

生2:我的想法跟生1差不多,也是想把这两个数区分开来。

生3:我的方法是7、3,我用“、”把两个数隔开,这样别

人就不会把两个数混淆了。

……

师:这两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生6: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组,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个。

师:我觉得大家真是了不起!想到了可以用两个分别表示

“组”和“个”的数来确定位置。其实大家的方法已经很接近数学家

的方法了,他们也是用两个数字来确定位置,只不过是用“,”把两

个数字隔开,这种表示方法叫“数对”。

2、师:你们最佩服的或者最要好的三个朋友是谁?你知道他们

的位置吗?请你们写到作业本上,然后给同桌交流交流,说一说。

师:现在老师也写几个数对

(1,1)、(1,2)、(1,3)、(1,4)、(1、5)、(1,6)。

师(多媒体显示这些数对):你发现了什么?

生8:我发现这些数对的第一个数字都是1。

师:如果想让各组第3个的同学起立,又该说哪些数对呢?

生9:该说(1,3)、(2,3)、(3、3)、(4,3)、(5、3)、(6、3)。

师(多媒体显示这些数对):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0:这些数对的第2个数字都是3。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了不起真棒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数对不仅能表示我们班里每个人的位置还能表示生活中

建筑物的位置,比如我们学校附近的地图(课件展示)

全班交流

2、投影出示残缺地图

根据图上的信息来完成其它数对

3、活动找座位

师:老师想给你们重新安排座位,每人只有一个座位,一个座位

也只能坐一个人。现在老师给你们每人一张小纸条,你们能根据它找

到你们的新座位吗?

规则:同学们可以不用带学具。拿到纸条后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座

位。

出现问题:有四位同学找不到他们的座位。

(2,?),(?,4),(?,2),(5,?)

师:同学们能不能帮帮他们找座位?(展示小纸条)

生:郑同学的座位应该在(2,6),第二组只有第六个没人坐了。

师:恩,你真爱动脑筋。

生:老师,我找到我的座位了,在(3,4)。只有第三组的第四

个没有同学坐。

……………………

师:你们真棒,能很快就找到你们的座位。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还记不记得我们的“宝藏”?

生:记得

师:请打开“宝藏”??知识是最珍贵的“宝藏”

同学们,“宝藏”是什么?

生:知识!

师:对!是知识,那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生1:“我认识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生2:“我学会了在方格图中表示自己的位置。”

生3:“……”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确定位置)。利用这个本

领,我们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只要你有一颗好奇的心,你就会

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等着你去发现、去研

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位置

一、教材分析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

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

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材解读

1、地位与作用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

们更好的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①先“上、下”-→再“前、后”-

→最后是“左、右”。

②先以“自我为中心”区分方位-→再以“自然标志”区分方

位-→最后能以“抽象的形式”区分方位。

所以教材的编排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左、右”。

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

让学生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方位。

让学生体验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标要求

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使学生认“上、下”、“前、后”“左、

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

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五、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描述

物体的相对位置。

2.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相对性

3、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六、学情分析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

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对于“上、

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

引导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教师可以

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

象地让学生判断。对一些一时不理解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逐步理解

七、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比较新,在教学方式上需要老师们进行有益的

探索,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如对左、右的相对性只要求学生通过活

动初步感知,不要求进行抽象的判断,而对位置只要求学生能够用行、

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不要求用数对来描述。)

3.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请结合教材,详细解读)

八、课时安排

1、上、下前、后………………..一课时

2、左、右…………………………...一课时

3、位置……………………………..一课时

九、问题研究

1.如何把握左右的相对性的教学要求?

2.在练习中如何判断左右的相对性?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

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

过的进位加法解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一、教材解读

1、地位和作用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

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

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

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

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2、编排体系及特点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是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个层次是用“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

等多个画面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背

景资源。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

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体验学习的乐趣,为

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

第二个层次,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

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例1是用“摆一摆,算一算”的

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摆弄学具、独立思考,展示多种计算方法和合作交

流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具

有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基础,在体现

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呈现“想加算减”和“破十减”的方法。在“做

一做”的练习中,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在综合练习中,除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外,还注

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结合,让学生不断体会数学的作用。

第三个层次,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迁移的办

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例2利用

学生喜爱的“小猫观鱼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出13-8和13-5两道

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用不同思路思考,得到不同计算方

法。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掌握的已比较熟练,有了“想

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的方法比较快捷,又能同时计

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由选择计算方法的前提

下,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

做”的练习中和综合练习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另外,综合练习中,还

突出了练习形式的灵活、多变和富有童趣;以及计算与解决问题的有

机结合。

本单元继续渗透一些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如例1中渗

透集合思想;练习二中的第4题、第5题,练习三中的第3题、第9

题等渗透函数思想;练习五中的第7题初步呈现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内

容。

教材中“用数学”的编排,除少量穿插在练习中编排外,还特意

安排了一幅情节引人,“资源”丰富,题材多样的大情景图(例3),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巩固口算。在解题要求上,从根据题意直接计算,

到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再计算。在“做一做”的练习中,出现了扩大开

放性、增加信息量、给学生更大思维空间的综合情景图──“美丽的

大自然”,引导学生根据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鹿、河里游的鱼为素

材,独立收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

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练习中,有关“用数学”的内

容,一般都引导学生结合情景图理解题意,进行计算;或结合情景图

提出问题,再进行计算。

二、课标要求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10

题。

2、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单20以内退位减法的

教学要求并没有降低,单训练的时间和频度有所减少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

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

算单元课时安排

六、学情分析

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

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

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

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

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

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为此,计算和应用要结合

编排。

七、教学建议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八、课时安排

1、十几减9………………3课时

2、十几减几…………….4课时

3、综合应用…………….2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九、问题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做计算题的正确率?

本文发布于:2023-01-28 16:26: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524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风中奇缘小说
下一篇:金岳霖先生
标签:确定位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